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三十八章 卡爾指數和于飛定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當驕傲仍然重要時

  喬治·卡爾看著于飛的比賽,腦海中有股不知是歡喜還是憤怒的情緒,今晚顯然是這名二年級球員的“大日子”。

  他的投籃手感火熱,簡直百發百中。

  因此,他的進攻有點超然于團隊之外。大量的單打和呼叫擋拆后的單打雖然都取得了效果,但卡爾不喜歡。

  卡爾承認NBA需要球星秀,可這不是他所追求的。

  對他來說,一場完美的NBA比賽總是基于20303030的基礎。

  什么是20303030?

  即全隊在一場比賽里20次觸碰(不必是封蓋或者搶斷)對手的球、得到30次罰球、送出30次助攻、完成30次投籃,上籃/扣籃。

  這個基礎又被卡爾的助教們稱為“卡爾指數”,如果球隊在某個晚上達到了這個指數,便說明他們當晚的表現可謂團隊并且攻守俱佳。

  要做到這個,防守端的努力無須多說,進攻端便需要讓球流動起來。

  因為30個助攻不是靠一個人就可以拿到的。

  而一旦出現像于飛今晚這樣無限單打的情況,哪怕雄鹿第一節以27比20領先籃網7分,雄鹿的助攻數也不會多。

  首節結束后,卡爾換于飛下場休息。

  打滿了第一節的于飛拿到16分4籃板1助攻。當他找到投籃手感時,即使是籃網隊也對他無計可施。

  卡爾對于飛說:“弗萊,新澤西每個回合都有23個人的注意力在你身上,你知道這代表著什么嗎?”

  于飛拿毛巾擦著臉上的汗,隨口回應道:“我的隊友會有更多的機會?”

  “那你知道該怎么做了嗎?”卡爾盡量保持著和顏悅色。

  但有時候,伱如果太給球員好臉色,他們會蹬鼻子上臉。

  于飛笑瞇瞇地說:“繼續單打?”

  “不!天啊不!”溫柔卡爾瞬間變成瘋狂卡爾,“該死的你得傳球!你必須把球傳出來才能將自身威脅最大化!”

  其實于飛什么都知道,他只是不愿意迎合。

  他不希望待在波波維奇的馬刺隊里,一支堅持團隊主義,球員拿到30分數會被輪休的隊伍。

  卡爾要他傳球,于飛想知道要怎么傳。

  “球場上命中率最高的人是我,我繼續出手投籃不就是把自身威脅最大化嗎?”于飛有理有據地反問。

  卡爾被問住了。

  “不,這是歪理!在你完全展現了個人威脅后,你的隊友所面臨的防守壓力才會降低,到時候,你再傳球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結果!”

  既然主教練都這么要求了,于飛也不好不給他面子。

  便順著對方的話提了一個小要求:

  “好,但我需要更多的射手。”

  卡爾眼神微妙地看著于飛,這可不是一個尋常的建議。

  “斯普雷、Reyray、邁克爾(里德)、克里斯。”于飛說出了那四個名字,“我要和他們一起上場。”

  卡爾并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在大球時代極其罕見的5OUT陣容。

  他的第一反應是:“誰打大前鋒?”

  于飛說:“我。”

  “你要和肯揚·馬丁對位?我知道你們有私人恩怨,但肯揚是個非常老派的強硬四號位,你真的覺得你可以對上他嗎?”

  誰會害怕一個斷過腿的強硬四號位?

  于飛又反問:“不試試怎么知道?”

  并不知曉于飛在打什么算盤的卡爾喜形于色,他為于飛的強硬感到欣慰:“我支持你!”

  于飛也不是手感好就得意忘形,他能不能打四號位都是基于對手的體型和體格。

  肯揚·馬丁是當代標志性的野獸派大前鋒,就像是一個技術粗糙版的布雷克·格里芬。為什么大家叫他們野獸派呢?并不是他們長得像野獸,而是說他們肆虐籃筐的時候,像個野獸。

  而這種野獸派大前鋒如果想要維持自己的運動能力和爆發力,就需要控制好自己的體重。

  因此,肯揚·馬丁雖然看著像是于飛不會去對位的肌肉棒子,實際上他只有234磅(106KG)。

  于飛上賽季的體重是104KG,今夏增重了2KG。

  也就是說他和馬丁的體重是一樣的。

  也許馬丁的絕對力量仍然強于于飛,但這絕不是一個身體劣勢對位。

  比賽進入第二節,籃網漸漸展現出東部最強隊伍的風采。

  他們的陣地戰很復雜,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套路,而這些套路只有基德才玩得明白。

  這就是為什么基德明明自主進攻能力稀爛,但在不重視三分球的大球時代,他可以頂著被放空的超級負面BUFF來盤活全隊。

  高精尖的戰術體系帶來的弊端同樣明顯,那就是戰術脫節時,會顯得進攻能力極其疲軟。

  籃網顯示出疲態的模樣,于飛已經在開場見過了。

  他們可以連續四分鐘不得分,然后又把對手的得分控制在2分內。

  這是多么丑陋的比賽?

