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索里,還是瑪索雅她們都不知道這些,他們只是覺得羅頓就是想要通過這些捐贈來搞一次政治投資。
其實這樣做也很正常。
畢竟以羅頓這邊的財力,這點捐贈根本不算什么。
有錢人想要搞到一些特權,利用這樣的手段其實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
至于將來發生那個疫情,要是他們問起,那羅頓會告訴他們,那就是巧合,那就是神靈的旨意讓自己提前做了這些。
羅頓覺得就算自己不說這些,恐怕也會有很多人會將這些歸結于神靈給自己的指示。
因為羅頓的粉絲在民間非常龐大,很多粉絲已經是非常狂熱,幾乎是成為了忠誠的信徒。
所以說羅頓是神靈的代言人都沒什么可懷疑的。
再加上羅頓的種種驚人事跡,和神靈扯上關系完全沒問題。
在印度這個國度,羅頓還是愿意這些民眾這么認為的。
宗教力量在這里,可是非常龐大的。
畢竟連老仙都想要將自己塑造成神,不就是想要借助宗教的力量來掌握世俗更大的權力,以此來對抗地方上的各路豪強地主。
神權,很多時候的確很好用。
羅頓為了保證自己的權力,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各種措施都需要準備。
隨著新政府進入狀態,印度上下又恢復了以往的亂糟糟模樣。
當然,這個時候的亂糟糟比起大選的時候,肯定要好上不少的。
大選期間,那真是各路牛馬鬼神出動,搞出了多少破事。
印度全國大選是結束了,不過各邦的地方議會選舉還在進行,每個邦的時間都有不同,還得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這個對社會穩定肯定會有一定的影響,不過相比印度全國大選而言,影響就要小很多了。
羅頓依舊當著孟買警察局局長,位高權重。
在孟買這塊地上,他是一個響當當的人物。
莫斯那邊,羅頓一直有關注。
這家伙和尼爾馬拉是勾搭上了,不過暫時沒什么動靜。
羅頓也沒想過莫斯最近會搞出什么事。
畢竟希瓦離退休還有好幾年。
羅頓現在只是盯著莫斯的一舉一動就行了,其他的就交給時間了。
只要再給自己一些時間,就算莫斯得到了尼爾馬拉的支持,想要和自己爭奪馬邦總局局長之位也沒那么容易。
因為自己是得到了內政部長厄密特的支持,這是警察內部的事務,屬于內政部管轄。
就算尼爾馬拉的權力再大,她也無法直接插手內政部的一些人員任命。
最多就是召集一些部長之類的對邦總局局長的任命提出一些異議,最后交給老仙裁決。
如果說老仙真的站在尼爾馬拉那邊,那就相當于打厄密特的臉,羅頓不認為這樣的事會發生。
當然,羅頓想著這種事發生的可能性不大,但還是不會掉以輕心。
做好最壞的打算肯定沒錯。
萬一老仙真的偏向尼爾馬拉呢?
老仙在其他方面給了厄密特一些補償,厄密特后面退讓了呢?
所以借助這些外力肯定是需要的,卻也不能將希望完全放在他們身上。
最后還得靠自己。
羅頓很清楚,想要當上總局局長,還得增加自己的威望。
最簡單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聲望,不管是民間的還是政府系統的,到時候自己就是眾望所歸。
哪怕老仙真的想要其他人上位,也得考慮這件事造成的后果。
所以羅頓在接下來還得要好好表現,比如破案什么的,一些難辦的案子,羅頓也讓下面的人去調查了。
這些案件的調查過程,他都會讓菲婭那邊派人跟蹤拍攝。
后面可以將這些做成紀錄片,反應孟買警察在破案中的驚人表現。
體現孟買警察的能力,那最后不就是他這個孟買警察局局長領導有方嗎?
