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2738 打造九部的黃金十年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四合院里的讀書人

  辦公室里。

  楊小濤悠閑地靠在椅子上,不時揉一下眼睛,然后舒服的活動著后背,讓自己變得更加舒服。

  若是這辦公室里有床的話,他肯定會選擇躺在上面,而不是坐在這。

  對面,李洪峰看著手上的白皮書,不厚,十來頁也就,可神色無比凝重。

  這就是楊小濤搞出來的最終稿,白皮書。

  卻也只是一個框架版的白皮書,里面的具體項目如何操作,還有其他補充文件進行解讀。

  不過那是以后的事情。

  即便如此,這份白皮書也是他們第九機械工業部在新時代的發展方向。

  可以說,這就是一座燈塔,指引九部前進的燈塔。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打開第一頁,上面是用鋼筆字寫的一個目錄。

  若是只看字的話,會覺得很漂亮,最起碼楊小濤的這一手字在九部沒有人能超過。

  可看清楚目錄后,李洪峰就感覺一陣頭大。

  目錄的作用自然就是一目了然的說明這本書的內容架構。

  而在眼前的目錄上,除了最上方寫了個引子,下面竟然,竟然羅列了十條。

  從大寫的一到十,整整十條啊。

  這就說明,這白皮書上的項目有十條。

  他們九部接下來要有十個研究項目,十個發展方向。

  看明白這目錄的含義后,李洪峰立馬低頭用手揉著眼眶。

  他跟外界的觀點差不多,都覺得新時代嘛,以九部的實力,肯定會增加些重點項目。

  可,他也只覺得會是三四個,就是跟劉懷民陳宮老洪他們聊天的時候,最敢想的王國棟一口喊出來六個,已經讓他們很無語了。

  畢竟這不是簡單的加法題。

  這每增加一個,都是對九部的加大考驗。

  也意味著風險的成倍增加。

  要知道,一旦方向搞錯了,那會出人命的。

  九部也會因此而沉淪啊。

  可誰想到,這出來后,還有個更無語的。

  讓他無語的都想摔桌子上。

  十個啊。

  這不是一個打十個。

  這每一個的背后都是成百上千的工廠,工人啊。

  李洪峰慢慢抬起頭看向楊小濤。

  就看到楊小濤臉上的疲憊,隨后又將嘴里的話憋回去,繼續翻看著白皮書。

  第一項目,機床工業。

  仔細看了眼,負責人是常明杰,主體人員仍舊是機床研究所的人,生產也是機床制造廠。

  研究方向,數控機床。

  研究時長,三年內實現數控機床的量產。

  這個沒啥事,跟以前一樣。

  李洪峰點點頭,這算是穩重。

  第二項目,計算機研究。

  看這個的時候,李洪峰心里繼續放松,現在看來,楊小濤并沒有更改先前的項目,很好。

  人員還是韓三鳳主導的計算機研究所,并以計算器、高純硅車間等輔助。

  這也一樣,不出預料。

  只是看了眼研究方向,李洪峰就有點撓頭。

  計算機的事情他就是個門外漢,這些年多少了解些,可也僅僅知道計算機這個名字,知道是干啥用的。

  這里面隨便拿出來一個名詞,他就抓瞎了。

  就像楊小濤給出的研究方向,什么臺式計算機,什么‘8位微控制器’,后面還有一堆解釋,他只看了眼五千個晶體管啥的,腦袋都大了。

  還有研究時長,三年內完成。

  三年啊,這任務很緊張啊。

  不過,他也不清楚是啥玩意,可能是楊小濤跟韓三鳳早就有這方面的約定吧。

  他不好說,干脆翻過去。

  第三項目,新型藥品的研究。

  果然,還真是。

  這也算是化工了。

  人員也沒變,還是朱子清那一幫子人,輔助單位是化工廠、制藥廠,又多了個第九人民醫院。

  沒意見。

  至于研究方向,李洪峰認真的看了眼,阿奇霉素。

  一種大環內酯類的抗生素?

  這是啥玩意?

  他怎么沒聽說過?

  好吧,可能是孤陋寡聞了。

  李洪峰現在已經佛系了,畢竟自己懂得東西真不多,犯不著啥都會。

  只是楊小濤這決定靠譜嗎?

  這可是新藥物啊。

  能研究出來?

  研究時長,十年!

