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零一章看你能狂多久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

  東宮。

  胡惟庸、呂本、黃子澄、齊泰位列朱標書房左右兩側。

  朱允炆站在朱標身邊。

  所有人,視線悄悄落在,翻閱密奏的朱標臉上,觀察朱標神色同時。

  豎耳認真聽錦衣衛副指揮使紀綱匯報。

  “根據宋三思送回來的密奏顯示,燕藩外務部部長解縉出訪陳朝的時間點在陛下給燕王滅陳口諭之前,而且,從解縉的行為舉止以及言論,可以看出,解縉的出訪,盛氣凌人,根本就沒想和平解決,似乎更像是,直接下最后通牒,乃至最后戰書。”

  “其所有言論中,有一句話最為囂張,過往幾年,我們王爺不上你們的餐桌,你們把我們王爺,我們燕華當做菜單上的菜肴,從現在開始,當我們王爺坐在餐桌上,當我們燕華坐在餐桌上時,希望你們能夠承擔起后果……”

  囂張!

  狂妄!

  呂本等人,聽到這里時,臉色十分難堪,全都捏緊了拳頭。

  表面看似沖著陳朝。

  可那句‘伱們’已經表示的很明顯了。

  朱皇帝的滅陳口諭尚未抵達,朱四郎怎敢如此狂妄,針對東宮支持的陳朝!

  “宋三思提醒我們,陳朝似乎也想甩開朝廷這邊,獨自滅燕華,似乎想要獨吞燕華的一切工業成果,宋三思反復強調,燕華的工業成果,絕不能讓陳朝獨吞,哪怕是雙方共同持有都不行,他認為,一旦陳朝得到燕華的工業成果,必將在未來,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

  “宋千戶是不是有些危言聳聽了?”紀綱略微停頓時,黃子澄開口。

  他承認,燕華的工業技術的確先進。

  可他不認為。

  陳朝得到燕華的工業成果,就能成為大明的心腹之患。

  大明何等體量!

  何等地大物博!

  豈是得到一點工業成果的陳朝可以比擬?

  其實,他希望,陳朝打垮燕華。

  朱皇帝還不知道什么時候駕崩呢,朱皇帝一日不死,太子即便監國,他們也不敢促使太子向朱四郎開戰。

  可如果任由朱四郎繼續發展下去。

  將來,恐怕就很難遏制朱四郎了!

  眾人全都看向紀綱。

  從燕華觀摩回來,已經兩年了,燕華的具體情況,說實話,他們比不上這個情報頭子。

  只是聽說,燕華完成了什么產業升級。

  生產線配置了蒸汽機動力。

  可一個蒸汽動力。

  就有這么大的威力?

  朱標放下宋三思的密奏,在密奏中,宋三思說的比紀綱更詳細。

  對工業的威力,似乎更加癡迷。

  宋三思距離老四燕華近,或許有一定道理。

  但宋三思的密奏中,并未給他描繪出一個,生動形象的燕華。

  佐證其言論的數據,太模糊籠統。

  紀綱一時間被所有人看著,不由有些緊張,幸虧,關于燕華的情報,依托錦衣衛燕華分系統,他搜集的比較詳細。

  “稟太子爺,臣只說幾個數據,大家就明白,燕華現在的工業威力。”

  “截止目前,燕華已經建成了除第一座實驗煉鋼轉爐外,另外三座更為大型的煉鋼轉爐,鋼年產量已經達到了三十萬噸!”

  胡惟庸、呂本等人眼角狠狠跳動。

  鋼年產量就三十萬噸!?

  確定是萬噸?!

  當初他們從燕華觀摩離開時,燕華才剛剛建成一座實驗性工業轉爐。

  當時滿打滿算,年產量好像也就七八千噸!

  朱四郎當時還說過,那座實驗性工業轉爐,至少要運行半年時間。

  在工業化生產中,總結新技術的缺陷,進一步完善這種新型的煉鋼轉爐。

  也就是說。

  在往后的一年半時間內。

  燕藩就直接把鋼產量,干到了三十萬噸!

  三座大型轉爐。

  每座轉爐,每年可產鋼十萬噸!?

