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封印徹底確立,光輝符紋盡數消失不見,龐大的帝圜大千世界,亦整個消失。
造化宇宙的震動漸漸休止。
各方大千世界強行合一的進程被打斷。
時空界域不停變化之下,仿佛聚攏重迭在一起的九天十地大千、儒林大千、太乙大千和凈土之世,亦隨之分離。
各方大千世界的虛空壁壘,各自重新趨于完善。
時之淵重現,而大千世界與大千世界之間恣意的靈氣往來,則趨向減弱消失。
一切,仿佛盡復舊觀。
“眼下確實是盡復舊觀。”許元貞立于太乙大千世界的天界蒼穹中,淡然道:“不過,只得一甲子時間。”
雷俊聞言微微頷首。
這一切不出先前所料,今日之戰陣容畢竟不及當年地藏菩薩等仙佛鎮封帝圜之際。
此戰新封印得成,有相當一部分原因建立在舊有封印將破未破的基礎上,令帝圜沒能徹底舒展。
倒不如說,今日正是為了爭取接下來這一甲子時間。
非是長痛、短痛,亦或者早死、晚死的區別。
相反,這一甲子時間,彌足珍貴。
雷俊攤開手掌,淡淡金光包圍新得到的元始金章。
太玄青萍同玄元紫炁,這時一同浮現。
來跟他匯合的唐曉棠見狀,已經徹底沒了脾氣。
高挑女冠雙手叉腰,少見現出無奈神色,久久注視雷俊。
便和帝圜的武道后天皇天之姿一樣,道家后天無極之姿,也只得一人同時在世。
自此除非身隕或超脫離開此方造化宇宙,否則其他道家道體皆不得更進一步。
“小師姐,你別這么看著我,我害怕。”
雷俊:“你該不會打算殺人越貨吧?”
唐曉棠沒好氣:“你少來,你這么說更氣人了!”
她連連搖頭:“當初你玄元紫炁和太玄青萍相繼入手的時候我便說過了,你這運道確實是高。”
雷俊:“傾巢之下無有完卵,這趟一方面是運氣,另一方面也拜你們和嚴子所賜。”
唐曉棠:“嚴子當下的情況?”
雷俊:“帝圜出手,皇天之拳,可破滅種種替死重生之能,好在嚴子身懷文曲星照·觀照蒼生的根骨,也幸好我們和高天尊及時頂上,沒有讓帝圜進一步動手,故而保留嚴子復生的希望。
但損傷還是太大,甚至有跌境的可能,需要漫長時間復蘇,當前難以斷定一甲子之期是否足夠,蒼生所愿所念越充沛,則于嚴子越有益。”
唐曉棠松口氣:“那就好,那就好,對了,風明圣主呢?”
雷俊:“風明圣主對抗妖龍帝君多時,之后為呼應我們堅持帶傷而戰,如今積重難返,索性選擇涅槃,不至于有大礙,只是接下來需靜心休養。”
唐曉棠同鳳凰風明很談得來,聞言便即說道:“我晚些時候去探望他。”
劍光閃動處,白湄現身,同雷俊他們并肩而立。
她仰望上空蒼穹,大千世界的時空界域完全穩定,慨嘆道:“多虧各位,世間免去一場大劫。”
帝圜何等作風,對各方大千世界高境界修士來說,如今都已經不再是秘密。
雷俊言道:“此戰首功,當是嚴子,此外高天尊雖然是敵非友,但總算自己挖坑自己填坑。”
白湄輕嘆:“昔日天宮舊屬的恩怨,到今日終是告一段落,是是非非,唯有待后人評述。”
高天隨之外,連峰、阮喬、王殿臣皆身亡。
天宮舊屬再無頂尖高手。
但未來會否有人令他們的觀念和愿景死灰復燃,仍難斷言。
漫長的時光長河下,萬事萬物,起起伏伏,皆屬平常。
晚些時候,以黎天青、孫力、皇甫琦等人為首的一眾大巫,趕來迎回少司命遺蛻。
而善游步功德佛遺蛻,則由王歸元、慧因尊者、天樹尊者他們迎回凈土之世。
“南無善游步功德佛。”
王歸元口宣佛號,隨之嘆息:“持誦此佛號功德,可消過去生中,教唆他人造作惡業的罪業。
蠱神、祖饕餮、祖窮奇煉化佛陀遺蛻,卻在太乙大千世界造下無邊大孽,唆擺無數生靈化作魔頭,實在罪過罪過。”
雷俊:“不論從哪方面來講,都是孽債未清,將來自見分曉。
所幸者,如今正本清源,除純陽祖師遺蛻之外,另外兩派祖師遺蛻,也得以安息。”
法清尊者模樣的王歸元雙掌合十:“善莫大焉。”
雷俊打個道家稽首回禮:“嚴子善莫大焉。”
王歸元:“是啊。”
此戰之后,各方人間稱頌嚴子之名,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雷俊等人有心為之下皆讓出眾生目光中心。
既是他們感念嚴傲云舍生取義無畏無私,亦是為了幫助嚴傲云更快復蘇,更早歸來,以更好的姿態重生。
“我接下來在儒林大千世界常駐,相助嚴子復蘇歸來,旁的事要煩勞雷掌教和其他諸位同道處置。”張晚彤傳訊給雷俊。
雷俊:“有勞天瑞居士。”
張晚彤:“雖不曾直面帝圜,但此番亦算是實地打過一番交道,我這邊有些許收獲,傳予雷掌教供參考。”
不論個人資質還是修行法門,她都非常特殊,觀照古今,縱覽眾多秘聞。
到她如今仙境三重儒家素王的修行境界,便是修為比她更高的人,她亦可洞悉對方部分過往。
一如當初她同許元貞都見過太乙巫尊后,漸漸摸索出對方早年一些根底。
此番直接同帝圜打交道,張晚彤亦有相關收獲。
只是相比當初太乙巫尊時,收獲少了許多,但依然有參考價值。
雷俊謝過張晚彤,閱覽對方傳書。
帝圜便是生自那方以其為名的大千世界,那里武道高手得大氣數,群雄并起。
帝圜早年便天資卓著,其皇天之姿乃后天所成就,自此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及至他成功突破至武道圣皇之境,便是真正君臨一方大千世界之時。
但對那方大千世界的修行來說,亦是末日來臨。
帝圜早年大多數時候便獨來獨往,有關聯者極少。
及至祂登頂之后,更是成了徹底的孤家寡人。
準確來說,帝圜是尊號而非本名。
他的本名是,黃唯圜。
唯我獨仙。
唯我獨法。
唯我獨尊……黃唯圜。
雷俊靜靜看完資料,傳遞給許元貞、唐曉棠等人。
接下來的日子里,各方大千世界,包括絕大多數中低境界修士和蕓蕓眾生在內,皆頌嚴圣之名。
只是對高境界修士來說,心中仍有憂慮。
嚴子犧牲可敬可佩。
但帝圜仍有可能卷土重來。
屆時,這方造化宇宙,該如何是好?
