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張紅賢已經說完了,站在那里看著主席臺上,等著回應。
  周圍其他人也都沉寂下來,紛紛看向主席臺。
  管志勇見此,對張紅賢擺擺手,讓他先坐下。
  張紅賢這時才發現,楊小濤臉上并沒有預想中的顏色,心理咯噔一下,慢慢坐下來。
  心理還在回憶著,自己說的沒有錯啊。
  “張科長!”
  楊小濤突然開口,張紅賢趕緊又站起來,“楊總。”
  “按照你的意思,需要對工藝進行提升,有具體方向嗎?”
  “這個,楊總,工藝需要不斷試驗,不斷開發,所以具體方向,暫時就是提升煉鋼的速度。”
  “怎么試驗?”
  “這個,這個,比如對燃料的使用,比如增加反應催化劑的數量,來找到合適的配比,減少消耗.”
  “對儀器設備有要求嗎?”
  “這個,我們現有的設備,應該沒問題。”
  “燃料的增加是增加溫度吧,現有設備能夠試用?。”
  “我們需要測試。”
  “催化劑的采購,計算過嗎?”
  “這個.”
  “以上這些不確定性,你們計劃要多少次實驗,多久實驗?”
  “這,因為系數需要不斷摩挲,所以,所以.”
  楊小濤每一次詢問,話都不多,但每一次,都讓張紅賢感到手忙腳亂。
  這讓他覺得,楊小濤這樣的門外漢,問出這樣的問題,恰恰是外行的原因。
  但楊小濤是領導,領導關心的永遠是結果。
  所以一些理論上的東西,他沒法解釋。
  或者說,他解釋了,對方未必知道。
  “國外的情況有過了解嗎?”
  楊小濤突然開口,張紅賢看看左右,不清楚楊小濤話里的意思。
  “楊總,國外的情況,自從跟北邊關系不好后,關于國外的消息,就很少了解。”
  管志勇開口解釋。
  楊小濤將文件夾放在桌子上。
  “那國內的情況呢?”
  “國內?”
  管志勇沉思片刻,隨后認真說道,“國內的情況大家都一樣,都是平爐煉鋼,工藝也都差不多。”
  “嗯,既然工藝都差不多,你們覺得,工藝這方向,其他工廠有沒有做過?”
  “這”
  “那現在,有沒有改進成功的消息?”
  “這,沒,沒有。”
  管志勇啞口無言,下方的眾人同樣明白,張紅賢也明白。
  會議室里,一片寂靜。
  “那伱們,哪來的勇氣啊。”
  聲音,如同重錘,錘在眾人心頭。
  會議室中,一片寂靜。
  而楊小濤卻是輕輕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子,一口一口的啜著,然后放在桌子上。
  這一切,都表明,楊小濤,很不滿意。
  張紅賢還想要再解釋什么,但想到其他鋼廠的情況,嘴里的話再也說不出來。
  不是他不服,而是事實如此。
  國內專家一大把,比他強的人多去了。
  管志勇嘴巴張開,面色漲紅。
  屋子里,繼續沉默,眾人臉色不好看。
  沒想到,楊小濤這么直接,這么干脆。
  第一次來就這么強硬,就這么,不給面子。
  這就是機械廠領導的作風嗎?
  突然間,人群后方一直胳膊舉起手來。
  楊小濤看了一眼,隨后點頭,“請站起來說。”
  話音落下,眾人紛紛轉頭,看向一旁的站起來的青年。
  楊小濤看清楚青年的模樣,梳著大分頭,只是有些蓬亂。
  瘦削的臉上,五官分明,楊小濤看得出,青年在壓制著顫抖,應該是緊張。
  這副模樣,隱隱有點印象,好像在哪見過。
  現在隨著身體的增強,記憶力也越來越好,見過的東西,都有印象。
  “楊總,您好,我,我有話要說。”
  青年說話聲音很大,說話緊張不已,
  管志勇看到站起來的人,剛要開口訓斥。
  他現在就怕把楊小濤惹毛了,甚至在他心理。
  只要楊小濤提出要求,他們去做就行,做好了,自然沒問題。
  只是,沒等他開口,楊小濤卻是笑著,“哦?盡管說,咱們開會可沒說不讓說話啊。”
  瞬間,會議室里,更加嚴肅。
  楊小濤沒有理會眾人,他的目光都放在站起來的青年身上,認真說著,“那么,這位同志,做個自我介紹吧。”
  青年見此,也努力平靜下來,“楊總,我是鋼廠研發科的一員,我叫李磊。”
  “李磊?”
  楊小濤重復著青年的名字,驀然間,跟腦海中的一幕重合。
  那是在前往泉城的火車上,一群青年,而這人,就在他對面。
  “李磊!”
  “是!”
  “我們應該見過吧。”
  李磊聞言錯愕,腦海里努力回憶著,但對楊小濤沒有任何信息。
  楊小濤說完,會議室里一陣驚訝,就是管志勇都不住的握緊搪瓷缸子,眼睛在兩人身上不斷掃視。
  莫非,兩人是熟人?
  不對啊,李磊才來了一個月,也沒聽說什么關系啊。
  還有,他這模樣,明顯是,不認識啊。
  “可能你忘了,我們在火車上見過。當時你們一群學生,應該是去琴島造船廠吧,怎么,又回來了?”
