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01章 生辰飲毒酒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隨機推薦:

  無論是趙普還是趙光義,皆是精于人事之輩。

  對趙光義來說,在知曉自己真的竟登臨帝位之后,狂喜僅有瞬息,隨后便是鋪天蓋地的慌亂與不知所措。

  因為無論是后世非議,還是這等離奇之記載,無不表明了一件事,皇兄之崩必為隱秘。

  對于此他當然也有種種猜想,而弒殺是種種猜想當中他最不愿意所面對的。

  身處宮廷,內有皇兄相伴,外有禁軍環繞,誰殺誰?

  如芒在背的趙光義苦笑一聲,盡力平復了一下心情道:

  “弟奉侍兄長三十歲以來,性情如何兄當深知,何至于成此豬狗不如之人?”

  “兄長若欲除患,盡可現在動手,弟絕不反也!”

  趙普仰著頭面無表情,但耳朵已經盡最大力支起,力求將殿內每一個字都不錯漏。

  此時聽聞趙光義所說,心中便也當即搖了搖頭,好一招以退為進!

  為君者最忌不教而誅,且晉王又申兄弟骨肉之情。

  如此一來官家必躊躇,晉王暫安也。

  果然,那邊不知何時已經輕手輕腳站起來的趙匡掂量了一下手中的新玉斧,但最終還是搖搖頭重新坐下。

  前方的趙光義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依然還是一副大義凜然引頸就戮的樣子。

  但此時自也沒人敢提醒他,一旁的內侍早已噤若寒蟬,只敢埋頭抄寫根本不敢多說一句話。

  雖如此,趙匡也還是在心中警醒了一下,這后世數次所言的宗教,或亦需設司監管,不可放任自流使得什么事情都敢摻上一手。

  但……若非是文瑩和尚扯出來個大仙兒,恐怕有關自己之死后世也不會如此感興趣,某種意義上反倒是幫了自己一把?趙匡頓時十分矛盾。

  再者……根據后世所言之推算,自己僅余壽兩年?

  這個消息也讓趙匡有點喘不過氣來……

  兩年呵,他所欲成之事,兩年必不足也!

  故而此時趙匡面對著光幕的心情同樣迫切,因為他很想知曉自己究竟是如何死的?可有避險之法?

  漢長安將軍府中,光幕相當清楚的“弒殺”讓現場完全安靜不下來。

  子殺父,臣殺君,以下殘上者,稱弒也。

  更別提如今看起來,這宋太祖趙二是天子的臣子兼弟弟,真敢真能這般行事?

  劉備孔明等人皆面色各異陷入深思,或欲綜當前所知還原這宋朝樣貌,或思慮這帝君改史有何辦法避之。

  一時間這廳內反而顯得安靜了起來,這讓張飛感覺異常不習慣,左右擰了擰脖子眼見馬超也是百無聊賴的樣子,干脆便選擇與就近的馬超閑談:

  “孟起,你說這唐往后得太宗廟號者,是不是非得殺點什么?”

  馬超腦袋上緩緩冒出一個問號:“?”

  張飛興致勃勃道:

  “你看這唐之太宗殺兄弟,宋之太宗也殺兄弟,這往后的元明清怕不是避不開咯。”

  這算是哪門子道理?馬超嘲笑:

  “三將軍之言頗為無稽,若是后世所言真有此事……”

  話還沒說完,張飛便已閃電一般貼近劈頭蓋臉問道:

  “那便請東出潼關時,孟起尊我為主先鋒如何?”

  馬超猝不及防,幾乎是下意識怒道:

  “如此便是,俺難道還怕你不成?”

  等到眼見張飛笑瞇瞇坐了回去,馬超才一拍大腿:

  壞了,忘了說若是所言不中該要如何,竟中這黑廝計也!

  不過旋即馬超也覺得自己是多慮了:

  后世吃飽了撐的,還將這歷代太宗都說一遍?

  首先可以明確一句廢話,趙匡真的死于976年十月,并且是非自然死亡。

  根據正史記載,976年這一年趙大的行程相當密集,不是去點校禁軍就是去巡查院坊,或是召見使者或是親臣。

  甚至三月趙大還優哉游哉跑去洛陽玩兒了整整一個月,一點沒有一個晚期病人的征兆。

  直至九月正史還記載,趙大先是視察了綾錦院這個國營紡織印染廠,然后跑去城南池亭看風景,隨后還去禮賢宅兜了一圈。

  這個禮賢宅算是趙大很有意思的一個手筆,他一開始在汴京當中批了一塊地皮,興建了好幾座精裝宅邸打算賣給戰敗臣服于他的對手。

  前面提過的南越國主錢塘王錢俶為了獲得在這里的居住權,不僅幫趙大滅了南唐,還奉送了二十余船的金銀珠寶,可以說是宋代最為成功的一筆房地產生意。

  可惜趙大死的太早,這批禮賢宅也就從趙俶身上猛賺了一筆,不然說不定這禮賢宅能成為宋朝版本的功德林。

  這話說遠了,總之九月份的趙大依然活蹦亂跳,甚至直到十月六號,死前半月正史還記載:

