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30章 霸道的星海集團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1990:我有三根金手指

  星海建筑公司目前已經有設計部門,星海廣場有多個設計模板,再根據占地面積、外形、城市,因地制宜,稍微修改一下設計方案的外觀就行了,沒必要每個星海廣場都要重新設計。

  這樣一來,省下不少設計時間,工程進度也快許多。

  出設計方案后,最終由方柏終審,方柏是怕員工設計出不倫不類的作品,比如青花瓷萬大廣場。

  符合大眾審美的,方柏覺得就可以了,沒必要一定標新立異。

  開工相關手續的具體工作由建筑公司去幫搞,方柏就簽個字。

  他倒是輕松了,下面的人就為他的一兩句話忙得不可開交。

  忙完這事,方柏到科技公司問下總經理李曉宇最近銷售情況如何。

  李曉宇正在忙碌中,看到董事長到他辦公室問銷售,站起身,雙手交叉在腹前,恭敬而措辭謹慎地說道:“董事長,目前國內日出貨量穩定在1.5萬臺左右,略有下降。

  出口上漲比較快,各國家地區加起來日銷達到兩千多臺了,主要是口碑和影響力上來了。

  盜版光盤火起來了,還有錄像廳,都對銷售有較大的影響。”

  他對董事長非常敬佩,出國直接壟斷解碼芯片這一招太精明了,否則,不知道有多少仿造商。

  買不到芯片,仿造個屁啊!

  絕戶計,爽死了。

  李曉宇每次想到這一個招數,都感到很震驚,太絕了。

  董事長的眼光是全球冠絕的,李曉宇他認為自己絕對想不到這樣搞,那需要大量的資本跟斯高柏商談,他也不知道董事長跟斯高柏老板談了些啥。

  所以,外界認為董事長是商業天才,這是公認的,并不是李曉宇自己一個人這么認為。

  另外,如果不是有大量庫存機,產能也跟不上。

  董事長在賭博,在下一盤大棋,自上市開始,那就是收盤,他贏了,現在賺嗨了。

  外界不知有多少老板眼紅這個蛋糕,但就是沒法進入,他們現在根本不用太擔憂山寨機。

  李曉宇是藤校畢業,本科在交大上,他自認為自己商業手段挺精明的,但跟董事長一對比,感覺在全球戰略方面,還是差了許多。

  說完后,他的眼神堅定而專注,時不時地與老板的目光交匯。

  方柏聽后,心里有數,微點頭說:“機只是一個過渡產品,我預計只有幾年壽命,新產品研發一定要跟得上,沒有永不沒落的企業和產品。”

  “好的,我明白了。”

  李曉宇屏聲息氣,認真地聽,然后認真地回道,他是非常贊同這一點機銷售火爆,其實就是沖在風口上,直接飛了起來,但總會落地的。

  李曉宇看董事長又準備離開,突然想起一件事,委宛地問道:“董事長,有兩個媒體記者想采訪你,多半是機方面的事,公司產品賣得火。”

  方柏停下腳步,回頭笑了下:“我目前就不方便露面了,你自己要是方便的話,可以代表科技公司發言,我們主打一個悶聲發財。”

  “明白了,那我接受采訪的話,最多宣傳一下機。”李曉宇恭敬地點頭,目送董事長離開。

  公司效益好,他明年就有希望拿到分紅,所以得拼命地干。

  丑國,洛杉磯。

  愛多電器有限公司老板胡標親自來到丑國,還臨時租賃了兩位熟悉洛杉磯情況的國際商務人員。

  預約見面斯高柏公司的總裁,人家說沒空。

  胡標感覺自己很卑微,被人拒絕的確感覺到好像被侮辱到了,但還能如何,換作別人求他,還不是一樣低聲下氣。

  他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親戚來洛杉磯,親自登門,守也要守到人家總裁。

  其實,他也不知道斯高柏總裁是華裔孫燕,還以為是個老外,畢竟沒有接觸過,也沒有見過相關的新聞。

  被拒絕預約后,過了兩天,胡標帶商務人員親自上門,這一回總算見到了孫燕。

  等他知道對方是華裔后,胡標一臉驚喜,以為有轉機了。

  孫燕會見客人,問了下才知道人家是從國內過來的,當對方表明是愛多公司想采購解碼芯片后,嘆氣搖頭:“不好意思,胡老板,我們沒貨,讓你白跑一趟了。”

  胡標聽到人家說中文,自己能夠親自交流,先表達自己的敬意,然后非常恭敬地說:“孫總,在異鄉他國難得碰見華人,我想邀請你一起吃飯,不知道有沒有機會?”

