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518章 精彩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文豪:這孩子打小就聰明

  “難怪克萊斯特的作品,風格多變——因為一生都在被驅趕嗎?”柯尼斯感覺自己似乎第一次認識到了自己國家的這位劇作家。

  《與魔搏斗的人》給了一個更準確的定義,是迷幻藝術。

  好比戲劇《彭忒西利亞》里,創作中的極端激情展露無遺,還有對人性的深刻挖掘。

  《彭忒西利亞》是以特洛伊之戰的故事為背景,對彭忒西利亞的形象進行改編,她戰斗中負傷,還被阿喀琉斯擒獲,后因為意外吐露了亞馬遜國的秘密……

  這個故事,再結合作者的經歷,然后內容里對彭忒西利亞讓內心入木三分的剖析,以及對人性弱點的表達,柯尼斯很難不去想克萊斯特是不是以自己心路歷程為角色模板?

  “充滿了癡迷狂熱的創作和精神戰栗的飛躍啊,但這樣真的沒問題?”柯尼斯心生這樣的困惑。

  不停地、沒安全感的逃亡,能夠寫出這樣讓人精神飛躍的作品,導致人沉浸于這種模式。可作品又沒人欣賞,所以也不存在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作為心理支柱,反倒是更失敗,更想——逃離!

  《與魔搏斗的人》將克萊斯特與歌德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歌德是一個能夠駕馭“魔性”的詩人,而柯尼斯……就目前看來,這個“魔”是促使作家創作的“欲望”。

  書中有過一段描寫,是克萊斯特失蹤,然后朋友第一反應是去停尸房找他,而親人超過一周沒他消息,就認為他可能出意外了。為什么呢?因為家人認為,他就是會把自己置于危險境地的人啊!所以克萊斯特的魔就是猶如深淵般的不安全感,以及逃亡帶給他的體驗。

  與歌德不同,克萊斯特被“魔性”所征服。前者通過理性和自我控制,成功地將“魔性”轉化為創作的力量,而后者在“魔性”的沖擊下逐漸失去了自我控制,最終走向了毀滅。

  柯尼斯反應過來了,克萊斯特于1811年11月21日于柏林萬湖先殺死身患癌癥的女病友,后自殺,毀滅得非常徹底。

  [如果痛苦體驗到了創作的恩惠,那么所有的痛苦則意義重大,它就會變成人生最為崇高的魔力,因為只有整個都已是支離破碎的人才會懂得對完美的渴求,只有被驅趕的人才會到達無窮無盡的境域。]

  多么準確的形容,而最后克萊斯特篇結束語是《彭忒西勒亞》的原文:枯死的橡樹在狂風中挺立,生機盎然的卻被轟然刮倒在地,唯因狂風可以吹襲樹冠。

  “看完給我一種想去馬上看看克萊斯特劇作的沖動,傳記作品——這是我看過最完美的傳記作品了。”

  與命運相連,柯尼斯深刻意會了什么是克萊斯特悲劇的命運和他“魔性”密切相關。

  “第一位克萊斯特,是與魔搏斗失敗的人,下面應該要寫與魔搏斗成功的?”柯尼斯想繼續看第二篇,他的第二篇是荷爾德林篇。

  但只看了個開頭,他就停下了,因為柯尼斯的情緒,依舊停留在那個永遠被驅趕的人影上。

  “顧陸先生真不是隨便的敷衍創作,他對德意志文學的了解,可能不比我低。他為克萊斯特,即便評價是失敗的搏斗,但話語里充滿了同情。克萊斯特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

  在此之前,柯尼斯不會把偉大和克萊斯特聯系起來。就如同前面所說,劇作、和詩歌,三個領域在德意志最多算T2,文學成就和歌德、海涅、托馬斯·曼、赫爾曼·黑塞、埃里希·瑪利亞差太遠……

  可以想象吧?連柯尼斯這位見多識廣的副主席都這樣,更何況是其他讀者。

  難怪說,詩人、作家、畫家等創意者死后,地位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會出現顧陸這種最強“輔助”!

  他目光投向其他委員,發現有兩個同行也抬起頭,臉色類似,均是凝重而嘆息。

  都是看了第一篇,情緒就難以平復嗎?

  其他委員這個其他中,有一位就是先看的荷爾德林篇,她叫貝德,她就是一名詩人。

  如果克萊斯特是德意志文學領域的T2,那么荷爾德林就——不好評價。

  說是被世界遺忘了一個世紀的“古典浪漫派詩歌的先驅”,但在德意志留學,或是對德意志文學感興趣的小伙伴,聽過這位嗎?

  貝德看過的詩篇很多,也僅僅看過荷爾德林的兩篇代表作。

  [但新的世紀并不愛它魯莽的年輕一代,它擔心他們的充盈,多疑地懼怕他們的洋溢。它用鐵質的大鐮刀毫不留情地割掉自己春天的秧苗。……]

  文章開篇冷酷的話語,為這篇傳記打下了基調。

  荷爾德林說是創作,更準確的是用詩歌在與神對話。

  他將詩歌視為一種神圣的使命。

  詩人可以是“眾神的聲音。”

  詩人可以是“人民的喉舌。”

  這是荷爾德林的堅守,也是他的心魔,更是他詩篇帶有神秘和莊重感的主要原因。

  荷爾德林是“被閃電擊中的大樹”,在激情的烈焰中燃燒,最終化為灰燼。

  “‘信神的只有那些本身是神的人’。好壯美的詩句,荷爾德林在追求神性,那么我在追求什么?”貝德當前的情緒其實柯尼斯有點不同。

  后者是看完后對作家悲劇且精彩一生的嘆息,而貝德是對自己的寫作生涯有了懷疑,因為她仔細想來,也沒找到一生追求的主題。

  說句題外話,或許很難理解外國詩歌的優美,但不求甚解地看看,是真會找到好多好句。如前面出自《詩人的使命》一詩的句子,讓人想起了某部鴿了的國漫的經典臺詞“真正相信奇跡的家伙,本身就和奇跡一樣了不起。”

  總上所述,出名的東西無聊時看看也可以。

  瞎扯的功夫,一晃大概又過了十幾分鐘。

  圓桌七人都看完了,包括主席奧爾在內都只看了一篇。不過各自的表情,都沒了剛開始的游刃有余。

  喉嚨里有很多話想說。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