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七百五十二章 獨特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擇日走紅

  葉脈網確確實實是國內獨一份的網站和社交平臺。

  各種各樣的網站、社交平臺,不同的定位,不同的特點,但是,能把文藝屬性做得如此強烈的,就只有葉脈網了。

  當然,就跟任何有特點的網站一樣,成也這個特點,受束縛也這個特點。

  而文藝這個屬性,本身就是小眾的,不是大眾的。它用來提升格調可以,但想要用它來打開市場,這是基本不可行的。

  而在這個基礎上,葉脈網做以“評分”為基礎體系的社交平臺,去支撐用戶數量,是很聰明的。

  陸嚴河好奇地問:“但是現在這個網站,應該很多的水軍吧?”

  “很多。”辛子杏點頭,“像我們網站的評分體系,有一個非常復雜的計算公式,就是為了降低水軍或者信任度低的用戶權重。你知道,有的明星主演項目一上線,就有好幾萬注冊時間不到半年的賬號來打滿分,很夸張。所以,實際上,經過很多輪的修訂,葉脈網每個ID它的評分所對應的系數是不一樣的,這個系數是根據平時的登陸天數、活躍度來確定的,就是為了盡可能地消除掉那些水軍或者黑子,以及一些商業的刷分行為。”

  陸嚴河點點頭。

  “不過一千個觀眾的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陸嚴河說,“就算你這個評分系統做得再完善,也還是有人罵吧?”

  “當然,第一,沒有一個評分系統是完善的、沒有缺點的。

  “第二,我們這個評分系統,說白了,它是一個基于大眾數據的平均值,而且,還是基于一群愿意在網絡上分享自己意見的大眾的數據平均值,說白了,它甚至都很難真正地代表廣大的群眾的意見。

  “但是,我也從來不想把葉脈網做成一個可以給任何一部作品蓋棺定論的評分網站,我的定位仍然是社交媒體,你看的既是那個放在作品頁面上的分數,也是你關注的、你欣賞的、你的朋友們最近在看什么作品,他們對這些作品是什么態度。

  “說白了,就像有一天我在朋友圈說我讀了某本書,看了某部電影,我覺得怎么樣,這個時候,我朋友圈的人看到了,或許就會基于對我的信任,去找來看看,我想主打的,是這樣一種社交屬性。”

  “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他理想主義的、文藝屬性的一面,在別的平臺上,他們也許無法正常地表達出來,但是葉脈網,它可以。

  “另一方面,很多人其實不是不想表達,而是不好意思表達,覺得自己在朋友圈正兒八經地分享自己的讀后感、觀后感,怪難為情的,但是在葉脈網,它本身就是這么一個網站,你不想說話的,一個評分,就能表達所有的東西,它可以滿足很多不想通過說來表達的分享欲。”

  陸嚴河點點頭。

  這還真是。

  “葉脈網接下來五年要做的事情,我也跟實謹那邊說了,怎么把文藝這個屬性漸漸地轉變成格調和審美,然后,怎么去鞏固大家在這個社交媒體上對于作品的表達欲。”辛子杏說,“《城市游記》這些,都是為了實現前者,而我們做各種各樣的主題活動,就是為了滿足后者。”

  陸嚴河明白了辛子杏的意思。

  辛子杏對葉脈網儼然有著非常宏大的一個規劃和想法。

  她對葉脈網的熱愛,從她投注的精力就可以看出來。

  陸嚴河說:“實謹萬一回頭卸磨殺驢怎么辦?”

  辛子杏搖搖頭,“人總有下去的一天,我倒是沒有覺得我可以永遠坐穩這個位置,但是,我也不會傻乎乎地全情投入,不給自己留后路。手腕,慢慢掰唄。真有一天他們要卸磨殺驢,那也要看殺了我這頭驢以后,這磨還能不能接著轉。”

  陸嚴河:“其實,以后要是有機會收購葉脈網就好了。”

  “我們這種沒有資本的屁民,哪敢想這種事。”

  “以后未必沒有機會。”陸嚴河說,“當然,要是實謹進軍文娛這步棋走對了,那估計就難了。”

  辛子杏有些驚訝地和陸嚴河對了一個眼神。

  陸嚴河:“不過,也不一定,這種事情,都是等機會,在這之前,就先好好積累,免得到時候機會來了,沒有能力吃下來。”

  辛子杏點點頭。

  她忽然想到什么,說:“其實,葉脈網挺適合被跳起來收購的,各個業務板塊都能接上。”

  陸嚴河:“跳起來收購葉脈網?哈哈,爭取看看二十年后有沒有這個可能吧。”

  辛子杏說:“其實,以你們現在發展的速度,未必需要那么久。”

  陸嚴河:“不給自己這么大的目標和壓力,現在的狀態我已經很滿意了。”

  “這倒是。”辛子杏笑著指黃楷任,說,“他可羨慕你了。”

  黃楷任:“作為一個演員,像嚴河拿獎什么的就不說了,關鍵是,他現在想做什么項目,就有什么項目來找他,如果沒有,就自己拍,這種選擇權和主動權,哪個演員不羨慕。”

  陸嚴河問:“黃哥,你是有什么想要做的項目嗎?”