  孫燕看他卑躬屈膝的諂媚模樣,也見多了,訕笑說道:“胡老板,非常抱歉,最近比較忙。

  有空的話,我也會邀請你。

  芯片的事,我非常無奈,不僅是你們公司,而是不下百家公司向我們咨詢過了,要是有貨能賣,我早就賣了,我也想賺錢,你說對不對。”

  “孫總,以貴公司的情況,挪用一兩萬枚芯片應該不是問題吧,價錢隨你提。”

  孫燕眉頭一皺,看他還不死心,嘴角一勾,忍不住笑了:“難得你跑一趟,我可以直接告訴你,不是價錢的問題。”

  被人拒絕非常難受,胡標深吸一口氣,一臉誠意:“星海集團愿意給多少價錢,我們公司可以更高價出。”

  首次購買一萬枚,哪怕是三四十美元一枚芯片,他也是可以接受的。

  量再大的話,就挪用太多資金,況且還沒有賺錢,誰敢一次性投入那么多。

  孫燕聞言,感覺這人真不知天高地厚,忍不住譏笑:“哈哈,一次性支付五千萬美元,你們公司出得起?”

  “孫總真會開玩笑,誰會出得起這個價錢,就算星海集團也出不起吧,哪有這樣合作的。”胡標苦笑,別說五千萬美元,五百萬美元他都拿不出來。

  孫燕說這話,他感覺自己被羞辱到了。

  他暗罵孫燕:不想合作,也沒必要這么為難他吧。

  “我可沒跟你開玩笑,就是五千萬美元!”

  孫燕笑容消逝,鄭重回道,不想跟他提什么幾千萬美元毀約金,也不想承認星海集團與他有合作,哪怕人家知道。

  他與胡標不熟,社會層次不一樣,憑什么告訴他這么多。

  買一兩萬枚芯片,好像非常多似的,他真不稀罕。

  出不起這個價錢,還想與星海集團競爭,有點自不量力。

  說完后,看他沉默,還略有不滿,孫燕不客氣地說:“胡總,我這還有些事要處理,就不招待你了。”

  胡標擠出笑容,點頭離開孫燕的辦公室。

  等他離開斯高柏公司大門后,終于忍不住破口大罵:“欺人太甚!臥艸尼麻的!”

  連罵幾句后,一臉頹廢。

  帶跟過來的商務人員看到胡標咬牙切齒憤怒的模樣,只好安慰:“胡老板,明顯就是獅子大開口。”

  胡標不知道輸在哪里,明明開出雙倍價格了,人家就是不愿意賣,哪里有賺錢不賣的事兒。

  開價五千萬美元,開什么玩笑。

  星海集團再有錢,也不會把這個當成前提條件吧,那他麻的有這么傻?

  還是嫌棄他買得少,那生意好了,可以不斷地進貨啊。

  胡標心有不甘,不是一個愿意承認失敗的人,要不然公司也不會走到現在略有成就的規模了。

  接下來幾天,他讓商務人員接觸斯高柏公司的員工,該花錢就花錢,最終搞清楚一件事情了。

  他麻的星海集團基本包圓了斯高伯的解碼芯片,斯高柏公司還欠六七百萬枚芯片尚未交付,毀約金非常高。

  還有附加條款,禁止向華國公司銷售解碼芯片制造VCD,一枚都不行。

  這一回,胡標覺得自己輸得心服口服。

  “胡老板,星海集團太霸道了,想壟斷VCD市場。”商務人員匯報道,心里佩服星海集團,但在金主面前,還是得為人家說好話。

  胡標擺了下,苦笑:“怪不得人家說方柏是商業天才,人家早就想到這一步了,VCD機是人家自主研發出來并率先上市的,當然不想有其他競爭公司。

  霸道是霸道,我只是想不到人家這么有魄力,能讓斯高柏公司完全支持他,說到底還是我錢少了,籌碼不夠。

  算了,回國吧,就不參與進去了,在跟在人家后面喝口湯真不容易。”

