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915多繳點稅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唐植桐確確實實忘記了地皮差價的事情。

  如果記得這回事,他絕對不會在孟慶豐提議看房的時候帶上小王同學。

  只要不帶著她,哪怕孟慶豐說有兩千塊錢差價,唐植桐都能很輕松的拿出來,然后回頭給家里報個四五百,這事就過去了。

  眼下小王同學知道了,也就不能再瞞著母親,唐植桐只能通過借錢的方式把這個窟窿給堵上,回頭再想辦法把這錢給賺回來。

  不過這樣也好,起碼在所有經辦人的眼里,自己這次換房是清清白白的。

  張桂芳一聽這茬,眉頭都沒皺:“我這能拿出三百塊錢,夠不夠?”

  “回頭再跟葉主任吱一聲,兩家一塊湊湊就差不多了。您能攢下三百?我還以為頂多二百塊錢呢。”見母親沒有意見,唐植桐舒了一口氣。

  “大頭是賣雞的錢,雖然給了你大舅一點,但你們平日里給的生活費花不了,我也攢了些。”張桂芳此時只恨自己攢的少,這種事情還要跟親家母開口。

  “您真會過日子!”唐植桐在前面蹬著自行車,由衷的贊嘆道。

  “這都是往寬了花,是你和文文給的多。”日常生活中憑票的東西越來越多,不僅價格都是固定的,連每戶的供應量也是有定數的,而自家由于有存糧的緣故,不用出去倒騰吃食,花錢的地方自然就少了。

  張桂芳對眼下的日子很知足,她覺得這一切都離不開有個好兒媳婦,既然新院子離兒媳婦單位近,換就換吧,更何況附近還有學校、公園的加持。

  小王同學回來的比平日里晚一些,不用問,唐植桐就知道這是回娘家了。

  果不其然,吃完晚飯回到廂房后,小王同學從自己挎包里掏出來一個信封:“我從咱媽那拿了三百,如果不夠的話,我再讓咱媽想想辦法。”

  “足夠了,你婆婆那還有三百呢。沒想到你這么利索,我還想著等明天去看看需要多少錢再跟咱媽開口呢。”唐植桐接過信封,心里有些沉重。

  雖然葉主任的級別上去了,但給婆家寄的錢也多了,而且馬上就是假期,靜瑩、鳳珍學鋼琴的學費,敬民、鳳芝的補課費用,都是葉主任承擔的,給自家這三百,想必壓力一下子就上去了。

  “小唐同志,接下來要努力創作賺稿費了,咱爭取早一點把錢款還清。”小王同學努力板著臉拍了拍丈夫的肩膀。

  “請小王老師放心,我一定努力賺錢!”創作只能當個愛好,一首歌才十塊錢稿費,要想還清這六百塊錢,還不得天天在家磨曲子?

  先不說自己會不會江郎才盡,就算能想出來,這數量也有些駭人聽聞。

  相比起來,唐植桐還是覺得用空間里的魚和兔子換錢來的更安全。

  當然,用去什剎海釣魚、去山上打兔子只是做做樣子,到時候自己完全可以用這個理由順理成章的把空間里的錢拿出來還賬。

  我真是個小天才,想到這里,唐植桐美滋滋的笑了。

  “你買鏈條做什么?在包里跟飯盒碰了一路,丁零當啷的。”收到丈夫的保證后,小王同學轉手從他的挎包里掏出了鏈條和內胎膠條。

  “哦,買來給敬民做玩具的。”唐植桐接過鏈條和膠條,打算今晚把手工給做出來。

  “他跟你要玩具了?”小王同學一聽,眉毛就有豎起來的傾向。

  “沒有,是我想給他做的。敬民最近多聽話啊,都繞著你走了,我這個當姐夫的,不得支情?包里應該還有根輻條,你給拿出來。”唐植桐找出鉗子、釘子、鍍鋅鐵絲和細銅絲,拉過小馬扎,準備動手。

  “那都是他應該做的,不用給他做玩具。”小王同學雖然嘴上這么說,但還是從丈夫的挎包里找出了輻條,并搬了小馬扎,坐在丈夫旁邊看著丈夫做手工。

  鏈子槍不難做,彎鐵絲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可能有點難度,但對于唐植桐這種壯漢來說只是有一點點難度,畢竟就一把鉗子,想把槍架子彎在一個水平面上還是要費一番功夫的。

