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50章 砍頭戰斗部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應該是他們想用雷達高度計替代膜盒式氣壓計,原理搞通了,但是DJS59體積太大,光為了一個高度問題弄這么大個東西進去得不償失。

  不過還是老規矩啊,不能挑明啊。

  “噢這樣啊”

  聽見高振東這反應,林連偉眼睛一亮,又來了,又來了,和振東對話那熟悉的感覺又來了。

  果不其然,高振東下面說出來的話和以前如出一轍:“如果只是想通過電磁波獲得距離的話,不一定需要DJS59那么大個設備的。”

  這話聽得旁邊兩人精神一振,特別是蘇衛華,林連偉是導研院指派協助他的,他才是正主。

  最后這句話,其實已經點得非常明白了,什么東西有足夠大的連續表面,海面、大地。

  早就按捺不住了,可是剛才就扔下高振東跑辦公室的話,好像有點新人進了房媒人扔上墻,忒不地道了。

  連續桿戰斗部是日后空空導彈大量使用的戰斗部形式,簡單說就是把很多長桿首尾相連成一個環型,再折疊成圓筒,放入戰斗部外圓周。

  三個人說說笑笑吃完飯,高振東把剩下大半瓶酒留給了林連偉。

  齊工也笑著道:“不炫技,樸實無華,大巧不工,這位高主任厲害!”

  這場景,就好像日后的業務員上班遲到,渾身酒氣,業務經理責怪他,他卻開口就是“昨晚和甲方X總喝到凌晨3點,你猜我簽了多大個單”一樣。

  陸工叫住他:“你干什么去?”

  就半個晚上,他們就弄了一個試驗性質的戰斗部。

  高振東也不謙虛,端杯子和他碰了一個,提前解決你一個幾年后都沒解決的問題,你敬一杯酒,不虧嘛。

  隨著一聲令下,試驗戰斗部炸開。

  高振東笑道:“就是個基礎原理,沒什么秘密可言的。”

  林連偉笑道:“什么走在其他人前面。我原來是搞導引頭的,自從伱幫我們解決了導引頭致冷問題后,我就被調去支援導引頭屁股后面的戰斗部了。”

  齊工頓時驚為天人:“一個人?不敢想象,不敢想象啊。”

  數了數自己的成果,高振東覺得應該不會全部按照實際的成果意義來發,那就有點太多了。

  把試驗戰斗部裝在試驗臺上,四周隔一定距離圍上靶布。

  導研院紅外空空格斗彈項目的人,只要在院里的,都來了,真的猛人,就是要直面雷火,俗稱看熱鬧。

  金屬條院里是不缺的,首尾相連的問題,用電工膠布綁一綁就好了,不過沒用太多,反正是試驗性的,驗證原理就好,去掉原戰斗部的預制破片套,套上連續桿套就行。

  蘇衛華的項目他不能替人家把話說出來,自己的項目就問題不大了,而且自己是問問題,不是把東西傳出去。

  陸工搖搖頭:“不用擔心,我估計他們兩根本沒說自己具體做的是什么東西。”

  “用頻率計數器測出差頻,簡單的換算就可以得到距離了,這個換算不需要用到計算機。這種方式是用連續波方式工作,要用2個天線,一個發射一個接收。”

  “頻率計數器可比DJS59簡單多了,呵呵,不過,這種方式也有缺陷,一來,精度不會太高,二來,要么保證電磁波主瓣對目標的指向性,要么目標有一塊足夠大的連續表面。”

  這話一說,蘇衛華去上廁所了,他的事情,林連偉是參與了的,能在旁邊聽,林連偉的事情,他可沒參與,懂的都懂。

  林連偉意氣風發:“休息不得休息不得,陸工,你猜剛才我們在高振東那兒又掏到啥好東西了?”