  大家就是再不懂工業,不懂軍事,也很清楚,鋼鐵產量某種程度,決定了軍事力量。

  朱標看了眼,滿臉震驚的胡惟庸等人,“繼續說。”

  紀綱繼續道:“宋三思送回密奏同時,蓬萊行省的錦衣衛,也送來了一份確定消息,燕華的確造出了鐵甲戰艦,他們親眼看到,鐵甲戰艦在白天,駛入雞籠嶼造船廠進行檢修維護。”

  “多少艘!”呂本急切追問。

  紀綱回答:“十六艘。”

  吐氣聲接二連三響起。

  呂本小聲喃呢,“十六艘就不怕。”

  據他所知。

  朱四郎原本的一百五十多艘海軍戰船,這些年,除了兩艘公爵級旗艦。

  其他都陸陸續續改裝成武裝商船,賣給了次大陸的倭國諸侯小國。

  兩艘公爵級旗艦。

  加上十六艘鐵甲戰艦,也才十八艘罷了。

  反觀陳朝,據說,海軍戰船,新舊總數高達兩百多艘呢!

  螞蟻咬大象,也能咬死朱四郎吧?

  紀綱耳朵很靈,敏銳聽到了呂本喃呢,余光瞥視,繼續說道:“呂大人切莫輕視燕華,即便現在燕華海軍力量不足,我估摸著,燕華憑借其十六艘鐵甲戰船,以及優良的岸防火炮,采取守勢不成問題。”

  朱四郎那么聰明,精通武略的一個人。

  怎么會做出自廢武功的蠢事。

  何況,其燕華,對于四海諸國而言,那就是一塊讓人饞的流口水的肥肉!

  其肯定認為,其海陸軍軍力,能保證防守!

  “另外,燕王敢如此大規模,極大削弱其海軍力量,也并非無的放矢,燕華的造船能力十分駭人!”

  “過去一年,宜蘭造船廠,總計建造了伯爵級混合動力商船三百艘,一半賣給了海商,一半依照燕華與倭國諸侯聯盟簽訂的租借法案,提供給了倭國諸侯。”

  “這是民用造船能力,至于雞籠嶼,燕華政權控制的這個非民用造船廠的造船能力,雖然沒有確切數字,可至少能肯定,過去兩年,這個造船廠,完成了十六艘鐵甲艦建造,也就意味著,這個造船廠,每年至少可以建造八艘鐵甲艦,甚至更多!”

  朱允炆微微擰眉,悄悄握拳。

  也就是說,一旦戰爭需要。

  燕華每年可建造八艘鐵甲戰艦,三百艘木制混合動力戰船!

  要知道,即便是混合動力戰船,現在放在四海之上,也是一頂一的主力戰艦。

  朝廷、陳朝裝備最好的戰船,也不過是混合動力戰船罷了。

  依照燕華的建造速度。

  如果在一年之內,不能打垮燕華,搗毀燕華的造船工業。

  一年之后。

  四叔燕華,就能建造出一支相當于大明水師的所有戰船!

  兩年之后,燕華的戰船數量,將全面壓過陳朝和大明的總和!

  若是沒有一年打垮燕華,速戰速決的能力。

  這仗就不用打了!

  燕華直接用其雄厚的工業建造速度,用船都能堆死任何政權、任何人!

  紀綱察覺眾人神情,安慰道:“燕華的建造速度的確很快,但戰船是需要人來使用的,燕華現在的海軍人員,算上退役的,其實也不多,只要其人員損失太大,即便建造速度很快,人員培養也跟不上。”

  見眾人神色好轉一些,紀綱繼續介紹道:“造船業之外,燕華的兵工廠制造能力,也十分可觀,據悉,這些年,次大陸倭國諸侯的武器裝備,都是靠燕華提供,燕京的錦衣衛估算過,生產線改造,全面使用蒸汽機后,燕華每年至少可以制造十萬支精良的燧發槍,五百門各類口徑的火炮,如果是制造火繩槍,估計至少是燧發槍的十幾倍!”

  朱允炆眉頭緊擰,“紀指揮使,怎么關于四叔燕華的軍事工業,你們錦衣衛都是據悉、估計,難道就沒有具體準確的數字嗎?”