  而這支打法丑陋的比賽的球隊打過的兩屆總決賽都不是歷史收視率最低的比賽——拋開園區總決賽不談——那臭名昭著的2005年總決賽到底難看到什么地步了?

  于飛等待著被喬治·卡爾再次召喚的那一刻。

  籃網則在基德的帶領下,用第二陣容連連追分。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無名之輩站了出來,他叫盧修斯·哈里斯(LuciousHarrisSG),ABC介紹他是1993年的次輪第一順位,正是這個在NBA默默打拼多年的老兵,成為了籃網追分勢頭中的主要球員。

  哈里斯投進三分后又在基德的幫助下連續完成空切上籃,第二節開場不過三分鐘,籃網已經將分差追到只剩1分。

  29比30

  換句話說,雄鹿在過去的三分鐘里只得到3分。

  “他們的主力陣容還沒回來,我不能換上你說的那套陣容。”卡爾對于飛說,“你現在的任務是打破我們的得分荒。”

  于飛戲謔道:“那要用傳球來打斷還是用單打來打斷?”

  卡爾惱怒地說:“不管你用什么辦法,有用就行!”

  那行吧.

  于飛希望卡爾教練會喜歡自己的無限單打。

  相比卡爾,于飛還是更喜歡柯林斯,雖然后者無法掙脫喬丹的束縛,但他對球星的約束基本是0。

  他信任球星的能力,也愿意給球星球場上的權力。

  于飛記得他在柯林斯手下打球的時候,從來沒有被要求過傳球,但這不影響他場均送出近7個助攻。

  這說明什么?他本身就是個喜歡傳球的球員。

  今晚執著單打不過是因為手感好而已。

  用一句最直白的話來說,手感好就多投籃有錯嗎?

  看看基德是怎么做的,誰手感好就像填鴨一樣死活都要把球往對方手里送。

  所以,于飛并不覺得自己獨,他一直在傳球——他把球傳給了手感最好的自己。

  嗯,也許他該找科比和艾弗森開一個“論獨逼如何使獨逼打法合理化”的座談會。

  目前,雄鹿場上的球員有凱文·奧利、邁克爾·里德、安東尼·梅森、克里斯蒂安·萊特納和丹·加祖里奇。

  于飛給萊特納打了個招呼,讓他想辦法死球,好讓自己上場。

  于是萊特納果斷對對手犯規。

  于飛換下了梅森。

  于飛走上場來,對上籃網的替補前鋒羅德尼·羅杰斯。

  籃網重新發球。

  基德弧頂持球,呼叫戰術,依然是復雜的戰術。

  于飛看見其他四個人同時跑位。

  而于飛所對位的羅杰斯顯然不是戰術的終結點,他在油漆區外左側站住,給盧修斯·哈里斯掩護。

  于飛果斷換防。

  復雜的戰術如果執行有方,的確可以輕易動搖對手防線。

  但不是每個控衛都能把戰術打明白。

  對一些平庸的控衛來說,即使隊友跑出了戰術,他也抓不住戰術創造出來的機會。

  因為那些機會總是轉瞬即逝。

  發起戰術的控衛在某種情況下就像先知一樣,需要在機會出現之前提前預料。

  這就是基德這種球員和其他同位置球員的區別。

  他總是在走第一步的時候就看到了三步之后的發展。

  基德一發擊地給到本不屬于戰術終結點的羅杰斯。

  羅杰斯轉身攻筐,利用身體優勢拿下2分。

  30比31

  籃網在于飛被換上場的第一個回合實現了反超。

  這一幕看得連喬治·卡爾都不由得搖頭贊嘆,“這就是杰森·基德,他是世界第一的控衛!”

  對所有愛好攻防戰術的人來說,籃網的比賽是美妙的,他們的戰術復雜性、球員的跑位嚴謹性和主控的策動能力,都讓人驚嘆。

  而這些正是于飛認為籃網比賽丑陋的原因。

  因為他們之間隔著20年的觀賽代差。

  這不是于飛一個人的問題,幾乎所有習慣小球比賽節奏的人都不會習慣大球時代的比賽節奏。

  于飛從奧利(控衛)手上要來球,籃網依然讓基德防守于飛。

  前場對上基德,于飛邊控球邊問:“你們為什么每個回合都打得那么復雜?”

  聞言,基德就像輕看小輩的得道高人一樣自負道:“你是不會明白的!”

  看明白的話是不是就可以像你一樣和妻子互毆了?

  于飛輕哼一聲,不再言語,猛然啟動后交叉變向,使自己領先了半個身位后直接急停。

  對基德來說,由于身材的劣勢,一旦于飛在身位或者位置上有所領先,他的防守就難以奏效。

  “唰!”

  于飛面對基德單打得分,并說道:“嘿,杰森,復雜戰術下得到的兩分是不是比我這樣輕松單打下得到的兩分更高貴啊?”

  基德的臉色變得很難看,但多數人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只有克里斯蒂安·萊特納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

  如果有人和于飛打完一場比賽還保持著好心情,那只能說明兩件事,那人太爛了,或者于飛表現太爛了。

  你可以管這叫于飛定律。

  這是萊特納被于飛在血虐了一年之后總結出來的經驗,望周知。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