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簡單介紹下南北朝騎兵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晉末長劍

  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具裝甲騎最黃金的年代。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和東漢有關。

  (一)東漢非常愛用具裝甲騎。

  開國初年,吳漢帳下有三千多烏桓騎兵,屢屢沖鋒陷陣,曰“突騎”。

  當然,劉秀帳下不止三千多騎兵,但主要來源是幽州。

  幽州胡漢雜處,內遷的胡人開始學習中原肉搏騎兵的套路,漢人也大量學習騎馬射箭,相互交融,成了劉秀騎兵的主要來源地。

  東漢立國后,幽州突騎被南遷至洛陽。

  此時洛陽共有兩支突騎部隊,其一是長水校尉統率的烏桓突騎,其二是屯騎校尉統率的幽州突騎,編制為:

  屯騎校尉營,有員吏128人,領士700人——兵源地為幽州,胡漢都有。

  長水校尉營,有員吏57人,領烏桓胡騎720人。

  當時北軍五校帳下總共3526名士兵,突騎計有1420人,比例相當之高,幾乎是40%。

  洛陽之外,重鎮黎陽有一支幽州突騎,人數不詳,大概率和屯騎、長水差不多,七八百騎。

  這三支之外,東漢邊郡還有一些突騎,單個郡數量相對較少,但加起來總數不少。

  這幾部分之間其實是有等級差的。

  一般而言,東漢政府從邊郡突騎中挑選精銳補入黎陽營。

  黎陽營經常參加外部戰爭、鎮壓內部叛亂,其精銳驍勇者補入屯騎校尉所統之軍。

  內附胡人部落中的驍勇者,直接補入長水營。

  又因為烏桓時不時叛亂,以幽州土著為兵員的黎陽營、屯騎營地位就顯得很重要了,因為這支部隊的兵員不一定是胡人,而是“幽州土著”——可能是漢人,也可能是胡人。

  比如,鄧訓就曾將黎陽營屯狐奴,鎮撫烏桓叛亂,最后成功升任護烏桓校尉。

  或許有人會問,東漢的騎兵編制也太小,禁軍+黎陽營不過兩千余騎,邊郡突騎規模比這大得有限,而胡人騎兵動輒以萬計,人家是傻子嗎?為什么不造反?

  很簡單,劉秀建國后對突騎進行了具裝化。

  江蘇徐州十里鋪出土的東漢墓中,出現了精銳具裝甲騎攻擊輕裝刀盾步兵的畫面。

  另外,山東嘉祥出土的東漢水陸攻戰畫像石中,多處出現了刀盾步兵攻擊手持長兵器的具裝甲騎的畫面。

  河南南陽王莊漢墓出土的河伯出行圖中,河伯的侍從要么扛刀盾步行,要么騎“魚”,再看其裝備,完全是具裝甲“魚”——其實把魚換成馬就是了。

  具裝甲騎屬于重騎兵,但重騎兵不僅僅是具裝甲騎。

  人、馬都披鎧甲的,叫具裝甲騎,算是重騎兵的一種高階版本。

  人披鎧,馬不披鎧的,只能稱為重騎兵,是普通版本。

  兩者戰斗力是有差距的。

  東漢靠著這一套,還是玩了很久的。

  一旦有事,就出動具裝甲騎,征發屬國騎兵,外加中原步兵,四處平亂。

  東漢的正規軍兵力真的少得可憐,完全就是走精兵路線,因為開支小。

(二)東漢末年、曹魏時期  到了東漢末年,從邊郡選拔精銳入黎陽營,再從黎陽營選人入屯騎營的路子走得不是很暢通,屯騎、黎陽二營的突騎漸漸變成父死子繼。而常年生活在中原富庶之地的人,素質大大下降,有人甚至利用特權開始經商,戰斗力一落千丈。

  桓靈二帝時還有買賣禁軍軍額的事情,北軍五校、黎陽營等曾經立下過赫赫戰功的部隊變得烏煙瘴氣。

  東漢朝廷也不是沒有做過努力。

  比如從幽州招募新人南下,補充屯騎、黎陽二營。

  長水營這個時候也大量充斥鮮卑人,取代了之前的烏桓人。

  也不知道為啥,可能是因為鮮卑人在這一時期戰斗力超過了烏桓人,東漢朝廷也不愿意再用烏桓關系戶了。

  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東漢朝廷之前都是無償征發烏桓人的,但到漢靈帝時不行了。

  不過,烏桓人比例是降低了,但漢人突騎的比例下降得更低。

  在東漢末年,突騎中人數最多的是鮮卑人,其次是烏桓人,然后是漢人。

  而在東漢初年,突騎中漢人甚至略微多于烏桓人。

  東漢人對此總結得很好:“漢主胡輔”、“漢胡并重”、“胡重漢輕”,分別對應東漢不同的歷史時期。

  值得一提的是,鮮卑人因為大量進入禁軍當兵,本身又與幽州人雜處——幽州是禁軍突騎、黎陽營的重要兵源地——他們開始大量習練中原戰法,即用長戟、長槍作為馬戰兵器,這是其區別于其他部落的重要標志。

  東漢滅亡后,北方被曹操一統。

  曹操收三郡烏桓,以為天下名騎。

  這個三郡烏桓,在東漢時是幽州突騎的屬國騎兵,即仆從軍,戰斗力其實一般。

  值得一提的是,曹操并沒有選擇“突騎”這個軍號,可能有點忌諱,畢竟這是劉秀的光榮部隊。

  在這一時期,包括曹魏建立之后,屯騎、長水二校尉已是光桿司令,變成了榮譽職位,不領兵了。

  畢竟曹家人又不傻,尤其是曹操時期,如果讓屯騎、長水二校尉繼續領兵,并恢復幽州突騎的編制,會讓人產生奇怪的聯想——三興漢室?