  李磊聽到楊小濤說著,腦海中仍舊沒有想出什么時候見過。
  不過,楊小濤能夠說出來這句話,就說明,他認識自己。
  因為他確實去過琴島。
  會場中氣氛微妙,李磊聽到楊小濤這話后,腦袋低垂,“我們在船廠實習大半年,接觸過許多東西。”
  “但,也碰到了很多困難,很多,很多。”
  李磊說話聲音有些沉重,楊小濤自然清楚這時候所謂的造船廠是怎么回事。
  小貓三兩只。
  沖鋒艇的發動機都要進口。
  “但,船廠最大的問題,就是鋼材。”
  李磊突然抬高聲音,言辭堅定。
  “所以,我就回來了,想要煉出更多更好的鋼材,為祖國造更多更大的船。”
啪啪啪  楊小濤突然站起來,用力拍著手掌。
啪啪啪啪  隨著楊小濤的鼓掌,周圍人立馬拍起來。
  “壯志可嘉!”
  楊小濤肯定的說著,最后看著李磊,“那么,李磊同志,請說出你想說的吧!”
  “好!”
  李磊不去想其他的,而是露出堅定神情。
  “領導,我是南苑技術學院的學生,那里有不少人研究煉鋼。”
  “我回來后,就想著跟同學們學學怎么煉鋼,好投入到祖國的革命建設中。”
  “在那里,曾經跟朋友聊天的時候,聽他的老師說過,北方那里有一種很好的鍋爐,通過從上方吹氧氣的方式來提高產量!”
  “所以我想,我們可不可以”
  李磊說完這個,楊小濤猛的雙手一拍,眾人分明看到楊小濤的笑容。
  莫非…
  管志勇等人都覺得,楊小濤先前不支持他們的方案,或者說是楊小濤已經有了自己的計劃。
  只是他們的計劃很楊小濤的沒有對接成功。
  而實際上,在李磊說出這個的時候,腦海中就浮現出前世看過的一篇軍事,里面有一個名詞,瞬間蹦出來。
  “氧氣頂吹轉爐煉鋼!”
  一種不同于現在的平爐煉鋼,一種利用高壓氧氣吹入鍋爐提高效率的煉鋼。
  貌似里的主角,每一個都是這么弄的。
  既然里的主角可以這樣弄,他,作為穿越者,自然也是主角了,當然也要試試了。
  就在楊小濤出神的時候,眾人的目光都凝聚在楊小濤臉上。
  漸漸看到楊小濤臉上露出欣喜的表情,眾人心里更是復雜。
  一些人聽到什么氧氣什么鍋爐的,在他們印象中,煉鋼就應該是用平爐來加熱,來熔煉,來煉鋼。
  吹氧氣,不就是吹氣嗎?
  有啥用?
  管志勇錯愕的看著楊小濤,然后慢慢低下頭。
  還是那句話,現在鋼鐵廠只求安穩過渡,只要頂過這一陣困難,慢慢步入正軌就行。
  至于研發科的研究方向,只要上級領導,只要面前的這位楊總同意就行。
  跟管志勇同樣想法的人很多,甚至當初在成立鋼鐵廠研發科的時候,眾人就是心照不宣。
  畢竟,以前他們都是這么干活的。
  只不過任務太多,產能跟不上,才會導致現在的困境,
  這加入機械廠后,只要鋼鐵廠大大小小數十個鍋爐正常運轉,生產出來的鋼鐵足夠機械廠使用。
  所以,楊小濤愛怎么說,怎么折騰,隨他吧。
  這就是在場大部分人的心思。
  當然,也有人心理非常不贊同。
  張紅賢更是握緊拳頭,對身后傳來的聲音,目光里充滿不屑,這項技術他也聽說過,甚至還有人一直在極力推行。
  但國內對此看法很淡,包括他們這些老技術、老工人都不看好。
  而在他看來,上面的那位,肯定是知道這點,想要實現‘彎道超車’,所以才會展露興趣。
  他不覺得楊小濤會了解,畢竟這什么吹氧氣的鍋爐也只是剛剛傳過來,這里面技術吃不透,經驗幾乎等于零,不是說說就能做出來的。
  而且,還有一個最大的隱患,安全問題。
  那可是往里面吹氧氣啊,氧氣助燃都知道,但操作不當搞不好就是大災難。
  所以這技術才會被束之高閣。
  等李磊說完,就在楊小濤展露出欣賞時,張紅賢忍不住的抬起手,楊小濤見了并沒有阻止,而是伸手示意。
  張工賢站起來,他知道接下來說的話也許會讓楊小濤不喜,但不說出來心理就是不痛快。
  “領導,剛才李磊同志說的新技術,我們都聽說過,但這里面涉及許多問題。”
  原以為楊小濤會不喜,但沒想到,楊小濤反而笑起來。
啪啪啪啪  更沒想到的是,楊小濤再次鼓掌起來。
  這下,周圍人都是懵了。
  楊小濤卻是很欣慰說著,“知道嗎,研究一件事從來都不是一言堂。”
  “只有思維的碰撞,才能摩擦出創造的火花。”
  “既然你說有問題,那就提出來,咱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不就是一種前進嗎?”
  楊小濤站起來,走到張紅賢身前,“在以前軋鋼廠成立研發科的時候,我們有時候會為了一個問題,想出很多辦法,每一種可能是一種方向,雖然不一定是對的,但排除錯誤,就是進步啊。”
  楊小濤說的真誠,到時讓張紅賢心里的怨氣消散,對楊小濤的這番言語更是說道心坎里。
  “所以,我在跟管廠長說搞研發科的時候,特別提出兩個要求,我怕的就是這里面沒有碰撞的人,沒有碰撞的火花啊。”
  說著,楊小濤伸出兩個拳頭互相捧在一起,發出砰砰的聲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