  “我?我沒有。”黃楷任搖頭,“我覺得就現在這樣,挺好的,不想跟以前一樣那么拼了。”

  陸嚴河點點頭。

  “能夠主動慢下來是最好的,而且,以你現在在這個行業的地位,也不用那么拼了,一年拍一到兩部戲就夠了。”

  “我本來是這么想的,但是一看到你們,那么夸張,光是你、李治百和顏良,你們三個人,每年開的項目加起來就超過十個。”黃楷任說,“我都還沒有四十歲呢,我就被你們卷得開始感覺到中年危機了。”

  “我們這是情況特殊。”陸嚴河說,“而且,也不可能一直這么拍。”

  “是嗎?我怎么覺得,你們能一直這么拍下去?”

  “現在是打江山的時候,都頂著一口氣呢。”陸嚴河笑稱。

  “你們這還打江山的時候呢?江山都被你們三個人占大半了。”黃楷任聽了陸嚴河這句話,都沒有忍住吐槽道。

  陸嚴河則笑著說:“你看看我們接的項目,可不就是打江山的時候?”

  辛子杏點頭,“可不就是打江山的時候,全都打到國外去了。”

  黃楷任恍然,“好吧,要這么說,也確實是這樣。”

  陸嚴河他們三個,現在幾乎一般的項目,都是海外項目——靈河在海外的項目。

  黃楷任說:“雖然我知道你肯定不缺演員,不過,如果有誰跟你放鴿子了,需要我來救場的,你隨時找我,我現在一年就接12部戲,時間充裕。”

  辛子杏馬上白了他一眼,“你可真行,想拍嚴河的戲就直說,還讓人找你救場。”

  陸嚴河哈哈大笑,說:“黃哥能跟我說這樣的話,我可太感動了。我記住了,謝謝黃哥。”

  對黃楷任這樣的演員來說,好項目找他是一回事,好項目找他救場是另一回事。

  別看辛子杏嘴上把陸嚴河的項目捧得很高,把黃楷任的位置放得很低,事實是,全中國不是只有陸嚴河一個人能做好項目,而黃楷任這樣拿過影帝、又有知名度和人氣的演員,是任何一個好項目都在搶的。

  別的不說,當時的《武林外傳》,因為各方面的要求,其實黃楷任并不是陸嚴河的首選——陸嚴河不想讓白展堂被一個這么帥氣、高人氣的演員來演的。

  可是,作為北極光的S級別大項目,當陸嚴河選擇了劉孜這樣當時不出名的女演員來演女主角,蕭云雖然小紅,卻沒有達到可以扛劇的程度,江軍只客串出演配角,其他演員都是新人,必須有一個各方面都認可的扛劇的男演員來,就只有黃楷任——

  光是這一點,其實就能說明黃楷任現在的位置了。

  事實上,如果沒有黃楷任,《武林外傳》也許也依然會很火爆,但是,第一季的商務收入也好、劇集本身的投資也好,都會大打折扣。

  所以,黃楷任愿意跟陸嚴河說這樣一句話,確實是很講義氣了。

  陸嚴河說:“黃哥,等《武林外傳》明年播完最后一季,你要不要來拍一部美劇?”

  黃楷任有些意外,“美劇?”

  “嗯。”陸嚴河點頭,“雖然現在還只是一個想法,劇本也還在構思。”

  “行啊。”黃楷任說,“不過,我是不是得去學英語了?”

  “你要是能說英語是最好的。”陸嚴河說。

  “行吧,那我去找個老師教我。”

  “不著急,你可以慢慢學。”陸嚴河笑著說,“接下來幾年,我的項目會慢慢地同時面向全球市場,做一些可以在全球同時上線的項目。”

  黃楷任:“你這是要大干一場啊。”

  “是啊。”陸嚴河點頭,“出去那么多次,總覺得,我們這么好的文化,這么好的創作者,為什么不能在有機會的時候,去獲得更大的關注呢?好萊塢能在全球建立渠道,我們當然也可以。”

  “別人都在說文化差異、文化隔閡,你不擔心這些嗎?”