  額外提一點,趙云投奔劉備時,帶了幾百騎兵,劉備讓他不要張揚,別讓袁紹知道。這幾百騎可能就來自突騎老家(幽州)的部隊,說不定還是公孫瓚的殘兵——“密遣云合募得數百人”、“皆稱劉左將軍部曲”、“紹不能知”。

  至于劉備有沒有能力為這些人打制裝備,讓他們成為強大的沖擊騎兵,那就很難說了,至少當時不行。

(三)西晉時期  司馬氏篡魏后,針對曹魏時期的政策,來了一次“撥亂反正”。

  幽州突騎的編制被恢復了,曰“幽州突騎督”,并全面具裝化。

  晉書中直接記載帝王出行:次騎十隊,隊各五十匹。將一人,持幢一人,鞉一人,并騎在前,督戰伯長各一人,并騎在后,羽林騎督、幽州突騎督分領之。

  在那個時候,幽州突騎督并非單獨成軍,而是分屬五部,一部250人,總共1250具裝甲騎。

  而且,西晉也不忌諱從幽州招兵。

  幽州突騎督的主要兵員以幽州的漢、鮮卑、烏桓為主,至西晉末年,鮮卑人已成為主流。

(四)東晉時期  或許有讀者奇怪,東晉和北朝打,經常騎兵對沖,哪來的?

  如果說南方找一找,還是可以開辟不少養馬地的話,那么騎戰傳統哪來的?

  沒有騎戰傳統,熟悉騎戰的群眾基礎就不大,想招募優秀的騎兵難上加難。

  其實很簡單。

  劉秀開國時,將幽州突騎的家人南遷,一部分人在洛陽,一部分分散安置到南陽、潁川。

  偶爾補充禁軍、黎陽營突騎編制時,也會從這兩個地方選人。

  本書中曾經提到潁川、南陽有人向邵賊買馬,當時沒人覺得奇怪嗎?

  書里提到潁川士族湊了多少騎兵,荀畯第一次見邵賊也帶了不少騎兵,就沒人提及潁川士族為啥能整這么多騎兵嗎?

  其實這就是原因。

  南朝大名鼎鼎的淮潁突騎來源就是這些地方。

  衣冠南渡之時,潁川、南陽及附近郡國的士族南下,帶走了大量私兵部曲,這些人是有一定的騎兵傳統的,因為他們都算是劉秀遷過來的幽州突騎后裔。

  但淮潁突騎在東晉時期戰斗力沒那么強,無法和正牌幽州突騎相比。

  劉裕就不是很滿意,攻滅南燕后,大量收編鮮卑騎兵,組建“鮮卑虎斑突騎”。

  石勒滅王浚的時候,曾經罵他:“君位冠元臺,爵列上公,據幽都驍悍之國,跨全燕突騎之鄉,手握強兵,坐觀京師傾覆,不救天子,而欲自尊。”

  看吧,石勒都知道幽州突騎的名聲。

  但中央禁軍的突騎都以鮮卑居多了,幽州突騎這時候徒有虛名罷了,或許——這里的幽州突騎,主要指的是到幽州境內生活的鮮卑人吧。

  東晉后半段,北方進入十六國時期。

  這一時期,是具裝甲騎開始大發展的年代。

  因為胡人建立的政權,天生有騎兵優勢。

  另外一點就是,從西晉末年開始,到劉漢、前趙、后趙及鮮卑諸燕,步兵都很菜,往往被騎兵一沖就完蛋,實在硬一點的,上具裝甲騎也能給你沖散。

  慕容德進攻青徐時,對辟閭渾夸口:“都督元戎一十二萬,皆烏桓突騎,三河猛士。”

  這話肯定是夸張了,但慕容德一個鮮卑后燕殘余勢力,手下也有一堆具裝甲騎,足見當時非常流行。

  鮮卑人是非常喜歡具裝甲騎的。在沒進入中原時期,王浚就曾以大量馬鎧酬謝他們。

  也就是說,八王之亂時期,段部鮮卑就已經能組建數百、一兩千具裝甲騎了。

  整個十六國時期,具裝甲騎的數量逐漸增加,鎧甲越來越厚,馬槊越來越粗,簡直跟軍備競賽一樣。

  到南北朝時,具裝甲騎達到了巔峰,成為當之無愧的軍中核心。

  以北朝為例,本部落騎兵當具裝甲騎,其他部落的當輕騎兵或步兵。

  450年,元嘉北伐,柳元景、薛安都攻弘農,大敗北魏具裝騎兵,還俘虜了兩千多步兵,本來要殺的,后來這些人哭訴:“以騎蹙步,未戰先死。”