  胡標想到其他國內公司喝不到VCD的湯,他心態有點平衡了,想開了。

  人家自主研制出來的產品,明知容易仿造,干脆堵死仿造的途徑,真他麻的佩服。

  想在資本大鱷后面喝口湯,不是那么容易的。

  胡標的事,孫燕打電話給方柏。

  方柏聽后,暗喜當初英明的決定。

  三天后,

  交大開學,方柏就是大三學生了。

  上個學期,除了參加考試,他去學校的次數屈指可數。

  他連英語六級都懶得參加考試了,他要讀研,根本不需要這些東西了。

  不管是國內讀研,還是國外藤校,方柏都能去。

  當然,藤校研究生遠遠是不能跟藤校本科相比的,被錄用的難度根本不在一個級別。

  入秋天氣溫和,方柏就比較喜歡戶外運動,去學校打籃球的次數就多了。

  入學第一天,機械三班學生召開班會兼華聯超市計劃會議,方柏有空就參加一下。

  每個學期就一次會議,是應該聽一聽,況且他還是大股東呢。

  方柏走進大家約定的教室,大家看到他如約到來,紛紛鼓掌。

  今天輔導員秦雪也參加了,就過來看一看,她在方柏面前也沒有什么威嚴,反倒是有些懼他,這家伙氣場裝起來比她還大。

  “大老板來了,咯咯。”秦雪笑得有些諂媚,熱情地向方柏打了聲招呼。

  方柏揮了手,笑哈哈回了一句:“秦老師,一段時間不見,越長越漂亮了。”

  秦雪被夸也很高興,摸了一下自己胖臉:“真的嗎?”

  “要自信一點嘛,同學們說是不是?”方柏向同學們露出一個狡黠的笑容。

  “是啊!”

  “秦老師越長越漂亮啦!”

  周圍同學當然說是,夸得比方柏還夸張。

  “呵,你們這群學生啊,誒,還是比較有眼光的。”秦雪自戀了下,跟學生開個玩笑而已。

  方柏到來后,班會正式開始,首先還是競選班干部。

  班長依然沒有人競選,除了方柏,那就團支書最大了,張麗續當,楊壇退出班委,其他人跟上個學期一個樣。

  大家習慣了,也不想爭了。

  楊壇到校學生會混去了,竟然當上了校學生會副會長。

  除了校團委老師看重他與方柏的關系外,楊壇本人能力也是非常強的,兩年時間的社會實踐活動,親自與各校校領導商談合作。

  另外呢,楊壇本人也喜歡鉆營,交際能力非常強,就是一個顯眼包,學校還打算讓他留校,加強與方柏這邊的關系,也是與其它院校的學生合作關系。

  楊壇本人在入學之前就規劃未來走仕途,家人也想他走這條路。

  班委競選結束后,輔導員大家說一下這個學期的學習任務,比如金工實習。

  金工實習安排在學校,校外實習安排在星海集團。

  不管今后還要不要搞機械,但在畢業之前,該修的課程都得修完。

  說完本學期的事情,班會結束,輔導員走下講臺,留給學生了,她知道這群學生又要打擊她了。

  她也想聽一聽,她平時購物也是到華聯超市購物。

  正好院系領導也過來了,算得時間真準。

  院領導跟方柏打聲招呼后,坐下來聽一聽這群學校創業情況。

  跟往常一樣,穿著靚麗的張麗走向講臺。

  兩年過去,她在社會上歷練成熟了許多,有了錢,穿著也跟著變化了,顯得比較成熟一些,下身修身牛仔褲,上身小西裝,像個都市職場麗人。

  “尊敬的班長,各位院領導和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又到一學期一度的盤點工作,我非常榮幸進行匯報工作。

  時間靜悄悄地,已經過去兩年時間。

  華聯超市自成立以來,也將近兩年時間。

  經過全體員工的努力,總經理方總的大力支持,目前,我們一共擁有50家華聯超市處于開業當中,還有5個新超市正在建設當中,月營業額可達到一千萬元,全職員工達到了510人。

  固定資產方面,我們擁有四個倉庫,一輛大貨車,五輛小貨車,三輛桑塔納汽車……

  華聯超市不斷壯大發展,我們將計劃在1994年元旦之前,超市數量達到65家,明年年中時,正式破百家,并且保證營業穩定……”