善后事宜交托給元墨白、楚昆、卓抱節等人后,雷俊獨自前往蓬萊海。
他端坐三清三寶洞天內,居于萬法宗壇之上。
太玄青萍。
玄元紫炁。
元始金章。
映照太玄元始,正合大道奧妙的三大至寶,分別閃動青、紫、金三色光輝,流轉于雷俊面前。
雷俊張開自己的道景玄垣·玄黃宇宙,收納三大至寶入內。
他本人,亦在原地消失。
只余道道清氣在萬法宗壇上空繚繞,散于整個洞天內。
在這一刻,雷俊感覺自己仿佛不再存身于此世。
而他的身軀與神思,結合前所未有之緊密,猶超過此前自己洞玄紫微三天歸真之際。
模糊的時空中,現出一張黑白太極圖,太極圖上,道道清氣流轉。
隨后,清氣漸漸消失。
黑白太極圖亦漸漸消失。
修道者最上乘的根骨資質之一,太極道體,這一刻不復存在。
修道者最上乘的悟性資質,道家自然,這一刻不復存在。
雙方相合,有全新的奧妙,無形無色無質無象,不生不滅,甚至難說是誕生,但真實而又莫名的存在。
仿佛包羅世間一切,但又難以捉摸難以言說難以觸及。
太玄青萍、玄元紫炁、元始金章三大至寶都消失不見,而雷俊本人的身姿,這時終于重新出現在萬法宗壇之上。
當他出現的這個剎那,不在洞天中但身懷太易道體的趙蟾陽,身懷太初道體的唐曉棠,身懷太始道體的許元貞,心中同時生出莫名悸動。
這悸動來得突然,毫無征兆,又轉瞬消逝。
即便以他們的悟性資質,預先不知情的情況下,也難以描述琢磨起具體所指,只在那瞬間能感受到真實存在,絕非幻覺。
不過眼下作為知情人,他們自然明白這份悸動源于何處。
居于道體自然之上的道家修行無上之姿,無極,誕生了!
龍虎山祖天師之后,史上第二個道家后天無極之姿。
于當前這個時代,亦是唯一!
三清三寶洞天內,雷俊安坐。
他外表看上去同先前別無二致。
唯有此前內蘊于眉心處的黑白太極圖,這時已經消失不見。
但太極道體樞紐萬象變化的奧妙,仍然存在。
不止于此,萬象萬物自無到有,自一到多,自無形無質到有形無質,到有形有質,萬物始現,萬象變化,衍生萬法,及至一切從有到無,重歸于無,完整歷程道理意境,于此刻盡在雷俊心胸之中。
先天五太已不足以描述。
如此,是為無極。
假使說在此之前,雷俊觀世間諸法,雖不像趙蟾陽一樣皆可修持但大致了然于胸,那么眼下世間諸般變化,于他而言,都已變得得心應手。
無需學習,盡在掌握。
從古到今,天地自然,盡入我心胸,俯仰可拾。
到了這般地步,于雷俊而言,修行者,更多便在于世間此前已有諸般存在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
就在方才成就無極的那個瞬間,雷俊隱約感覺自己的性靈與肉身,完全相合,連道景玄垣亦不復存在。
所見者,唯有三清之氣。
那……應該便是洞真之境。
現在,我切切實實,照見此門……雷俊心境平和。
接下來,他將比過去預期中更早推開這座大道之門。
“雷俊!”
呼喚聲響起的同時,一道流光便出現在萬法宗壇內,顯化高挑身影,正是看望過鳳凰風明后,感受到心靈悸動,第一時間趕回來的唐曉棠。
她好奇地繞著雷俊連走好幾圈:“怎樣,什么感覺?”
雷俊坦然說道:“比預想中更好。”
說話同時,上清玉宸仙竹、玉清周天法鏡、太清八景寶蓑三件成道寶物,這時同時出現在雷俊身邊。
然后雷俊伸手一抹,三件法寶便即一起變了模樣,失去原本具體形象,只剩三個光團懸浮在半空中。
唐曉棠:“你預備重煉這三件法寶?”
雷俊:“有了一些新的構想,不過不急在一時,待洞真之際,再一起處置。”
不只是這三件法寶,還有三洞三天太上龍虎仙陣,以及雷俊自己的六大仙訣、諸般所學,在他成就無極之姿的同時,便立刻有諸多新的念頭涌現,等待他去實踐和完善。
如此靈感火花迸發,于雷俊個人而言,正是令人喜悅的時刻。
而在另一方面,十色鶴蓋同三界祭劍,本就助推他加速修行。
眼下成就無極之姿,將讓這一切更進一步獲益。
雷俊喜悅之余,不焦不燥,繼續自己的步伐和節奏修行,并預期在這個過程中,靜心揣摩完善自己諸般法門。
同時也為將來成功登臨洞真之境時的道訣做預先準備。
成就無極之姿后,他在這方面的優勢,非嚴傲云、高天隨可比。
“關于小師姐你的仙訣,我也有些新想法呢。”雷俊笑道。
唐曉棠抬手止住他:“打住,打住,我要自己琢磨!”
雷俊微笑:“好。”
看著他的笑臉,唐曉棠不禁磨了磨牙,心中一陣氣苦,難得又生出幾分早年時面對許元貞的感覺。
“狗運高,算你厲害!”她沒好氣地說道。
雷俊微笑不語。
他心中亦有些感慨。
成就無極之姿,博通造化始終,雖然不似帝圜那般已經突破至武仙、洞玄之上,但雷俊亦生出感應。
自己腦海中那個光球,比往昔看上去清晰了許多……
雷俊目光如水,平靜心神,沒有就此糾結。
“關于蠱神、大滅菩薩和祖饕餮,我亦有一些新的想法,當前如果它們自己不冒頭,可以先不著急找他們麻煩。”
雷俊同唐曉棠言道:“最遲一甲子之期,帝圜大千世界就會再次重開,屆時造化宇宙震蕩之下,它們亦藏不住,終要現身。”
唐曉棠好奇:“哦?你是在打什么歪主意?”
蠱神和祖饕餮雖然逃出生天,但舊傷迭新傷,情況非常糟糕。
大滅菩薩比它們狀況稍好,但好的有限。
雖然嚴傲云當前還在復蘇階段,但憑雷俊師姐弟三人聯手再加上大陣之力,足可將對方各個擊破。
即便蠱神、祖饕餮、大滅菩薩聯手,雷俊等人至少不會吃虧。
尤其他現在再成無極之姿的情況下。
即便蠱神它們費心躲藏,在當前情況下,給雷俊足夠時間,也有一定機會發掘其行蹤。
只是雷俊當前更傾向于專注提升自身。
不過他已經有些新的構想:“還需籌謀一番,總不會放過它們,不過最棘手的敵人,始終還是帝圜。”
唐曉棠狐疑:“感覺你在打些壞主意?”
