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60章 口味有點獨特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文豪1978

  對于很多香江人而言,盡管已經回歸了祖國,但英國殖民百年的影響不是可以輕易驅散的。

  本來明報企業最近就因為免費派送報章的事而處于風口浪尖之上,收購《標準晚報》

  的消息傳回香江后,新聞熱度就更高了。

  但跟之前一片傳媒界罵聲不同,這次的收購還為明報企業贏得了不少市民的關注。

  對于很多香江市民而言,香江企業收購英國老牌企業是一件很有爽感的事。

  畢竟是曾經的殖民者與被殖民者嘛,就好比窮小子娶了落魄的大小姐一樣。

  而等到明報企業如數將在《天天日報》的做法如法炮制到《倫敦標準晚報》身上之后,香江報業的同行們終于意識到陶玉書下了怎樣一步大棋。

  原來人家的眼光早就跳出了香江這一畝三分地,《天天日報》的免費只是為了更廣闊的歐美市場做試驗而已。

  不過很多人還是并不看好明報企業的擴張之路,收購一家外國報紙很容易,難的是經營。

  否則香江那么多報業大佬,為什么沒人肯去開墾國外的市場呢?

  「亞太新聞網融資的2億多美元有相當一部分用來構建了我們在幾個主要國家的采編中心,在采編這一塊可以為《倫敦標準晚報》節省不少資金。

  說起來,這套打法也是借了亞太新聞網的光。

  借鑒雅虎創立的聯盟確實是免費路線的最佳伙伴,今年亞太新聞網的營收有望突破1500萬美元。

  雖然還是處于虧損狀態,但未來可期,

  而且相比之下,反倒是紙媒用這套做法收效更加卓越。

  根據公司的測算,只要《倫敦標準晚報》的銷量能夠達到60萬份以上,盈利就不是問題。

  倫敦的人口規模比香江還高了100多萬,60萬份的銷量并不是什么難事。」

  因為一直在英國出差,今年陶玉書是臘月三十這天才回到的燕京。

  大飯的餐桌上,她跟陶玉墨交流著公司最近的動作。

  另一旁的陶希武興奮的問:「大姑大姑,不是說你要收購曼聯嗎?什么時候收購啊?

  「還得等一段時間。」

  半年前,英國衛星電視公司收購曼聯被明報企業旗下媒體捅破,消息被《衛報》轉載,很快在英國國內引起輿論反對。

  交易迅速被叫停,也已經上了國會,11月份時英國貿工大臣彼·曼德爾森把交易提交給了壟斷和兼并委員會進行調查。

  暫時還沒有結果,但這項交易基本不太可能進行下去了。

  這段時間明報企業趁虛而入,但報價比英國衛星電視公司低了不少,曼聯俱樂部的股東們態度暖昧,很顯然還寄希望于國會的調查通過,讓他們賺波大的。

  對于曼聯股東們的貪心,陶玉書了如指掌,她也不著急。

  她給曼聯的報價是4.2億英鎊,比英國衛星電視公司的報價低了2億英鎊,所以那幫股東猶豫是正常的。

  但即便如此,這個價格也已經遠超曼聯的實際價值了。

  曼聯那幫股東的得隴望蜀不過是奢望罷了,調查結果幾乎板上釘釘不可能改變,到時候她的報價就是曼聯股東們的最優解。

  聽著陶玉書講解這其中的彎彎繞,陶希武不太感興趣,他只知道大姑要把英國最牛逼的足球隊買下來了。

  國內最早轉播各大主流足球聯賽是在1989年,那一年央視開始轉播意甲,到1995年時轉播德甲,英超這個時候還沒有轉播呢。

  但并不代表這個時候國內就沒有英超球迷,沒有比賽轉播,但英超的比賽集錦央視可沒少放,各種精彩的比賽鏡頭同樣為英超圈粉無數,陶希武就是其中之一。

  「您什么時候把英超比賽轉播權拿到啊!」陶希武期待著說。

  「再等等吧,星空衛視正在跟CSI談英超的亞洲版權。」

  陶希武本來只是隨口一說,沒想到真就有希望,他驚喜的問:「真的?什么時候能看到?」

  「順利的話,開春吧。」

  陶希武正高興著呢,陶玉墨問:「姐,英超的亞洲版權不便宜吧?你這又是弄轉播,

  又是收購球隊,得花多少錢啊,有必要嗎?」

  「一年6000萬英鎊,肯定不便宜。你問值不值,我說值你肯定不信,但我們做生意有時候要把站位提高一點看。

  21世紀馬上就要來了,整個世界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和平繁榮時期,體育的魅力絕對要比電影或者娛樂界的其它任何事物的吸引力都大。