  我日,這真是一個時代了。

  好吧,這事他做不了主。

  而且真能做出來的話,那就跟頭孢一樣,成了聚寶盆,下金蛋的雞。

  而且,對革命建設將有巨大的貢獻。

  沒法反駁。

  李洪峰繼續往下翻,這次動作格外慢。

  前面三個都是先前的延續,雖然有了新的發展目標,但總體框架沒有超出預料。

  但接下來的,就,就難說了。

  第四項目,新型航空發動機。

  李洪峰輕輕吐出一口氣,心里沒有那般起伏。

  畢竟,這也算是一種延續。

  也是眾人猜測的情理之中。

  畢竟這航空發動機技術就是他們手里的王牌。

  到現在為止,國內除了九部能夠制造出合格的渦輪噴氣發動機外,其他工廠還沒聽說過做出來。

  九部也是最大的發動機制造廠,供應商。

  當然,那啥好幾個缸的柴油發動機,也是獨一份。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九部在三軍的眼里,就是自己人。

  誰要找事,估計這三家就會先站出來刷一波存在感。

  研究人員仍是吳喆帶領的研究所。

  至于研究方向,李洪峰用力揉了揉眼睛。

  渦輪風扇發動機,又稱渦扇發動機。

  李洪峰在‘扇’跟‘噴’上仔細看了看。

  確定沒看錯,這不是渦噴發動機,這是新搞出來的渦扇發動機。

  這又是啥玩意?

  好吧,這是新玩意。

  李洪峰已經無語了。

  隨意看了眼研發時間,三年。

  這個時間不長,在可接受范圍內。

  至于這發動機的作用好處,報告上沒寫,他也沒問。

  估計問的話,楊小濤解釋了他也不清楚。

  反正就是新型發動機唄。

  第五項目,鎂合金的研究。

  負責人是安仲生,主體承接單位是合金研究所,輔助工廠是鋼鐵廠。

  看名字就知道,這是要研究一種新型的合金啊。

  鎂合金?

  又是個新鮮東西。

  不過在合金研究上,九部確實走到了前列,就是外部的幾個部門也都有合作。

  甚至,還會在后面提供幫助。

  鎂合金的出現,會讓九部的合金家族多一位成員。

  好事。

  研究時長,一年。

  看樣子應該是不太難吧。

  第六項目,復印機改進研究。

  這個竟然也成了一個項目?

  難道說,楊小濤這么看重這個項目?

  比啥計算器都要看重?

  想不通。

  李洪峰再次看了眼楊小濤,發現對方竟然靠在椅子上,眼皮不停的打架,下一秒就要睡著似的。

  心中感慨,這三天來,肯定沒少熬夜吧。

  這上面的每個項目,估計都是千思萬慮做出來的吧。

  不容易啊。

  他卻不知,這什么項目的,楊小濤早就心里有底。

  正是有底了,才敢這般下手迅速。

  至于眼下困得厲害,還不是昨晚上自家媳婦搞得。

  楊小濤也不是個認輸的主,于是兩人又來了一次七星連珠。

  楊小濤都懷疑,自家媳婦是不是又想要一個雙胞胎了。

  李洪峰不知道楊小濤昨晚上的經歷,心里還感慨著楊小濤的不容易。

  然后再看這白皮書的時候,格外認真。

  研究方向,小型化復印機、彩色復印機。

  研究時間,三年。

  這個,會不會有點長了啊,畢竟現在的復印機已經挺好了。

  第七項目,通訊衛星。

  負責人王燦。

  第八項目,衛星電話。

  負責人束興北。

  這兩個項目在一頁紙上,介紹的不多,可能是相輔相成的原因,時間都是三年。

  而且兩個的研究方向都是持續性研究,不斷改進。

  至于后面的那句打造衛星網絡,每年一到兩顆衛星,李洪峰看的有些頭疼。

  這,一顆都花老錢了。

  一年一顆,這得多少錢啊。

  咬咬牙,繼續看下去。

  研究主體就是研究院,其他什么輔助的,估計得找外援了。

  什么中科院啊,什么七機部啊,這些都是后話。

  李洪峰覺得意外,可又在情理之中。

  畢竟這也算是他們九部的原始產業。

  研究時間,十年。

  好吧,又是一個時代項目。

  李洪峰隨意的放到倒數第二頁上。

  第九項目,鋰電池項目。

  鋰電池?

  哦,對,研究院里是有這個項目的。

  對了,研究負責人好像是朱子清的,可朱子清不是負責新型藥阿奇霉素了嗎?

