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096離別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第97章(二合一)

  是夜,唐文邦舅甥倆休息在唐植桐以前的臥室。

  第二天早飯后,張桂芳進門疊被子,發現昨天怎么拿進去的,被子還怎么樣放在那,舅甥倆根本就沒蓋!

  “大哥,夜里冷,您和外甥怎么不蓋被子呢?被子都是新的,不臟。”張桂芳有些想歪了,以為唐文邦嫌臟沒蓋。

  “我們在東北習慣了,裹上皮襖就能湊合一宿。不蓋被子不是嫌臟,是嫌新。我們就住一宿,值不當得沾身。”唐文邦樂呵呵的解釋道。

  “你這……您這也太見外了。”張桂芳誤解后有些不好意思。

  “都是自家人,不外道這些。桉子,一會你領我們去陵上看看吧。”唐文邦跟張桂芳解釋一句,又朝唐植桐說道。

  “好的,大伯。您就不多住幾天?”唐植桐爽快答應下來,掃墓是應有之義,但來去匆匆有點著急。

  “回去吧,出來已經十來天了,回去路上還要兩三天,探親假都不夠用了。等以后有空了再來,你們也可以去東北。”唐文邦笑呵呵的邀請道。

  “行,有機會一定去看您和小姑。”唐植桐鄭重許諾道。

  小王同學今天照常上班,但沒有騎自行車,把車放在了家里,自己出門坐8路車上班。

  8路車途徑鐵轆轱把,地安門下車,再往西走一站路就是北圖,還算方便。

  三人騎著兩輛自行車,直奔墓園。

  唐文邦騎著唐植桐的配車,車把上掛著張桂芳準備的祭品。

  唐植桐騎小王同學的,蘇念斌坐后面,這個車座比配給投遞員的后車座要舒服。

  早春的墓園很寂靜,沒有鳥鳴,更沒有香。

  墓園有專人打理,墓地價格也公道,普通百姓完全負擔得起。

  老太太和唐武國的墓緊挨著,老太太去世的時候,唐武國憋氣和咳嗽都已經嚴重,雖然沒人說,但他似有所感,一塊買了兩塊,自責說沒能照顧好老娘,等到了地下再繼續盡孝……

  由于昨天悲傷的感情得到宣泄,唐文邦今天狀態好了些。

  “娘,兒子不孝,來看您了。俺爹的墳讓那幫人給刨了,一點尸骨都沒留下,我只帶了幾捧土來。娘,兒子這輩子都不想再回去了……”唐文邦拿出毛巾,眼睛含淚擦拭墓碑,仿佛在給老太太洗臉后擦干一般,動作輕柔。

  唐文邦擦的很仔細,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當擦到右下角立碑人的時候,他愣了一下。

  落款是:孝子唐文邦、唐武國,孝女唐婷,立。

  把老太太的墓碑擦干凈,唐文邦把從老家帶來的土灑在了老太太墳頭,又著手擦拭唐武國的墓碑。

  “大伯,我來吧。”唐植桐伸手,想代勞。

  “還是我來吧,上年紀了,以后也來不了幾次了。”唐文邦拒絕了唐植桐的提議,慢慢的擦拭著唐武國的墓碑。

  “老二,哥來看你了。”

  “武國、武國,咱爹給你起這個名,就是想讓你身體壯壯的。以前你身體比我還好,怎么說去就去了呢?”

  “老二啊,哥給你道個歉。哥夢到過好幾次咱分開的那天,每次哥都兇你,怨你憋不住。可看到咱娘墓碑上的立碑人,哥知道哥錯了,你也不愿意分開,哥的埋怨沒道理。”唐文邦對往事耿耿于懷,否則昨晚也不會提到一家人分開的原因,多少有些埋怨在里面。

  “老二,哥得謝謝你,謝謝你替哥和小婷照顧娘,替我們盡孝,幫我們給娘養老送終。”

  唐文邦就如跟弟弟拉家常一般,語氣平和,但感情真摯,聽得唐植桐眼圈都紅了。

  等唐文邦將弟弟墓碑擦拭完,不假人手,親自擺上祭品,燃香,分別插在老太太和弟弟墳前。

  然后就這么蹲在墳前,跟老太太和弟弟念叨了一番自己和唐婷分別后的際遇,待香快燃盡時,唐文邦才規規矩矩的燒了紙錢,帶著唐植桐和蘇念斌磕頭拜祭。

  回去的路上,氣氛有些凝重。

  唐植桐主動跟唐文邦提道:“大伯,現在我家住的房子,是奶奶以前盤下來的,按理來講,這里面有您和小姑一份。”

