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504章 所向披靡的北美賽季(4K)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返2002:自由系巨星

  你怎么又提獎金的事?

  陳然不止一次地強調過網球比賽的獎金還是太低了。

  可作為世界第一人,你天天將獎金掛在嘴上真好嗎?

  不是說華夏運動員很羞于公開談錢嗎?

  可陳然竟然比那些歐美運動員還喜歡公開談錢。

  這真是活久見了。

  當然,陳然顛覆對于華夏運動員刻板印象的事情也不止一次了,大家也早于習慣了。

  不僅僅是他作為“球員聯盟”的領袖會網球選手發聲,還有2005年開始所有大師賽的決賽從五盤三勝制改成了三盤兩勝制,也是陳然代表球員工會施壓的結果。

  大滿貫的獎金是大師賽的兩倍還多,所以你大師賽決賽憑什么五盤三勝。

  同時,2008年燕京奧運會的決賽,也調整成了三盤兩勝制。

  目前所有的男子網球比賽,除了四大滿貫賽事之外,全部都是三盤兩勝制。

  這個時間點足足提前了好幾年。

  “我強調一下,我希望提高獎金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其他球員發聲。”

  陳然緩緩說著:“對于我們這些全年都在世界各地奔波的網球選手而言,大師賽的獎金非常重要。”

  “畢竟一年只有四個大滿貫賽事,而250賽獎金太低,500賽只有32個簽位,競爭激烈,而大師賽有56個簽位,超級大師賽則有96個簽位。”

  “一年有9站大師賽,所以大師賽的獎金是絕大部分球員的重要組成。”

  這話說得的確一點毛病都沒有。

  顯然,這個當今網壇第一人又借機在向ATP方面施壓了。

  “對了,陳……”

  美國的記者們想起了另一個受人關注的問題:“如果英國政府不調整稅率政策的話,你以后是否不去參加溫布爾登了。”

  “我是不是比安德烈更有勇氣,安德烈每次只能罵罵咧咧,但只能乖乖去參加。”陳然調侃了一句。

  在他之前,阿加西的確是最具有商業價值的網球選手,勝過14屆大滿貫得主桑普拉斯。

  由于阿加西身負眾多全球代言,每次去英國比賽前,都要補一筆稅款。

  不過這個光頭雖然嘴上罵罵咧咧,但還是老老實實交了稅款去參加比賽。

  畢竟你很難拒絕溫布爾頓。

  相對比之下,陳然真的太瘋狂了。

  他選擇和西班牙,以及德國方面簽約的方式,來向英國方面施壓。

  大不了老子的草地賽季就是馬洛卡和哈雷了,偏偏缺少溫布爾頓。

  但你轉念一想,羅迪克這小子天天在紅土賽季打醬油,哪怕參加法網都一輪、二輪游,那點積分和獎金,跟沒參加有什么區別呢?

  那么多球員因為不喜歡紅土而缺席法網,老子不喜歡英國佬的稅務政策,抵制一下溫網又怎么了?

  另外,這跟系統也有關系。

  陳然在之前打完法網時候,系統提示他的身體已經亮紅燈了,必須休息。

  要是堅持繼續參賽,可能會遇到足夠影響職業生涯的傷病。

  穆雷的例子歷歷在目。

  這家伙巔峰期明明有著比肩三巨頭的實力,結果就是帶傷參賽,把自己弄廢了,職業生涯末年,比他更年輕的德約和納達爾還能贏得大滿貫,他只能去參加ATP挑戰賽了。

  如果換成陳然的話,在自己不缺錢的情況下,可是受不了這種落差感,還不如干脆退役。

  你說你熱愛網球,不舍得離開球場?