  年初的時候,擁有28家超市處于開業當中,實現擴張投資支出追不上利潤增長速度。

  過去了八個月時間,新增了22家門店,擴張速度快了許多,公司賬戶上還有三四千萬元流動資金,可支配資金就有一千多萬元。

  到年底的時候,估計會有近兩千萬元空閑資金。

  去年只是拿了一百萬元分紅,讓大家過個好年。

  今年錢多,可以多分一些。

  院領導想不到這群學生真會賺錢啊,方柏直接躺贏了。

  在大學院校開學生超市,收入穩定,年年賺。

  隨隨便便一個點子,他們見證了華聯超市的發展過程,從投資三十萬元到月營業額達到一千萬元,明年就有希望破兩千萬元,未來會更多。

  他們還打算上市籌備資金開更大的超市,謀劃更大。

  方柏坐在下面,聽完后不得不佩服這群同學,華聯超市已經比老家的星海商場了。

  張麗匯報完之后,輪到三位班委匯報。

  最后讓方柏總結和提建議,方柏簡單地說兩句鼓勵的話,說明年可以籌備上市了,讓大家繼續努力。

  上市當然是圈錢,也是謀更大的發展,與星海廣場里面的超市并不沖突。

  華聯超市主要是大學圈子,上市圈錢后,可以拿更多資金用于發展布局網吧。

  電腦投資太大了,光靠華聯超市的賺錢速度根本不足夠,所以必須得上市。

  方柏再另外成立一個網絡科技公司,利用華聯超市的網吧資源孵化網站,這才是最終目標。

  一個網吧平臺,可以孵化許多個網站平臺,上市賺的錢可不比網吧本身差。

  至于其他規劃,暫不急,步步為營,先把華聯超市做好再謀未來。

  班會結束后,方柏與同學到籃球場打籃球。

  新一屆學生剛剛報到,聽說傳說中的方柏在籃球場打籃球,帶著好奇去觀看。

  歡呼最大聲的場地,那肯定是方柏在那邊打籃球了。

  方柏剛下場地不到二十分鐘,球場周圍已經聚集滿學生了。

  這下子,方柏有一種錯覺,好似自己就是一只猴子表演給觀眾看。

  投三分賊準,還會扣籃,喜歡打籃球的學生就特別佩服。

  同樣是九年義務教育,方柏為何這么秀呢?

  “原來方柏也會打籃球啊!我還以為除了賺錢厲害之外,沒啥特別的了。”

  學長聽到新生好奇,帶著啥都知道的優越感解說:“人家會的可多了,天天逃課,成績第一,學妹慢慢見識吧。”

  “哇,從今天開始,方柏就是我的偶像。”

  消息靈通的新生聽說過方柏,但還是有不少學生不知道他,聽都沒有聽說過。

  不少地區信息封閉,況且他們都忙于學習,哪有時間看電視看報紙。

  這些新生還會問:“方柏很出名嗎?是不是因為長得帥,籃球打得好?”

  聽到這些話,周圍學長忍不住哈哈大笑。

  “不僅僅是出名,校長見到他都是恭敬地敬煙。”

  “何止是校長哦,估計市政府領導都差不多吧。”

  不明所以的新生疑惑不解,難道方柏是某個厲害官員的子弟?

  隨著不斷地探問,了解方柏越多,新生不斷地被刷新他們的認知,太讓人震驚了。

  特別聽到他們班學生跟著創業,個個都發大財了。

  “學長,現在抱方柏大腿,還來得急不?”

  “來得及,問題是不好抱啊,誰不想抱啊,你得有機會跟人家聊上才行。”

  新生聞言,感覺的確難哦,方柏休息時,有幾個壯漢圍聚著他,不讓其他學生靠近或打擾。

  聽說被匪徒入室搶劫過,人家搞出這個排場,學生都理解,人家有這個資本啊。

  方柏的名氣,不到兩天時間,新生就知道交大有這么一個牛比大人物了。

  9月5日時,

  幾個老外來到樺國星海集團,見到了方柏。

  這幾個人,就是星海國際投資公司的西蒙斯一行幾人,他們按例不定期來樺國向方柏匯報工作。

  自方柏4月初從丑國回到國內,過去已經五個月時間。

  本來,基金經理人,每季度需要到樺國向他匯報工作,其他員人則是每半年一次。

  方柏讓西蒙斯在九月初一起過來就行。(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