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十八章 新起的房子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神話演義從三國開始

  接下來的三天里,先是確定了分配的土地的具體位置。

  楊信一家分到的二十畝地的具體位置——就在桃溪——長滿野山桃的爛桃山下流經的這條溪流,就是這個名字——土地就分在在桃溪的對岸,背靠爛桃山,面向桃溪。

  位置還是很不錯的。

  但因為是野地,需要自己動手開荒。

  而后楊信也見過了關夫人、關平、關興還有關銀屏,當然,也少不了廖化——關夫人代表侯府巡視村莊的時候遠遠見過幾眼——關夫人年紀大概在三十歲出頭,長相并不出彩,但語氣神態很平和,高高在上的姿態并不明顯。

  看得出來,她的確不是什么大戶人家出身。

  她帶著一大家子,每個村子走一走,和剛剛安頓下來的村民們照個面,重申了自給自足之前村民的糧食由漢壽侯府負責的這個問題。

  并且將之落在紙面,張貼在村口。

  長子關平負責點頭。

  進一步安了村民們的心。

  每當這樣的時候,楊信就站在人群中,只帶耳朵,不帶嘴;但無論如何,楊信也安心了不少。

  至少,漢壽侯府愿意和黔首們講道理、談規矩,愿意予以扶持,而不是以兇惡姿態,亮出刀槍,強制做這做那。

  這就很好。

  就譬如開荒的問題——所有安置下來的村民,都需要開荒,因為分到的土地都是野地。

  在這個問題上,關平還專門聽取了村民們的意見——就是說,開荒要多少時間,需要多少工具,漢壽侯府又能予以多少支持等等。

  而不是直接下令。

  這種事若在曹操治下,絕對是直接下令,一個月或者半個月,務必完成開荒,就算累死,也得忍了;至于工具什么的,提供多少用多少,黔首沒資格提訴求。

  ——經過商量,各退一步,以兩個月為限,在入冬的時候,完成開荒;工具的話,一個村十頭耕牛,每戶一把鋤頭、兩只竹筐、一個背簍。

  至于生活物資,糧食和鹽,會定期送到村里,按丁口分配。

  雖然那些負責具體事宜的士吏多是板著臉不假辭色,但事情本身在楊信看來,還是值得肯定的,能夠接受。

  這天,楊信正在給自己的房子封頂——房子就建在爛桃山下。

  安頓在桃林村已是第七日,在確切完成土地劃分之后,楊信便在分給自己的土地上修造房屋。

  只用了三天,一座像模像樣的泥胚柴扉小院,在楊信的手中漸漸成型。

  六間房,作四合院模樣;進門左側廂房是臥室,楊信一間、蔡琰和小妹暫時一間;右側是廚房和雜物間;里面兩間卻不是客廳——沒必要搞什么客廳,這兩間是楊信的工作間。

  作為一個高級機械工程師,他需要一個專門的工作間。

  房子的主體是泥胚和篾塊。地基要求不高,畢竟不建高樓;墻壁簡單作了五層,中間層和兩側外層是篾塊編織,中間的篾塊層與兩側的篾塊之間筑的泥胚。

  這樣修造出來,墻面如魚鱗一樣交織的篾塊,竟有一種美感。

  至于屋頂,也是兩層篾塊夾薄泥胚,上面再覆蓋一層茅草。

  按照楊信的計劃,地面還得鋪一層石板。

  可惜暫時沒有趁手的工具,石板的問題不好解決。

  這樣一座院子,就工程量而言,遠遠比不上楊信之前在亂石荒山布設陷阱那回,但因為更精細,花費的時間反倒更多。

  兩三天,才堪堪進入封頂掛梁的階段。

  他自己是不大滿意的,但旁人卻無不吃驚——其他安置在這里的流民,大多才剛剛起個地基,楊信這邊卻竟然都要封頂掛梁了!

  而且楊信的房子看著漂亮,賞心悅目,更是令人艷羨。

  不少人都來求教,他們覺得楊信是一個技術強大的泥瓦匠。

  楊信倒不吝嗇,自己這房子怎么建的,需要些什么材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人問,他就說。

  有時候得空,也不吝惜給鄰里幫一把手。

  倒漸漸在周圍有了點微薄的名聲。

  這天正在給屋子封頂,楊信早把茅草扎好,一片片毯子似的;他站在房頂上,拿著根棍子,棍子一端是個鉤子的模樣,下面蔡琰便把扎好的一片片茅草掛在鉤子上,楊信提到屋頂,一塊塊鋪設。

  便有鄰居王七奔走而來,遠遠叫道:“小五哥,侯府來人發糧,我來通知你一聲。”

  楊信一聽,應道:“知道了。”

  王七并未離開,而是近前,走進門來,嘖嘖打量楊信的房子,滿臉羨慕道:“小五哥,我們可是說好的,你這兒房子建好,得空你得幫幫我。”

  楊信笑道:“一口唾沫一顆釘,絕不食言。”

  王七嘿嘿一笑:“感謝的話我就不多說了,我這兩天勤快些鉆鉆林子,怎么著打幾個野雞,好好招待你。”

  王七是個獵戶。

  前日里,他打了兩個大雁,路過楊信這里,贈了楊信一只;倒不是說一只大雁有多重要,楊信這幾天忙著建房,不然的話,他自己往林子里一鉆或者往桃溪里一撲騰,野物魚蝦,都只等閑。

  可這不忙著建房呢么?

  小妹當時就咽了唾沫,楊信便接受了王七的好意——鄰里之間走動,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你有多的獵物贈給我,我得空幫你修修房子,正常鄰里的人情來往,楊信并不拒絕。

  這兒楊信從屋頂跳下來,洗手,準備和王七去村口領口糧;那邊桃溪對岸,正有幾個人沿岸而來。

  為首的是個勁裝青年。

  他年歲約莫二十出頭,身量高大,頭上竹冠束發,五官方正,臉上微微含著些笑意,一只手按著腰間的佩劍,正與隨行的人說話。

  正說著,不經意舉目,看到了桃溪對岸爛桃山下楊信剛起的院子。

  不禁便道:“這家院落倒是別致。”

  正好村正也在隨行之列。

  桃林村的村正,是漢壽侯府派來的士吏;因為流民安置之初,會有很多問題,由漢壽侯府派遣任命的村正,能很好的與漢壽侯府接洽,及時解決各種問題。

  村正便笑起來:“那是楊信新起的屋子。”

  說:“我們都覺得別致。”

  說:“經我觀察,這楊信是個有能力的人,不但精于泥瓦工序,武力也不低;村頭有一家南陽來的泥瓦匠,他建的房子,無論精美、效率,皆不及楊信。”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