  即北魏用具裝甲騎督戰,逼迫步兵送死。

  當時北魏軍隊的構成是什么樣的呢?拓跋鮮卑的“沙漠之突騎”,外加其他胡漢百姓組成的“咸夏之勁卒”。

  與具裝甲騎地位相匹配的是,馬槊越來越變態。

  陳留公拓跋虔的馬槊就以尺寸長、份量重而聞名,“槊大稱異”。

  拓跋虔曾經把他的槊頓在地上,敵兵拔不出來。

  南北朝后期,賀拔勝追擊高歡,因為槊太重,必須雙手持,故沒帶弓箭,讓高歡跑了,后悔不已。

  蕭梁時,少府造兩刃槊,長5.88米,直徑超過0.1米。

  羊侃“執槊上馬,左右刺擊,特盡其妙”。

  這個槊還有個折樹槊的美譽,即羊侃策馬舞槊的時候,威勢太過驚人,別人嚇得爬上了樹,因為人太多了,把樹枝折斷。

  為什么要搞這么變態的馬槊?

  因為具裝甲騎的馬越來越高大,甲越來越厚,不得已而為之。

  不過這也是具裝甲騎輝煌的頂點了。

  后來,在戰爭中,人們發現,適當減輕一下鎧甲的重量,減輕馬槊的重量,提高機動性,比純粹疊甲更好一些。

  任何事情,都有個平衡點。

  原來搞得太極端了,不可取。

  這從薛安都一次戰斗中可以體現出來。

  北魏“縱突騎,眾患之”,薛安都把鎧甲脫下,提升機動力,然后把北魏那些鐵罐頭耍得團團轉。

  不過這時候還只是出現了苗頭,沒引起大范圍的重視。

  等到各自的步兵也練出來,尤其是當具裝甲騎居然沖不動步兵時,人們就意識到該適可而止了。

  于是,具裝甲騎不但開始輕量化,同時編制也大大縮減。

  南北朝結束,隋代時,可能還有點風氣殘留,隋朝保留了五千多具裝甲騎的編制。

  到了唐代,具裝甲騎規模進一步縮減,最多時也就三千出頭。

  到了北宋有多少,我不太記得了,應該比唐朝還少。

  不過到了北宋末年,具裝甲騎居然來了一次“文藝復興”。

  在大家都不太玩這個兵種,編制大大縮小之時,金軍卻愛上了此物,以為沖陣主力,還經常得手。

  不得不說,有些時候歷史就是個循環。

  最后說一下上章騎兵突襲的事情。

  我發現,不少人評判一件事物,缺乏“中間思維”。

  什么叫中間思維呢,就是萬事萬物不是非黑即白,大部分時候是灰色的,并不處于極端狀態,而是中間態。

  二極管思維的人,要么認為古代軍隊組織度超高,強悍鐵血,要么把古代軍隊貶得一文不值,說現代中學生訓練成軍,都能輕易打垮古代的軍隊。

  太極端了。

  古代軍隊的組織度、實力,處于這兩種認知的中間態,且歷朝歷代或每個朝代不同軍隊之間的差異很大。

  騎兵波次前進,為什么覺得是高難度事情?你是不是把古人組織度想得太低了?

  唐代經常派出少量軍隊,從中原出發,抵達邊境后,臨時征發突厥、粟特、回鶻、契丹等雜胡部落,配合作戰。

  而這支出發的唐軍,內部構成也不一定全是漢人,而是各族都有。

  這種混編而成的部隊,唐軍占少數,各族雜胡占多數,大部分人語言不通,人種都不一定一樣,還是臨時征發的,沒配合過,相互間不熟悉,人家能追擊上千里。

  再說東漢年間,禁軍突騎去邊境,征發郡國突騎,再征發烏桓、匈奴、鮮卑等部落兵,一起去草原,長途奔襲打仗,都是臨時編組的。

  你是不是把古人看得太低了?

  邵賊奔襲的部隊,義從軍2500人,驍騎軍1300-1400人,涼州軍2000人,自己的親兵300+,另有乞活軍烏桓人300。

  義從軍是自己的經制之軍,驍騎軍是禁軍,涼州軍是涼州正規軍,都是常年打仗,訓練頻繁的軍隊,分批前進,你覺得要什么天頂星組織度?

  草原部落都能玩。

  常有草原大汗南下,先打依附中原的部落,然后裹挾他們一起南下,也是分批次前進,還分兵多路,互相配合。

  是不是把這些常年打仗的人想得太無能了?

  真正降低組織度的事情,是那種主官為了防止下面人尾大不掉,把所有士兵打散,然后隨機安排到一個新營伍里面,讓基層軍官互相間不熟悉,軍官與士兵間不熟悉。

  像這種保留原單位,基層組織不動,互相之間仍然是熟悉的人,只是上級軍官間溝通的事情,你以為他們不能勝任?

  怎么會有這種奇怪的想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