  “你的歪理?誰給老人養老,房子就是誰的。你奶奶明事理,不會將房子分給我們的。”唐文邦聽出了侄子話里的意思,直接拒絕道。

  “奶奶確實沒這么分,不過奶奶說饑荒一旦起來,沒有三年緩不過來。您帶那么多東西過來,家里怎么辦?”唐植桐隱晦的提醒道。

  “你奶奶真這么說過?”唐文邦狐疑道。

  “嗯,真說過。”唐植桐繼續扯謊,這個他拿手,已經騙過很多至親,善意的謊言,不能缺了大伯。

  “哥,放心好了,山上獵物可多了,大舅和我爹每次進山,都能打到東西。”蘇念斌坐在唐植桐車后,非常樂觀的說道。

  “那你們買糧食還好買嗎?定量減了嗎?需要糧票嗎?”唐植桐對著蘇念斌接連三問。

  “嘿嘿,在家都是我媽買,我還真不清楚。”蘇念斌不好意思的說道。

  “定量減了點,買糧要憑票,但不難買。加上上山獵些東西,家里夠吃。”唐文邦清楚一些,接茬道。

  “大伯,靠山吃山,如果以后上山打獵的人越來越多,您還能保證每次都有收獲嗎?”唐植桐慢慢把唐文邦往那方面引。

  “你是說……?”唐文邦懂了侄子的意思。

  “嗯。您那邊離東邊不遠,有法子嗎?”唐植桐非常肯定的點點頭,并指出一條囤糧的來源。

  “不大好辦,冰快化了,我試試吧。”唐文邦皺起眉頭,似乎在思索著處理辦法。

  “大伯,如果以后真發生了,您一定跟我說,我這還有點路子,千萬別不好意思。”唐植桐鄭重承諾道。

  既然一家人聯系上了,而唐植桐正好有空間,如果放任不管,估計老太太會第一個不放過大孫子。

  何況唐文邦對弟弟家仁義,聽說關內鬧饑荒就開始準備,此次直接帶來了兩大袋子山貨!這份恩情,唐植桐得承!

  “你們說的啥?我怎么聽不懂?”蘇念斌聽得一頭霧水,發問道。

  “誰讓你只是初中畢業呢,等你讀完高中就明白了。”唐植桐調侃了蘇念斌一句。

  “桉子哥,你比我大不了幾歲,你也是初中畢業好不好。”蘇念斌大為不滿,感覺被看扁了。

  “我在讀業余中專,這叫工作學習兩不誤。說真的,你該繼續讀書的。你為啥沒繼續讀?”唐植桐對這個小表弟印象不錯,真心規勸道。

  “我媽說考不上中專就不讀了,讀高中沒啥用,還耽誤三年,要少賺不少工資呢。”蘇念斌給唐植桐解釋,態度很無所謂。

  “你初中學習成績怎么樣?”唐植桐繼續問道。

  “中不溜吧,反正再使勁也考不上中專。”蘇念斌語氣里有些許自暴自棄。

  “大伯,您回去勸勸小姑,念斌最好繼續讀高中,后面考大學。哪怕第一年考不上,還可以繼續復讀。普通人家的孩子,這是最寬的一條路,只要考上,以后就是坦途。”唐植桐不再勸蘇念斌,轉而勸唐文邦,唐文邦在小姑那很有分量,從蘇念斌名字上就能看出,文武斌,兩個哥哥的名字。

  “行,我回去勸勸你小姑。”唐文邦若有所思,答應下來。

  “嗯,我和靜文還能有點存款。”出言不出錢,那叫說話輕飄,有出錢的態度,那叫真心幫忙。

  唐植桐當然希望唐家大家庭多出幾個大學生,但依舊是點到為止,哪怕對至親,很多話也是過猶不及。

  “還到不了這一步。”唐文邦婉拒了唐植桐的好意,眼瞅著要到建國門外大街,就跟唐植桐說道:“你倆先回去,我去車站買票。”

  “大伯,您等等,靜文昨晚說今天給問問車票的事來著。”唐植桐出言攔住唐文邦。

  “排個隊就能買,咱腿腳不值錢。你快打電話告訴她,這點事搭人情,值不當的。”唐文邦聞言,催促道。

  “好來,您和念斌等一會,我給靜文打個電話。”建國門外大街已接近鬧市區,路邊有公話,唐植桐把車騎到公話旁邊,停下打電話。

  電話要通后,王靜文在那邊說道:“正想給你打電話呢,等不及了?”

