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七十三章 運氣不是很好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神明模擬器

  陸堯觀察發現。

  賁騎軍就如其名,可以看做一個專門用于作戰的軍事集團。

  在這一世界,地面鋪滿厚密的灰盡,大環境也是霧蒙蒙的。這里植被稀少,幾乎很難看到什么野生動物,河流也是渾濁而晦暗的,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破敗的戰場。

  然而地面卻建有一座座谷倉般的龐大建筑群,這些方形谷倉外佇立著灰色的神像。神像呈雙臂張開的姿態,仿佛是對這個世界很滿意,又像是在接受大家的膜拜。

  士兵的食物、盔甲、衣服等物資都來自于谷倉。

  陸堯注意到這一點時很疑惑,這個世界的后勤供應是在地下。

  谷倉擁有蟻巢結構一樣的龐大地下室,每一個地下空間里都有士兵在從事物資分類、挑選、修補、制造等工作。

  最基礎的原料,包括布帛、金屬、木材、石料甚至是草料與風干的腌肉、干果、腌漬蔬菜與水果、小麥……堆滿了一個個地下洞穴。

  陸堯心里估算。

  按照這里現成的基礎設施來看,并沒有大規模的農耕與畜牧場所,也沒有制造與培育產業,賁騎軍不僅做不到自給自足,既有的各種儲備會持續消耗。仿佛這個世界根本不事生產。

  在這里,賁騎軍的主力兵種有三類。

  首先是斥鳥。

  斥鳥lv6

  生命值:27/27

  法力值:6/6

  傷害:2

  防御:1

  速度:10

  在高空對地面俯瞰,進行偵查與標記。

  斥鳥形如烏鴉,只是眼睛呈紅色。它是賁騎軍的偵察兵,盤旋空中,或者是停駐在高處,時刻偵查四周環境。

  這一物種食腐,尤其喜歡啄食各類尸體,有幾分像是食尸鬼。沒得吃的時候,它們會收攏翅膀,停在一種用石頭堆起來的小丘上睡覺。

  斥鳥算輔助,通常配合地面騎兵行動。

  賁騎軍數量最多的是駝獸騎兵。

  這一兵種由駝獸與士兵組成,體量上很像重騎兵。他們是對洲島發動進攻的主力,兼具了游騎兵的遠程攻擊,以及長距離奔襲能力。

  駝獸騎兵的詞條是分開的。

  駝獸lv8

  生命值:122/122

  法力值:38/38

  傷害:3

  防御:5

  速度:5

  通過戰吼,有極小概率造成恐懼和混亂。

  賁騎老兵lv5

  生命值:40/40

  法力值:1/1

  傷害:1

  防御:1

  速度:3

  從面板而言,駝獸是一種非常普通的超凡生物。但它們性格相對穩定平和,對食物要求很低,既能馱運物資,也充當著騎兵坐騎。

  賁騎士兵則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群體,也是陸堯重點關注的對象。

  lv1lv4的士兵都是賁騎新兵,lv5lv10才會顯示為老兵,而lv10以上的少數眾則是賁騎精銳。

  唯有賁騎精銳才有資格擔任軍官,他們也壟斷了軍隊的中上層。

  整個駝獸騎兵隊伍中,數量最多的是新兵。他們占據了總人數的三分之二以上,干的都是臟活累活,沖鋒陷陣也是第一線,也是消耗敵人有生力量的炮灰。

  老兵則是核心的主戰力量,通常在軍官率領下進行第二輪的進攻。

  陸堯在意的是,士兵——尤其是新兵們的種族非常多樣。

  士兵里有滿頭小辮的黑皮人,有上身不穿皮甲而是布滿紋身的白皮人,有一手高舉骷髏、一手握著刀劍神神叨叨的神棍,還有背著古怪樂器,會在沖鋒前敲鼓吹號、演奏一曲的戰場吟游詩人……

