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觀測站受制于角度問題,最多就只能確定彈頭落在了靶場區域范圍內,沒有跑到其它地方去。
至于具體命中了哪個位置……
那是無論如何都看不見的。
為了保證安全,靶場范圍本就劃得很大,只有從空中才可以窺見全貌。
但出于安全考慮,顯然不可能在導彈下落的同時弄一架飛機在天上進行觀測。
不過,這就已經足夠了。
受制于角度問題,設置在隴原中部,用以觀測彈道數據的雷達站和光學站都無法看到命中那一刻的情況。
因此在最后時刻,留在閻良基地的所有人,都只能等著靶場方面通過語音報告情況。
每一秒,都顯得那樣漫長。
尤其在無線電中已經傳出彈頭觸地的巨響,但又沒聽到觀測員報告的那段時間里。
雖然只有不到兩秒鐘,卻像是過了一輩子那樣漫長。
以至于,在“確定命中靶場區域”的聲音落下之后,整個塔臺中的氣氛先是瞬間凝固,仿佛連時間都停止了流逝。
緊接著,才是如同沸騰一般的歡呼。
盡管早在近半個世紀之前,X15技術驗證機就突破了5馬赫的分界線,正式把人類送入高超音速飛行俱樂部。
盡管十年之前,中央空氣流體動力學研究所的“冷”計劃已經把高超音速飛行體插在了5V28導彈上。
盡管十四個月之前,同樣使用氫氧燃料的X43A驗證飛行器甚至在大氣層內達到過9.8馬赫的驚人速度,可謂一騎絕塵……
盡管……
可無論如何,今天這場測試都表明,就高超音速飛行器的應用而言,華夏已經無可置疑地走在了世界最前列——
這枚編號為GCX的驗證彈并不只是一個能夠耐受成百上千度高溫的空殼。
而是一件加入了完整制導和控制系統的真正武器。
雖然名字中也帶著“驗證”兩個字,但完成度顯然比這條路線上的所有前輩都高得多。
21世紀拉開大幕的六年之后,一路磕磕絆絆走來的華夏軍工業,終于在一個足以影響世界格局的技術上,站到了世界之巔。
多少人的夢想,多少人的執念。
都在這一刻化為了現實。
如果不是顧及到塔臺內部的精密設備比較多,動作太大容易搞出問題的話,常浩南恐怕免不了要被舉起來往天上拋。
但就算是經過克制之后的程度,也讓位于人群最中間的常浩南有些遭不住。
好在,慶祝并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前方觀測站很快發回來了新的消息。
“常院士,這是靶場方面發過來的,彈藥在最后階段的飛行軌跡圖!”
歡呼慶祝的人群四下散開,偌大的塔臺內重新歸于沉寂。
常浩南整了整有些發皺的衣服,重新來到控制臺前。
閻良畢竟只是個試飛基地,而不是專門的衛星發射中心。
前面的大屏幕只能顯示雷達氣象等特定信息,沒辦法把隨便一張圖片放上去。
因此,除了少數還要指揮41175號圖160降落的空管人員以外,現場的幾乎所有人都用最快速度圍到了常浩南身后。
只為了看一眼屏幕上的畫面。
電腦前面的操作員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干了快十年,但也沒見過今天這樣的陣仗。
握著鼠標的手心都在冒汗。
連續點歪了兩次之后,才把已經下載到桌面上的文件給點開。
然后,就聽到身后傳來齊齊的一聲驚呼:
“喔”
首先是彈頭觸地前的尾速,達到了2530m/s,相當于大約7.5倍音速。
不過,對于這個數字,經歷過一次試射的眾人都已經習以為常了。
真正讓大家忍不住驚嘆的,是下面的一張照片。
一張經過處理之后的照片。
能夠明顯看出,在彈頭下落過程中,彈道出現過一次偏移。
光學系統甚至拍到了姿態調整過程中的兩個瞬間。
這是常規慣性制導系統絕無可能擁有的能力。
之前用東風3進行的那次測試,只是對導引頭模塊進行了模擬啟動,以驗證高超音速飛行帶來的過載和高溫不會破壞彈頭內部設備。
但導引頭本身其實是缺裝的。
而這次,算是彌補上了最后的這塊拼圖。
“雷達導引頭生效了。”
常浩南的雙眼仍然緊盯著屏幕,語氣平淡。
仿佛是在說今晚吃了什么之類的家常閑聊。
“所以,這就算是……成功了?”
站在他身后的戴彭鑫甚至有點不太敢相信眼前的場景。
正交滑塊控制、彈載SAR制導、雙錐體高超音速構型、可用于PBV的小型固體火箭發動機。
四項核心技術。
一次測試,全部驗證完成。
甚至于,其中三項還是讓其它項目搭的順風車。
尤其是他們科工二院負責的反艦彈道導彈。
更是相當于一步走完了至少50的測試流程。
后面只需要考慮跟東風21彈體相結合,以及進行真正的移動目標打擊測試了。
“嚴格來說還不算。”
常浩南終于直起身子,長長地呼出一口濁氣:
“等明天天亮之后,再到靶場確認一下命中情況……看看這枚導彈到底選中了哪個目標!”
這個除夕夜,幾乎所有人都沒有睡好。
靶場位于隴原西部,距離鎬京足有上千公里之遙。
因此,需要先坐客機抵達距離最近的玉門機場,再轉乘陸軍航空兵的直升機前往現場。
好在陸航運輸部隊已經開始以“撒胡椒面”的形式換裝乘坐舒適性更好、可靠性也更高的直12直升機,否則一些年紀大點的同志恐怕都未必吃得消這連軸轉的旅途。
第二天一早。
剛剛慶祝完除夕夜的大多數人還沉浸在夢鄉中時,四架陸航直升機已經組成梯隊,飛臨隴西靶場上空。
“告訴飛行員同志先不要降落,繞著整個落彈區飛一圈,從空中看一下全貌。”
比一般直升機安靜得多的機艙里,常浩南對身邊專門負責飛行領航的陸航團長說道。
后者立即通過無線電向飛行員下達了指令。
很快,原本處在降落航線上的四機編隊重新上升了少許高度,接著準備開始繞場飛行。
實際上,都不用真正來到落彈點上空。
當直升機飛到靶場邊緣時,常浩南就已經注意到,在大約一公里以外,有一個相當明顯的大坑。
整個靶場區域內,設置了1大3中7小,總共11組水泥靶標。
而從空中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那個大坑就出現在其中面積最大的、截面形似航母斜角甲板的靶標中央。
大坑周圍的水泥表面層層龜裂,幾乎蔓延至靶標邊緣。
近處還有一小圈焦黑的痕跡——
由于這枚彈頭沒有裝藥,只有未耗盡的固體推進劑燃起了一些火焰,并且很快熄滅。
但即便如此,還是不難看出7.5馬赫速度帶來的恐怖穿透力。
如果是一枚真正的彈頭,被命中的又是一艘真的航空母艦。
那么即便不至于當場斷成兩截,恐怕也很難逃離沉沒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