總之,上新聞這種事肯定是越多越好。
就羅頓現在在民間的聲望,每當有羅頓的新聞,都會引起各種關注。
尤其是這些難辦的案子背后基本上都牽扯著各種權貴富豪,羅頓基本上要動都會拿下,這讓民眾們得到消息之后,大呼過癮。
他們對這些家伙極其痛恨,明明知道這些都不是什么好東西,可就是沒人敢動。
如今,羅頓猶如天神下凡,將這些家伙一網打盡。
這讓羅頓的聲望與日俱增,這就是民心。
由于羅頓在孟買,孟買的權貴和一些富豪們其實也變得遵紀守法了不少。
畢竟羅頓的名聲在外,真動起手來了,他們這些家伙也得被抓進去吃幾頓看守所的牢飯。
不過,大部分權貴和富豪對羅頓還是非常認同的。
因為隨著羅頓的到來,孟買的治安壞境比以前好了太多了。
這治安好了,其實就是對他們的安全保障啊。
雖說他們這些人每次出門都是保鏢里一層,外一層的。
但難免會有一些意外。
所以當治安環境變好之后,對這些富豪權貴而言,肯定是好事。
他們是很惜命的,要是被一些意外給送上西天,那豈不是太冤枉了,這好日子他們可還沒有享受夠啊。
還有少部分對羅頓就不大友好了,因為這些人都被羅頓打擊過。
尤其是塞勒斯,這個家伙看到羅頓越發得意了,他就越加不痛快。
不過塞勒斯的心情倒是沒有極度的郁悶,有時候還能覺得不錯。
那是因為他在房產開發項目上差不多是完全壓制了索里那邊。
這些日子,他大量融資借貸,房產開發項目不斷擴大,和索里那邊競爭土地的時候,基本上是有九成以上的勝算。
也就是說,凡是索里參與的競拍項目,基本上沒能拿到土地。
要是沒土地,你還算什么房產開發公司?
在塞勒斯看來,用不了幾年,索里的房產開發公司就得關門大吉了。
這就是他針對羅頓的勝利。
所以說,羅頓在官場上是得意了,可在這生意場上卻是遭到了自己的狙擊,最后大概只能是狼狽落敗而逃。
想到這些,塞勒斯的心情就能好上不少。
當然,他更期待自己在房地產行業上的成功,他要成為印度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公司,他要讓人們看到自己的能力。
那什么塔塔集團罷免自己,絕對是他們的巨大損失。
至于納塔拉詹,塞勒斯那是完全看不上的。
他一直有關注塔塔集團,尤其是納塔拉詹上臺之后的情況。
納塔拉詹在塔塔集團內部的話語權比起自己差遠了,就靠這樣的話語權能將塔塔集團管理好?
太天真了。
在塞勒斯看來,接下來幾年,塔塔集團的發展肯定會遭到麻煩。
不要說增長了,恐怕都得倒退。
而自己呢?
自己投入房地產行業之后,這事業是蒸蒸日上。
現在自己公司手中掌握著大量的優質土地,接下來可以一邊開發一邊繼續收購土地,讓公司成為印度的另外一張名片。
一個發展糟糕,一個發展無比迅猛,對比之下,豈不是更加顯得自己有能力?
塞勒斯對未來是充滿期待。
當然,現在的印度房地產其實沒那么火爆了,畢竟遭到了監管,資金方面也受到了不少的管控。
可在塞勒斯看來,這些都不是問題。
對大部分沒什么實力的房地產開發公司而言那是寒冬,可別人的寒冬,就是他的機會啊。
因為他塞勒斯還是可以弄到各種貸款,可以趁著這個時候更好的拿地。
畢竟很多公司不敢大規模拿地了。
印度今年的經濟出現了不小的問題,房地產項目出現了滯銷的情況。
這些新聞塞勒斯當然是看到了,也不是假新聞。
不過塞勒斯對自己的產品還是很有信心的,因為他搞的都是豪華項目,針對的客戶是那些有錢人,大富豪,權貴,大明星。
他們不缺錢。
那些滯銷的房產一般是針對中產,他們的經濟財務狀況很容易被外界所影響。
一旦經濟不好,收入減少,就會讓這些中產放緩或者放棄購房計劃。
而對那些富豪而言,塞勒斯相信只要自己的產品足夠好,他們肯定會愿意買單的。
所以這些所謂的滯銷,不會影響到他。
塞勒斯還看到了令他開心的新聞。
那就是印度的汽車銷量下降許多。
塞勒斯為什么開心呢?