雷俊坦然:“嗯,確實是壞主意。”
接下來,他繼續專心于自身修行,當前首要目標,指向洞玄之上,指向大道洞真之境。
時光如水,歲月流逝。
雖然帝圜的存在令各方大千世界高層修士感到忌憚與不安,但受雷俊等人的態度感染,眾人心境亦漸趨平和。
靜心修行之下,十余年時光下來,陸續有人修為進步。
由于雷俊、嚴傲云等人再次鎮封帝圜大千世界的原因,一場浩劫被延后,沒有打斷修道盛世的來臨。
尤其儒林大千世界和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仙境修士迎來新的井噴階段,天驕逸才,不斷兌現天賦和潛力。
僅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于張徽、沈溪、楚昆、元墨白之后,便有巫門趙謙然、道門木淳陽、儒家蕭玉門,相繼臻至仙境二重境界。
龍虎山天師府一脈亦新添一位道家仙人。
雖然比自己的弟子池海峰慢了些年頭,眼見親傳弟子青出于藍,但辛北原不受影響,穩步修行,成功在池海峰、秦采薇、韓筱菲、程絨絨之后推開仙門,登臨仙境。
除天師府門下的辛北原之外,蜀山派那邊喻伯言亦隨葉東明之后,成功推開仙門。
真武觀則是在木淳陽之外,現任觀主陳寧更上一層樓,煉氣還神,修成元神仙人之境。
同樣登臨仙境者,還有佛門圣地菩提寺當代方丈如遠大師。
雷俊同王歸元談起此事,二人亦頗多感慨:
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這邊,佛門正宗終于新出一位證得金身的高僧。
雷俊遙想此前與之在大唐人間南荒初相識的時候,恍惚間已是二百余年光陰流逝。
王歸元和慧因尊者聞訊后,都向如遠尊者表達恭喜之情。
同在凈土之世的天樹尊者聞訊,亦平靜視之。
時至今日,如遠尊者本人寧定。
倒是佛門正宗內部,眾人情緒有些起伏,但很快歸于平靜。
漸有更多佛門高僧,不斷奔赴凈土之世。
到如今,經由幾位佛門尊者數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的不斷協調,經由此前雷俊入凈土之世地界一行,凈土之世已經完全不見往昔黑暗血腥,轉為寧靜祥和,名副其實。
“原先在這里的釋家弟子,也漸漸開始恢復元氣了。”王歸元向雷俊介紹道。
從前妖魔之世情形最艱難之時,仍有佛門正宗弟子苦苦支撐,只是四下散布躲藏,局面難成氣候。
待正法時代來臨,凈土之世重現,他們亦迎來希望的曙光。
如今雖然距離昔年佛門盛世氣象還遠,但初步的元氣已經恢復,奠定根基,重新默默耕耘,漸有幾分二百年前九天十地大千世界的模樣。
“修行在世,慈悲為懷。”雷俊打個道家稽首:“辛苦幾位尊者以身作則。”
王歸元雙掌合十還禮:“慈悲亦是修行,無辛苦可言。”
及至雷俊二百五十五歲生辰這一年,龍虎山天師府雙喜臨門。
雷掌教膝下一脈傳承,雙喜臨門。
先是他的關門弟子封霆,成功推開仙門,洞玄登仙。
至此,雷掌教門下三大親傳弟子卓天師、韓長老、封長老,全部登臨仙境。
就在同一年,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之外儒林大千世界天都山,雷掌教的嫡傳徒孫天都觀主安不錚,亦成功推開仙門,洞玄登仙。
時任龍虎山天師府巡風長老的池海峰,當時就在天都山做客,為安不錚護法,靜待安不錚出關。
是日天都觀后山,紫、金、青三色光輝沖天而起,洞天貫地,光耀四方。
池海峰笑著打個道家稽首:“恭喜師兄洞玄登仙,長生久視。”
三色光輝收斂,身披青袍紫衣的安不錚自后山而出,同樣打個道家稽首還禮,還禮過后同樣微笑看著池海峰:
“你將要回山做準備了吧?”
池海峰:“還有時間,在你這邊再打一陣秋風也無妨,不過你今朝登仙,肯定是要回去見掌門師伯和掌教師叔祖的,我們順路一起好了。”
安不錚:“幸好先前天宮舊屬王殿臣造成的傷勢對你影響不大,這十五年下來,你仍能繼續高歌猛進,不至于耽擱功夫。”
池海峰笑道:“真耽擱也耽擱不了幾年,不妨事,此前那一戰也算一番歷練。”
安不錚:“沒耽擱當然最好不過。”
池海峰:“說到耽擱不耽擱,近來有好消息,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那邊孫老藥王成功更進一步,幾千年了,醫武一脈終于重新有了武仙!”
安不錚閉關有些年月,期間與外界不通消息,這時聽池海峰介紹情況,亦是驚喜:
“孫老更進一步,真是再好不過!”
醫武一脈傳承在如今這個時代,傳承甚廣,但大多局限在中低層次,頂尖高手寥寥。
出身大唐皇朝的老藥王孫明景,乃是其中佼佼者。
因為元墨白、雷俊師徒二人同對方的私交,以及此前天師府、回天堂、玄機觀、蜀山派及至后來巫門陰山峒等多個圣地一同聯合研發制藥的緣故,是以龍虎山傳人弟子亦大多同這位老藥王熟悉,來往走動請教甚多。
以上三天修士的壽元來計算,孫明景如今其實年事已高,早步入人生后半階段,甚至已經接近六百之齡,即將迎來斷崖式下滑的暮年期。
普天之下,幾乎所有道統的修士到了這個階段,基本都斷絕了更進一步提升修為的可能。
尤其是大境界上的突破提升,面臨天塹劫難,基本沒有成功可能。
說幾乎,便是因為有少見的例外。
這少見的例外正是武道醫武一脈,不斷調養之下,令孫明景成為少有地在六百歲之前仍然保留更上一層樓的希望。
從這方面來講,醫武一脈比重視靜修頓悟的佛門傳承,還要更有優勢。
只是,一切皆是相對之言。
保留最后的希望,不代表希望一定能夠成真。
尤其醫武一脈傳承易學難精,自古如此。
孫明景能最終成功邁出這一步推開仙門,亦得益于其自身多年積累與靈感的不斷碰撞。
是以上到雷俊、元墨白,下到池海峰、安不錚,聞訊都感到欣喜不已。
“孫老推開仙門,醫武一脈也將有一番全新氣象。”池海峰笑道。
安不錚感慨:“是啊!”
池海峰:“除了孫老,近期還有一位駱居士,也推開仙門,武道一途,添了兩位仙人。”
駱海當前不在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人間,而是身在地界。
貔貅空當前亦隱居于此。
它修持妖氣惡氛而駱海修持天地靈氣,雙方并無傳承關系。
但糾葛半生,到了后來雖然貔貅空不再附身于駱海,一人一大妖仍常有聯系。
回憶往昔,駱海希望貔貅空見證自己推開仙門。
于是繼上官云博同孫明景之后,世間再添一位武仙。
消息亦傳入雷俊耳中。
雷俊靜觀世間種種變化,專注于自身修行。
成就無極之姿,再有十色鶴蓋與三界祭劍加持,他的紫微垣日漸完善。
在此基礎上,天市垣、太微垣漸漸重現,與紫微垣并立,顯現三天玄垣歸真之象,一方玄妙難以形容的大道之門,在三天玄垣映照之下,越發清晰。
三垣輝映,道道清氣自其中流轉。
在雷俊身邊,則有三洞三天太上龍虎仙陣展開。
大陣先是立足于龍虎山天師府自家三大至寶,三大洞天。
然后勾連分流的人間和破碎的九天十地。