  至于楊廠長、李副廠長,他們沒有,他們走的行政線,拿項目的集體榮譽就可以辦他們的事情了。

  兩人沖進辦公室,蘇衛華的帶隊人齊工和陸工還在商量雷達高度計的方案。

  高振東都不用想,答案現成的,前世逛軍網的時候網友津津樂道的砍頭戰斗部:“你這個吧,其實不用找材料問題,你用結構問題解決。”

  “這個要是起效時機掌握得好,可以直接砍頭了。”

  這其實就是調頻無線電高度表,優點是結構簡單技術難度低,缺點就是精度一般,但是對于這個時候,非掠海飛行高度的反艦導彈來說是足夠了,搞得好一點的,掠海飛行也不是不可能。

  高振東不知道的是,這個獎項是自己這只小蝴蝶一翅膀給扇出來的,自然前世根本沒聽說。

  然后顧不得自己的小酒量,端起杯子:“啥也不說了,老高,我敬你!”

  轉念一想,好像也正常,沒有繼續說這個,招呼大家:“我們就按照這個方案搞起來,總不能高主任把答案都給我們了,我們連頻率計這些都還要請人家搞。”

  安全生產、坦克炮穩,都快寫完了,剩下的事情,另外的諸如《自動控制原理》這種是個長期的事情。

  陸工聞言,對齊工笑道:“他要是炫起技來,那又是另外一個場面了。”

  “這樣一來,打擊區域基本可以預計了。”

  “增加碎片大小吧,碎片就更少,增加碎片重量吧,戰斗部的總重就超限了,用輕質材料吧,存能不行,總之就是螺絲殼里做道場,不是磕這兒就是碰著那兒。現在這個,用倒是也能用,但是對付大一點的飛機總感覺差那么點意思。你搞材料的,有沒有什么想法?”

  不過這種細節問題,高振東自問前世自己就是個普通大學生,很多東西都不清楚。也許本來就有,只是自己不知道呢。

  贊嘆良久,齊工想起一個擔心:“可是會不會有保密程序上的問題。”

  要發獎,還專門通知參會,那按照規律來說,自己應該是榜上有名了,只是不知道是哪個級別,有多少。

  戰斗部起效的時候,會把這個圓環炸開向四周呈圓環狀擴散,如果在敵機頭部炸開,甚至有可能直接把機頭給切下來。

  “有點兒機械版的聚能戰斗部意思了啊,哈哈。”

  “誒,真的不錯呢,雖然連續桿套的處理很簡陋,但是能看出來大致是按照預想的方式飛行的。”

  順手幫了搞導彈的同學兩個小忙之的第二天,高振東給老陳打了個招呼,然后直接通過廠里機要通道把單晶爐的報告送到十七機部那邊去了。

  林連偉轉過頭:“陸工,我現在不是在戰斗部那邊嘛,剛才在老高那兒,也弄到了一點東西,我得趕緊過去。”

  “烈火”,一聽就很有十七機部的味道在里面嘛,就好像日后聽說的“魯班獎”、“大禹獎”這些,一聽大概就知道是哪個部的部級獎。

  “來來來,我給你畫一個。”高振東摸出紙筆,就給林連偉畫了一個連續桿戰斗部的示意圖。

  齊工就是一愣:“不是他們兩同學嗎?行政級別這么高?”

  陸工馬上一臉喜色:“噢?有什么好消息?”

  看見兩人,陸工皺皺眉:“小林,你們不是去和高主任老同學聚會了嘛,喝了酒就回家休息。”

  昨天和蘇衛華他們的對話,讓他想起了一個很值得搞的事情,而且這個事情不是做加法或者研究新東西,而是做減法,搞起來速度應該不會太慢。

  “高主任,這里是廠辦,我們接到部里通知,通知你參加周五上午9點召開的十七機部‘烈火科技獎’頒獎大會。”

  林連偉和蘇衛華向兩位領導匯報了高振東的解決方案,兩人大喜,陸工笑道:“果然是高主任的風格,簡單、方便、成本低、靠最基本的原理直指問題核心,妙!”

  只有林連偉,轉頭就要出辦公室。

  而他自己,卻在考慮另外一個事情。

  蘇衛華一聽,茅塞頓開,在自己腦袋上拍了一下:“這個辦法好,體積重量都不大,原理簡單,明確可行。我是拿到新技術,就把最基礎的原理給扔一邊去了。”

  向后面招呼了一聲:“老蘇,可以出來了。”

  桌上電話響了,純機械的鈴音非常清脆,甚至有些刺耳。

  還沒習慣自己有電話的高振東嚇了一跳,接起電話。

  掛斷電話,高振東有點好奇,“烈火科技獎”?前世沒聽說過啊。

  所有人熱情響應,奔赴自己的工作崗位。

  轉頭就看見林連偉在那兒抓耳撓腮,這同志是想起什么自己的問題了?