那是因為塔塔集團的塔塔汽車在印度的算是非常有名的了,市場占有率很高。
汽車銷量下滑嚴重,這意味著,塔塔汽車今年的財報將會很難看。
這不就是驗證了他之前的想法嗎?
在納塔拉詹的帶領下,塔塔集團要走下坡路了。
而納塔拉詹又是拉坦看重并提拔上來的,到時候自己只需要動用一點手段,就能讓一些輿論對此展開攻擊了。
雖然他不好直接和塔塔家族那邊爆發什么沖突,但這種暗中的一些動作,自己不承認,他們拿自己也沒辦法。
畢竟將來的報道也是事實,就是針對塔塔集團收入下滑等等展開的,然后再夾雜一些私貨對拉坦,對納塔拉詹進行攻擊。
這算是新聞輿論戰常有的伎倆了。
說到輿論戰,國大黨和人民黨之間的唇槍舌劍一直沒有聽過。
最近就因為一個政策,國大黨這邊表示了嚴重的抗議。
這是老仙提出的《公民身份法》,簡稱CAA法案,這是基于1955年《公民法》的基礎上的修正。
主要內容是,印度政府授予2014年12月31日前因‘宗教迫害’進入印度的來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阿富汗三國非法移民印度公民身份。
如果只是這樣,國大黨等反對派不會嚴重抗議。
因為這里面讓他們看到了可以借題發揮的機會。
那就是授予印度公民身份的包括了印度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拜火教、天主教教徒,凡是這些教眾都有資格申請印度公民身份,但唯獨排除了伊教。
要知道印度可是有兩億多的伊教信徒啊。
這要是放在其他國家,其實地球上,能超過兩億人的國家也沒幾個,一只手數得過來。
可惜,在印度,兩億的伊教信徒就是一個少數。
因為這里大部分都是印度教信徒。
老仙上位,和他支持印度教打壓伊教很有關系。
現在得到了執政的權力,自然需要繼續加強這一點,繼續打壓伊教。
其實這是老仙凝聚印度內部民眾向心力的一種手段了。
他需要在國內給大部分民眾制造一個敵人或者對手,讓有些不滿的印度教信徒將各種不滿發泄到伊教教徒身上。
總之,不管發生什么事,都可以將責任推到伊教那邊,妥妥的一個背鍋俠。
政壇上,甚至在議會上,就有議員直接叫囂各種針對伊教的言論,可以說是肆無忌憚的。
由于伊教在印度是少數,自然處于劣勢,尤其是在老仙上位之后,他們受到的打壓更為嚴重。
兩教發生沖突的時候,政府,警方等等往往因為頂層的緣故,偏向印度教。
這讓印度教這邊氣焰更為囂張,針對伊教那邊的暴行越來越多。
伊教那邊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反抗肯定是有的,這一來二去的,社會還能穩定?
雖然這樣的政策不公平,國大黨等反對派也在各種制造輿論,但印度社會層面的主流意見其實還是支持這個《公民身份法》的。
原因很簡單啊,誰叫你是少數啊,少數就沒話語權。
而且這些人之中,很多也沒有去參與,畢竟這法案還在征求意見當中。
可他們忘記了,現在的政府那是一家獨大啊。
這個法案就是人民黨提出的,就算其他人全都反對,也是無效,絕對可以通過。
時間很快來到了2019年12月11日,CAA法案相繼在印度議會上下院獲得通過,第二天便是印度總統簽字確認,正式成為法律。
內政部向外界宣布該法案將于2020年1月10日起生效。
如此一來,這個性質就變了。
之前只是人民黨提出政策,大家反對了一下,還沒有太在意。
雖說各地也有一些抗議的活動,但就算是國大黨等推動,影響并不大。
現在不一樣了,法案正式成為法律了。
雖然還未實施,但隨著條款完善之后,實行應該是遲早的事了。
切實關乎到了自己的利益,不少人的反應變得更加激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