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治先生,你身為律政司司長,據本局了解,最近些年始終致力于推動人權法案,專注于推進香江的現代法治。”
昨晚第一次結識過新界的幾位鄉紳朋友以后,
第二天一早,翟遠便以新晉立法局議員的身份,將一封動議質詢的問責草案發給律政司,要求律政司司長出席聽證會。
唐明治在收到立法局發來代議政制的草案后,兩條眉毛都快擰成麻繩。
壞了,沖著我來的。
編制上,立法局類似議會內閣制度。
雖受限于港督,但在程序上又可以對港督及其他港府官員進行問責。
傳召律政司官員到立法局接受質詢,通常需要半數以上議員支持,今次翟遠發給律政司的問責草案,立法局57個議席,通過支持率卻達到了29個議員之多,足夠讓唐明治出席。
這29個議員里,翟議員的朋友們,還有市政局的杜葉錫恩,東華三院的何世柱,就已經占了15個席位。
余下的議員幾乎全部抱著看熱鬧的心態,支持傳召唐明治到場。
無論提案是什么,通過與否,翟遠這個政壇新星一上臺就敢將炮口對準律政司司長,對立法會來說亦是一次士氣的提振。
下午陽光斜斜灑進來,
映照的立法局大廳中央一張馬蹄形長桌泛起光彩。
議員、記者、鄉紳和法律顧問坐滿席位。
翟遠作為今次的聽證會發起人,坐在議席上,一邊翻閱著身邊何子朗與沈威遞給自己的文件,一邊語氣平穩道:“講人權當然沒問題,自從1976年開始,無論經濟、社會或者文化各個方面,香江的公民權利便向國際公約靠攏,同時聯合聲明亦保證,這些法案在1997年依舊生效。”
翟遠說到這里,頓了頓,抬頭看一眼坐在主席臺上的律政司司長,露出個笑容。
他說:“所以今日我謹代表立法局,請唐明治先生回答本局,今時今日,新界是否屬于香江?”
唐明治面帶微笑,撥了下面前的麥克風:“是,議員先生。”
“第二個問題。”
唐明治話音剛落,翟遠即刻再次開口:“在1985年起草的基本\法案里,第40條規定,新界原住民的合法權益即便在97之后,無論丁權、投票權或者繼承權,都將繼續受到保護。”
“身為新界下灣村的原住民,我本人其實很支持這項條例,就算什么也不做,十八歲以后也會拿到一塊地皮嘛。但奇怪的是為什么在清朝滅亡之后幾十年時間里,港島、九龍一早就廢除大清律,遵循律政司推崇的人權法治精神,單單新界卻仍沿用封建皇朝的繼承舊制?”
“所以本局想請唐明治先生正面回答,港府向內地提交這份法案,本質上是否是在收買新界鄉村的保守勢力,已達到維持自己殖民穩定的局面,并在97之后,遠程操縱本土鄉紳,灌輸塑造港府殖民的美好回憶?”
這番話講完,立法局里靜了片刻。
記者們面面相覷,齊齊望向今次陪同翟遠前來的六位新界鄉紳,亦是新界鄉事委員會主席。
這是什么情況?
《新界條例》的丁權制度,無論從哪個層面來看,都對這幾位新界鄉紳百害而無一利。
大家也知道這的確是港府為穩定局面,一直以來給新界地區的優待。
如今被翟遠當庭戳破,怎么這幾位鄉紳絲毫未見不悅,反而好整以暇抱起肩膀,一副看戲模樣?
至于在場的其他議員更是擺出嗑瓜子吃瓜的架勢,
這位翟議員別看年紀輕輕,問的問題可足夠尖銳,而且膽量足夠大,今次這個聽證會傳播出去,一定能大大提高立法局的聲勢,很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嘛!
