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十二章 讓你小子吹牛比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那年花開1981

  有人說過,自己拼命掙錢,是為了在面對不喜歡的事的時候,有底氣有資格,昂起下巴說“不”。

  而李野拼命掙錢,是可以想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愿意給誰花就給誰花。

  像童明月、牛紅章那些人,總是算計李野兜里的鈔票,什么親情、大義之類的大道理一籮筐一籮筐的倒在李野腦門上,李野卻一分錢也不愿意給他們花。

  但是在面對有些人、有些事的時候,李野卻是個“敗家玩意兒”,就是花錢聽個響兒,心里也愿意。

  現在對于老方這些人,李野就愿意花錢聽個響兒,

  上輩子年輕不懂事的時候,李野跟一群小伙伴讀到“最可愛的人”,其實不懂其中的含義,甚至還一邊讀一邊嬉鬧,等到后來接觸到一些退伍的人,看法也不盡相同。

  但是當看到他們排著隊沖入洪水的時候,就什么其他的心思都沒有了,只剩下無盡的慚愧和崇敬。

  大家都是人,都有七情六欲正義陰暗,但在某個時間點上,他們就是最可愛的人。

  海外的很多人不理解“解放軍來了”這句話的含義,但李野真的明白。

  所以今天就算是拿錢打個水漂,李野也覺得值。

  可偏偏人家老方什么都不缺。

  在這個“一切向錢看”的年代,人家竟然不缺錢,你說這事兒誰信?

  但李野不信也不行啊!人家老方有紀律,自己不能好心辦了壞事。

  老方看到李野的神色,爽朗的笑道:“兄弟你一看就是個實誠人,不相信老哥我說的話,其實我們還真缺點東西.”

  李野挑了挑眉毛,自信的道:“你說,只要我能辦到的,一定想辦法辦到。”

  老方認真的說道:“我們這個單位啊!主要承擔這條線上的運輸和保障任務,整天跟汽車打交道,所以我們迫切的需要性能更好的卡車,兄弟你要是有心,就盡早生產出跟小日子一樣好的車來.”

  剛才還充滿自信的李野,身家億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錢的李野,說不出話來了。

  就李野現在的財富,想買什么買不來?但人家老方所說的“自家生產的高性能汽車”,卻是花錢買不了來的。

  所以李野只能跟剛才的老方一樣,砸吧砸吧嘴,品味著嘴里那殘酒的苦澀。

  老方所在的駐地生活條件落后,他李野生產的汽車難道就不落后?

  誰笑話誰呀?

  姐姐李悅看了看李野,撇嘴嫌棄的道:“讓你小子吹牛比!”

  李野慚愧的笑了笑,無言以對。

  老方一看李野的表情,反而不好意思了:“誒誒誒,這是我的不對了,是我不對,其實我們現在用的東風車已經很好了,以前我開老解放,嘿,那滋味兒”

  老方挺有“氣氛組”的天賦,很快就轉換了話題,說起了他在318上堅守多年的軼事,其中不乏很有意思的笑話,引得酒桌上的人連連大笑。

  但是等到所有人都開心了之后,李野卻認真的道:“其實我也想造出世界一流的汽車,而且我也正在為了這個目標努力,

  但這需要時間,甚至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這會兒我沒辦法給你們答案.”

  眾人沉默了下來,老方再次看著李野砸吧嘴。

  然后,明顯已經喝了不少的他再次對著李野舉杯:“兄弟,你真是個實在人,我得再跟你喝一杯.”

  老方確實沒想到李野會這么實在,如果是別人聽了老方剛才的那番話,一定會說“請XX放心,我們一定會造出最好的汽車,”而不是像李野這樣坦然的承認跟世界之間的差距。

  所以老方覺得跟李野非常對脾氣。

  這時候,姐姐李悅說道:“我這個弟弟最講究一個實事求是,他參加工作還不到三年,就把一個幾百人的單位擴建到六千人的大廠,引進兩條海外先進生產線,填補國內多項空白.”

  “就我們車隊里那些面包車,就是他們廠剛剛研制的新型號,雖然暫時還不如國外的同類產品,但在國內已經是一流水準了”

  這下又輪到老方砸吧嘴了。

  本來剛才他看李野大咧咧的表示自己也可以雙擁共建,還尋思著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年輕胡吹大氣呢!

  結果好嘛!人家手下有六七千號兄弟,比自己這幾十年的老家伙混的好多了。

  老方端起酒杯,忽然又放下了。

  因為他酒量快到極限了,而李野的酒量好像深不可測,這要是再跟李野“都在酒里頭,”那可什么都比不過了。

  “焦班長,過來。”

  老方把李野第一次見的那個老兵喊了過來,對著李野介紹道:“這是焦永勝,等路通了之后他也要去林芝方向,就讓他給你們帶路.”

  很快,李野就跟對方聯系起了感情,然后就用自己的酒量把對方給折服了。

  在聯絡感情的過程中李野知道,這位焦永勝已經在318上跑了十二年,經驗豐富哪哪都熟,的確是位好向導。

  但是向導再好,路斷了也沒鳥用,這年頭的工程機械又不如幾十年后那么普及,也不知道要修到什么時候。

  但是老方最后卻拍著胸脯道:“放心,明天保證通車。”

  當天晚上,年齡大的烈士親屬都睡進了營房中,但營房確實不大,李野和一部分年輕人睡在了車上。

  雨下了一夜,敲打著車頂棚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音,起到了很強的助眠作用,所以李野直到天色大亮才醒了過來。

  他這個時候忽然意識到,營地里沒人出操。

  李野想到了什么,趕緊去通知攝像組,沒想到攝像組早就動起來了。

  “王師傅,通知一下攝像師傅,趕緊跟我去前面看看,人家可能是到前面為我們修路去了.”