及至后來,人間合流,天地歸一,整方大千世界之力,藉由此陣昭顯。
陣法威力隨之不斷提升。
到得后來,雷俊煉化宇宙圖結晶入內,令大陣可以挪移至其他大千,但仍然周轉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之力。
然后再煉入六合之壤,藉此統御多方大千世界力量共同加持,從而將陣法推動到全新高度。
而到了現如今,雷俊本人成就無極之姿,難再以道體、自然衡量,大陣經過他這段時間揣摩,又進一步得到升華與完善。
“師父。”
韓筱菲入三清三寶洞天,恭敬向雷俊稟報道:“已遵照您吩咐,將眾多符箓布于天外宇域。”
雷俊微微頷首。
清氣流轉之下,大陣似是變得稀薄,但不斷向周邊擴張。
大千世界之外的茫茫域外虛空中,有符箓如星辰般閃動光輝。
眾多符箓四散各方,互相影響周轉,漸漸化為一座又一座符陣,接著光輝收斂泯滅。
但是,又交相呼應,渾然如一。
它們,整體同雷俊的大陣合一。
陣法在這一刻,仿佛蔓延覆蓋整個造化宇宙。
原本在陣法中彌漫的道道清氣,亦漸漸消弭。
但并非全然消失,而是紛紛轉入不可見,不可測,不可揣摩,介乎有無之間的玄妙狀態。
三清三寶洞天內,雷俊面上不見得色,只是微微頷首:“至此,算是有個雛形了。”
接下來,還需更進一步推演和完善。
及至真正成氣候,預計要他本人洞真之后。
不過到了現今這一步,稱三洞三天太上龍虎仙陣,已不再那么合適。
或該稱之為:
三洞三天太玄元始陣。
韓筱菲難得不見以前跳脫模樣,靜靜侍立雷俊一旁,有些出神地看著以自己師父為中心展開的大陣。
她悟性已至清靜層次。
無需雷俊提點,只是韓筱菲自己在旁靜觀,當下已覺受益匪淺。
晚些時候,池海峰、安不錚隨當代天師卓抱節一同前來三清三寶洞天,向雷俊請安。
行禮過后,他們也沒有多言,靜靜立在一旁,觀摩全新的三洞三天太玄元始陣。
和韓筱菲一樣,他們目光中異彩連連。
直到大陣收斂,幾人仍感回味無窮。
池海峰最先回過神來:“掌教師叔祖的陣法,仿佛已經不單純是陣法了,而是直接演繹造化過去現在未來之妙。”
卓抱節、韓筱菲、安不錚皆頷首,一時間都還有些出神,沉浸在方才陣法之妙中。
雷俊視線掃過池海峰:“看來,是在大典之前了。”
池海峰再向雷俊一禮:“多蒙掌教師叔祖這些年來教導,弟子獲益無窮。”
雷俊本就時常開壇講法,惠及師門晚輩乃至全天下各路修行者。
當中甚至不乏前往其他大千世界的時候。
自十余年前他成就道體自然之上的無極之姿后,同樣開壇講法。
天師府弟子和各方修行者受益更多。
池海峰更是其中佼佼者之一。
先前決戰王殿臣的傷勢,對他影響有限但切實存在。
而聽師叔祖雷俊說法解惑,一定程度上則為他彌補。
雷俊:“修行在個人,順其自然便好。”
池海峰:“弟子謹遵掌教師叔祖教導。”
言罷,他便向師伯卓抱節、師叔韓筱菲一禮,接著沖安不錚點頭示意,當即告退。
安不錚知對方將要開始閉關沖擊仙境二重洞玄太微的境界層次,心下預祝池海峰馬到功成。
時光荏苒,歲月流逝。
距離此前重新鎮封帝圜大千世界一戰,已是二十載光陰過去。
玄門掌教雷天君,迎來自己二百六十歲生辰。
同時,自當初他傳天師之位給自己大弟子卓抱節,已歷一百年時光。
龍虎山天師府一脈早已經公告天上天下,廣傳各方大千世界,卓天師亦將效仿恩師雷掌教,于百年之期傳位于下一代弟子。
大典時間,定于夏日七月十五。
先后歷經執事殿值守長老、道童院總教習和巡風長老三職的池海峰,早已在府內府外確定了下一代候任天師的位置。
只是自幾年前他任巡風長老巡觀各方大千世界后返回山門,卸任這個職位,便久不出現于世人面前,令這位即將接掌天師之位的道門仙人,存在感似是變得稀薄許多。
可就在今年春天,池真君終于重新出山。
正在這個時刻,所有道家符箓派一脈的修行者,凡成就神庭宇宙及以上的人,皆有所感。
又一位洞玄太微登臨仙境二重的道家符箓派仙人現世。
消息傳出,其他修行者亦都贊嘆連連。
池海峰,在接掌龍虎山天師府門戶前夕,臻至仙境二重境界了。
距離他當初登仙,約莫四十年時光過去。
如此進步速度,雖然不及雷俊、趙蟾陽、許元貞、唐曉棠、鳳凰風明他們,但在近代修行界中,亦是有數的迅疾。
并且,其修為實力過人,平時與四方同道參玄說法,便多有創見,令人耳目一新。
不獨道家修士,其他道統傳承中人與池海峰交流,亦常有新的收獲同領悟。
而在此前帝園大千世界封印重開的大戰中,池海峰擊殺多名天魔。
他更在那一戰中,擊殺成名已久的天宮舊屬巫王,王殿臣。
王殿臣雖滯留仙境一重多年,但實戰斗法水平一直默默積蓄,公認同境界下實力強橫,堪比仙境二重。
但這次卻亡于池海峰之手。
時至今日,世人對此已經漸漸習以為常。
龍虎山天師府一脈,在近代得了大氣數。
這令許多人對未來帝圜大千世界再開,仍然懷有一定信心與期待。
期待雷掌教和天師府一脈,可以再次創造奇跡。
在龍虎山天師府內部,對相關消息則相對安然,除了恭賀池長老洞玄太微之外,大家繼續靜心修行,維持府內上下正常運轉。
高功長老方簡與同宗同承的師姐張靜真相對而坐。
方簡笑道:“年輕一代,勢頭真猛,襯得我們也漸漸變成老人了。”
張靜真聞言莞爾一笑。
以壽元論,他們正當盛年。
但年輕一代崛起確實迅猛。
“方師弟有心于近年去渡八重天到九重天之間的天塹劫難,成就大乘之境?”張靜真開口問道。
方簡卻搖頭微笑:“尚未準備妥當,眼下便去嘗試,雖說有一些機會,但同樣可能隕落在天塹劫難之下,所以我準備再潛修些年頭。”
張靜真聞言,微微頷首。
他們二人年歲都早已過了二百之齡。
得益于當前修道界整體環境和龍虎山天師府發展,他們仍有繼續向上的機會,但難度頗大。
越是這種情況下,越是不可因為與人攀比又或者不甘于被后來者超越而心浮氣躁,急不可耐。
修行,始終在于自身,乃自身的積累與突破。
張靜真少年時或有爭雄之念,但早已經將之勘破。
“仙境我無望登上,大乘之境便是我的終點。”
方簡神情平和,語氣豁達:“放在二、三百年前,連這都是奢望,如今已經很好了,如掌教時常教導,我們靜心修持,順其自然便好。”
張靜真神情同樣平靜:“是啊。”
她雖較方簡年長,但已經成功臻至道家大乘九重天圓滿五炁朝玄之境,登上通玄之橋,有望推開仙門。
如果能成功,則壽元將大幅增長,遠超八百之齡,屆時自然不會步入老年衰退期。
但并不意味著,她能像元墨白、楚昆、池海峰那樣順利洞玄太微登上仙境二重境界。
于郭燕、上官宏來說,中三天境界時二百歲前成功修成七重天,至上三天境界延壽,甚至因此有希望再沖擊八重天境界。
成功與否,一正一反,便是六重天和八重天的區別,無異于改命。
但對張靜真而言,即便能成功推開仙門,仙境一重也基本便是她的終點。
除非她能似楚昆等人那般得天大機緣,改變、升華自身根骨、悟性資質。
不論上古之時,還是九天十地大千世界漢末大劫前后,修成仙境一重延壽但終生止步于此,為求突破百般努力但希望仍如鏡花水月者,數不勝數。
而正如方簡所言,倒退二、三百年前,仙門對他和張靜真而言,莫說不可及,便是望也望不到。