  那伱可以開培訓班,教年輕人打球啊。

  好歹也是四巨頭之一,哪怕你學費定高一點,也不怕沒人報名啊。

  其實終究還是舍不得那些代言費。

  陳然還發現,自己的各項屬性已經會根據身體狀況出現波動了。

  比如他很長一段時間里,技術、體能和精神這幾項的屬性值都是95,但在法網結束之后,竟然下跌到了94,雖然他明明在紅土球場和納達爾大戰了無數次啊。

  不過在休息了將近一個半月之后,陳然的體能得到了充分的恢復,他驚喜的發現各項的屬性值又上升到了96。

  他算是明白了。

  到了這個階段,你要擊敗巨頭級球員好幾次,屬性值才能有微小的提升,而且越到后期越難。

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將平均值提升到97,其實能夠保持住96的水準已經實屬不易了  而且你要保持住這種巔峰狀態,必須有良好而健康的身體狀態,要不然你的屬性值就會有所滑落。

  這個也能理解,一個運動員最為巔峰的狀態也就只能維持幾年,這之后他的狀態也就起起伏伏,會有波動了。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有兩個三連冠,但大家都知道其實第二個三連冠時期的喬丹,其戰斗力比起第一個三連冠時期,至少下降了一成以上的水準。

  陳然最大的優勢,便是在系統的提示下,他可以隨時了解自己真實的競技水準。

  放棄某些比賽,讓自己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將身體狀態調整到最佳,可以維持住巔峰狀態。

  陳然也算摸到了一些規律。

  “到了30歲之后,身體素質出現下滑,不知道還能不能將平均屬性值保持在93分以上。”

  他在心里嘀咕著。

  30歲之后,只有保持住至少93分以上的屬性值,他才能壓制住那些90后球員,并可以和比自己更為年輕的德約科維奇形成競爭。

  如今,陳然在北美的人氣可不是蓋的,遠勝于姚名。

  作為當今世界網壇的男子第一人,加上又個性十足,特立獨行,非常受北美中二青年的歡迎。

  他所到之處,都有球迷和記者圍堵著。

  他的比賽,幾乎每一場的門票都能銷售一空。

  陳然每次來北美,也自然少不了參加商家安排的活動。

  北美和英國的區別之處在于,北美的商業活動雖然也要交稅,但不會像英國那樣雁過拔毛。

  這里的商,還是非常大氣的。

  由于多倫多大師賽和辛辛那提大師賽都不是超級大師賽,只有56個簽位,作為一號種子的陳然便享受到了首輪輪空的待遇。

  所以他如果要奪冠,跟250賽和500賽沒什么區別,只需打五場就行了。

  第二輪比賽,他的對手是一個從資格賽突圍,又闖過了第一輪的幸運兒。

  陳然感覺自己在休假之后,渾身是勁,又充滿了對比賽的饑渴感。

  他狀態超神,竟然以兩個6比0橫掃對手。

  這是他職業生涯里第一次在巡回賽這種級別的比賽上,一局未丟就橫掃了對手。

  如此表現,也讓現場球迷大呼可怕。

  第三輪比賽,陳然面對著克羅地亞名將柳比西奇,送出了兩根油條,以兩個6比1淘汰了對手。

  第四輪比賽,也就是4分之1決賽,陳然面對的是美國超級新星伊斯內爾。

  這位也是老對手了。

  當年在魔都的挑戰賽決賽上,陳然便是擊敗了此人,獲得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挑戰賽冠軍。

  這個2米08的大漢,用其犀利無比的發球讓當時還顯稚嫩的陳然頭疼無比。

  但時過境遷之后,一切就不同了。

  “當我面對陳然時,我感覺自己引以為傲的發球突然不靈了。”

  “甚至我有一種自己發球水準下滑了一大截的錯覺。”

  “當然,我知道這并沒有,我的發球水準并沒有下滑。”

  “陳然的接發球能力太可怕了,我相信目前沒有任何一人在這方面可以跟相提評論。”

  在賽后接受采訪時,伊斯內爾如此說道。

  2米08的身高讓伊斯內爾有著近乎恐怖的發球能力。

一場比賽下來,他送出20多個ACE球幾乎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再加上發球直得,想要完全對他的破發,對于不少網球選手而言,幾乎是一件難以完成的事情  2米08的身高來發球,這簡直太作弊了。

  但伊斯內爾這種BUG一樣的發球水準,在面對陳然的時候幾乎失效了。

  全場比賽下來,他僅僅發出了5個ACE球,更被陳然在兩盤比賽里完成了三次破發。

  6比3,6比4!

  這是陳然和伊斯內爾兩盤比賽的比分。

  別看這比分沒像前面兩輪那么懸殊,全場比賽下來,陳然沒留給對方任何機會。

  在陳然自己的發球局里,伊斯內爾幾乎是一分難得,離破發更是遙遙無期。

  陳然的優勢非常明顯,而全場比賽的時間也不過1個小時。

  太強了!

