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767章 不堪一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臨安不夜侯

第767章不堪一擊  涼山州阿勒城有六萬人口,兵馬則有四千余。

  大理國的總人口約有三百萬,總兵力約有十萬。

  所以,阿勒城的有四千兵,在地方上已經算是相當有規模的一個大部落了。

  阿勒城的首領是一位部長,也就是縣尹。

  但是實際上,他們這兒的官,大多數都是軍政一把抓的,因為他們就是本地的部落長。

  刀部長此次出征,只留了一千部落兵守城,帶了足足三千人馬,氣勢恢宏。

  他之所以如此冒進,原因很簡單:他并不覺得大宋勞師遠征,還能有什么戰斗力。

  聽說宋軍在敘州殺得馬湖蠻潰不成“部”,但是同樣的消息落在不同的人耳朵里,是會有不同解讀的。

  有人因此畏懼了宋軍,但也有人對此不屑一顧,刀部長就是不屑一顧的人之一。

  烏蒙七蠻與敘州三蠻的力量是半斤八兩的,而烏蒙七蠻被涼山土兵打的狼狽不堪。

  涼山土兵只不過是駐扎在涼山州邊陲地區的幾路土兵。

  刀部長自認他的精兵良將,戰斗力是優于涼山土兵的。

  因此推算下來,刀部長大于涼山土兵,涼山土兵大于烏蒙七蠻,烏蒙七蠻等于敘州三蠻。

  這樣的話,打敗了敘州三蠻的宋軍,難道就能比他的兵馬更厲害嗎?

  何況,他刀擒虎也是讀過兵法的,他可是占了天時地利人和啊!

  因此,刀部長迫不及待地就領兵來了。

  他怕被別人搶了先,他要“頭啖湯!”

  刀擒虎的兵也很興奮。

  因為大理國的士兵出戰時是需要自備糧草的,但是他們可以隨意搶劫。

  搶掠所得要上繳三成,其余皆歸個人所有。

  所以,這三千部落兵也是興沖沖而來,他們想要滿載而歸。

  楊沅終于找到了一只可以用來儆猴的雞,他心里也很高興。

  而且他也想親自檢驗一下火器的戰斗效果,所以他也興沖沖地上了前線。

  雙方在一處開闊帶遭遇了。

  今天天氣不錯,挺風和日麗的。

  楊沅沒把火炮拖來,主要是因為……殺雞焉用牛刀?

  當刀部長遇到了楊撫帥,雙方都大為期待這一戰。

  幾乎沒怎么排列陣形,刀部長的部落兵就氣勢洶洶地殺了過來。

  而楊沅這邊,訓練有素的火銃兵已經按照鼓點站位整齊,一排、兩排、三排……

  一排裝銃,一排進銃,一排放銃。

  第一排射畢,退至第三排裝銃,第二排進至第一排放銃,周而復始輪流齊射。

  憑著這種辦法,在速度上,它才勉強跟得上弓弩的射擊速度。

  但是,從訓練角度來說,火銃兵的培養可比弓弩手的培養要快太多了。

  有了火銃,又有龐大的人口,楊沅可以源源不斷地制造出火銃兵。

  可是一個合格的弓箭手,他的訓練成才最快也需要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

  楊沅可以源源不斷地制造出火銃來,源源不斷地制造出火銃兵來,卻無法以同樣的速度制造一批批弓箭手出來。

  而且楊沅知道未來的發展趨勢,火器才是未來。

  他現在主動推動火器的運用,才能促進火器更快更好的發展。

  哪怕它一時間還達不到近代火槍兵的威力,只要能達到明朝神機營的效果,在這個時代的大部分戰爭環境里,就足以應付了。

  “砰砰砰……”