即便如今,張靜真也沒有足夠把握一定能推開仙門。
天塹劫難,依然可能埋葬她。
如果當真能闖過去,張靜真不會就此躺平懈怠,登仙之后她仍會繼續靜心修行,不放過任何一線進步的可能。
但她不會因此生出執妄,更不會因為池海峰等晚輩而生出不甘之念。
“師姐準備什么時候?”方簡問道。
張靜真:“約莫百年后吧。”
因為五炁朝玄中青靈九炁所生九彩流華滋養肉身神魂性命的緣故,九重天圓滿境界的符箓派大乘高真即便過了四百歲進入衰退期,情形也將比其他大多數道統同齡修士和緩許多,堪比丹鼎五氣朝元同道和許多佛門修士,僅遜色于醫武人仙。
但張靜真已有平靜的決心。
將近四百之齡,盛年分界線,最后一搏推仙門。
便是隕落亦無悔。
在此之前,她不會急躁,只默默積蓄準備。
時刻來臨,她亦不會動搖。
“隴外那邊,蕭航居士聽說也是類似打算。”方簡言道。
張靜真微笑:“同道中人,我愿與蕭居士共勉。”
昔年蕭家三兄妹并稱,如今漸漸拉開差距,蕭雪廷、蕭春暉相繼登仙,只余長兄蕭航,雖然已經五經齊備臻至九重天圓滿之境,平步青云,但遲遲未去推動仙門。
世人有些議論。
但蕭航兄妹三人并不掛懷于心,相處如故。
蕭航亦不見急躁之情,專心讀書,不時向自家兄弟蕭春暉還有張晚彤請教學問,默默積蓄。
蕭春暉此番前來龍虎山天師府傳位大典觀禮期間,楚昆問起蕭航,蕭春暉亦言道:
“家兄有心多等一些年頭,再嘗試推開仙門。”
雷俊:“蕭居士胸有韜略,當無礙。”
蕭春暉:“借雷掌教吉言。”
晚輩弟子請蕭春暉前往住處安歇后,楚昆禁不住感慨:“經學大儒在這方面,還是比其他人多些把握的。”
即便他們道家符箓派九重天圓滿大乘修士的通玄之橋,在這方面亦遜色于對方的平步青云。
楚昆有感而發倒不單純只因為蕭航、蕭春暉兄弟二人。
同在近年來,后漢王朝自周樸、耿元宴之后,新有一位宰輔之臣九重天大儒顧沐青,平步青云,立地成圣。
其人年紀輕輕便已經名滿天下,當年便被后漢王周樸倚為耿元宴之外的左右手,這些年來協助耿元宴,令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人間江南之地政通人和。
尤其在耿元宴成圣,減少過問人間事后,顧沐青更多主導后漢朝政。
而在修行一道上,顧沐青卻頗為低調平實,一步一個腳印不疾不徐穩穩向上。
某個角度來看,他與葉東明類似,不顯山不露水間,超越此前不少驚才絕艷者,最終在儒家經學平步青云之助下,成功一朝登天。
同樣在近期推開仙門的人,還有純陽宮一脈的祁以成。
他成為繼蔣漁、岳西陵之后第三位純陽宮元神仙人。
唐曉棠聽聞消息之后,同雷俊聊起此事,不禁追憶往昔:
當年,她假托大宋純陽宮前輩長老鄭琛之名在大宋人間行事。
期間經她拔選的大宋純陽宮接班人,正是祁以成。
其后唐曉棠關注較少,如今聽聞對方煉氣還神的消息,令她心中亦有幾分寬慰之感。
“雖然嚴子當前隱世,但儒林大千世界新學那邊這些年來也陸續有才氣縱橫的新人涌現。”
雷俊言道:“太乙大千世界和凈土之世相對暗弱,但大環境得到改善,根基土壤已成,接下來正常情況下也會慢慢出成績了。”
正常情況下。
如果沒有大的意外的話。
而今要說可能有什么大的意外,便是帝圜大千世界。
不過成就無極之姿后,經過這些年的靜修,雷俊基本已經可以預見自己沖擊洞真之境的時間,必定將在帝圜大千世界重新解封之前。
不過,有成亦有敗。
顧沐青、祁以成相繼成功推開仙門的同時,另有一人,隕落在通往仙境的天塹劫難之下。
大漢皇朝當代帝皇,項昇。
一般而言,大境界與大境界之間因為天塹劫難的存在,故而沒有足夠把握亦或者情形緊迫,則修士不會草率行事輕易去闖關。
古往今來大量修士身隕劫數之下的同時,有更多修士因為或這或那的原因止步于天塹劫難前,甘愿選擇停留在當前境界,而非冒險突破闖關。
漢皇項昇雖然年歲已過二百之齡,但距離四百尚遠。
只是有其他方面因素,敦促他盡快登上更高的峰頂。
后漢王周樸僅僅是原因之一,并非全部。
另一方面原因,在于大漢皇朝內部朝堂上,李飛揚、王不久先后立地成圣。
雖然在那之后他們亦相繼減少駐足人間的時間,但仍給漢廷帝室帶去壓力。
某種程度上來說,項昇性情雖然與其父項成元和兄長項璟有很大不同,但亦有相同之處。
為君為皇的尊嚴與驕傲,敦促他不甘人后。
已經向大唐稱臣的宋、晉之流可以不提。
當前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人間,主流三大皇朝大漢、大唐、后漢,只有他漢廷帝室項氏沒有仙人坐鎮。
雖然如今天下承平,但包括項昇本人在內的漢廷帝室仍然在意。
可惜嘗試推開仙門不成功,結果便是直接隕落在天塹劫難之下,沒有補救,沒有后悔,沒有重來的機會。
消息傳出,大漢皇朝內外震動。
不過相關震動很快平息。
大唐皇朝和后漢王朝除了遣使慰問之外,沒有其他任何動作。
龍虎山天師府亦只派出一位高功長老做代表前往大漢皇朝疆域,并且不是直接前往長安,而是做客純陽宮。
道門方面,純陽宮遣代表專門前往長安,但亦無心強行干涉漢室帝統傳續,更多只是旁觀。
但他們的存在,已經足以令大漢平穩渡過新皇登基前的交接期。
“空桑巫門的項成元項長老去了一趟,在定下新皇之后離開。”
純陽宮宮主蔣漁七月份來龍虎山參加大典觀禮期間,同雷俊談起此事:“項長老言辭間,頗為惋惜,他曾規勸過漢朝大行皇帝,但許多事,終究知易行難,不容易過心中那道坎。”
雷俊神色平和:“修行在自身,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蔣漁和身旁一同前來觀禮的王玄、余逸辰、柴斌等純陽宮修士皆道:“掌教所言甚是。”
除蔣漁之外一眾純陽宮高功長老更在心中暗暗自省,引以為戒。
雷俊吩咐門下弟子封霆帶眾人去住處安歇。
難得重回人間的他,立于龍虎山之上,平靜遠眺人間。
自他修道以來,已愈二百四十年光陰。
對這里的修行界來說,便是上三天修士,也意味著雷掌教的同輩人甚至更年輕些的后輩漸漸步入盛年之時。
而昔日正當盛年者,漸漸開始步入人生后半階段。
僅看此番天師傳位大典應邀前來觀禮的賓客中,便有蜀山派宿老徐端、公孫道奇、純陽宮宿老慕容明惠、鄧萊、呂錦段等人都年事漸高。
先前同蔣漁聊起的空桑巫門地都一脈大巫,前任漢皇項成元,也包括空桑巫門地都一脈的老掌門柯浪,亦是同樣情況。
他們不比修行醫武的老藥王孫明景。
至如此年齡段和修為境界,基本已經絕了再推開仙門的可能。
除此之外,還有人已到四百歲左右年紀。
如靈山巫姑雷蕾。
將陰山峒門戶傳給晚輩執掌的前任圣主胡恒源。
將蜀山派北峰門戶傳給喻伯言執掌的前任掌門陳令風。
昆吾派掌門張海鵬。
蜀山派西峰一脈掌門元青瓷。
懸天寺心觀方丈。
儒林大千世界道家羅浮山一脈的掌門隴秋道人。
皆在相近年齡段。
此外方才同蔣漁等人剛剛一起離開的純陽宮長老王玄,相較以上眾人雖年輕一些,但因為早先受傷的緣故,他面臨相似問題。
是否,為推開仙門行險最后一搏?