  紀綱看了眼朱允炆。

  太子如今有五子。

  側妃呂氏,去歲又為太子添了一個兒子。

  這個孩子還在襁褓中,什么也做不了。

  年長些的,只有四子。

  太孫近些年和太子的關系有些微妙,父子二人雖說沒有紅過臉,可任誰都能看得出,這父子二人因為理念不同,有些微妙。

  父子二人,都對對方的行為處事,極力克制,極力包容。

  三殿下則是太孫的小尾巴。

  唯太孫馬首是瞻,太孫去哪兒,三殿下就跟著去哪兒,太孫做什么,三殿下就竭力跟隨。

  努力幫忙。

  外面一些保守派,都給三殿下取了一個馬屁精的外號。

  不過這位三殿下,依舊我行我素。

  據說,王侍選都多次阻止,三殿下依舊我行我素。

  二殿下允炆,則只要有機會,必定在太子身邊,極盡孝順。

  深的許多講究孝道的保守派盛贊。

  其實他知道,這其中,就是呂本在暗中推波助瀾。

  如今,這位二殿下,已經在金陵士林間小有賢名了。

  一副,未來賢王的發展趨勢。

  當然,這賢名,其實就是造勢造出來的。

  這位殿下,至今為止,并沒做出,讓百姓拍手稱贊的事情。

  倒是太孫和太孫妃,這些年,在民間百姓心中的聲望,一日高于一日。

  雇工身股制的工廠。

  物美價廉的自行車。

  惠及金陵無數人的沼氣照明工廠。

  紀綱收起思緒,小心翼翼看了眼朱標,“近兩年,我們安插在燕華軍事工業中的探子,都相繼被以各種理由調離軍事工業崗位……”

  很明顯。

  盜取、盜用專利技術大規模出現后。

  燕王朱棣意識到有內鬼。

  安插在燕華軍事工業體系中的錦衣衛探子,已經被順藤摸瓜暴露了。

  其實,他更擔心,這兩年,燕華的錦衣衛系統,是不是已經被燕華軍情司滲透了。

  但這個擔心,他不敢說出來。

  朱標默默嘆了口氣。

  不由想起朱元璋說的話:你在老四治下布置錦衣衛系統,咱睜只眼閉只眼……你現在,用好不容易布置的錦衣衛系統,做這種下三濫之事,燕華錦衣衛系統已經暴露了!

  現在看來,全讓父皇猜對了。

  恐怕,父皇所說,錦衣衛系統在這兩年內,已經被老四軍情司滲透成篩子,也是真的。

  朱標交代道:“從今往后,燕華錦衣衛分部的成員,永遠留在燕華,不準升遷、抽調回中原來,同時,再在燕華單獨設立幾條,互不統屬的單線系統。”

  “是!”紀綱平靜命令。

  自從判斷,原有的系統可能出問題,他已經著手在布置新的系統了。

  原有這個系統,已經在舍棄之列。

  只是其他單線垂直聯系的系統尚未建設好。

  想搜集燕華的消息,還需要依靠原有的系統。

  甚至,他還有一個,不敢說出來的猜測。

  錦衣衛燕華分系統,可能,很早就被燕華軍情司滲透成篩子了!

  所以,他們能得到,燕華經濟研究司各種關于經濟的研究成果,幫助太子,在過去兩年,依托燕華的經濟研究成果,打掉大明的地方保護。

  那些,被錦衣衛掌握的燕華落后技術。

  其實也是燕華故意送給錦衣衛的。

  朱四郎在考驗太子!

  他有種,很可怕的判斷。

  朱四郎極有可能,其實已經決定,把這些落后技術交給朝廷。

  但同時把這些落后技術,故意送給錦衣衛。

  就是想借機看看,太子是主動向燕華求援,還是不問自取!

  很明顯,太子選擇了后者。

  太子這個選擇。

  恐怕也讓朱四郎決定了,往后,如何與太子相處。

  他隱約判斷,這次抉擇,太子做錯了,其實損失很大!