  彎好鐵絲,再找塊磚墊著,用釘子對準鏈條中間的軸,鉗子砸在釘子上,把軸給沖掉,剩下的鏈扣備用。

  由于唐植桐買到的是廢舊鏈條,上面油污、鐵銹不少,唐植桐簡單的用報紙給擦了擦,打算就這么用。

  所有的鏈扣要串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槍口的位置,由兩個鏈扣組成,用剛才擰下來的輻條冒串起來固定住,剩下的鏈扣串一起,組成槍管。

  為了美觀,唐植桐又找出黑色的絕緣膠布,眼下這玩意真的是布做的,再過若干年,這種膠布連同醫用膠布就都變成了膠帶。

  用絕緣膠布將鏈條纏起來,不僅美觀,還增強了槍管的穩固性。

  “還挺好看。”小王同學看著這些零零碎碎的東西在丈夫手下一點點的成型,不由的發出感嘆。

  “一會還有更好看的。”唐植桐用細鐵絲將彎好的槍身做了加固,用皮筋把板扣固定好,最后再把內胎膠條裁成合適大小綁在槍管上。

  一把鏈子槍就做好了,全程也就個把小時。

  “讓你見識一下我自己手搓的火槍。”唐植桐拿在手上試了一下,扳機扣動流暢,這力度對于敬民來說應絲毫沒有壓力。

  唐植桐拿出一盒火柴,取出一根,將槍管一分為二,將火柴頭沖著槍尾從輻條帽里穿過去,然后歸位。

  最后照著沒人的地方,扣動扳機。

  “啪”的響聲,伴隨著一縷青煙,火柴棍已經飛了出去。

  “我試試。”小王同學見獵心喜,她小時候玩過真家伙,但都是在沒有子彈的情況下玩的,每次都是自己用嘴配音,總歸少了一點意思。

  等再大一些,才有機會學了射擊,不過這已經過去了很多年,小王同學有些想念。

  唐植桐把鏈子槍和火柴遞給小王同學,自己則樂呵呵的把地面清掃干凈。

  “好玩吧?”唐植桐收拾好,洗了把手,問道正瞄準門簾射擊的小王同學道。

  “嗯,敬民肯定會喜歡的,不過,就是有點費火柴。”小王同學又打了一槍,看著已經空了一大半的火柴盒,有些不好意思。

  “不要緊,咱媽那又沒有人抽煙,平時也就用火柴點個爐子,一天十來根還是能供的起的。再說了,沒火柴也能當個樣子貨玩。”相比較火柴,唐植桐更在意小舅子的童年樂趣。

  7月6日,星期三,有點多云。

  一早,唐植桐找出了房本、戶口本,張桂芳也將三百塊錢給了他。

  雖然換房對化工原料公司來說是公事,但對唐植桐來說就是私事,這種事情最好不要占用太多的工作時間,如果今天能把所有手續都辦完,那就再好不過了。

  聽鑼聽聲,聽話聽音。

  話說昨天孟慶豐看到唐植桐兩口子商量那九百塊錢的地皮差價后,就琢磨過來,唐植桐這是不打算跟自己借錢。

  孟慶豐想著跟唐植桐結下友誼,單憑這換房,他覺得還差了點意思,所以昨天回單位后找了個房管局的故舊。

  今天一上班,孟慶豐就在等唐植桐過來,等見到人,立馬起身相迎:“哎呀,小唐同志果真信人!”

  “孟主任操心費力給找了那么好的一處宅子,我是肯定要來的。”唐植桐握著孟慶豐的手,跟他寒暄道。

  “客氣了,咱們這是保持優良傳統,繼續相互配合。”孟慶豐的眼睛都快笑成了一條縫,無時不在提醒兩人的淵源。

  “孟主任說得對,相互配合。”面對孟慶豐的暗示,唐植桐也笑瞇瞇的應著,雖然他從來沒有當面說什么感謝的話,但唐植桐能從態度上察覺到老孟在換房上對自己的照顧。

  實事求是的講,現在公家單位想用民房,辦法還是有很多的,其中最方便的一種叫做征用,大部分都是用貨幣補償來解決問題。

  在征用之外,還有拆遷,前年開建的一些大工程所占用的地皮基本都是采用拆遷來完成的,拆遷的范圍不僅僅限于活人,還有墳墓。

  西邊某個賓館項目建設的時候連墳都得遷,但由于很多都是無主的,最終深埋了4000座,遷葬1000座。

  “關于差價的問題,咱們去一趟房管局,這事還是由他們那邊評估出價更合適,你覺得怎么樣?”孟慶豐雖然在化工原料公司位高權重,但在涉及資金方面也不好專權,因為下面真的有職工監督。