有些人如張靜真一樣,已經暗自下定決定。
有些人則還在做最后的考慮。
相對而言,另一批人機會更多。
如歌婆山現任圣主聞惜。
空桑巫門地都一脈的大巫塵囂。
輪回淵圣主楊浩龍。
陰山峒現任圣主田橙。
蜀山派的謝一楹、紀川、李挽秋、蔡宇。
剛剛離開的純陽宮長老余逸辰、柴斌。
龍虎山天師府自家的高功長老徐瑞等人。
但他們的道路,同樣不比韓筱菲、程絨絨、辛北原、池海峰、安不錚等人那般順遂。
嘗試推開仙門,風險重重。
漢皇項昇,正是前車之鑒。
世間紛紛擾擾,雷俊盡收眼底,盡入耳中,但不縈于心,專注自身。
而龍虎山天師傳位大典,如期召開。
即將卸任的老天師卓抱節和即將接任的新天師池海峰,先后出現在符箓派各總支傳人和一眾觀禮嘉賓面前。
眾人靜靜看著龍虎宗壇開啟,看著卓抱節的衣著從九彩法衣換回紫色道袍。
“同是百年任期,卓天師不及其恩師雷掌教耀眼,但亦勝過不少龍虎山前人。”前來觀禮的靈山巫姑同她已經登仙的丈夫巫彭譙洋傳音說道。
譙洋輕輕頷首。
未登仙者可以不論。
便是洞玄登仙者中,龍虎山第三十七代天師卓抱節功績亦不愧對歷代前人。
只是他之前的兩任長輩實在太過耀眼。
三十五任天師唐曉棠任天師之時雖然還未登仙,但短短二、三十年間波瀾壯闊已經名垂青史,她本人到如今更是已經三天歸真洞玄紫微,成就道家符箓派天君之尊。
至于卓抱節恩師,第三十六任天師雷俊,自是更不必多提,縱觀龍虎山古今,其影響力亦可稱屈指可數。
這還是他早早主動卸任的情況下。
若依前人舊例,他現在仍然在位,這一百年來風風雨雨將為這位第三十六任天師增添更多傳奇性,甚至在未來還可能更高。
有他在前,卓抱節自然顯得平常許多。
但譙洋、雷蕾卻不會看低卓天師。
對方任上,延續雷天師種種善政,龍虎山天師府繼續蒸蒸日上。
近五十年來,卓抱節大多數時間都不在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龍虎山祖庭。
他更多留在太乙大千世界。
便如王歸元、慧因尊者、天樹尊者、如遠尊者等佛門高手凈化妖魔之世,化末日為凈土一般,如今的太乙大千世界,同樣改天換地。
昔日彌漫的妖氣惡氛與橫行肆虐的眾多妖魔,都被滌蕩一空,天地靈氣壓倒妖氣惡氛成為那方大千世界的主流。
陽光明媚的天空下,人間不再陰冷,世人得以安居樂業,風調雨順,人口大幅增長。
昔日受太乙巫尊影響的蠱丹一脈傳承,隨著卓抱節等人努力,經過歲月流逝,已經成為歷史。
眼下雖然還沒有頂尖的新生修士崛起,但環境根基已經奠定,未來不可估量。
卓抱節潛下心來,不疾不徐耕耘至今,于是在近年方才返回九天十地大千世界。
太乙大千世界中人在崇敬玄門掌教天君玄霄子的同時,亦敬仰這位道號碧篁子的當代天師。
“接下來執掌龍虎山門戶的便是這位池天師。”
不止譙洋、雷蕾夫婦,參加觀禮的嘉賓,這時視線都投向自卓抱節處接過天師三寶的新天師池海峰。
歷任天師,皆有尊號,稱三洞三天法師龍虎真人。
而似池海峰這般已經登仙的新任天師,則直接稱三洞三天法師龍虎真君。
雖然近百年前關于新任天師之位有些許爭議,但到如今,池海峰接位,觀禮來賀者眾多。
他天賦資質、修為實力高明的同時,這些年交游廣闊,不論道門內外,皆多友人,今朝共同前來見證。
如先前卓抱節接掌門戶時一樣,此番大典上,包括雷俊在內,道家符箓派修士齊齊向新天師一禮。
儒林大千世界天都觀的觀主安不錚,也在其中。
當初關于繼任天師的議論,早已煙消云散。
此刻再看換穿紫袍的卓抱節和身著青袍的安不錚師徒二人,外界更多注意到的是另一件事。
自元墨白開始,至雷俊,到卓抱節,再到安不錚。
今朝四代同堂的同時,這一脈傳承的龍虎山修士,全部都推開仙門了。
楚羽視線不自禁轉向另外一邊。
身旁蕭雪廷順著她的目光看過去。
在那邊,是顯化法清尊者模樣的王歸元前來觀禮,身旁立著另一個年輕僧人。
當前,他們公開是作為佛門中人前來。
法清尊者更是毋庸置疑的佛門金身尊者。
但蕭雪廷和楚羽都知道對方真實根底。
她已經明白楚羽視線望向王歸元的原因:
“如果不考慮道佛之別的話,一門四代八仙人。”
楚羽贊嘆:“是啊。”
元墨白門下親傳弟子攏共三人,即王歸元、雷俊、楚昆。
師徒四人不僅都推開仙門,如今更都是至少仙境二重的修士。
雷俊門下親傳弟子亦攏共卓抱節、韓筱菲、封霆三人,同樣全部推開仙門。
而在五年前,這一脈傳人的第四代傳人安不錚,同樣洞玄登仙。
一脈相承的四代人,出了八位仙境高手,且無一滯留人間。
如此景象,縱觀古今各大圣地極盛時,亦屬罕見。
王歸元感應到楚羽、蕭雪廷的視線,但沒有回望。
他大約能猜到對方心中為何贊嘆。
雖是修持佛家法門,但王歸元自己想起相關事,心中同樣感慨。
待新科天師池海峰完成接任大典諸般科儀之后,他與到場的純陽宮宮主蔣漁、玄機觀觀主聶放、蜀山派觀禮代表章太岡、真武觀觀主陳寧、昆吾派掌門張海鵬、羅浮派掌門隴秋道人以及天都觀觀主安不錚,再一同拜見十色鶴蓋下端坐的玄門掌教雷俊。
雷掌教頒符箓法詔賜予新任道家符箓派圣地掌門。
池海峰領受法詔之后,此次大典正式落下帷幕。
“師兄將返回凈土之世?”大典過后雷俊同王歸元閑聊。
王歸元微笑說道:“不急,那邊大半事務已經漸漸上了正軌,我晚些回去不妨。”
他轉頭看向立在一旁的年輕僧人:“智真游歷天下,也將在九天十地大千世界停留一些年月。”
法號智真的年輕僧人向雷俊合十一禮。
雷俊:“自無不可。”
智真和尚:“小僧謝過雷掌教。”
他乃慧因尊者親傳弟子,生自凈土之世,天生身具佛緣,悟性極高的同時,更身懷佛門無漏五根之一的無漏定根,同慧因尊者的無漏慧根并稱,是末法浩劫之后,凈土之世最出色的年輕一代佛門弟子,入門五十載,已初步成就佛門九重天法身境界。
雖不似智真這般高明,但在他之后,凈土之世漸漸開始有更多修道人才涌現。
當中不獨局限于佛門人才。
整方大千的修道界,重新煥發生機。
誠如王歸元所言,大千世界已經上了正軌,無需他再時刻看著。
如當初嚴傲云滌蕩凈土之世不居功留名一般,王歸元對自己在那邊萬家生佛的名號亦視如過眼云煙。
他更樂意返回九天十地大千世界,同雷俊更多參禪說法。
雷俊成就無極之姿,某些角度來說,幾可等同佛家如來之姿。
雙方交流之下,令王歸元受益無窮。
雷俊能隱約感到,自家大師兄修為正穩步向金身三重的佛門大尊者層次邁進。
他本人,當前同樣在穩步前行。
而在大典過后,三清三寶洞天內,多了個日常隨侍雷俊身邊的身影。
對方褪去九色離羅帔后,重新穿回紫色道袍,從袖口、領口露出黑白交織的皮毛。
赫然正是剛剛卸下天師之位的卓抱節。
只是,相較于傳位前他相對高大的身姿,這一刻的前任天師,身形明顯縮小了一截。
便如同他早年在雷俊座下聽講時那般。
“師父。”卓抱節認認真真,向恩師雷俊一禮。
雷俊微笑:“雖然為師覺得你不必一定效仿百年任期,但在你任期內,你做得很好。”