  甚至,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戰爭。

  足球又是目前國際上最受歡迎的體育項目,投入重金是完全有必要的。」

  陶玉書的觀點讓人耳目一新,大家都有種不明覺厲的感覺。

  「你剛才還說英國衛星電視公司涉嫌壟斷。」

  「星空衛視覆蓋的收視群體在亞洲,這一點不需要擔心,我們特地跟公平交易局咨詢過這個問題。

  說實在的,新聞審查和壟斷在這方面英國比美國寬松了不少,否則我也不會選擇英國來當進軍西方國家的橋頭堡。」

  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掌握電視、報紙等媒體力量的商人,多數都會有國籍要求,這也是為什么跨國傳媒集團少之又少的原因。

  英國是少數在這方面要求比較寬松的國家之一。

  陶玉書又說:「前幾年星空衛視在體育節目方面的投入比較克制,不是不想投入,而是知道這東西太燒錢了,一個英超的轉播就相當于整個電視臺一年1/5的制作費用。

  發展到現在,既然有實力了,當然要把短板補全。

  我們要做的不僅是亞洲最大的商業衛星電視臺,更要做最強的———」

  她一說起生意上的事,一本正經,氣場強大,家里人都不說話了,林朝陽打岔道:「好了好了,大過年的就別說這些事了。」

  大家這才把精力轉移到電視節目上,電視里的張也正高歌著「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

  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那新時代」。

  嶄新的1999年到來了。

  大年初二,一大早陶希文收拾好行李準備出門,趙麗將兩盒花旗參塞到他懷里。

  「去了家里要有點禮數。」

  「知道了。」

  「記著跟他們約好時間,我們去拜訪或者讓他們過來見見面都行。」

  「好。」

  上回周梅登門之后,趙麗的態度跟以前大不相同,不僅不反對兩人談戀愛,還催促著陶希文趕緊定下婚期。

  陶希文對于這樣的變化自然樂見其成,今天他就是要去薊縣拜訪周家父母。

  這次見面,也意味著陶希文和周梅的戀愛進程更進了一步,距離婚姻殿堂越來越近了待陶希文走后,陶玉書疑惑的問林朝陽,「嫂子不是不太同意希文跟這個女朋友談戀愛嗎?」

  「都是你妹妹的功勞——」

  林朝陽將陶玉墨的操作跟她講了一遍,陶玉書不禁莞爾,這丫頭鬼主意還挺多。

  「監視了人家一年,估計也是覺得周梅這姑娘不錯,心里有愧,良心發現了吧。」

  陶玉書點點頭,這倒是符合妹妹的性格。

  次日按正理本來是大家族聚會的日子,可杜若林年前住進了醫院,聚會就變成了探病。

  「沒事,反正死不了!」

  從戶山血海中殺出來的杜若林對生死看得很淡,在陶家人探病時表現的很樂觀。

  倒是他家的幾個子女面帶憂色,幾人一方面是擔憂杜若林的病情,另一方面也是擔心這面旗幟倒下。

  杜家四個子女,除了杜峰經商外,其他三人都在軍政兩界發展,沒少跟著沾光。

  杜家老大現在軍銜兩毛四,距離軍職只差臨門一腳。這一步要是能邁過去,杜家還可以再風光二十年。

  病房外的走廊上,杜峰吐出一口煙,提起幾個哥哥姐姐的表現,臉上帶著調侃。

  「現在沒人比他們幾個更盼著爸健健康康的了。」

  杜峰的話有些赤裸,卻也是現實。

  跟幾個哥哥姐姐比起來,他反倒是杜家最灑脫、顧忌最少的那個人。

  這些年做生意積累下來的身家就是他的底氣。

  又過了兩天,年味幾逐漸淡了下去。

  林朝陽發現冬冬從早上起來就在收拾自己,還拿了把梳子對著鏡子梳了半天頭發,他立刻嗅到了不對勁。

  幾口吃完了早飯,冬冬便要出門。

  「干嘛去?」林朝陽問。

  「約了同學出去玩!」

  林朝陽沒說話,給了小孫個眼神,小孫立刻跟了上去。

  傍晚冬冬回來之前,小孫才回來,詳細的匯報了「少主」這一天的行程。

  上午去了飛宇網吧,玩了一上午的《暗黑破壞神》。

  下午電影院看電影,傍晚去了馬克西姆吃飯。

  「四個同學?有沒有女同學?」林朝陽問。

  「有一個。長得還挺漂亮,就是性格有點——”」

  「有點什么?」

  「開朗。」小孫憋出了個詞。

  跟一幫男孩子混在一起,說開朗倒也合理。不過小孫這說法顯然是委婉的,假小子還差不多。

  「你看冬冬跟她.」老父親的語氣帶著些八卦味道。

  小孫猶豫著說,「他對人家倒是挺熱情,不過人家對他好像沒什么意思。」

  這小子,口味有點獨特啊!