  恰是因為判斷出,朱四郎在考驗,太子又做錯了,他才不敢把這種判斷說出來。

  想來,以太子的英明,恐怕也意識到,做錯了選擇。

  胡惟庸撫須,看向朱標,“太子,陳朝野心勃勃,決定甩開朝廷單干,現在,我們就是想阻止,時間也來不及了。”

  若是陳朝滅了朱四郎最好。

  朱皇帝肯定盛怒興兵。

  不等陳朝消化掉燕華的工業成果,大明就能滅了陳朝,奪取這些。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他們保守派大獲全勝!

  呂本幾人也瞬間明白胡惟庸的小算盤,紛紛起身,“是啊太子,山高皇帝遠,我們根本無法插手南海之事……”

  “報!”

  就在幾人紛紛表態,坐山觀虎斗時,書房外傳來急切聲。

  眾人循聲看去。

  一名錦衣衛千戶匆匆跑進來,忙把一份密奏交給紀綱。

  紀綱匆匆展開,眼睛瞬間瞪大,然后快步把密奏呈送朱標,“太子,福建錦衣衛傳回消息,十天前,梁國公和左相,在福建休整補給,跟隨梁國公回朝的,有兩艘公爵級戰船,五十艘燕華海軍,木質蒸汽動力后勤運輸船,其中二十二嗖,載重三十噸的運輸船,裝著燕華朝廷,及燕京百姓捐贈的糧食。”

  二十二艘!

  六百六十噸糧食!

  朱標頓時有種無地自容的羞恥感。

  老四擺出一副以德報怨的大度模樣,讓他慚愧同時,更感無地自容。

  下意識,恨不得老四以及其燕京百姓,沒有捐贈這些糧食!

  呂本、胡惟庸相互對視,唇角笑意一閃而逝。

  太子肯定很不好受。

  這也到罷了。

  燕華少了兩艘公爵級戰船。

  只剩十六艘鐵甲艦了。

  也就意味著,陳朝打垮燕華的機會更大了。

  “不需要!”

  突兀的大喊聲突然響起,黃子澄激動道:“燕華這是做什么!朝廷不需要他們的捐贈,燕華這是在邀買民心!蠱惑咱們大明百姓!”

  與此同時。

  皇宮內。

  朱元璋也接到了錦衣衛匯報。

  朱元璋看著高興的采綠和雄英,笑道:“還算你四叔有良心,讓你四嬸帶著祈婳和金豆子回來看咱們。”

  雄英笑著安慰,“皇祖父,四叔心里一直裝著咱們,這回要不是和陳朝的關系突然緊張,四叔肯定也會回來看皇祖父的。”

  朱元璋微哼一聲。

  老四不會回來啦!

  至少,他駕崩前,老四不會再踏足中原了。

  如今,老四和標兒兄弟兩,見面只剩尷尬了,老四豈會不知這些。

  朱元璋按下難受情緒,笑著吩咐:“按時間算,你四嬸兒他們也快回來了,你們代皇祖父迎接一下。”

  雄英請示道:“皇祖父,要不要通知皇祖母他們?”

  朱元璋沒好氣笑著瞪了眼,“通知什么,到時候,讓你四嬸帶著祈婳他們去鳳陽住幾天,你不想你四嬸兒他們多住些時間?”

  雄英頓時笑了,也明白皇祖父的用意了。

  四嬸兒在意的親人不在一地。

  四嬸跑來跑去,就能多在大明耽擱些時日。

  “孫兒明白了!”

  “去吧!”

  很快,救援隊即將抵達,以及朱棣和陳朝即將爆發戰爭的消息,就在金陵傳開。

  后者,是有心人在刻意推波助瀾。

  “聽說了嘛,燕王和燕京百姓,足足給朝廷捐了六百六十噸糧食!”

  “知道,太嚇人了,六百六十噸啊!聽說,燕京百姓幾天之內,就自發捐贈了六十噸!”

  “從這里,也足可以看出,燕華百姓的富裕!”

  “可不,聽說在燕華,家家戶戶都有三轉,自行車、縫紉機、座鐘呢!”

  “俺決定了,俺也要遷民去燕華!”

  “等等,聽說燕華和陳朝要打仗了。”

  “怕什么,王爺的武略,咱們又不是不知道,王爺必勝!”

  “這回不同,聽說,這些年王爺把海軍戰船都賣了,現在只有十六艘戰船,反觀陳朝,據說有兩百多艘呢!”