所有人都將目光望向唐明治這位律政司司長。
“立法局提出的問題非常重要,也反映了香江的歷史復雜性與社會張力。”
唐明治畢竟身經百戰,只猶豫了兩秒,臉上的笑容都未變過,便再次答道:“議員先生,關于新界為何繼承清律傳統,這是源于1898年英方接收新界時與原居民所簽訂的協約,我們尊重原住民的習俗與土地使用方式,因此不能以單純的‘殖民操控’或‘收買勢力’來形容。
另外,港府目前并無意圖通過該條例以謀取任何政治利益,亦從未試圖在97之后‘遠程操控’地方勢力。相反,我們相信《新界條例》的提出,是香港社會邁向更公平、人權和現代法治的必要一步,在這方面,律政司將全力配合立法局的依法審議。”
這話就說的過于理性官僚,實際上,連賣菜阿婆都知道《新界條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只不過新界地處鄉下,就像《古惑仔》里陳浩南讓烏鴉‘滾回元朗’,一句話就將烏鴉搞破防,這也是新界原住民即便持有丁權,城市市民也始終覺得無傷大雅的原因,畢竟土地再大也創造不出經濟價值。
唐明治一連否定了翟遠的兩個問題,卻仍未解釋為什么港府要在1985年聯合聲明后,起草法案里依舊堅持要求97以后,繼續維持對新界原住民出生即有地皮的優待。
不過翟遠并不在乎他回答與否,
翟議員今天搞大陣仗過來,要開炮的壓根就不是這些問題。
“本局聽到,唐明治先生始終提到公平、人權和現代法治這些詞。”
翟遠拍了拍手里的文件,目光在周圍席位掃視一圈,視線與幾位新界鄉紳略一對視。
他再度望向主席臺的唐明治,笑道:“提到人權,讓我不禁想起唐太太,鄧蓮如女士。作為英國歷史上首位授封爵級勛銜的華人女性,我相信無論唐司長或者唐太太,一定都為此深感榮耀。”
唐明治皺了下眉,旋即笑道:“當然,鄧蓮如女士不僅是華人女性的驕傲,更是人權平等在英倫憲政傳統中的偉大象征。”
“說的沒錯”
翟遠深以為然贊同一句,繼而話鋒一轉:“但為什么在律政司人人講平等、講法制的今天,我們新界的女性原住民,卻連最基本的繼承權、丁權、投票權都無法享有?
“她們出生在同樣的宗族,卻從清朝開始,就被港府在制度上剝奪了建屋資格,不僅村代表投票或者土地繼承無份,連上訴的通道都被習俗所堵死。”
“甚至在1985年港府要求的《新界條例》中,亦是司長你所謂講人權講法治的今時今日,依然沒有任何人,替這些新界女性原住民考慮過相關問題!”
翟遠聲音提高了幾度,站起身來,手指敲動桌面,大義凜然問道:“請問,這是否就是唐明治先生你口中提到的現代法治?又或者說,這是在你夫人鄧蓮如所享有的榮耀背后,我們新界鄉下女人默默犧牲的權利與尊嚴?請司長正面做出回答!”
一瞬間,所有的記者紛紛將鏡頭對準翟遠,
翟遠細節離席起身,身形筆挺,慢條斯理扣上袖腕紐扣,微微昂頭,眼神直逼主席臺。
主席臺端坐的唐明治,顯然沒料到翟遠會拿起新界女原住民這把刀,臉上閃過錯愕。
四周快門聲驟然密集,
好一副不畏強權,為女性發聲的完美構圖!
“我今天在立法局的發言,旨在說明清楚,雖然香江的中收入市民群體,已經個個都覺得自己享有人權自由,但不妨將眼光望向更底層的地方——那些住在天臺鐵皮屋、蝸居板間房的移民勞工,那些在工廠里日復一日踩著縫紉機的車衣女工……當然還有我們新界一帶,至今在習俗與制度夾縫中生存的原住民婦女。”
從立法局走出來以后,
翟遠面對一排排杵在自己面前的話筒,語氣嚴肅道:“二十幾年前,作為一個在新界出身的原住民,我從小就見慣了圍村女性飽受歧視的場面。在我小時候,下灣村曾經有一戶人家,男人因為生了女兒,于是與發妻離婚,去外面找第二個女人要和她生男孩,為了拿到所謂的丁權,基本上這種情況在新界屢見不鮮。”
“二十年后,我重新回到下灣村并當選村代表,環境依舊沒有改變。所以今次在我當選議員以后,第一個提案即是要求討論新界女性原住民的土地權歸屬,這并不是對基本\法案的否定,而是在現有制度上的補充。”
“無論港督或者三司司長,一切公務人員的準則就是服務市民,而非管理市民,因為市民納稅給港府絕不是讓公務人員來管理他。那新界的女原住民有冇納稅呢?答案當然是有,由于沒有丁權的緣故,她們當中很大一批人需要外出到港島、九龍工作,一定程度上繳納的稅款更多過原住民男性,即便是這樣港英政府仍堅持在《新界條例》延續上,繞開女性原住民,我認為這不應該是一個現代社會可以出現的問題。”
翟遠為數不多的在鏡頭前大談特談,面對記者們的提問也知無不言。
總之一句話,為民請命!