卓抱節肅容道:“多蒙恩師一直以來言傳身教。”
雷俊神情和煦,端坐在十色鶴蓋下仙風道骨。
但他接下來的動作就不再那么有高人風范。
縱使已有百余年不曾做過的動作,這時雷掌教仍然熟練地一把將自己的大徒弟拎過來,然后上下揉搓一番那毛茸茸:
“嗯,登仙之后,手感果然更好了。”
卓抱節抬爪端正一下自己的衣冠,神情如常并未感到意外,目光中只流露出“師父您終究還是不夠成熟”的意味。
雷俊再擼擼自己的大徒弟,方才將對方放下:“很好,繼續用心修行,爭取早日更上一層樓。”
卓抱節應諾:“是,師父。”
此前多年他大都在外,久不曾隨侍雷俊左右。
眼下聽雷俊傳道授法,較之從前,又有更新體會,更多收獲。
再加上韓筱菲和封霆亦時常回來,雷俊接下來的生活充實而又平和。
修行不知歲月長。
時光悠悠流逝。
直到某一日,雷俊手頭光劍模樣的三界祭劍,忽然消失。
不見殘余,不見飛灰。
這件寶物,便仿佛消失于透明無形,漸漸在雷俊面前化作虛無。
“……師父?”一旁卓抱節見狀,若有所思。
雷俊面上則露出微笑。
他頭頂十色鶴蓋,起身出了三清三寶洞天:“為師修行大體到了,將離山三年五載。”
“華節你修行也快到了吧?”雷俊看看大徒弟,笑道。
卓抱節沉著答道:“多蒙師父傳道解惑,弟子確實漸漸得窺太微垣之妙,不過還有距離,需要些年頭沉淀。”
雷俊出了三清三寶洞天:“嗯,你和華菲、華霆接下來自己捉功夫。”
卓抱節恭送恩師:“預祝師父此行功成圓滿。”
雷俊并非專門要前往某個地方。
他仿佛漫無目的般,巡游天地間。
漫步同時,他傳訊知會元墨白、許元貞、唐曉棠、王歸元、楚昆、等人。
包括唐曉棠在內,聞訊無人前來見他,眾人亦不多言多問。
當下,雷俊已經來到那玄妙的關口門前,將要一步邁出,外界相助不得,故避免打擾。
如雷俊這等資質實力,所走道路屬于他自身。
便是昔年同樣臻至洞真之境的道家符箓派前輩,所提供經驗與幫助亦是無用。
雷俊需要自己揣摩領悟,貼合自身,從而邁出這最后一步。
一如他當初洞玄登仙之際。
彼時,他回顧自己修行路,一逆一順,兩年歸來,一步登天。
而對現在的雷俊來說,推開仙門時的經驗,同樣不可依賴。
時代不斷變化,雷俊本人亦在不斷向前。
相較于當初推開通往洞玄境界的仙門時,如今雷俊將要推開另一座完全不同的大門。
通往洞真境界的大門。
如果說之前是仙門,眼下或許可以稱之為……
道門。
雷俊不緊不慢,似是信馬由韁,先在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中隨意而行。
他與外界并非不通聲息,更多是外界其他人無法察覺他的存在,但天、地、人三界世間百態,盡入雷俊眼底。
繼趙謙然、木淳陽、蕭玉門、池海峰之后,孫力和黎天青兩位當世巫王,同樣開始在近期著手沖擊仙境二重境界。
“再接下來,預計是小孟居士,然后還有抱抱。”雷俊微微頷首。
他腳步始終不停,周游整個九天十地大千世界。
人間之外,上窮碧落下黃泉,天、地兩界亦行遍。
最深最遠的星空與歸墟,亦留下雷天君的足跡。
其他人對雷俊到來全無所覺。
唯有天界梧桐林中鳳凰風明和昆侖清微天內趙蟾陽,心中隱約有所感應。
風明鳳首低垂,遠隔虛空,向雷俊遙遙頷首致意。
趙蟾陽身邊白云淡去少許,向雷俊打個道家稽首。
雷俊一一平靜還禮,然后繼續漫步而行。
末了,他重回人間,徑自入了時之淵。
時之淵中,有洞府開辟,光輝既沉凝又絢爛,九華七寶凝練,縱使在時間與空間的亂流中仍穩固,仿若遺世獨立。
洞府中,正是楚昆在靜心修行。
雷俊從旁經過,前往儒林大千世界。
張晚彤、焦飛陽、蕭春暉皆在這里。
大千世界內外憂患已經清除,他們這些年多數時間里都齊聚一堂。
所為者,一起抄書。
文字內容,都是嚴傲云昔年留下的著作書卷。
這同樣是為迎請嚴子盡早復蘇重生而進行的努力。
直到今日,蕭春暉閉關。
雷俊來到儒林大千世界之際,對方同孫力、黎天青一樣,正在閉關沖擊仙境二重的境界。
厚積薄發之下,曾經落后的蕭春暉,修行進境已經成功反超胞妹蕭雪廷和楚羽、沈去病、方岳等一大批人。
同為仙境三重境界儒家素王,焦飛陽繼續謄抄書卷,張晚彤則心中隱約有所感應,看向雷俊。
她向雷俊先是微微頷首致意,接著又輕輕搖頭。
前者寓意預祝雷俊功成。
后者則是示意其自身當前尚不準備去沖擊儒家圣師之境。
雷俊回禮。
他在江東建鄴城外駐足,不見嚴傲云功碑,但可看到仿佛眾生所愿所念的點點光塵,源源不斷向這里聚集,愈發凝練。
雷俊微微頷首,繼續上路。
他周游儒林大千世界,可見此地受九天十地大千世界影響越來越多。
藥王孫明景登臨武仙之境后,或該改口稱藥仙、醫仙了。
元墨白、聶放、譙洋、孫明景等人陸續登臨仙境,連續不斷為這方大千世界的煉丹煉藥帶來重大革新和變化。
他們的存在,亦帶來眾多效仿、追隨者。
隨著時間推移和各方大千世界之間交流越發頻繁,這一切已經開始推廣和傳播到儒林大千世界。
安不錚的天都觀一脈傳承,以及南邊道門圣地羅浮山,正是此番交流的緣起與橋梁。
近年來,正是安不錚、隴秋道人邀約孫明景等人,前來儒林大千世界做客。
九天十地大千世界巫門傳承的趙謙然、譙洋、胡恒源、柯浪等人,亦常經由儒林大千,前往太乙大千世界。
他們亦連連為儒林大千世界帶來諸般變化。
儒林大千世界百多年來,正是儒家新學取代舊學的巨大變革時期。
處在特殊的時期,同時鑒于雙方高層的良好關系,自九天十地大千世界而來的諸多外來影響,令儒林大千的原住民上下接受起來少了許多阻礙,也令整方大千世界愈發日新月異。
雷俊漫步儒林大千天、地、人三界,不獨修行者,世間蒼生、萬事萬物,皆收于眼底,細細觀摩這方與九天十地大千世界有諸多不同也有諸多相同的世界。
不知過了多久,他再離開這一方大千世界,經由時之淵前往下一站。
凈土之世。
經過數十年如一日的努力,這方大千世界的整體環境,終于改變。
這當中亦有雷俊當初居于地界煉化六合之壤期間,相助王歸元、慧因尊者等人周轉天地靈氣的功勞。
雷俊此刻平靜漫步其中,游走于四方。
視線所及之處,人間已經開始有遠較當年強盛的世俗皇朝出現。
佛寺規模、數量亦開始增多。
但截止當前還不見昔日兩晉人間亦或者娑婆、須彌之中,遍地佛寺、僧院,萬家念佛崇佛的模樣。
僧院田地、產業有限。
雷俊反而在田間地頭,看見不少僧人勞作,自食其力。
當中一個外貌年輕的僧人,赫然是已經證得金身的佛門尊者慧因。
只是此刻他看上去仿佛半點修為皆無,如尋常農人一般拾弄自己的菜田。
幫助他的卻是幾副最新的農具。
這些純粹民用的農具,并非源自天師府或者玄機觀、蜀山派。
而是受相關風潮影響,世俗民間中不斷開始有人投身其中,種種奇思妙想不斷涌現。
有些異想天開,有些則落于實際。
類似風潮已經席卷整個九天十地大千世界。
除了儒林大千世界受到影響外,風也漸漸刮到凈土之世這邊。
慧因尊者所為,非只他個人,雷俊行走在世間,眾多佛門高僧行事皆簡樸。