  炒豆般的槍聲不絕于耳,手雷的爆炸聲此起彼伏,戰場上濃煙滾滾。

  好在今天還有風,硝煙消散的快。

  楊沅策馬高坡,俯瞰著戰場,一邊觀察戰斗,一邊暗暗分析著。

  如果是在廣闊平原的戰場上,遭遇了大隊騎兵,再配備上足夠數量的遠近程火炮的話,應該也能抵消騎兵集團沖鋒的威力。

  宋軍火器兵原本就對訓練步驟滾瓜爛熟了,一共也就那么幾步,裝銃,換排,射擊。

  真正能影響他們,讓他們手忙腳亂甚至亂了隊列的,是心理素質。

  但他們在敘州已經打過仗了,而且當時面對的并不是迅疾如風的輕騎兵集團沖鋒,他們得到了磨礪意志的最好機會。

  從此,他們就成了老兵,一代代新兵將在他們的傳承帶領下,迅速適應這種戰斗模式。

  如今經過戰爭洗禮,他們的心理素質已經大為提高,根本不理會對面的叫喊與瘋狂。

  他們清楚,只管做好自己的事,越是冷靜,發揮出來的殺傷力才越大。

  何況,在他們背后還有六百多名騎兵,正提著馬刀躍躍欲試。

  排槍激射,光著大腳板、穿著布衣沖鋒的阿勒城部落兵頓時遭受了重挫。

  尤其是那不絕于耳的射擊聲,尤其是他們的肉眼看不見子彈,卻能被子彈貫穿肉體、射翻在地。

  根本接觸不到敵人的沮喪尤其強烈。

  刀部長終于意識到不對勁了。

  銅鑼在后陣急促敲響了,他要收拾殘兵,改變戰術。

  但是,在嚇破了膽的部落兵倉惶后撤的時候,大宋的火銃兵迅速集結,豎排站立,讓開了一條條的跑道。

  后隊密集的騎兵便一催胯下馬,一舉手中刀,嗷嗷叫著沖了出去。

  騎兵沖陣,以排山倒海之勢,撞進了正在倉惶后退的阿勒部落兵陣營中。

  騎兵一往無前地沖過去了,撞開眼前的一切,踢開眼前的一切,砍斷眼前的一切。

  騎兵所過之處,殘肢斷壁,血污遍地。

  后面,火銃手長長的火銃上面,已經裝好了鋒利的刺刀。火銃變成了長槍,端著槍的火銃兵在鼓點聲中,“嚓嚓嚓”地整齊步伐中向前走來。

  那些僥幸未死的,躺在地上慘叫凄嚎的,在他們梳篦一般地趟過之后,再無活口。

  刀擒虎伏在馬上,領著幾十個殘兵落荒而逃。

  他已經顧不及那些退下來的殘兵敗將了,他現在只想逃,逃回他的阿勒城。

  雖然那城不及中原的大城,沒有護城河,沒有高大而寬厚的城墻,但好歹也是一處倚仗。

  他相信,逃回去他就安全了。

  再不濟,他還可以向其他部落首領求助。

  他只心疼,不知道他帶來的三千兵還能有多少活著回去。

  此戰之后,在涼山州地區,他再也無法保持現在這樣舉足輕重的地位了吧?

  也許最少得需要十年他才能恢復元氣、恢復兵力。

  三千青壯的消耗,就讓刀部長不得不考慮青黃不接的局面了。

  也許,我可以放開規矩,允許平民納妾或者雙妻?

  刀擒虎也不明白,他為什么會胡思亂想這些東西。

  或許是因為他的潛意識里,不敢去面對眼下的慘烈損失。

  三千精銳一戰盡殞,這么慘烈的仗,他根本沒打過。

  如果大理國也像靈壁大戰一場,雙方戰損達到十萬之巨,那大理就得舉國縞素,徹底崩潰了。

  這就是大國的底蘊,小國無法禁受如此巨大的損耗。

  阿勒城到了。

  刀擒虎心中一暖,熱淚止不住地流下來。

  他那幾十個光著大腳板,跑得氣喘吁吁的部落兵率先放慢了腳步。

  他們止不住的悲傷,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會這樣啊?