  林朝陽心里犯嘀咕。

  不過現在是自家豬要拱別人家的白菜,他也沒什么可擔心的。

  「晏晏!」他叫住路過的自家白菜。

  「嗯?」

  晏晏啃著巧克力,大眼萌萌。

  「初四的時候你們同學一起出去玩,人家是不是請你吃東西了?」

  「是啊,我也請她們了。」

  「回頭請人家到家里來,爸爸給她們做頓好吃的。」

  「真的嗎?」晏晏聞言頓時雀躍。

  「當然是真的,爸爸什么時候騙過你!」林朝陽保證道。

  「那我這就給他們打電話!」

  晏晏迫不及待的進屋去打電話,林朝陽觀察著閨女的神色,沒發現什么異常。

  這就好。

  這回請客得多做幾道拿手菜,好好發展一下眼線,防患于未然。

  一旁的小孫默然無語,老板,您這是不是有點太雙標了。

  自家豬拱別人家的白菜你不管,自家白菜倒是看得死死的。

  都像您這么干,以后白菜資源可越來越緊張了。

  翌日下午,林朝陽來恭儉胡同串門,聽陶母說起了早上發生的一件事。

  前兩天季羨林的有個弟子叫劉波的,突然登門來拜訪陶父,還帶了一套他公司出版的《傳世藏書》,說要送給陶父,但被陶父婉拒了。

  「《傳世藏書》?是前幾年季伯伯主編的那套書?」

  「是。」

  《傳世藏書》是一套囊括中國從先秦到晚清歷代重要典籍的大型叢書,全書分經,

  史、子、集四庫,每庫又分若干部類。

  據傳一共有3萬多卷,計2.76億字。

  前幾年出版之際還曾一度被國內出版界傳為佳話,被列入了國家「八五」重點圖書出版工程,售價高達6.8萬元,價值不菲。

  「那個劉波我倒是見過,聽說這幾年生意做得很大。但無功不受祿,他突然上門來送我書,恐怕是有所求,所以我就婉言拒絕了。」

  陶父人老但不糊涂,他跟季羨林關系是不錯,但季羨林的弟子也沒有理由就這樣把幾萬塊錢的東西白送給他的道理。

  他的說法很客氣,要是讓林朝陽來說,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劉波其人,后世對他有了解的,基本都是因為他跟女星許晴的戀情。

  這人小時候便有「神童」之稱,14歲就考上了武漢大學中文系,四年后又進入湖南中醫研究院拿到了碩士文憑。

  1984年,年僅20歲的他成為了北大哲學系的博士研究生,師從季羨林學習東方哲學。

  畢業后,他先是任湖南zZ市新聞圖片報副總編輯,業余經商卻失敗了。之后奔赴海南,空降海南特區報主編,兼做客,混的風生水起。

  1992年,苦無突破的他絞盡腦汁,最終想出「驚世絕招」:編纂、出版《傳世藏書》。

  這是一項龐大的「驚天地泣鬼神」的文化工程,全書共123冊,收集了我國5000年各門類、各學科的學術經典,堪比明朝的「永樂大典」。

  為了權威與轟動性,劉波還成功說服導師季羨林掛名擔任該書的主編。

  《傳世藏書》編纂工程啟動,確實說明了劉波是有些能耐的人,但他的這種能耐并非一般的商業能力,而在于坑蒙拐騙。

  《傳世藏書》的啟動資金3000萬元是通過銀行借貸的,主編是忽悠導師掛名的,這筆錢直至其2003年跑路前夕都沒有還上。

  1995年《傳世藏書》橫空出世,總印10000套,每套市場售價6.8萬元。

  從文化傳承角度看,這套叢書自然是有一定社會意義和歷史意義的。

  但從商業角度看,百分之百是不可能賺錢的。

  劉波從一開始就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鼓搗《傳世藏書》壓根不是為了賣書,而是為了博名聲,玩資本游戲。

  去年他收購了武漢一家經營不善的上市公司20.91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并將其更名為「誠成文化」。