  總之,兵源成分復雜。

  最后是賁騎軍真正的精銳與王牌,灰盡武士。他們平時棲身于灰盡之中,唯有受到使徒召喚與命令時,才會從灰盡里凝聚身體,參與最艱難的戰斗。

  陸堯視角來看,灰盡武士就是一個個被灰霧包裹的小人,就像某種奇特精靈。

  灰盡武士lv15

  生命值:258/258

  法力值:48/48

  傷害:14

  防御:6

  速度:7

  規避lv3

余盡之人  從灰盡中誕生的不死人,能在灰盡中隱匿和移動。

  之所以賁騎軍要到處散播和制造灰盡,就是為了這群灰武士。整個神國也被余盡籠罩,同樣是為了培養出更多的灰盡武士。

  陸堯對三類士兵詳細了解后,心里有譜了。

  他們的戰力沒法和沙城援軍相比,威脅不大。

  陸堯開始將視角投注于賁騎軍的神國。

  這里是怎樣維持運轉的呢?

  沒有生產,只有物資儲備,兵源更是族群不一。

  只有一個可能。

  外界輸送。

  定期會有其他世界對這里輸送物資和兵源,以保證這一神國能不斷練兵,繼續保持進攻和入侵姿態。

  物資始終缺乏,也讓賁騎軍處于一種饑餓狀態,他們必須以戰養戰,才能維持既有力量和神國儲備。

  就在陸堯思忖的時刻,矩完成了對戰爭的基本演算。

  得到命令后,她就開始啟動三色蟲算法,推演入侵者的行為軌跡與內在邏輯。

  通過捕獲的敵人俘虜,堯族獲得賁騎軍的通用文字和語言,在持續匯總前線的實時情報,這些信息源源不斷傳遞到后方,有效填充了矩的算法框架。

  空中的金字塔閃爍微光:“領航者,敵方神國是一個游獵文明。”

  “他們的行為方式是:通過持續移動尋找適宜狩獵的目標,對目標世界進行入侵和掠奪,從而獲取所需戰略資源。”

  “本次襲擊,是賁騎軍對我方洲島發動奇襲,試圖在短時間內摧毀我方防線,然后完成掠奪和毀滅,符合該類文明的通用行為邏輯。”

  “游獵文明攻擊性很強,通常是軍國主義思想為主,本體文明生命力與創造性相對較弱,征服收益較低,建議摧毀。”

  矩又對賁騎軍的戰斗能力進行了解析。

  “本次演算以三色蟲算法作為主體,蟑螂算法作為校正模塊,根據敵方表現出的冷兵器時代作戰方式與方法,以及超凡者軍隊的訓練方式……最終得出的參考結果。”

  “該文明的優點是實戰經驗豐富,擅長突襲與遭遇戰,弱點是攻堅戰能力存疑,后勤供給不足,攻擊方式單一,并不擅長文化、信仰以及經濟等入侵方式。”

  陸堯腦子里本來只有一個模湖概念,矩用計算將敵人進行了量化和側寫,賁騎軍的形象頓時變得明朗了很多。

  “該神國的神明賁王,隸屬于稱號神明無畏者,承擔著文明鏈的一環。”

  陸堯立即打字,詢問什么是文明鏈。

  “領航者,文明鏈是稱號神明的一種常見統治方式。以稱號神明的神國為中心主體,通過布局不同世界文明,將各產業領域進行分工細化,從而將一系列文明形成鏈條式關聯,最終達到有效耦合,協同發展的效果。”

  矩表示,曾有一名稱號神明的屬神曾對她拋出橄欖枝,講起過文明鏈的概念。對方希望她能成為稱號神明文明鏈中的牧場世界,專門培養某幾類低等生物,矩拒絕后擺脫了對方的追擊。