  明明從這座城離開的時候,他們兵強馬壯,綿延數里,闔城百姓相送,期待他們凱旋。

  可是……

  等等!

  那是什么玩意兒?

  一名部落兵擦了擦眼淚,看到了城頭飄揚的旗幟。

  那是……大宋的旗幟?

  城上有兩桿大旗,一個“宋”,一個“楊”。

  大理國使用的文字主要是漢字和僰文,但實際上,無論官方還是民間,流行使用的一直就是漢字。

  跟在刀擒虎身邊的這些親兵,家族在部落里也是比較有身份的,所以多少識些字。

  此時,楊沅麾下正將尉遲守禮正大馬金刀地坐在刀擒虎的部長府里,拿著竹筒喝酒。

  看著士兵們推搡到面前的刀擒虎的妻妾兒女,尉遲守禮大聲吩咐起來。

  “遵撫帥令,城中所有高過車輪的男子,全部送去挖礦,不從者,死!”

  “城中十五歲以上女子,依戰功大小,由將士們擇選為妻。”

  尉遲守禮又看了看面前那幾個容顏俊俏的女子,咧嘴笑道:

  “似這般姿容嫵媚者,先送去給撫帥掌掌眼。撫帥若不要,再依官職,依次而降,由諸位將官挑選!”

  據說,刀擒虎刀部長領大軍三千,討伐宋師,只一柱香的功夫,三千大軍,灰飛煙滅。

  據說,阿勒城中高過車輪的男丁,全部貶作戰奴,拖到會川綠水湖畔給楊撫帥修建別業去了。

  會川這個地名,倒是唐朝時就有了,唐高宗前此地叫會無,唐高宗為其命名為會川。

  取“川原并會,諸酋聽會之所”之意。

  據說,刀擒虎被閹割了,成了宮奴。

  他的妻妾,現在都是楊撫帥的侍妾,他每天就在寢室里侍奉……

  據說有很多版本,涼山州各部落首腦是一聽一個不吱聲兒。

  據說楊撫帥還說了,涼山州要從此歸屬大宋,涼山諸部從此為大宋臣民,只要臣服歸降,接受大宋官職,則一切如舊。

  若不然……

  大理國涼山演覽(都督)袁順為的幕客師爺已經開始翻閱古籍,引經據典地考據起來。

  涼山州,西漢元鼎六年正式建越嶲郡,置十五縣,隸屬益州(成都)。

  隋代越嶲郡仍屬益州總管府,唐代改稱嶲州,歸屬劍南道西川節度使管轄。

  唐至德元年,吐蕃、南紹聯兵攻陷越嶲郡,四十一年后,復被大唐收復。

  又過了六十八年,再被南詔攻陷,后由大理國繼承,直至今日,再被大興國繼承……

  幕客師爺大喜,立即抓著古籍去見袁都督。

  “大演覽(大都督),屬下都查明白了,一千三百年前,我涼山州就屬于中原王朝,我們歸屬大興國才不過一月有余,我們……我們其實是大宋臣民啊!”

  幕客師爺淚流滿面,泣不成聲。

  袁大演覽震驚地道:“是……是嗎?老夫昏聵啊,居然認賊為君,我是大宋之臣,我要去見楊撫帥,我要重歸大宋!”

  涼山州其他諸部怎么想,袁順為可管不著了。

  他可是住在城里的,想往深山里避都沒地方去。

  爹死媽嫁人,各人顧各人吧!

  他沒功夫去聯絡其他部落,雖說若能聯絡諸部一起去降,他的功勞會更大。

  但他就怕降的遲了,會落得刀擒虎一般下場。

  不過此時,刀妃妃已經選定了幾個與她的家族有親戚關系,彼此間常有走動的部落,主動前去招攬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