  然后置入了《傳世藏書》,使得誠成文化一下子憑空多出5000多萬的賬面利潤,之后又拿到了少女時尚雜志《希望》的經營權。

  隨著這一系列的資本運作,誠成文化名氣大增,股價一度漲4倍,為劉波帶來了巨額財富。

  當然了,他的這種財富只是紙面上的。

  2003年,劉波涉嫌欠下40億元的貸款黑洞,負債跑路日本,14年被列入紅通名單,17

  年客死于日本。

  如果說八十年代是草莽崛起的野蠻生長時期,那么九十年代就是劉波這一類文化片子橫行的時期。

  在中國的資本市場中,披著知識分子外衣的騙子可不止劉波一個人。

  林朝陽跟陶父說話的時候,陶玉成從外面走進來,聽到「劉波」的名字,他接過了話茬。

  「這人之前還約我吃過飯,穿個對襟青布衫,腳證布鞋,開口就是子日、詩云,自翊儒商。」

  「跟你吃過飯?那怎么還單獨上門給爸送東西,沒拉上你?」

  「那人滿口空話,我看不靠譜,吃過那一回飯之后再約我就躲著他了。

  育德胡同有個張作霖的舊宅知道吧?他把那租下來了,對外說是買的,忽悠一幫人夜夜笙歌。」

  陶玉成看著沒什么沒心眼兒,平時狐朋狗友一堆,但他在燕京文化界混跡二三十年,

  卻沒有吃過虧,自然是有著自己獨特的處事原則和精明之處的。

  劉波這種大忽悠他見得太多了,又怎么可能輕易被忽悠住。

  「我看著那幫報紙吹捧這個劉波就有意思,也不知道他們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

  有份報紙怎么評價劉波的知道嗎?

  新儒商。

  噴噴噴,現在這幫記者啊,為了那點車馬費、潤筆費,臉都不要了。」

  陶玉成的語氣難得刻薄,只因他猜到了劉波刻意結交他和父親的目的。

  他們陶氏父子都是高校教授不假,但不算是什么學術巨,唯一值得許多人巴結的,

  就是有陶玉書這么個女兒/妹妹。

  要是一些知根知底的朋友,陶玉成也不介意借用妹妹的名頭幫個小忙。

  但劉波這人起家就有問題,陶玉成聽朋友說,這廝剛畢業時跟銀行貸過8000塊,到現在還沒還呢。

  像這樣一號人,他怎么敢深接觸?又怎么敢給他資源行方便?

  聽著陶玉成的講述,陶父眉頭擰出個「川」字,「燕大怎么出了這么樣的人?」

  「瞎,您真當燕大是象牙塔呢?這些年這樣的事還少嗎?事不發,人家就是文化商人,名師高徒。

  您看著吧,這人正經得招搖幾年。」陶玉成篤定道。

  「為什么?」

  「您以為出入他那院子的都是些什么人?—這幫人不完蛋幾個,他的事發不了。」

  陶父無奈的搖了搖頭,只能感嘆世風日下。

  陶父看不慣社會上的這些事,越聽心情越不好,林朝陽便換了個話題,問起陶希文上次去周梅家的后續。

  「你大侄子愣是愣了點,不過條件擺在那呢,人家父母能不滿意嗎?」陶玉成自得了一句。

  又接著說:「小周說是最近準備考英語四級,就不讓她分心了,我們打算等五一再安排見個面。爸媽現在出門不方便,到時候正好請小周家里人來燕京玩兩天。」

  所謂五一見面,自然是要為小情侶定下婚期了。

  說起來陶希文今年26周歲,正是適婚年齡,可人家小周同志過了年才剛滿二十。

  林朝陽恍覺得這場景有點熟悉。

  「小周還挺有上進心。」

  林朝陽指的是周梅考英語四級的事,現在這時候英語考級是對社會開放的。

  「是啊。小周這姑娘哪兒都好,就是學歷低了點,她有上進心是好事。

  現在談戀愛時你儂我儂看不出什么問題,可以后結婚了,要是夫妻倆沒有共同話題可是個大問題。」陶父說。

  「要我說啊,回頭還是讓小周把那個工作辭了。趁著這兩年年輕,提高提高自己。」

  「理是這么個理,但這事不能由你們提,得考慮小周的感受。」陶父叮矚。

  「明白。我看這事可以交給曼婷,她們倆年紀相仿,等熟識了以后可以結個伴。」

  陶父臉色欣慰,沒想到一向大咧咧的陶玉成還有這么細心的一面。

  其實這事跟他沒關系,而是陶玉墨已經替大侄子考慮好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