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三十六章 產能暴漲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從手搓CPU開始橫掃宇宙

  此刻,玉神星大峽谷之中,十萬臺機器人仍舊在一刻不停的忙碌著。

  從內太陽系向玉神星運輸物資極為困難這一點決定了,大部分物資都需要韓陽自己從玉神星之上,自力更生自己獲取。唯有一些玉神星之上沒有或者極少的物資,才能從內太陽獲得補給。

  現在,機器人們便在進行一項極為重要的事情。

  采礦。

  鋼鐵是工業時代最為重要的一項指標。哪怕此刻已經到了星際時代也同樣如此。

  鐵元素在宇宙之中含量極為豐富,玉神星之上當然也不缺。

  韓陽已經勘探清楚,就在這條大峽谷的某個部位,向內部鉆探約1000米,便能到達一處鐵礦的邊緣。

  那是一個赤鐵礦,預估總儲量1000萬噸的樣子,不算大,但現階段完全夠用。

  其實玉神星地表也是存在一些露天的鐵礦的,十分易于開采。但韓陽決定還是不動它們。

  最主要的還是為了保證玉神星的地形地貌不產生變化,盡可能不引起外界的關注。

  像是大峽谷這里,挖掘的土方,煉礦的礦渣,各種廢棄物,直接向著峽谷較深的地方一倒就完了,有峽谷遮擋,外界根本察覺不到。

  韓陽也不擔心峽谷有一天會被倒滿。

  粗粗測算一下,就算只是一些犄角旮旯,都能容納幾十萬億噸的垃圾,就算韓陽可勁造,都完全不用擔心。

  在破碎器、掘進機、加熱器等各種設備輪番上陣之下,玉神星大峽谷那極為堅硬的巖石立刻大塊大塊的落下。

  運輸機器人上前,將那些巖石都裝到車斗里,離開礦洞便直接起飛,來到一處峽谷的隱蔽地段直接一倒,完事兒。

  這些運輸機器人在地球上原本是沒有飛行能力的。但在玉神星上,它們立刻便化作了大力士。

  拉著十幾噸乃至幾十噸重的巖石,一個個飛的輕松無比。

  這是因為玉神星的引力太小了。

  玉神星地表的重力加速度僅為0.47米每二次方秒,僅有地球的大約21分之一。

  質量與重量其實是兩個概念。

  質量是一個固定的物理量,無論在哪里,哪怕宇宙太空,質量是多少就是多少,不會變。

  可是在不同的重力場之中,重量卻是會變的。

  在地球上質量21噸的物體,重量也是21噸。

  可是在玉神星上,它的質量同樣是21噸,重量卻僅僅只有一噸了。

  這便導致機器人們一個個如同磕了藥,飛天遁地,力大無窮。

  沒多長時間,一個長和寬都有五米的巨大石洞便出現在了機器人們面前。

  掘進機器人繼續破碎與挖掘,大量的鐵礦石開始源源不斷的產出。

  聚變反應堆與發電機附近,一個小型的鋼鐵廠已經建成。

  伴隨著鐵礦石的到來,它立刻開始了工作,開始按照韓陽的要求,按照不同的配方,生產出具備各種各樣性能標準的鋼材。

  只不過它的產量比較低,滿負荷運轉之下,一天也就只能生產個50噸鋼鐵的樣子,年產不過1.8萬噸。

  這種產能,放在地球上甚至比不上一些土作坊。但沒有辦法,希望號飛船貨倉容量有限,實在是無法運來足夠大型的冶煉設備。

  那需要韓陽自己慢慢積攢鋼鐵,慢慢升級工業基礎才能擁有。

  這生產出來的鋼鐵,大部分被加工成了鋼板,被拿去擴建基地之用。少部分則被加工成了鋼粉,供應給了3D打印設備。

  如今的玉神星基地除了極為粗糙的鋼鐵加工能力之外,沒有任何深加工能力。

  使用常規手段的話,不要說各種精密零件,連一根鐵釘都造不出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韓陽便只能依靠這一套3D打印設備了,算是通過“手工定制”的方式,來產出目前急需的一些零部件和鋼鐵造物。

  效率低就低點,如今一切草創,只能將就。

  如此維持了一段時間,以核聚變反應堆和發電站為核心,基地終于擴建出了足夠的地方。

  韓陽立刻停止了制造鋼板,開始全力以赴的供應3D打印機,開始打印更大的煉鋼高爐以及配套生產線所需的零部件。

  這用去了韓陽兩個月的鋼鐵產能。

  最終,新一代高爐生產完成,韓陽的鋼鐵產能立刻暴漲了10倍,攀升到了每天500噸。

  之后,韓陽便開始造更多的生產設備。

  第一是鑄造廠,用于對鋼鐵進行深加工,生產一些對于精度要求不那么高的鋼鐵造物,譬如鋼錠、連接件、鋼棍、螺栓一類的東西,盡可能的將3D打印機解放出來,讓它可以專心生產高端零部件。

  第二是繼續建造更大的高爐,盡可能提升鋼鐵產量。

  第三是鋪設鋼軌,擴大運力。

  第四則是生產大型采礦設備,加快鐵礦開采,以及嘗試著開采更多類型的礦產。

  第五,則是繼續擴大基地了。

  有十萬臺機器人在,韓陽絲毫不擔心人力不足的問題。

  這眾多的機械,機器人,便在玉神星大峽谷之中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僅僅不到兩年時間而已,以核聚變電站為核心,周邊長達兩公里的地方,地貌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高大的廠房鱗次櫛比,道道鐵軌貫穿基地每一個地方,機器人、軌道車、飛行車在其中來回穿梭,一片繁忙氣息。

  除了外部可見的這些基地之外,韓陽甚至還在被采空的礦洞之中建造了一個種植基地。

  這處種植基地有約一平方公里的面積,高有10米。

  韓陽在其中規劃出了三個種植區域,一號區域他打算用來種植紅薯,主要用于產出淀粉,二號區域用來種植橡膠樹,產出橡膠,三號區域種植甘蔗,產出糖。

  橡膠、淀粉、糖這些東西,不僅僅是工業原料,還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等希望號飛船第二次到來,運來了種子,以及其余一些關鍵的設備和珍稀原料之后,種植基地立刻上馬,開始采用工業化的方式生產這三種東西。

  在這無人監管的玉神星之上,韓陽掙脫了所有束縛,大展拳腳。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