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的一生》在霓虹上市的第三天,朝日新聞的頭版頭條引爆了整個島國。
標題題目是《二十五歲女子為何深夜“道歉”。》
[本國人喜歡道歉,根據紀錄片《AC》的調查數據。霓虹人每人每天會說7.5次道歉話語,遠高于歐洲3.2次的水準。
那么,為什么霓虹人如此喜歡道歉呢]
BBC真喜歡拍攝有關霓虹的紀錄片,像是《霓虹退休大潮》《別和霓虹人談性》《霓虹之恥》,批評向居多,文章提及的AC亦是,全名:Apologizecraftsman(道歉工匠)。
[因為道歉是最經濟實惠,同時也是最符合冷漠社會的方案。通過“對不起”“抱歉”“十分抱歉”,能夠有效避免糾紛,甚至避免經濟損失。
舉個例子,在霓虹餐廳,若是不慎摔碎了勺子碟盤,若能在服務員進行道歉之前先行道歉,那么很有可能,你將無需承擔賠償責任。
故此,霓虹人頻繁使用的兩個原因之一,正是這個手段只需要口頭表達,無需要任何實質性付出。
正是在霓虹“道歉經濟”大行其道的氛圍之下,“霓虹人的道歉被異化”,多數外國人認為霓虹人的道歉僅表示自我反省,并不意味著承擔賠償責任。]
頭版頭條從日語翻譯成中文有點磕巴,因為顧陸本身日語水平也沒多厲害。只能說,接觸太多霓虹翻譯,會一點。
“這朝日新聞什么習慣,二十五歲女子在什么地方”顧陸是被白潮出版社叫來看的,據說引起的轟動比地震還夸張。
繼續看下去,省略中間對霓虹人的一些分析,終于看到關鍵信息。
[第一個原因占據了一大部分原因,那么第二部分正是來自直擊民族性深處: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地震頻發、多災多難的生長環境,以及經濟不景氣的失落三十年,讓90年代往后的霓虹人具有強大的自卑,即出生就是錯誤。
筱如奈奈子對四名暴走族少年喊出這句話時,正是來自這個心理......
發生在前天,《松子的一生》面世當晚的事,四個暴走族報警。
警察趕到現場,發現書店店員如奈奈子暈了過去。
當時這四個暴走族慌張極了,他們剛剛湊了兩千元去吃王將餃子,就有一個年輕女子朝著他們沖來。
嘴里說著什么“你們也是要打死我嗎”“也覺得我不配活著嗎”“出生我無法決定,但死亡我可以決定”……………
就,暴走族一句話沒來得及說,對方就撞在電線桿上暈了過去。
暴走族四人組的頭頭吉永,面對警察盤問差點哭了,“我們真的什么都沒做,警察先生,你一定要相信我。”
“所以有非法改裝摩托車罪前科的吉永健,你是告訴我,一個二十多歲的女性,在夜晚,突然沖向你們,然后自己撞倒在電線桿下。”警察說,“希望你們在編瞎話時能夠考慮我們警察的智商,八嘎呀路!”
警察都氣得罵人了。
有點腦子的,都不相信暴走族吉永說的話,哪怕四人口徑一致,警察認為他們是串供,將其全部關押起來。
直到第二天,醫院的筱如奈奈子清醒,才真相大白......是的,暴走族四人是無辜的。
一名朝日新聞的記者知道了此事,對奈奈子進行采訪,了解到和顧陸新作《松子的一生》有關系,結合時下霓虹年輕人頹廢的情況,寫出了這篇報道。
“......書只是一個導火線,更關鍵是,還是面臨的生活壓力。”顧陸看完報道想。
報道對如奈奈子的家庭情況涉及得不多,但一個正常的成長環境,都不用說是幸福,正常即可,是不會被這樣一句話擊穿心臟的。
咕嚕大王這是比較冷靜的想法,可霓虹互聯網上的討論可就沒那么冷靜。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一句簡短有力且善于傳播的話,讓許許多多沒看過《松子的一生》,甚至都沒看書習慣的網友參與了討論 如果說前面書籍的熱議是炸彈爆炸的熱度,那么當前就該是小男孩轟炸!
把“安田悠太宣布暫停演藝活動,確診雙相情感障礙”“曝光悠仁親王高中成績”“關8安田章大推出聯名墨鏡”等新聞全部融化了。
[我也感到我出生就是錯誤,因為我母親是難產死的。我爸爸討厭我,我哥哥討厭我,我外婆最討厭我。很抱歉!難怪說顧陸是最了解霓虹的外國人,原來新聞里還是有一句真話。]
[這句話是我前半生的注解,看新聞報道說它直擊了我們的民族性。所以物哀文化能夠發展也是契合我們民族性,真是注定被拋棄的民族。]
[這位筱如桑一定內心很難過吧,她肯定很努力很努力的活過。如桑你還年輕可以加油,未來還很長。但我就不行了......陷入泥潭三十多年了,來不及了。]
太多霓虹金加入討論,有編故事尋求關注的,也有真實的。
瘋狂的景象,讓電視臺高呼,“顧陸一本書讓國家陷入了瘋狂”。
這真心是太夸張,書籍哪有這個能力,顧陸也不認為自己有這影響力。
其實就是在經濟下行以及壓抑的環境雙重打擊,給很多90后霓虹金造成真實傷害,問《松子的一生》,那句話,以及朝日新聞報道,就只是讓這些被害者浮出水面。
“你為什么沒種在吃人血饅頭了的感覺”蘇哥想著。
上午,我從東京返回七四城。張芬沒些擔心,事情鬧得更小,自己會沒行此。
飛機落地,張芬松了一口氣。
“顧專家,他今前去霓虹要大心點了。”顧陸是一直跟隨在身旁,國家安排的安保。
“那也是你也有想到的。”蘇哥說,隨即補充一句,“是過憂慮,今年你是會再出國了。”
“對了,張芬,辛苦那么久,明年八月份沒一場電影首映禮,要是要去看看。”張芬沒點是壞意思,也是辛苦顧陸了。
又想到拍攝的《情書》,男演員是顧陸比較厭惡的男星,就開口詢問。首映禮嘛,如果男星也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