隨著立法局庭審動議質詢的會議,以及翟遠在立法局門口的一番發言,相繼被轉播到電視紙媒的各方各面。
輿論亦一時間為之嘩然。
香江開埠至今148年,即便東洋的女權風氣已經逐漸吹進來,卻從來沒有任何人,在立法局討論過女性平等的話題。
一個鄧蓮如被英國授勛,便足以讓港府大談自由平等人權,卻在今天被翟遠毫不留情戳破。
“你覺得這項提案通過的幾率有多大?”
應付過外面的記者,翟遠坐進車里,詢問何子朗。
“最緊要看內地的態度。”
何子朗沉吟片刻,開口說道:“現在基本\法案還在修訂階段,一切都有的商榷,《新界條例》并非傳統,也不是原住民的合法權益,只是一項政策。所以在香江這邊,我們可以打的牌有很多。”
一旁的沈威點頭補充道:“其實丁屋政策給予新界原居民特權,同時又剝奪女原住民的丁權,這兩點都已經違反了港府一直強調的《人權法》。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在香江法律層面我們已經立于不敗之地,剩下要解決的只有傳媒輿論,還有……”
沈威說著,看一眼坐在對面的一位中年男人,笑著打個哈哈。
“當然是我們這些鄉紳。”
中年男人姓廖,新界五大家族之一的廖樹仁,如今身任上水鄉委會主席的席位。
時年五十一歲的廖樹仁坐在車里,清了清嗓子:“翟議員今天在立法局這番話,也算是揭破了我們新界一直以來存在的問題,即是鄉紳與地產商之間的勾結。”
“其實女人有沒有丁權,根本沒人會在乎,但新界要發展,就不能繼續讓如今這些地產商湊過來,個個拿到地又不開發,囤起來做什么?”
廖樹仁身穿唐裝,身材發福,臉上掛著癡肥笑容:“所以在這件事上面,我與其他幾位鄉紳都是同樣意思,一定全力支持翟議員推動《新界條例》的改制……不過能做的事也只有這么多,一句講曬,等翟議員搞定劉皇發、鄧兆棠這幾個撲街,將來在新界的發展問題上,我們依舊會繼續支持你。”
翟遠笑著望一眼廖樹仁,點頭道:“足夠。”
無論中港通訊或者快播科技,都是翟遠與港督衛亦信提前通氣的戰略布局。
然而放眼當下或者將來在新界發展,都不得不面臨的一個問題,即是地皮開發。
香江的地少嗎?
如果全部開發出來,比鵬城尚且還猶有過之。
但一群地產商勾結本地的鄉紳名流囤地,已經影響到眼下中港通訊在新界的推進計劃,即便衛亦信出面都未必搞得定全部手尾。
所以翟遠才當選了立法局議員。
既然地產商囤地,那就借著女原住民這個由頭,將丁權的價格壓下去!
這才是翟遠今日打出第一張女權牌的原因……
翌日,
《星島日報》頭版打出標題:
‘鄧蓮如女爵背后無女權?翟遠立法局發言引爭議’
《明報》評論專欄則直言:
‘香江政壇百年難得一見的聽證會,揭露百年封建陰魂”
《九一日報》言辭更為尖銳:
‘法律不能保護最邊緣的人,它就沒有資格稱為法律’
所有文章核心,
直指女性丁權的分配。
這一下,不僅新界的鄉紳土著為之側目,就連以李嘉城為首的各大地產商,都紛紛坐不住了……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