  “它存在,我也不認為它能夠完全被消弭。”陸嚴河說,“但是,文藝作品,從來都不是去獲得所有人的感同身受,好的創作,總是能夠找到它的受眾,我始終相信這一點,那難道一部電影只能在美國賣五百萬美元的票房,你就不去賣了嗎?如果能夠在五個市場賣超過兩百萬美元的票房,是不是海外票房就可以破千萬?換算成人民幣,那也是六七千萬,這不是收入嗎?這不是影響力嗎?日本也沒有在全球建立渠道,它的那些動畫電影,現在在全世界各地開花,在北美動輒就能拿幾百萬美元、甚至時不時就能拿到上千萬美元的票房,這不是也花了很多年的積累,然后才在這幾年才做到嗎?慢慢做唄,一點一點積累。”

  “你說得很對。”辛子杏點頭,“你看韓劇在Maxine上,常年能有作品在全球收看前五名待著,雖然有鐘本碩的照顧,不過,韓劇自己也確實做得夠硬,在題材等各個方面,都做得很出色。”

  “我看現在很多平臺都開始壓縮劇集的集數,做短劇集。”陸嚴河說,“而且,這種情況比幾年前更甚了。”

  “這主要還是因為大家都在降本增效。”黃楷任馬上說,“可不是為了跟國際接軌什么的,劇集的價格和成本體系,基本上還是跟集數掛鉤,集數減少了,每一部劇的購片成本和制片成本也跟著減少。”

  “都在說降本增效,可最后每年最火的幾部劇,其實還是那種三十集往上走的劇。”辛子杏說完以后,忽然想到什么,看向陸嚴河,“哦,你的劇除外,不過你的劇也不能按常理論,要么是情景喜劇,本身就是按季做的,要么就是大咖云集的頂級大劇。”

  陸嚴河:“我是不太喜歡拍特別長的那種戲,當然,碰到好的本子另說,但我之所以拍的戲都比較短,是正好趕上了,你看從《十七層》開始,就是京臺的一個嘗試,做的是類型劇,因為陳碧舸愿意演,這個戲才開起來,不然估計也開不了機,然后我自己就開始做《老友記》之前的《六人行》,接連兩部都是短劇,之后就是玲玲導演跟Maxine合作的劇,完全按照Maxine平臺常見的短劇打造的,真的就是趕上了,后面我就只拍《老友記》和《十七層》,沒有再接別的劇了。”

  辛子杏:“你是忘了《仙劍奇俠傳》了嗎?”

  “哦哦,它還沒有播,我就沒說,《仙劍》就是一個例外,這部劇我覺得就是我認為的,應該要按照長劇來打造的,它是一個群像,而且涉及的世界觀很龐大,但是,故事線又是一氣呵成的,分季來做的話,很影響觀感。”陸嚴河說。

  辛子杏點點頭,“說起來還是你懂戲,還有話語權,自己開公司來做戲。”

  黃楷任說:“我還挺期待《仙劍奇俠傳》這部劇的,羅導第一次執導這種題材,又是你們三個演,很難想象這部仙俠劇是什么樣子。”

  辛子杏:“確實,其實從葉脈網的后臺數據就可以看到,《仙劍》的期待值很高,現在這部劇都還沒有開始密集地宣傳呢,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搜索這部劇的相關消息,想要看看有沒有新的物料。”

  “就是你之前說要做的那個資料頁面嗎?”陸嚴河問。

  “對。”辛子杏點頭,“我們不是跟各大影視劇組都有聯系合作嗎?影視資訊板塊,現在每天的瀏覽量也越來越高,像《仙劍》的,每天都有四五千的用戶瀏覽量。”

  那確實很多了。

  “這個數據,我們只在后臺掌控,以免被一些粉絲做水軍、做數據,但從這個數據就可以看出來很多的東西,比如一直在追蹤關注這部劇的用戶有多少,第一次來瀏覽的用戶數據是什么情況。”辛子杏說,“一開始我們邀請很多劇組來跟我們合作進行咨詢發布的時候,還有很多劇組不愿意,但后來他們就發現了,我們這個后臺數據,能幫他們做很多提前判斷。”

  “是啊,我光是聽你這么說,就能想到,要是近期新瀏覽用戶多,說明最近的宣傳有效拉人了,要是追蹤用戶大規模地不見了,說明有什么東西讓他們開始抵觸這部劇了。”陸嚴河說,“這個數據用好了,對于的劇宣、甚至是反推到制作環節,都有很大的意義。”

  “是的。”辛子杏說,“而且,由于葉脈網在用戶的權重和系數的設計,讓最后呈現出來的數據質量是相對比較高的。”

  “如果葉脈網能夠把這個用戶數據質量維護下去,以后估計所有的內容方都要來找你們合作了。”陸嚴河說。

  “希望能做到這一點。”辛子杏笑著說,“我們每年的運維和技術費用,有很大一筆就是放在這個用戶數據質量的監測和提升上。”