  “沒問題,那咱們過去一趟?我捎帶著了解一下怎么辦理換房手續。”唐植桐樂見其成,既然已經做好了加錢換房的準備,那自然是證據越扎實、流程越正規,越好。

  有孟慶豐領著,唐植桐很順利的來到了房管局,等了一會才見到了這邊的接頭人,是個副局長,姓祝。

  “哎呀,對不住,最近因為換房的事一直在開會。”祝局見到二人后先握手,后道歉。

  “祝局這是為咱們四九城的居民鞠躬盡瘁,我們等的甘之如飴啊。”孟慶豐在旁說著客氣話,唐植桐則在一旁裝小透明,不吭聲,只點頭附和。

  “哈哈哈,少花花轎子抬人。”祝局笑笑,表現的跟孟慶豐很熟絡,甚至給兩人倒了兩杯水。

  “老孟把你們換房的事情跟我說了,小唐同志,你那房子最近交地產稅了嗎?”祝局坐定后問道。

  “前兩年換房本的時候交了,換了房本后就沒再交過。”唐植桐回答的很坦誠,這玩意不交的大有人在,而且沒有人專門上門去收,想不起來也很正常。

  “這樣吧,我回頭交代花市那邊給評估一下,到時候你按照評估的金額補交地產稅,金額會高一點,但在換房的環節,能給你省出些差價。”規章制度都是明擺著的,祝局也沒法大手一揮把鐵轆轱把和大石作胡同的地價給調成一致。

  唐植桐不太明白這里面怎么操作,但聽懂了,稅高代表著地價高,這樣在交換的環節,兩邊地價的差價就小,多繳五塊錢的稅,可能就能給自己省下一百多的差價。

  不過唐植桐沒有吭聲,聽后先看了看祝局,又看了看孟慶豐,欲言又止。

  這種操作確實能給自己省下錢,但以后有沒有后患?若是后面有人翻賬本,就得不償失了,畢竟唐植桐覺得自己不差這點錢。

  “有什么話說就行。”孟慶豐看出唐植桐有話想說,在旁邊給出了信號。

  “祝局,孟主任,我眼皮子淺,有說錯的地方,您二位盡管批評指正。”唐植桐一開口就給自己的發言定了個調子。

  “我個人非常感謝兩位領導的照顧,但我不想這事給二位帶來麻煩,咱們還是按照規章來辦,手續上給加急一下就成,因為我這邊也是有工作的,沒法長時間來回跑。”

  來之前,唐植桐壓根沒想到孟慶豐會這么為自己考慮,雖然駁了他倆面子不太好,但唐植桐更在乎換房的合法性,不允許過程中存在瑕疵,尤其還是這種涉及資產流失相關的事情。

  “小唐,這個不算違規。實話跟你說吧,房管局這邊稅收也是有任務的,你地產稅交的高了,我們搬過去也得按照這個標準交,有了帶頭的,房管局后續才方便把那邊的地價給提起來。”祝局還沒開口,孟慶豐搶先一步在旁邊解釋道。

  “老孟說的對,你多交點,也算幫了我們忙。”祝局在一旁幫腔,昨天兩人見了一面,深入溝通了換房的事情。

  房管局這邊的訴求是多收稅,孟慶豐那邊對稅倒無所謂,國有公司嘛,稅給誰都是給,利潤最后也都是全部上繳。

  在孟慶豐看來,這么個操作下來,總能拉近跟唐植桐之間的關系了吧?

  “那……行吧。”既然兩位領導都這么說了,唐植桐也不好駁了他們的面子。

  多繳就多繳吧,就是鐵轆轱把的鄉親們以后要多繳一點地產稅了,不過也沒那么多,畢竟不是誰家都有自家那么大的院子,更何況地產稅存在不了多少年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