  由于不曾當過稱號神明的屬神,矩所知也只有這一宏觀的概念。

  陸堯問起和稱號神明關系密切的斯來莫德。

  史來姆師爺給出的講解要更為詳細。

  “神明大人,卑下所了解的文明鏈,其實就是稱號神明主體文明為核心的一個體系,整個文明鏈都是為了核心文明服務……”

  聽矩的講述,陸堯本以為是類似于產業鏈的概念。

  研發、生產、加工、儲運、銷售這一系列的配套,不同文明各司其職,有的搞農業,有的搞礦業,有的搞軍事,各有側重。

  文明分工有差異,所以發展程度也各不相同,但大家都能從中獲利。

  實際情況卻沒這么和諧。

  文明鏈用一句話講,就是主體文明對附庸文明的吸血模式。

  像是無畏者命令,賁王你就練兵和在外游獵,一切以主體文明的利益與命令為主,戰利品上繳。哪怕戰死到最后一名士兵,也要遵循文明鏈的大戰略。

  沒有互惠互助或反哺,只有指令與服從。

  在文明鏈體系中,如果經營不善,屬神甚至將失去屬神資格。

  這更像是一個大型公司,絕對核心是稱號神明神國,不同部門為其服務。大家都肩負kpi指標,完成在前列有獎金,完不成就末位淘汰。

  反正總有神格者會出現,稱號神明從不缺乏效忠者。

  要在爬行區得到一定安全保障,甚至有機會進入飛躍區尋找階層的突破,進入文明鏈體系就是很好的起點和平臺。

  當然也可以選擇當個體戶。

  不過烏濟王就是個例子,一不小心就會被吞并。

  搞清楚賁騎軍的狀況,陸堯決定還是將這一世界拿下,準確來說是先擊潰再捕獲。也不為別的,他就是好奇,單純想看看文明鏈中的游獵文明現狀。

  反正也不缺這點信仰。

  正當陸堯準備錨定世界,那箭頭狀的賁騎軍世界忽然掙脫了與洲島的重疊,往后加速跑路了。

  地面上,沙城「維和部隊」和幽鬼界竹蘆國的「聯合軍」,已經對賁騎軍的軍隊形成了徹底壓制,「孽者軍團」也已入場。

  賁王倒也果斷和謹慎。之前她一直沒有露面,陸堯都還沒見到正主,這下直接斷尾逃生,連滯留在海岬戰線上的軍隊和使徒都直接丟棄。

  陸堯也就改變了主意。

  既然不想打接舷戰,打空間戰也是一樣的。

  他調動早已靠向洲島的渦世界進一步加速,瞄準正在掉頭撤離的賁騎軍世界。

  選擇填彈:30枚微型礫級界炮。

  進入軌道加速。

  加速3秒完畢。

  調整角度。

  發射!

  30個礫世界從環形界群里被同時加速拋出,隔著一個屏幕一輪齊射。

  箭頭狀的賁騎軍神國拼命加速躲避,但還是被4發礫炮命中,轟得整個世界當場炸裂成十幾塊,從中飄散出大量碎片。殘余碎塊在炮轟巨力下失去平衡,不停翻滾和打轉,抖落出大量的塵埃。

  賁騎軍的詞條消失了。

  礫炮齊射第一次實戰,讓一個神國當場除名。

  陸堯自己都愣了片刻。

  渦流大炮火力全開,足以摧毀一個屏幕內任何眾神級的神國,但開銷也大得驚人。每一發微型級礫炮消耗是4萬信仰,這輪齊射直接用掉了120萬信仰之火。

  眾多碎屑之中,一座神殿脫身而出,朝后方飛速逃逸。

  然后它就正面撞上了在虛宙漫游的太歲。

  太歲寬大的手掌抓住它,緩緩塞進了金色面具上的嘴里,開始吞云吐霧。

  模擬器上浮現出提示。

  賁王的信仰在附近徹底消失,她的信徒將開始尋找新的神明。

  陸堯感嘆。

  只能說,賁王運氣不是很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