  許多體育媒體都發出驚人感嘆。

  如果紅土賽季沒有什么參考性,那對比一下之氣他在澳網的表現,陳然以一盤未丟奪冠。

  這一次的北美賽季,陳然延續了在澳網的火熱狀態。

  之后的半決賽和決賽,陳然更是勢如破竹。

  2個6比2,干脆利落地擊敗阿加西,帶走比賽。

  他繼續保持著對于這位前任網壇天王全勝的戰績。

  決賽的時候,陳然的對手又是納達爾。

  如果按照原時空的軌跡,這場決賽是納達爾對阿加西,而年輕的納達爾更勝一籌,以2比1擊敗了阿加西之后,職業生涯首次捧起了羅杰斯杯。

  但這次西班牙天才就沒這么幸運了。

  他在硬地球場的競爭力和陳然之間顯然存在明顯的差距,遠遠不及紅土球場。

  兩人在經過了一個半小時的激戰之后,陳然以6比4和7比5拿下勝利。

  一盤未丟,他第二次捧起了羅杰斯杯。

  ATP積分1000,而獎金是60萬美元。

  賽后,納達爾也不沮喪,他顯然知道自己和陳然之間的差距。

  不過這個家伙卻說了一句讓陳然意味深長的話。

  “陳,其實我都不知道自己那天在邁阿密是怎么反敗為勝的,是你沒休息好嗎,好像你最后一盤的體能出現了問題。”

  “嗯,比賽前一天晚上,可能太緊張了,我沒睡好吧。”陳然回了一句。

  “哈哈,所以那次邁阿密的冠軍是我運氣好。”納達爾也相信了陳然的鬼話,“希望在美網,我們不會提早相遇吧。”

  “你大概率會是三號種子,我們要相遇也至少在半決賽了。”

  “我希望是決賽,畢竟比起羅杰,我更不希望和你在決賽之前相遇。”

  他覺得自己在北美快速硬地球場的競爭力已經提升非常快了,但發現和陳然比賽依然沒機會,處處杯對方壓制。

  相比較之下,納達爾更愿意在決賽之前遇到費德勒,他覺得相對于陳然,自己在面對費德勒時還有贏球的可能性。

  “另外,我祝你可以贏得辛辛那提,好像你還沒有這項賽事的冠軍吧?”

  “是的,我希望今年可以圓滿一些。”

  “我退出了辛辛那提,希望你在辛辛那提多消耗一些,或許我可以在美網上占便宜。”納達爾打趣道。

  “哈哈,如果打滿不了三盤,我的消耗不會有多少。”陳然頓了頓,調侃道,“這里不是紅土,是快速硬地,不需要消耗戰,我完全可以速戰速決。”

  半個月之后,辛辛那提大師賽落下了帷幕。

  陳然在決賽里,經過兩次搶七大戰,以2比0擊敗了老對手,瑞士天王費德勒。

  從多倫多大師賽到辛辛那提大師賽,陳然再一次在北美這塊土地獲得了背靠著的大師賽冠軍。

  這場比賽,應該算是陳然在北美兩站大師賽上最為艱難的一場比賽。

  當陳然在領跑的時候,他發現費德勒為了追趕自己,也在不斷加快步伐。

  雙方都在不斷提升。

  但瑞士天王每一次看到勝利的曙光,最終都會被陳然無情的熄滅。

  兩次驚心動魄的搶七大戰,最終陳然以7比5和7比4,并不明顯的優勢贏下搶七。

  “搶七”一直是瑞士人揮之不去的夢魘。

  他和陳然之間一旦進入搶七,取得最后勝利的總是對方。

  這場失利,也讓全球的媒體和球迷開始了對方費德勒的群嘲。

  “你看,我就說過羅杰只能依靠著陳然缺席大滿貫才能偷一個。”

  “兩人別說在大滿貫上了,即使在大師賽決賽里交手都一直輸給陳然,唯一贏的一次還是年終的小組賽。”

  “男仆,一輩子都是陳然的男仆,世界第二人。”

  陳然繼續證明著自己是如今當之無愧的網壇第一人,連奪兩站大師賽冠軍,并且一盤未丟,所向披靡!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