雷俊靜靜看著這一幕,面上無悲無喜。
類似情形,其實在整個歷史上都非常少見,不止凈土之世,也包括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那邊。
一般而言,只有部分修行佛門持戒一脈法門的懸天寺傳承僧眾,才可能如此生活。
眼下凈土之世的景象有多少源于自發,難講。
某種角度來說,當前僧眾作風,為佛門在這方近乎新生的大千世界迎來凡俗百姓更崇高的敬意。
如此情形在將來能維持多少歲月,亦難講。
當然,王歸元、慧因尊者、天樹尊者、如遠尊者他們都壽元綿長。
除了王歸元所化身的法清尊者之外,慧因尊者近年來也終于成功踏出最后一步,佛門又多了一位仙境二重境界的金身尊者。
以慧因資質和實力本不需如此長的時間,不過他有自己的路數與愿景,故而王歸元在這方面亦不多作置喙。
到修持金身二重之前,慧因尊者已經將佛門發愿、禪武、持戒、手印四脈修行全部證得佛法金身俱足,其后方才繼續修持發愿一脈法門,自“用大”臻至“相大”,證得發愿金身二重境界。
除他自身不斷修持外,改變凈土之世,亦為他帶來無形中的裨益。
而相較于隨性一些的王歸元,慧因尊者當前在凈土之世于無形中,為整個佛門傳承,帶來似有若無的些許改變。
不論這改變能持續多久,但在當前,無疑于世人有利。
雷俊靜觀,不做干涉,只遍行四方。
末了,他離開凈土之世。
隨著一路行來,雷俊外觀看上去不見絲毫異樣,但內里卻似乎在漸漸改變。
于當下,他不經由時之淵,而是通過凈土之世的天界離開這里后,穿越域外重重虛空,不擔心迷失其中,亦無需專門尋找標識,很快便抵達另一方大千世界。
太乙大千世界。
這里,也同凈土之世一樣,早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為來自九天十地大千世界的道門、巫門中人頻繁大量駐留于此,這里受九天十地大千世界影響反而比儒林大千和凈土之世更多。
除了修行者整體實力略顯偏低之外,近六十載時光推移下來,此間修行界甚至民間不少風俗,都同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酷似。
源于九天十地大千世界的新生理念與事物,亦在這里大規模流傳。
雷俊同樣平靜看著這一切,面上并無得意之色。
這方大千世界的整體環境已經改天換地,種種外來新生事物亦對世俗眾生頗多助益。
不過整個世界的走向,還要看未來如何更進一步發展和前行。
大千蕓蕓眾生,無人意識到雷天君的存在。
唯有此方大千世界蒼穹之上的天界中,一個身材嬌小披著黑色大氅的紫袍女冠,這時若有所覺,低頭向雷俊看來。
雷俊望去,面上終于現出淡淡笑意。
上空許元貞同他對視,雙目中亦露出饒有興致的神采。
她仍然端坐沒有起身,不過單手在胸前捏個法訣,向雷俊頷首為禮。
雷俊還禮之后,便即離開這方大千世界。
接下來,他沒有返回其他世界,而是在茫茫域外虛空中繼續漫步而行,仿佛沒有目的。
這一次,他走了很久。
如果說先前推開仙門是回顧自身此前在洞神階段的修行,那么眼下想要推開道門,于雷俊而言則不是再一次回顧自身。
他眼下要做的是,更進一步了解洞悉這世間。
非只某個或某幾個大千世界。
而是整個造化宇宙。
也正因為如此原因,所以,最后一處必經之地乃是……
帝圜大千世界。
這方大千世界此前被雷俊等人合力親手鎮封。
雷俊無心將之重新解封。
早在當初鎮封的那一刻,他便有相關構想。
雷俊盤膝坐在茫茫漆黑宇宙中,身邊連繁星點點看上去都有些虛妄。
域外虛空中,只有生出感應的唐曉棠來到近前。
天師傳位大典后,她正是來到這里,一邊修行,一邊揣摩帝圜大千世界。
遠遠望著雷俊,唐天君沒有靠近,遠遠喚了一聲:“準備好了?”
雷俊微笑頷首。
唐曉棠于是不再多言,只停留于遠方,望過來的目光除了關切之外,交雜不少艷羨同向往。
而雷俊身前,則出現那尊當初源于妖龍帝君從帝圜大千世界帶出來的帝爐。
不同于早先帝爐中傳出拳意只針對同樣那方大千世界有關的妖龍帝君、楚昆、封霆他們。
眼下,針對雷俊,同樣有沛然莫御的澎湃霸道拳意從中傳出。
雷俊泰然處之并不意外。
他身形在蒼茫域外宇宙間消失,仿佛化帝爐為門戶,并邁入那大門中。
許是過了一瞬,許是過了良久。
雷天君重新自“門”中而出。
而那作為門戶的帝爐,卻轟然破碎,就此不復存在!
唐曉棠目光一亮。
雷俊再次沖她微微頷首,身形則在茫茫虛空中消失。
待到再出現之際,他已經重返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重返三清三寶洞天。
端坐于萬法宗壇內,雷俊眼前流光化作萬千符箓不斷飛旋,并顯化眾多道門祖師、諸天神祇的光影。
光影越盛,雷俊本人身姿越淡。
他的身形,仿佛漸漸在萬法宗壇變得稀薄,但并非離開。
已經三天歸真的道景玄垣·玄黃宇宙展開,也未覆蓋或擠壓萬法宗壇,同樣雖雷俊本人一樣,變得稀薄虛幻。
在這個瞬間,雷俊感覺到自己的神魂與肉身,徹底相合,再難分彼此。
同時融合的還有自己的道景玄垣。
于道門而言,在很多語境下都有特殊含義。
此時此刻,雷俊的肉身、神魂、道景,全然相合。
不期然間,他腦海中浮現自己剛到龍虎山天師府入道時,道童院教習提及:
本派修行,性命交修。
此刻觀覽自身,雷俊分外有同感。
洞真之境,返璞歸真,道景宇宙反而消失,與性命完全相合。
所化者,名之曰三洞三清境。
其內玉清、太清、上清三炁流轉,靈密不雜,生天立地,其功不測,本同道氣,玄義相通。
雷俊身影此刻仿佛在萬法宗壇內完全消失。
宗壇中難以計數的眾多符箓閃動光輝,亦達到最盛。
光輝中,僅有一道難名難言的曼妙氣息生出。
此一炁,無形無質無象,曼妙無方,肉眼難見,難以揣摩,難以言說,難以測度。
少頃,一炁漸漸舒展變化。
仿佛再現宇宙洪荒最初開辟變化,從無到有,造化變遷,直至包羅萬物萬象萬法眾生眾靈眾妙。
造化宇宙時代變遷,仿佛終于到了如今的時代,然后重現人形。
身著黃裳錦袍,頭戴元始冠,十色鶴蓋高懸于頂的雷俊,身影重現,外觀與先前別無二致,卻又仿佛截然不同。
矛盾相反的特點同時出現在雷俊身上,令他更加難以捉摸難以揣度。
而伴隨雷俊本人重新現身,萬法宗壇內先前閃動光輝的億萬符箓,全部消失。
以萬法宗壇為中心,整個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似是為之震動。
甚至超出這方大千世界之外,波及更遠,向整方造化宇宙蔓延。
這一年,雷俊渡過自己二百七十歲生辰。
自當初一百七十歲時洞玄紫微三天歸真之日算起,到如今,整一百年時光過去。
雷俊推開新的大門,道門,臻至新的境界。
洞神洞玄之上。
洞真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