  “幸西教場,觀飛山軍士發機石”

  雖然也有人猜測趙大是喝酒喝死的,但根據出土來看,蒸餾酒這種高度白酒直至南宋才出現,北宋初期依然還是低度酒,很難醉死。

  趙大自己也說過“沉湎于酒,何以為人”自省,飲酒致死的可能性相當低。

  而關于趙大的死因猜測,明清時候就有過推論:或死于趙二的毒酒。

  畢竟北宋初年死的不明不白的人實在太多,后蜀國主孟昶七日而卒、吳越國主錢俶流星墮而暴崩,明朝文學家在《因樹屋書影》中記這兩人皆暴斃于自己生辰,死因多半為“帝忌未消,借生辰賜酒陰死”。

  不過孟昶死的相當早,而且后蜀是趙匡提兵所滅,跟趙光義八竿子打不著,但如果孟昶真的死于自己生辰,那也只能嘆一句趙宋家學淵源。

  錢俶暴斃的同年,被幽禁汴京的李煜也在生辰時暴亡,享年四十二歲,北宋末年清正文臣王铚所作的《默記》當中毫不客氣的稱,李煜死于趙炅在賜酒當中下的牽機藥。

  大概也是因為這三個不明不白死于自己生辰的倒霉鬼,李燾在作《長編》時態度也很是游移,并沒有直接將燭影斧聲駁斥為謬聞,而是訂正之后加了個“更俟考詳”的注解。

  沒辦法,不是李燾不相信您宋太宗,實在是趙二你嫌疑大的有點過分。

  不過欲考據這件事真相怎樣,還有個角度就是看趙大死的時候,趙二身邊人在干什么。

  趙匡眼睜睜看著后世在努力抽絲剝繭還原他的死因,一時間感覺倒也是非常奇妙。

  不過在聽聞牽涉到毒酒之時,沉吟了一下便干脆道:

  “晉王府中,程德玄可通毒理?”

  趙光義站著的身體搖晃了一下,努力道:

  “程德玄乃門客自投,稱其善醫可解百疾,弟昔時患兄長飲酒甚多,恐身體不適故而留于府中……”

  說到這里或是感覺像是越描越黑,于是趙光義干脆止住了話頭。

  趙匡已然失去了耐心,干脆扭頭對著內侍吩咐道:

  “遣一人去晉王府上,詢醫者程德玄,問其可知牽機藥。”

  內侍們面面相覷,最終還是站在最前的內侍小心問道:

  “官家,若其知牽機藥呢?”

  趙匡不耐煩道:

  “此事交予禁軍去辦,若其知牽機藥,暫押臺獄便是,還需朕教?”

  內侍委屈應聲,連滾帶爬就要出門去吩咐。

  但旋即趙匡想了一下,便追加了一句:

  “若其不知牽機藥,亦需咱押于晉王府外。”

  于是內侍趕忙又連滾帶爬的回來躬了躬身,隨即從殿偏門出去吩咐禁軍。

  一時間趙光義整顆心如墜冰窟,差點被兄長的吩咐氣笑:

  既然左右都要關押,那還問什么?

  不過他也不敢辯解,畢竟此時幾乎已可稱自身難保,壓根也很難去關注其他人了。

  醫者而已,應當不敢隨意推諉加罪自己。

  嘆完之后,趙匡反倒是為這禮賢宅有點嘆息。

  看得出來無論是何時,他一直都是想要令天下重新歸一的,為此不惜出這等手段為國籌財,但奈何……

  死死盯了弟弟的背影一眼,趙匡也在心底暗暗下定決心。

  無論這燭影斧聲最終是真是偽,晉王都需要好好歇一歇了。

  “毒酒……嘿。”

  李世民搖了搖頭,臉上有不加掩飾的失望。

  孫思邈倒是對那牽機藥很有興趣,如今他也知曉若通毒理便需先通醫理,若是真有此毒藥之方,說不得還能據此反推出來兩張治病救人的方子。

  此時眼見李世民一臉無趣,便笑道:

  “陛下希望這燭影斧聲當如何?”