  猶豫了半天的林連偉,突然想起一個事情來,高振東不是我們院的技術顧問嘛,那沒事兒了,可以問。

  “我就直說了吧,戰斗部威力有點小,碎片有點少,殺傷力不太夠。”

  戰斗部這邊的人,一聽林連偉轉述的高振東的想法,都感覺有戲,還愣著干什么,上試驗啊!

  為了技術而技術嘛,這情況高振東前世在網上看到的多了去了。

  齊工聽見這話,若有所思。

  單晶爐肯定是集體上,自己居中坐鎮就好了,那他是可以抽出不少時間來搞這個事情的。

  “你可以從運動物體向目標發射三角波調制的連續調頻波,把接收到的反射波和從發射機耦合過來的發射波混頻,兩者輸出的差頻就與距離有關。”

  他斟酌著語言,謹慎的開了口:“那個.振東,如果不涉及你們的秘密的話,能否”

  “我看,所有的空空導彈都能用這東西嘛。”

  “看來還是基礎不夠扎實,要多學啊。振東,我敬你一杯,你這次不但幫我解決了大問題,而且還給我上了一課啊。”

  高振東不知道的是,這個時候,除了他自己,很多參與了他各項項目的人都接到了通知,這些人,第三軋鋼廠有,京城鋼鐵廠也有。

  艸,原來是這么個屁股后面,高振東心里暗罵。

  “叮鈴鈴鈴.”

  既然林連偉敢這么理直氣壯的說在高振東那兒掏到了好東西,以高振東的能力和風格,那就肯定錯不了。

  換成林連偉,肯定就淡定等著高振東開口了。

  陸工:“連這他也懂?去吧去吧。”

  那日常自己盯著操作系統一個事情搞也挺沒意思的,還是要多元化發展,可以經常換換腦子。

  硝煙散盡,大家圍了上去。

  這個計劃是給自己訂的,不是準備用來上報的,這個事情,自己悄悄做了再拿出來就行。

  林、蘇二人把三人之間溝通的原話大概說了一遍,齊工放下心來,還真沒說什么。

  陸工笑道:“其實不用太擔心,這位高主任是我們單位的特聘技術顧問,有連偉在,程序上也說得過去。而且我估計,他的保密級別,應該比我們兩還高。”

  林連偉頓時覺得天地都寬了,樂顛顛的道:“振東,我最近被調去支援我屁股后面的人了,有個小問題,你搞材料的,看看能不能出出主意。”

  陸工:“嗯?!”這回行政級別也不比自己低了。

  林連偉一聽,差點跳起來,倒不是他沒見過世面,而是高振東這反應速度太快了,而且提出來的方案,簡直就是為他的空空導彈量身定做的。

  “你屁股后面?連偉,看來是走在其他人前面了?哈哈。”

  看來部里的想法,技術獎就是技術獎,行政管理的,也不落下,用集體榮譽來解決,但是個人獎項,是專門頒發給技術人員的。

  事實證明,姜還是老的辣,不在現場都能猜到他們是怎么溝通的。

  林連偉聞言,插了一句:“副處了,7級工程師。”

  說完在對方好奇的眼神中,抬抬下巴,指著DJS59:“這東西,也是他一個人研究的,這技術炫得怎么樣?”

  說干就干,高振東抽出紙來,就開始訂計劃。

  “結構?就那么點空間,我怎么弄。”

  兩人送走高振東,顧不得滿身的酒氣,兩人對視一眼,直奔辦公室。

  像陳總、梁發明、方迎紅、劉榮國這些,都是分散在各個項目里的。

  就連國家科技進步獎,都是在84年才設立的。

  “嗯,這就是把有限的破片集中到戰斗部周圍的一個圓面上。”

  “行政級別不高,副科吧,可是保密級別應該不低。”

  當然,誰是技術人員,其實也是比較靈活的,這個就說遠了。

  但是至少出發點上,部里還是很明確。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