  “哎,王爺怎么這么糊涂!怎么能把戰船賣了呢,這不是敗家嘛!”

  很快,朱棣和陳朝之戰,便取代了救援隊,成為了金陵百姓熱議的內容。

  所有百姓,都為朱棣擔憂。

  許許多多仇視朱棣的大明精英層,則翹首以盼等著燕華與陳朝開戰的消息。

  又過了兩日。

  臨近中午。

  秦淮河已經人山人海。

  太子妃常氏帶著朱雄英、采綠、朱玉秀、朱允熞、朱允熥、朱允炆幾個孩子,在碼頭等著。

  “也不知,堂姐現在是不是更漂亮,更調皮了。”朱允熞踮腳看著秦淮河下游,小聲嘀咕。

  朱玉秀悄悄伸手掐了朱允熞一下。

  用只兄妹二人的聲音提醒道:“娘說了,你和大哥關系親,她不管了,但讓我們和祈婳他們保持距離,既要禮數周到,又不能太親密了,記住了嘛!”

  朱允熞撇了撇嘴,“姐,你是年紀越大,越膽小,娘不就是怕咱們和堂姐他們走的太近,招致保守派仇視嘛,我不怕,反正我現在都成了他們口中的馬屁精、跟屁蟲,虱子多了不怕咬!”

  “大哥還征求我的意見,問我愿不愿意去四叔國子監讀書,我準備這次就跟著四嬸,去燕京讀書!”

  朱玉秀氣呼呼瞪了眼朱允熞。

  她這個弟弟,是越來越膽大了。

  最終無奈,下意識看向太子妃常氏的背影。

  這位母妃。

  這些年心里也不好受吧?

  不能生養了。

  父親和大哥的關系別扭。

  父親對待四叔的態度,母妃又不贊同,據說,私下里,父親和母妃還發生過爭執。

  近一年。

  父親都很少去母妃寢宮了。

  想來,心中是苦悶的。

  今天,大明上層精英,很多人對四嬸兒回來,對燕華救援隊抵達,都充滿排斥之際。

  母妃卻來迎接。

  恐怕又會為其招致很多非議。

  其實,她挺崇拜這位母妃。

  雖能力上,可能不及皇祖母和四嬸兒。

  但個人魅力、人格也熠熠生輝。

  將門虎女。

  敢作敢為。

  光明磊落!

  常氏期待看著遠處,某刻,扭頭看向雄英,笑問:“看什么,娘臉上長花兒了?”

  朱雄英笑笑,“娘,這回要不讓祈婳小妹在咱們這邊多留幾年……”

  娘這幾年過的如何,他都知道。

  可他是個兒子。

  不是個女孩子。

  師姐雖然是個女子,可到底是兒媳婦,娘即便再喜歡師姐,有些心事,也不會和兒媳吐露的。

  要是他有個妹妹就好了。

  娘親有個閨女,很多生活中的不如意,就能和妹妹吐露。

  小妹和娘的關系一直親如母女,或許小妹在娘身邊待幾年,娘更高興些。

  只要娘愿意。

  他這回,說什么,都要讓小妹在中原多留幾年。

  常氏慈祥笑著,摸摸雄英腦后,“好啊,只要小祈婳愿意,娘當然高興了。”

  雄英想什么,她都清楚。

  采綠笑道:“母妃,小師妹肯定愿意……”

  “來了來了!”

  就在此時,朱允熞激動大喊。

  常氏、雄英等人抬頭向遠處看去時。

  嘟——

  龐大的艦隊中,濃煙滾滾,悠長的汽笛聲響起。

  “好多蒸汽動力船!”

  “太壯觀了!俺第一次見到這么多蒸汽動力船!”

  “好快了!”

  來迎接的百姓,全都被數十艘蒸汽動力船驚呆了。

  他們見過蒸汽動力船。

  燕王送給陛下的那艘蒸汽游輪,他們見過無數次。

  但這么多蒸汽動力船,他們還是第一次見!

  五十多艘。

  每一艘,都有一個巨大的煙囪,濃煙滾滾。

  五十多艘蒸汽動力船的汽笛響起瞬間,聲音從秦淮河蔓延,傳遍整個金陵城。

  皇宮。

  奉天殿外。

  正在等待開午朝的群臣,在若隱若現的汽笛聲傳來時,紛紛扭頭向外看去。

  每個人的神色都各有不同。

  “歡迎王妃!”

