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直抵幽燕之地,重開大宋之天。”
趙匡搖搖頭,隨即扭頭跟空炅法師道:
“你這后人雖是偽稱。”
“但這志氣,遠勝于你。”
“旋起旋滅,雖是似你,但猶可稱壯也。”
這話讓趙光義一時間都不知道要作何表情,最終只得悶悶反駁了一句:
“臣弟若是生此亂世,志氣也未必會短于這裝神弄鬼之輩。”
“這倒是。”趙匡點點頭,頓時讓趙光義有點意外,但旋即便見兄長繼續道:
“敗亡時間也定短于這韓氏。”
簡短一評,趙匡仰著頭也不去看弟弟的臉色,若有所思道:
“汝于軍略堪稱拙笨,與其介懷這些,不如揚汝所長。”
“后世稱這些宗教為邪教,可見即便后世有神鬼莫測之能,其民依舊也無法破除宗教之影響,多半其朝有理宗教之法。”
“此些神神鬼鬼之事,不隨亂世而亡,卻能隨盛世而興,宜有管制之法而預之。”
話雖說的不好聽,但對趙光義來說已經算是相當溫和了,而且其中的讓他徹底委身于空門之意也愈發明顯,但至少也看到了改善目前處境的希望。
另一邊錢俶倒是有點好奇:
“那這大明之明,莫非竟是明尊教之明?”
這言論立時惹得李煜嘲笑:
“錢文德你這真乃奇想天開,這洪武帝既自命恢復中華,那如何會是以邪教之名而定奪國號?未免太過荒唐!”
“這大明之國號,定然是效仿官家以州作號。”
錢俶頓時有點臉紅,這個猜測他自己也覺得太不靠譜,但此刻被李煜這樣嘲笑也頓時血氣上涌:
“那后世有說,洪武開明乃是自南向北,吾家世居吳越,對明州這望海外洲知之甚詳。”
“那大明國若是以明州得國,則合該是以水師定天下,何至于受困于倭患?”
李煜也頓時啞然,但最終還是堅持道:
“即便如此,那也絕不是以明尊教為國號。”
錢俶哂笑:“也絕不是以明州為國號。”
看著兩個真正意義上的長輩在這兒針鋒相對,趙德昭表示看不懂,不過趙匡對兩人此前的嫌隙心知肚明,因此只是給兒子交代一聲:
“毋理會,你且認真看這元亡之教訓。”
“切記勿重蹈元之舊轍。”
這種言傳身教并不是第一次,但絕對是最特別的一次,趙德昭心中甚至還能冒出來疑惑:
這元亡之事明明是數百年后之事,當真能稱得上舊轍嗎?
“芝麻李、彭大、王權、孟海馬……”
這下朱元璋是真的有點緬懷了。
對他來說,這些名字一個個都是曾經如雷貫耳的存在,義軍當中也是口口相傳。
于青史上來說,幾乎都是倏忽急逝的人,宛如夜空中一閃而逝之星,元史官稱其為盜,但后世稱呼他們為義軍,甚至連那藏在唐書角落里的陳碩真,都稱呼其為起義。
一種難以形容的復雜心情在朱元璋心底醞釀,最終忽地沒由頭道:
“芝麻李…咱記得他以一倉芝麻賑濟災民,百姓念其好,故而得了這綽號。”
“原名李二,可惜少了個鳳字。”
說完朱元璋搖頭低聲笑了兩下,這倒是讓朱標等幾兄弟有點摸不著頭腦。
馬皇后倒是清楚得很,前不久后世還將明元唐三朝開國之君并談,并說忽必烈對李世民相當欣賞。
但夫君何嘗不欣賞神往唐太宗?并以其為榜樣?
當然,現在不是唐太宗是李二鳳了。
但總之,昔日時夫君對李二鳳只是仰望,如今既知己身評價,依著其好勝的性子,多半是起了比較之意,恨不能于亂世對嘞看誰稱英雄了。
于是她捏捏夫君的手安慰道:
“平天下之事,出身與所遇境況皆不同,且戰法各異,如何能類比?”
“但眼下既都得光幕之青睞,正好依此而論治國。”
“也是。”
朱元璋點頭承認:
“該問問唐太宗壽還有幾何,若是其已近貞觀二十年,那相較不免有欺凌之嫌。”
“還不僅如此,咱還要給標兒避了禍患,強健體魄,好好接咱大明江山。”
“咱大明太子,定遠勝那唐高宗!”
“婦人起義稱帝?”
李承乾聽著身邊阿耶重復了一句,話語里不知為何盡是不爽。
隨后就看到父親扭頭重重交代:
“等汝游歷天下,切記不可小覷婦人。”
“后宋元對婦人限制頗多而多遭詬病,且多有贊我唐待婦人之寬,須要謹記。”
“雖或會因此遭亂政之危怠……”
這一刻李世民腦袋里想起來了好幾個在后世唐史中的婦人名,不由得嘴角抽了抽,但還是道:
“但若揚婦人之害,則令子女何所想?此行徑甚至連因噎廢食都不如。”
李承乾不理解父親話語里復雜的心情,但還是當即小心道:
“阿耶,若是要待婦人以寬,兒以為當先從令婦有其名始。”
李世民怔了一下,隨即看了一眼長孫皇后,眼里多出來一些快活的笑意道:
“說得對。”
“將汝之所想寫作策,呈于朕案上。”
李承乾彎了彎腰,拱手領命。
汝嘗言天下太平無事,今紅巾軍半宇內,丞相以何策待之 上面這句話,是元順帝指著脫脫鼻子的質問。
對脫脫來說估計也挺郁悶:你們儒家經典上可不是這樣教的啊。
但不管怎么說,還是得先出兵討伐平亂再說。
一年時間里脫脫先后派出了三人討伐紅巾軍,但隨著農民起義的聲勢越來越浩大,脫脫只得親自出馬領重兵平叛。
1352年,第一戰脫脫攻破了徐州,芝麻李殞命,隨后雙方進入了僵持階段。
農民起義軍這邊雖然聲勢浩大,但還處于誰都不服誰的狀態。
脫脫這邊呢,再次打出了非常經典的華夏政權戰爭操作:他開始在河北屯田。
畢竟鈔法不僅沒有改善經濟還使得經濟進一步惡化,而打仗是需要錢糧的。
只不過吧,這時候的元朝具備了一個王朝將要滅亡的所有要素,脫脫領兵在外就不可能兼顧朝內,無所事事的元順帝就開始寵幸佞幸,沉迷于修煉一個叫哈麻的大臣貢上來的密宗修煉法“大喜樂”。
看名字就知道這什么玩意兒,這里就不細細展開了。
總之,在河北策馬揚鞭的脫脫看著元順帝在朝內策馬揚鞭,徹底記恨上了哈麻:
不是陛下不圣明,實在是帝君身側有奸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