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站在窗前,楊小濤看著屋外打著旋的草屑,耳邊傳來的呼嘯聲,腦海中響起詩圣的那首憂國憂民詩。
  放下書,楊小濤看向遠方。
  那里,是楊家莊的方向。
  八月底了,正是玉米生長成熟的關鍵時期,這時候來一場大風,搞不好會減產的。
  楊小濤知道現在擔心也沒用,只能希望雜交玉米能夠挺過這次考驗。
  楊家莊,南山。
  一道身影披著外衣拄著木棍站在地頭上。
  泥土在腳邊被吹走,面前的老人卻是一動不動。
  “太爺,回去吧!”
  身旁楊石頭頂著風跑過來,大聲喊著,卻是被風吹走八分,剩下的兩分也不知道能不能聽到。
  楊太爺卻是不聞不問,一動不動的盯著面前的玉米地。
  這片玉米地,桿子要比以前種的高出一尺,那結的穗頭更是茂密,里面包的棒子肯定又大又多。
  只一眼看去,楊太爺就清楚,這玉米棒子比現在村子里種的強出一大截。
  可就是這強出的一大截,讓楊太爺感到心驚。
  記憶里,再次回到那個狂風席卷的畫面。
  也是那一年,全村上下都種上大個的玉米,也是那一年,整個村子都沉浸在即將豐收的喜悅。
  然而,一場臺風下來,玉米地折倒一片。
  哪怕是扶起來,根部受損下,無法生長。
  那一年,家家戶戶掰著沒幾個粒子的玉米,滿臉惆悵。
  記憶里最沉重的畫面,比起戰斗中的刀光血影更讓他心悸。
  楊太爺混濁的眼眸里,看著面前的玉米地。
  風吹過,如同落葉一般,整片玉米被摁向一旁,然后在它手里不斷揉捏,不斷飛舞。
  身旁楊石頭扶著楊太爺,他也知道這片地是誰的,也了解一些情況。
  可惜了啊!
  楊石頭在心里感嘆,但對楊小濤還是敬重的。
  起碼在他心里,楊小濤是楊家莊的人,能夠為楊家莊著想,就對得起身上的血了。
  “太爺,回去吧!”
  楊石頭又用力喊一遍,楊太爺聽了點頭。
  再次看看壓倒的玉米地,嘆息一聲,“還好只是這點。”
  兩人離開,留下風中不斷搖動的玉米。
  天色昏暗,吹了一天的風終于停了下來,空氣里冰涼,天空更是沒有留下任何點綴。
  楊太爺坐在板凳上,抽著煙袋鍋子,陷入沉思。
  煙霧繚繞下,一陣跑步聲由遠及近,隨后推開房門,楊石頭大氣不接下氣的跑進來。
  “跑跑跑,跑死個鬼!”
  楊太爺不悅的說著,楊石頭卻是抓起水瓢從水缸里舀起涼水,咕咚咕咚的喝了兩口,心氣喘過來后,一抹嘴巴,“太爺,快去看,玉米地!”
  “咋了?地里啥情況?”
  “倒了一大片!”
  “快走!”
  楊太爺急忙起來,楊石頭又喝了一口水跟著往外走。
  剛出村,就看到不少人往地里跑去。
  這可是關乎村子的收成,要是減產了,今年的公余糧就難了。
  來到地頭,眾人看著原本整齊的玉米地,這一塊、那一點的倒在地上,立馬慌了,趕緊跑進田地里,查看情況。
  這場風下來,整個玉米地就像狗啃了似的。
  好在,還有些玉米能夠堅持住。
  沒一會兒,楊大壯跑過來。
  “倒下去的,有一半能扶起來。”
  “剩下的,根子破了,只能原地生長了。”
  楊大壯按照經驗判斷著,今年的收成和去年差一點,但也不會太多。
  只是,今年要上交的公余糧,卻是比去年多了不少。
  餓肚子是肯定的了,就是不知道多長時間。
  “那就好,趕緊組織人去扶起來,趁著天還沒黑,別等明天了。”
  楊太爺趕緊催促著,楊大壯點頭帶人下地干活。
  沒一會,村子里所有能動的人都跑出來,在各家勞力的帶領下,走進玉米地里,將倒下的玉米桿扶正,然后用腳踩實。
  大人小孩,男女老幼齊上陣,夜色下眾人如同勤勞的螞蟻,在玉米地里鉆進來鉆出去。
  一大晚上過去,能動的人就往家里走去,實在累壞的,也不管冷不冷,就找個草地躺下睡覺。
  楊太爺活動著胳膊,手臂上被玉米葉子劃出道道斑痕,對此老人早就習慣了,也不在意。
  看著天色發黃,楊太爺卻是站起來,往外走去。
  一旁躺著的楊大壯瞇著眼看了下,隨后又繼續睡覺。
  心中人為,楊太爺是回家了。
  然而,楊太爺卻是想著村南走去。
  在他心里,還是掛念著那片玉米地。
  太陽漸漸升起,田野里露水濕透草木衣衫,然后調皮的在陽光下隱藏身影。
  楊太爺緩緩走著,邁過一道道坎,踩踏著濕滑的小路,越過山頭,抬頭看去。
  而后,便是驚奇。
  臉上的水汽還沒消散,皺紋卻是再次加深。
  不遠處,熟悉的玉米地。
  原本印象里,應該倒下的玉米桿子,只是微微傾斜,看上去像個緩坡,卻沒有倒下。
  楊太爺不敢相信眼前景象,腳下加快,也不怕草地濕滑摔個咧跌,徑直跑進玉米地里。
  直到這時,才揉了揉眼睛,盯著面前的場景。
  “沒斷!”