  這頓飯吃完,陸嚴河就跟他們分開,自己一個人開車去拾火。

  有幾個補充協議,需要他過去簽。

  包括黃峰、彩娜等人的經紀代理收益分配的補充協議。

  主要是因為,陸嚴河在拾火這家公司股分占比不高,但是,很多客戶都是陸嚴河帶來的——

  在外界看來,陸嚴河是很占便宜的一方。實際上,便宜主要是陳梓妍和盧慶珍占了。

  陳梓妍和盧慶珍也覺得繼續這樣下去的話,陸嚴河吃的虧越來越大——

  畢竟這些演員,完完全全可以簽在靈河,畢竟他們都是因為靈河的影視資源,才會跟拾火簽約的。

  所以,她們要通過幾個補充協議,給陸嚴河一些收益上的補償。對于陸嚴河帶來的簽約客戶,她們做了一個非常詳細具體的計算公式,從陳梓妍和盧慶珍名下的股份里,各拿5出來,以公司贈與的方式給陸嚴河。

  對此,陸嚴河也沒含糊,說了聲行。

  現在家大業大,他很多賬雖然算不明白,但是“親兄弟明算帳”的道理他懂。

  而且,也沒有他大大方方地把靈河的股份給陳梓妍、卻不大大方方地接受陳梓妍給來的拾火股份的道理。

  商業性合作,必須清晰,沒有糊涂賬。但是清晰之外,一舉一動,也有人情。

  他們能夠通過這種方式,把彼此的關系綁定得更加緊密。

  挺好。

  此時此刻,陳梓妍也正在跟盧慶珍聊工作上的事。

  “于莎可能會走。”盧慶珍說,“據說蒙粒給她開了一個高價,想要把她挖過去做自己的經紀人。”

  陳梓妍也有些意外:“于莎?蒙粒動起她的主意了?”

  “于莎不是在帶小白嗎?小白之前跟蒙粒錄了一個節目,發生了一點沖突,于莎公關得很不錯,讓小白全身而退,而且都轉化成了熱度,人氣反而更上一層樓了。蒙粒雖然吃了虧,不過大概也是因為看到于莎的手筆,就動了這個念頭,據說已經接觸兩個月了。”盧慶珍說,“蒙粒她跟周平安的合作快結束了,我聽到的消息是,她準備自己開工作室,非常需要一個手腕硬、不僅能對外還能對內帶隊伍的人。”

  “蒙粒這姑娘,說聰明也是真聰明。”陳梓妍眸光一斂,“看來,周平安八成是要離開星娛了。不然,以周平安跟蒙粒合作的這兩年,蒙粒怎么也不應該在這個時候離開周平安才對。”

  “周平安要去實謹嗎?為什么他不帶蒙粒一起過去?”盧慶珍也有些疑惑。

  “誰知道呢,蒙粒聰明歸聰明,瘋也是真的瘋,總是不按常理出牌。”陳梓妍說,“于莎是什么想法?”

  “人往高處走,于莎去蒙粒那邊無疑比在拾火更有發展空間,她想過去,我們也攔不住。”盧慶珍直言,“不過,她估計也猶豫,畢竟蒙粒不是什么善茬,真說合作,未必能合作得愉快。”

  陳梓妍笑了笑。

  “這倒是。”

  “而且,于莎她雖然手腕硬,短板確實資源人脈不足,帶小白這樣的上升期藝人還行,但是對蒙粒這種一線女明星來說,她手里那點東西就不夠看了。”盧慶珍說,“不在拾火這個平臺上,很多資源她用不了,她也是清楚的。”

  陳梓妍:“于莎能力確實不錯,也有潛力,你可以找機會跟她好好聊一下,如果她能夠把小白帶成一線藝人,不是沒有成為合伙人的機會。”

  盧慶珍:“行。”

  陳梓妍:“拾火現在兵強馬壯,對于很多藝人來說,我們的經紀人都是香餑餑,以后這種情況還真不見得會少,得防范一下了。”

  “咱們之前說的合伙人制度,可以盡快研究一下,推出來。”盧慶珍說,“真正有本事的人,沒有愿意一輩子打工的。”

  “是。”陳梓妍想到這里,忽然笑了一下,搖搖頭,“以前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做一家經紀公司,如果有一個不錯的公司,我倒是愿意一輩子打工也行。”

  “你可拉倒吧,你不是愿意一輩子打工,你是希望有個地方,所有你不想做的事情,都有人替你做,你只需要做好你想做的事情,而且,別人還沒法兒說什么。”

  陳梓妍:“你說,是不是陸嚴河發展得太過于出乎我的意料了,我是覺得我要是不做這個拾火,有點兒跟不上他成長的速度,所以才被他卷起來了?”

  “當然,我就是這么覺得的。”盧慶珍說,“你不記得了嗎?你以前雖然工作努力,但其實追求沒有多大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