  “大伯要去買票,我攔著先問問你,不好辦的話,我們就去排隊。”唐植桐解釋道。

  “你也不看誰出馬,事情辦妥了,我說你記?”王靜文輕笑道。

  “嗯,你說吧。”

  王靜文在電話那頭把車站哪個辦公室找誰說了一遍,由于旁邊有人,唐植桐聽完后沒有重復,而是讓小王同學又重述了一遍。

  “好,我記下了。如果時間來得及,下午我去接你。你下班后,如果我不在門口,你再坐車。”唐植桐掛電話前跟小王同學交代了一句。

  掛了電話,唐植桐順帶要了兩盒四毛九的牡丹,一并交了錢,才走向唐文邦舅甥倆,“大伯,辦妥了,隨時能去取票。”

  “這事整的,我昨天就該把車票買好,省的讓你們托人情。”唐文邦懊惱的說道。

  “沒多大人情,您別放心上。要不您和念斌在這再住兩天吧,我帶你們去逛逛故宮、長城,去嘗嘗烤鴨。”唐植桐真心挽留道。

  “不那個錢,留著買倆饃吃不好嗎?”唐文邦搖頭堅決拒絕道。

  “得,那我去取票,您和念斌先回去歇著?”唐植桐試探的問道。

  “一塊去吧,我們在外面給你看著車,省下個存車錢。”唐文邦答道。

  “行,那就一塊。”

  沿著建國門外大街往西,就是東長安街,唐植桐一邊騎一邊給兩人介紹路兩邊的建筑及歷史淵源。

  三人很快來到前門站廣場前,唐植桐自己進售票大廳去取票。

  小王同學定的車票是臥鋪,其實是葉志娟協調的,王靜文臉面還沒那么大。

  唐植桐根據小王同學電話里說的,找到人,遞過去兩盒煙,客套一下也就收下了。

  接下來人家帶唐植桐來到機關單位取票窗口,跟里面說了幾句,唐植桐交錢,順利拿到車票。

  臥鋪票價比硬座貴一些,但價格并不離譜,由于工資已經全部交給張桂芳,唐植桐買票的錢都是昨晚小王同學私下補貼的。

  唐植桐很自覺,大伯帶來的山貨得送岳母那一些。

  “大伯,票拿好,丟了可不好補。”唐植桐回到車站廣場前,舅甥倆守著自行車沒挪窩。

  “這是?臥鋪?”唐文邦不確定的問道。

  “嗯,臥鋪。大老遠的,臥鋪舒服點,睡一覺就到了。”

  “這……這不合適吧?我們這身份坐著局促。”唐文邦手捏著車票,猶如兩顆要響的鞭炮,咬手。

  “您放心坐,放心睡,都打好招呼了。這是我和靜文當晚輩的一點心意,您就別推辭了。”主要是小王同學考慮的周到,唐植桐屬于厚著臉皮邀功。

  “這事鬧的,替我謝謝靜文。票錢我得給你們。”唐文邦說著就要往外掏錢。

  “大伯,咱是一家人,今兒您要是見外,您帶的那些山貨我可不敢留。”唐植桐擋住唐文邦的手,不讓他往外掏。

  “行,行。等你和靜文去我那,我好好招待你們。”唐文邦見侄子態度堅決,只能苦笑著收了。

  “行,我們一定去。那咱現在回家吧,我給您炒咸菜。”

  回到家,張桂芳早已備好午飯,并蒸了一鍋饅頭,打算給大哥和外甥帶著路上吃。

  唐植桐則麻溜的炒咸菜,張桂芳實在,洗干凈了一個小的咸菜壇子,三四升的樣子,唐植桐炒了三鍋才裝滿。

  用過午飯,唐植桐把唐文邦和蘇念斌送上火車,在車上,唐植桐把自己僅剩的一塊小黃魚悄悄地塞到了大伯手里:“大伯,這個您拿著。”

  “不行,不行,哪有晚輩給長輩這東西的道理。”唐文邦覺得壓手,展開一看想塞給唐植桐。

  “大伯,您先拿著,這是給您應急用的,東邊可不收咱這的錢。過兩年,您用不上,再給我都成。”唐植桐態度堅定,奶奶臨了臨了還掛念著這對兒女,既然自己有,就有責任替奶奶做這件事。

  “行。你們一定要保重啊!有事沒事都常寫信。”唐文邦沒再堅持,拍拍侄子的肩膀,眼里飽含深情,他知道,這一走再見面就難了……

  “嗯,您放心吧,等有機會我去看您。”唐植桐不是客套,是真有打算去的想法,那里離邊境近……

  感謝大佬“舊巷外的貓”1500點賞!

  抱歉,孩子又發燒,今天的章節晚了一會。

這波支原體太霸道了,大家一定帶好口罩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