  李洪峰趕緊看下去。

  果然,負責人變了,變成王光美。

  這位王光美同志他認識,也經常見面。

  畢竟是合成的胰島素的功臣,哪怕他們這輩子不干別的,就現在產業化生產出來的胰島素,就足夠九部養他們了。

  更何況他們搞出來的注射設備,直接將胰島素的出口銷量生生的拔高一倍。

  這也是藥品里面,第二掙錢的。

  比口服液跟消毒液都多。

  僅次于宮廷玉液酒。

  畢竟,這個有強烈副作用的藥酒啊,對應的是男人。

  尤其是那些功成名就的老男人,更需要在另一方面證明自己的寶刀未老。

  所以,哪怕這藥酒的價格居高不下,但一樣有人熱衷于此。

  去年一年,他聽李容說了一句,僅僅藥酒的收入就超過了國內在空軍上的預算。

  這也是為啥法蘭西的家伙一直想要窺探秘方的原因。

  這也是制藥廠的‘摻假’手段從原先的十多味中藥增加到了幾十味。

  說遠了,不過眼下王光美他們想要找個事干,對九部來說也是好事。

至于鋰電池嘛  李洪峰再次看了眼楊小濤,突然覺得,這可能是為了安排王光美他們這些人的臨時制作。

  畢竟,這玩意做出來好,做不出來,也沒啥啊。

  就憑借人家為九部掙得那些錢,別說支撐研究了,就是研究一輩子也沒啥。

  看看時間,三年。

  不長不短,挺好。

  李洪峰心下松了口氣,最起碼看到現在,這份白皮書上的項目,都能說服他,而且存在些許風險,但不是不可控的。

  至于最后一個,什么傳呼機的項目,李洪峰覺得可能跟著鋰電池差不多,都是為了安撫.

  還不等他想好,手已經翻到最后一頁上,然后大腦就有些宕機。

  因為他看到了,一個人名。

  楊小濤!

  我去!!!

  第十項目,傳呼機的研發。

  負責人,楊小濤。

  主體研究單位,衛星電話研究所,部分成員。

  輔助單位,相關電臺。

  研究方向,傳呼機領域的研發工作。

  研究時長,兩年。

  李洪峰平復心情,然后看著最后一頁只有少許介紹的信息,腦海中都是問號。

  這傳呼機是什么東西?

  他真沒聽說過啊。

  關鍵是,楊小濤竟然親自下場負責研發工作。

  這,絕對是少見啊。

  而且,楊小濤不是負責機床的設計嗎?

  咋又跳到這里了?

  李洪峰有些摸不著頭腦。

  就在這時,楊小濤撐個懶腰,然后看向李洪峰。

  見李洪峰目光停在最后一頁上,因為這是他親自負責的,就沒多寫。

  反正怎么生產都在腦子里。

  就是最需要的傳呼機核心部件,8位微處理器,楊小濤也能做出來。

  最起碼,技術活不差。

  之所以交給計算機研究所,也是讓他們多積累下經驗。

  這也是他敢給出一年時間做出來的底氣。

  當然,這份白皮書里,看起來只有第一個跟第十個項目跟楊小濤有關系,但實際上,除了復印機他沒有涉及,其他項目都跟他有關系,只是這種關系其他人不清楚而已。

  如渦扇發動機項目,這現成的圖紙就在空間里,甚至F15的設計圖也在,等發動機做出來后,楊小濤就會啟動后續的飛機制造。

  當然,真要是做出來發動機了,估計鵬總他們也會找來吧。

  其他的阿奇霉素,他有現成的說明書,分子式分子量甚至于分子結構都有。

  這要是做出來,絕對是劃時代的藥品。

  每早一年做出來,成就意義就高一分。

  還有衛星,衛星電話什么的,楊小濤都參與過,也能把握大的發展方向。

  總體來說,楊小濤給出的這份白皮書,不敢說有十足把握。

  但這里面一半的項目,楊小濤有十足把握。

  正如那句話,我可能一時半會兒不能贏,但我也不會輸。

  而這十個項目里面,只要保持每年都有一個項目取得成功,九部就會一直發展下去。

  就會將其他部門甩在后面。

  久而久之,后面的人為了追上九部的腳步,就會踏上這十條路,就會跟著跑起來。

  那時候,才是九部確定地位的時候。

  十年,不長,卻是當下發展的關鍵時期。

  就如同對面的倭島,不也是憑借六十年代的黃金時期發展起來的嗎?

  憑什么他們可以?

  小島寡民就行。

  那為什么,七十年代,就不能是他們華夏的黃金時期?

  哪怕,這只是九部的黃金時期,也足矣!

  這,就是楊小濤這篇白皮書的用意。

  他要用這個白皮書,蹚出十條道路,找到發展的捷徑。

  這,也是楊小濤的野心。

  穿越到這個世界后,最大的野心。

  也是他穿越而來,從四合院走出來的最大存在意義。

  埋頭十年,再抬頭,一覽眾山小!

  請:wap.xshuquge.net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