  李世民想也不想道:

  “當然是以利斧砍開頭顱……”

  話剛說出來便覺得不合適,于是李世民咳嗽一聲道:

  “然其真偽猶未可知,朕當然還是希望這趙大趙二皆真兄友弟恭。”

  隨即李世民心中嘆息:何時開始說兄友弟恭還需加個“真”字了?這后世當真害人不淺!

  杜如晦搖搖頭評價道:

  “若這幾般毒酒皆為真,那這宋初始便已失正也。”

  甘露殿君臣幾乎不約而同齊齊點頭認可。

  畢竟這幾個國主皆為階下囚了還怕什么?若其能反復,你都擊敗其第一次了難道還不能擊敗第二次?

  “若因猜忌而使毒酒,則為庸夫所為,不似人君也!”

  魏征皺著眉罵了一句。

  李世民笑著搖搖頭:

  “且等等,觀其真假便是。”

  在趙匡猝死的當晚,北宋正史當中記載了比較耐人尋味的三人動向。

  首先是晉王府上趙二的兩個親信:善醫的程德玄,善跳大神的馬韶。

  趙光義感覺自己一顆心再也不會跳動了。

  渾渾噩噩間他聽到身后的兄長有條不紊的吩咐:

  “再去給方才的禁軍追加咱的口諭,那程德玄不需要問牽機藥了,直接抓了便是。”

  “還有這馬韶,清查晉王府務必將其搜出,并嚴加看管!”

  “還有,令禁軍將晉王府暫時圍起,禁人進出。”

  趙普略有擔憂的看了趙光義一眼,又看了那一邊眼看也是完全聽不進去勸諫的官家。

  隨即輕嘆一聲:

  削晉王羽翼之事,他已數次詳陳官家,只是沒想到今日便遇到這般事要倉皇而動。

  只愿行事能順利才好。

  一般來說,如今稱北宋初期有三大謎案,分別是陳橋兵變、燭影斧聲、金匱之盟。

  金匱之盟后面會說到,這個陳橋兵變歷史課本有就不再贅述,總之就是趙大這個皇位拿的不怎么光彩,因此繼位后直接就下令禁止民間私自跳大神。

  這很好理解,畢竟道教從立教之初就定下了指導方針:堅持造反絕不動搖!

  北宋初期趙匡相當怕這群人跳出來陳說天命引起亂子,干脆一禁了之。

  這種情況下馬韶能成為趙光義親信,本身就能說明趙二對皇位的態度,以及對大哥的想法。

  時間來到十月十九日夜里,距離趙匡暴斃僅僅一天的時候馬韶忽然去拜訪了程德玄。

  程德玄對這個大仙兒的忽然來訪很是驚訝,直接就詰問大仙兒來干嘛。

  馬韶則是直接開門見山:明日乃晉王利見之辰,所以過來告訴您。

  這在當時絕對算得上誅心之言了,程德玄第一反應就是被嚇了一跳,隨即直接將馬韶關了起來起身去找趙光義。

  史冊當中趙光義也被嚇了一跳,先是夸獎了程德玄做得對,務必繼續將馬韶好好關押。

  隨后說今天已經晚了,等明天我再去將這件事報告兄長,于是程德玄才放心的回去睡覺。

  而到了二十日的晚上,事情變得更加奇怪,先是夜里有人拍程德玄的房門讓他進宮,隨后程德玄在差不多凌晨兩三點的時候收拾了一下,不進宮反而去了趙光義處,并且也不進晉王府,就是凌晨三四點靜靜的的等在晉王府門前。

  很快,宮中內侍王繼恩從宮中出來要去晉王府上,被在此處等候的程德玄攔住問宮中何事,王繼恩說官家駕崩,請晉王入宮顧命。

  前前后后說的比較繞,總之就兩點:

  跳大神的馬韶突然的預言,程德玄在沒有夜生活的北宋初期行事如此奇怪,都說明這兩個晉王親信對將要發生的事情有所預料或知曉。

  內侍王繼恩的出現請趙光義繼位更是怪中怪,與制度相悖。

  而關于王繼恩,司馬光在《涑水記聞》當中稱宋皇后在知道趙匡死亡后想迎立趙德芳,內侍王繼恩相當大膽的插入了皇后立嗣的爭論,并假稱去迎接趙德芳,實際上是偷偷出宮將趙光義接了進來讓趙二成功登基。

  《涑水記聞》是司馬光為寫《資治通鑒后紀》準備的資料集,這段記載則是司馬光采訪自錢公輔。

  錢公輔曾做過知制誥算是半步宰相,因此這個資料也相當保真。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