  “這個也沒壞掉。”
  “沒有,沒有,都沒有!”
  “哈哈哈”
  楊太爺如同發瘋似的,突然笑起來,周圍空曠都是他的聲音。
  片刻后,楊太爺轉身,身體的勞累在這一刻被精神上的愉悅驅逐,腳步又輕快起來。
  他要回去,將楊大壯幾人叫來看看,讓他們都來瞧瞧這玉米,來相信這些玉米。
  還沒到中午,玉米地前再次出現幾個人影。
  最中間的楊太爺被楊石頭扶著,老人家一夜沒休息,又精神亢奮一陣,現在有些頂不住了,眼皮開始打架。
  旁邊被叫起來的楊大壯,來到這里后再也沒有難受的感覺,和周圍人一樣,看著面前的玉米地,心里除了驚喜還是驚喜。
  這還是好的,幾個一起來的老人已經沖進玉米地里,一個個看著玉米,讓后輕輕扶起來,再夯實泥土,玉米再次豎起來。
  沒一會兒,整個玉米地和原先一樣,豎立挺拔,一顆顆粗大的棒子斜插在玉米桿上,不少人都情不自禁的摸起來。
  “好棒子,好棒子啊!”
  “快看這個,我的媽啊,一手量不過來啊。”
  有人興奮的伸出手掌,在玉米棒上比劃著。
  “這個也不小,還賊粗!”
  “這里面的粒子,很結實啊。”
  “你們快看,這么大的風,一根也沒斷,了不得,了不得啊。”
  “是啊,我剛才看了下,還真的沒死的。”
  “神了,簡直是神了!”
  聽著下面人的議論,楊大壯趕緊制止,這要說下去還不知道說出什么幺蛾子呢.
  不過,昨晚看到被風吹倒的玉米,還擔心玉米減產,今年村子里遭受饑荒。
  可現在,面前的玉米不僅沒有減產,反而因為個頭快大,比起普通玉米產量最少翻一倍啊。
  有了這種玉米,只要渡過這個年頭,明年村子里都種上,那以后再也不用擔心饑荒了。
  “太爺,這玉米,可得多弄點啊。”
  “來年,咱們村子里就指望它了。”
  楊大壯激動的說著,一旁的楊石頭幾人同樣眼中熱切。
  這可是關乎全村人的溫飽問題啊。
  楊太爺點頭,“你們也知道,這是小濤搞出來的。具體情況是啥樣,咱還得聽聽他的。”
  眾人聞言都是點頭,這種新出現的東西,還是得找個懂的人問問。
  “這樣,石頭你吃點東西,趕緊去城里趟,把這事跟小濤說清楚。”
  一旁楊大壯安排著,楊石頭點頭就走。
  這一趟可不是做驢車去,毛驢還得留在村子里幫忙,他只能靠兩條腿了。
  楊大壯又回頭看看玉米地,隨即嚴肅的說道,“今天開始,這里一定看管好。”
  “三叔,伱讓猴子帶一組人仔細著點。”
  人群里一個瘦削老漢點頭,“放心,這就是咱村的寶貝,誰敢來搗亂,弄斷他的狗腿!”
  “嗯,這些棒子,等收上來,可是明天的種子糧啊!”
  楊大壯感慨著,周圍立刻笑起來。
  楊小濤背著包走出軋鋼廠,今天工作完成,心里想著回家弄點什么吃的。
  這段時間工廠里的油水越來越少了,一頓飯下來能找塊肉都難。
  想要吃飽,只能多吃饅頭,還是二合面。
  好在楊小濤準備了不少瓶瓶罐罐,不僅自己吃的下飯,順便也幫了不少人。
  現在到了飯點,桌子周圍總能苦一堆人。
  不過他幫的也是有限,而且廠子里的人也清楚,這么個吃法就是再有錢的也撐不起。
  所以大家伙都是適可而止,楊小濤也沒表現的特別突出。
  畢竟,兌換東西也是要花學分的。
  走到四合院門口,楊小濤已經想好今晚吃啥了。
  前兩天去買肉,結果肉本來就少,去晚了就更沒了。
  本著來一趟不容易,楊小濤指著柜臺角落里的豬皮,就用兩斤肉票換了半張豬皮。
  也不知道是不是虧了。
  反正是售貨員看他的目光就像看傻子。
  可楊小濤卻是清楚,這豬皮鼓搗好了,可是道美味呢。
  豬皮凍,炸豬皮,鹵豬皮,甚至是芹菜炒豬皮,可都是好吃的美味。
  況且,他也不缺這點肉票,現在每個月除了工廠下發的那點肉票,大頭還是廚藝獎勵的,所以對他來說,就是換換口味罷了。
  回到院子里,照常看到賈張氏在門口看孫子,兩人相看兩厭,也不說話徑直回家。
  結果,剛到門口,就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