  “謝謝燕華救援隊!”

  百姓激動呼喊歡呼聲中,徐妙云帶著祈婳等人,從游輪下來。

  常氏已經迎上去了。

  “大嫂。”

  “祈婳、金豆子見過大伯母!”

  “小師兄,歡迎回來!”

  眾人相見,彼此激動詢問。

  常氏看著,穿著紅色馬面裙,白色襯衣,亭亭玉立在面前歡快轉圈給她看的祈婳,笑著拉住祈婳,“咱們家祈婳,越來越漂亮了,也不知,長大后,要便宜哪個魯莽小子了!”

  祈婳瞬間羞紅了俏臉。

  朱雄英拉住周潮,親切催促道:“小師兄,皇祖父交代了,你回來,馬上帶你去皇宮,這會兒應該正在開午朝,咱們快點,蒙漢示范區的災情,越來越嚴重了。”

  周潮點點頭。

  常氏吩咐:“這樣吧,雄英你們入宮,妙云,我們一起?”

  徐妙云笑著點頭,“聽大嫂安排。”

  很快,雄英、周潮、藍玉、方孝孺乘坐一輛馬車趕往皇宮。

  徐妙云、常氏單獨上了一輛馬車。

  孩子們,各自自由分配,上了不同馬車。

  朱允炆獨坐一輛馬車內,看著前面,朱祈婳爬在窗口,笑著和百姓打招呼,就不由有些厭惡反感。

  前面。

  太子妃常氏,則羨慕看著活躍好動,又平易近人的祈婳,“咱們家祈婳真好。”

  含笑說著,收回視線。

  看向徐妙云,握住徐妙云的手,“小妹,對不起……”

  “大嫂!”常氏愧疚的聲音剛響起,徐妙云手微微一顫,忙反手握緊,同時開口制止,“大嫂說這樣的話,就是讓我和四郎無地自容。”

  大嫂什么樣的人。

  他們豈能不知。

  這些年,真正心里苦的人,其實是大嫂!

  承受了太多。

  大嫂比她年長六七歲,可兩年不見,明顯老了很多。

  女人,心里苦,就老的快。

  “咱們誰都不說這些了。”常氏笑著搖了搖頭,忙轉移話題,“母后、妙錦她們都在鳳陽,父皇也沒有通知老二老三他們,你這么聰明,父皇的心思,你肯定明白,接下來,我陪你先去鳳陽,然后咱們陪著母后,去各地轉轉?”

  徐妙云笑笑,握緊常氏的手。

  父皇的心思,她當然明白。

  希望她們在大明多停留些日子。

  長輩的一片不舍之心,怎么也不能辜負。

  “好,咱們到處去轉轉,反正我這次回來,就是回來玩兒。”

  奉天殿。

  周潮拜見朱元璋后。

  在群臣注視中,起身,當著群臣的面,抬頭看著朱元璋,抱拳道:“師公,治理蝗災前,徒孫先要向師公要一個權力!”

  師公?!

  黃子澄等人怒而瞪視,太沒規矩了!

  藍玉、方孝孺則暗笑。

  小周潮夠狂!

  肯定是朱老四讓安排的。

  哈哈……

  朱元璋爽朗大笑,“說!想要什么?”

  “全權處置權!任何人,阻礙我治理蝗災,無論是誰,我都有懲治權,蝗災治理,刻不容緩,絕不能再添掣肘!”

  朱元璋故作沉吟,目光環視眾人,視線最后落在周潮身上,“好,這個全權,師公給你,你只向師公一人負責!”

  黃子澄下意識就要跨列而出反對。

  卻被齊泰搖頭制止。

  午朝結束,黃子澄追上齊泰,“為何不讓我進言勸諫,這周潮太狂了,他以為他是誰!竟然想要調動整個大明朝廷!”

  齊泰冷笑:“且讓他狂一會兒又如何,等朱四郎戰敗的消息傳來,咱們的機會便來了,如果他治理再失敗,正好可以讓朱四郎這個學生,變成一具尸體離開大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