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21章 轟6AIT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先不說軟件的事情了,我還有一個問題。”

  身為學者的洛倫佐的臉皮還是比較薄,此時臉上依然掛著略顯尷尬的神情:

  “剛剛我注意到,在你的數值計算結果里面,機翼表面的結冰位置看上去要比正常情況靠后,也靠上了很多,是這樣么?”

  “是這樣的。”

  常浩南點了點頭:

  “通過我們之前進行過的實驗室研究發現,從SLD與翼面發生碰撞,到完成結冰過程僅需要大約0.0010.1秒的持續時間,這說明過冷大水滴撞擊結冰經歷了一個更為快速復雜的熱力學過程,與一般研究中幾十微米的液滴先形成水層再經過兩相傳熱發生相變的機理完全不同。”

  他也順著洛倫佐的問題回到了技術層面上的討論。

  想說的話剛剛都已經說完了,盡管不可能取得什么立竿見影的效果,但至少可以讓歐盟方面開始感受到壓力,開始感受到有華夏方面的企業已經對于這種歧視政策十分不滿,并且有了應對手段。

  天下所有事情的底層邏輯都是共通的。

  比如以斗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退讓求和平則和平亡。

  斗爭可以是為了和平,封鎖也可以是為了交流——

  只有當你可以實現對等的技術封鎖時,別人才會愿意放下姿態跟你搞平等交流。

  這也是為什么單純的“市場換技術”路線不可能走得通。

  “所以這是你們使用了全新的傳熱和動力模型之后計算出來的結果?”

  “沒錯,我們的軟件可以應對1000微米以下的各種情況。”

  常浩南說著伸出手拍了拍身邊嗚嗚運行著的服務器主機:

  “等會我們會把電腦上的3D模擬圖打印出來發給三位,到時候上了飛機,你們可以自己觀察實際結冰情況和我們計算結果之間是否吻合。”

  洛倫佐眉頭一皺,意識到事情并不簡單。

  之前第一輪談判的時候,常浩南就提過“需要開創一整套新的研究方法,甚至是理論體系”的事情。

  只不過那個時候他以為這是對方的研究展望,是想要跟他們共同合作完成的內容。

  結果現在看來,這竟然是別人的研究總結,根本用不著外援……

  而且面前這個年輕人竟然敢說出讓他們拿著結果現場對照這樣的話,顯然對于精度十分自信。

  洛倫佐甚至有理由相信,華夏方面恐怕早就已經做過不少次類似的飛行試驗,這次只不過是給他們重演一回用來炫技而已。

  不得不說,盡管老教授思維迪化地腦補了很多并不存在的中間內容,但最后的結果確實猜對了。

  就是要炫技,炫臉上!

  不過這次他很有自知之明地沒有繼續問那些涉及細節的部分,只是在心中暗暗盤算著雙方在這個領域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反而是科倫坡接著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對了,常先生您之前說,這次我們要測試的條件是400微米水滴直徑和30℃氣溫,但上次做自然結冰試飛的時候,我記得花了兩周多時間才等到合適的氣象條件,而現在已經是二月后半段,鎬京最近的天氣似乎也還不錯,真的能遇到如此惡劣的氣候條件么?”

  作為過去阿古斯塔出身的企業中層,盡管科倫坡已經走上管理崗位有些年頭,但過去畢竟是技術出身,非常清楚常浩南口中的試驗條件哪怕在五大湖都是極難出現的極惡劣天候,放到其他地方更是數年難遇。

  也屬實是那架EMB120倒霉,正好撞見了一個混合著過冷液滴和冰晶的云團。

  “那當然是不可能的。”

  常浩南正愁著怎樣才能比較自然地把話題轉移到下一部分內容上,結果科倫坡這一問簡直是瞌睡來了遞枕頭:

  “實際上,SLD雖然范圍很廣,但也只有200微米以下的過冷液滴比較常見,不過我們這次有了一些新的技術手段,不再需要跟過去一樣干等天公作美了。”

  “新的技術手段是指……”

  科倫坡的語氣有些猶豫,他并不清楚對方會不會透露這么多消息出來。

  但常浩南等的就是這時候:

  “多說無益,反正結冰模擬的結果你們也已經拿到了,接下來我就直接帶你們去看一下我們的‘全新技術手段’。”

  聽到這句話,對方三人都露出了有些意外的表情。

  誰也沒想到一直以來對他們有所戒備的常浩南這次竟然這么好說話。

  “三位隨我來。”

  在離開機房的時候,工作人員也沒忘了把打印出來的模擬結果分別給到幾人手中。

  一行五人,加上同行的三名特勤人員和翻譯就分別坐上了兩輛軍綠色的212吉普車。

  后座的瓦萊特女士露出了一抹痛苦的神色。

  來這里的路上,她就被這輛四面漏風且毫無舒適性的車搞得非常痛苦。

  “常,你們明明能生產出新舟60那樣的飛機,為什么不拿出同樣的精力造一輛至少正常一些的車呢?”

  瓦萊特雙手緊緊抓著面前的副手以對抗顛簸,同時對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常浩南抱怨道。

  這個問題把后者搞得一愣,在他的印象里,歐方代表團到達鎬京之后的行程并不包括試乘新舟60的部分。

  “瓦萊特女士之前坐過我們的新舟60?”

  瓦萊特點了點頭,用略大于平時的聲音回答道:

  “去年香洲航展的時候,進客艙里面體驗過,雖然沒有起飛,但絕對比現在這輛車舒服得多。”

  “這個么……”

  常浩南一時間實在不知道怎么回答。

  總不能告訴人家外國友人說因為我們不同工業部門的條塊分割還比較嚴重,所以航空系統的技術成果要延遲很長時間才能應用到汽車工業吧……

  實際上華夏這邊一開始是想給對方安排幾輛更好的進口車來著,但科工委方面考慮到鎬京此時并不算是個特別發達的城市,街上突然出現一隊豪車會毫無必要地引人注目,所以干脆作罷,從603所和172廠調了幾輛車況不錯的212了事。

  “那是因為新舟60的全部客艙舒適和人機功效系統都是我們阿古斯塔負責的……”

  好在另一邊的科倫坡突然插了句嘴,瓦萊特也就沒有繼續糾結這個問題。

  不過這個話題也讓常浩南再次想起來了之前在回家火車上和那位金部長聊過的事情。

  本來他是準備春節假期結束回到京城就著手準備把精工計劃推廣出去的,但中途被臨時叫到了鎬京這邊,隨后的幾天又忙的昏天黑地,便差點給忘到腦后去了。

  大概半小時后,兩輛車總算晃晃悠悠地開到了172廠里面,并在一間總裝廠房門口停住了。

  “那么,接下來,請允許我展示本次結冰測試中最重要的設備。”

  常浩南說著打開車門率先下車,伸出手指向了廠房里面:

  “轟6AIT。”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