  王路陽道:“李廠長,昨天半夜這里的戰士們就悄悄的出去了,楊處長叮囑過我們,不能放過任何素材,所以老劉他們昨晚上就過去拍攝了,待會兒我們就跟老劉他們換班”

  李野心中了然,點點頭說道:“行,那你們看著安排,跟大家說一下,沒有白吃的苦,沒有白受的累,回去之后虧待不了大家”

  王路陽搖了搖頭,慚愧的道:“李廠長您可別說這話了,跟那些年輕人比起來,我們這點苦算什么?說出去都讓人家笑話.”

  這年頭的影視行業,還不像后世那么浮躁,負責拍攝的攝像組有宣傳部的人,也有像王路陽這樣李野找來的“個體戶”,

  但是大家自從踏上318,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反而對這次的拍攝歷程都感到驕傲,都覺得是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兒”。

  這一次李野多找了幾臺攝像機,讓他們不要考慮膠卷的耗費,盡量做到全程記錄,捕捉到了好多有意義的瞬間,回去之后整理一下,一定能剪輯出許多許多感人的鏡頭,這些攝像師也非常有成就感。

  到了下午,前面果然傳來消息,可以通車了。

  焦永勝駕駛著自己的綠色卡車,第一個駛出了駐地,帶著車隊向西進發。

  當經過昨天那片塌方路段的時候,幾百個渾身泥水的戰士集體向車隊敬禮,惹得好多人都紅了眼眶。

  像這種事情,拿到好萊塢的電影大片里,都是刻意宣揚催人淚下的經典煽情片段,但是在種花家這片土地上,卻是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普普通通而已。

  “前邊的山坡下雪了,五分鐘之后準備停車上鏈兒”

  李野拿著報話機,坐在焦永勝的頭車上,跟隊伍尾部的人時刻保持聯系。

  而焦永勝一直悶不做聲的開車,李野跟他,他幾乎都是用“嗯”“啊”來回答,一路上可把李野給悶死了。

  不過這個家伙的開車技術讓李野不得不佩服,318那么爛的路況,東風140這種幾乎沒有減震的貨車,竟然被他開出了“順滑”的感覺來。

  焦永勝可以把偌大的卡車精準的控制在最佳的行進路線上,前面明明是坑,但它就是順滑的過去了,確實牛比。

  但就是有一點李野不太適應。

  就是每到上坡的時候,焦永勝就會摁住喇叭不松手,前面路上沒車他也摁喇叭,霸道的很。

  等到了山坡腳下,車隊停下開始掛防滑鏈。

  坐在后面車上的小穆一溜煙的跑過來,一邊給東風車掛防滑鏈,一邊興奮的跟焦永勝建議。

  “班長,要不你開那面包車在前面領路吧!我剛才開了一會兒,真的太好了,爬坡有勁兒,下坡剎車好,座椅真舒服”

  焦永勝斜著眼睛看了小穆一眼,冷冷的道:“吃慣了白面饃饃之后,你還能吃得下窩頭嗎?”

  小穆不敢說話了。

  他是新兵,也是焦永勝的徒弟,平時都是按照“老帶新”的嚴格規矩訓練的,掛防滑鏈時他得搶著動手,師傅訓了他也得乖乖聽著。

  李野想說什么,但是焦永勝卻突然給李野說道:“我知道你們的面包車好,但這條路上最需要的還是貨車,你知道我剛才為什么一直摁喇叭嗎?

  因為發動機的水溫太高了,我得用喇叭吹出來的氣,幫助水箱降溫.

  我有時候在想,現在大家都上趕著研究二三十萬一輛的轎車,怎么就沒想過改良一下貨車呢?哪怕改良一下散熱系統也好.”

  李野愣了愣,伏下身子看了看東風車的喇叭,發現它是朝上吹散熱水箱的。

  李野慚愧的嘆了口氣。

  剛才他還覺得焦永勝開車太霸道呢!沒想到他是在用這種未必有多大作用的“土辦法”,來解決現實中的無奈。

  怪不得方敏跟李野說“能不能盡快造出比小日子還好的汽車”,因為這一路上李野看了,有很多三菱的凸頭卡車明明已經很老了,但卻依然行駛在318上。

  李野輕輕的說道:“其實泉城汽車廠已經在試產一種新型卡車了,性能比140要好很多,近期就應該能正式投產,到時候大家就輕松多了。”

  焦永勝皺了皺眉道:“泉城的黃河牌嗎?那車累死人。”

  李野笑了笑道:“不,是更好的車,到時候會讓你大吃一驚的。”

  1989年6月,種花家第一輛國產斯太爾重型汽車在泉城汽車總廠下線,從此大大改善了焦永勝這些人的工作環境。

  雖然斯太爾只是一個不那么先進的國家七十年代中期的技術,但終究給內地帶來了進步的信心,一路向前,

  只要向前,哪怕一年一小步也是好的。

  其實,此時的很多人都知道自己落后了,大家也都希望自己快點先進起來,

  只是在這個迷茫的時代,很多人都看不到前面的路,看不到前面的光。

  但總有些人一直在默默的前行,厚積薄發,等待崛起復興的一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