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84章 科舉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最新網址:ixsw李世民很想說點什么,比如疑惑的問一下何為“禁婚家”。

  比如還在心底打算今晚去觀音婢處,假裝無意問一下為何要從民間選妃。

  對于光幕所說的士族不想娶皇家公主,李世民很想嗤之以鼻:

  不想娶?汝等這些損國肥家的世家蠹蟲也配?

  平陽昭公主之威他李世民猶記。

  應晉陽起兵,攏關中豪杰,司竹起娘子軍。

  渭河北會師,姐弟破長安,鎮關中定天下。

  戎馬倥傯,生榮死哀。

  因此聽到后世稱葦澤關為娘子關,李世民打心眼里為自己的姐姐高興。

  只是……

  妹妹永嘉公主,私通。

  不知道是自己哪個女兒的太平公主,謀反!?!

  以及后面目不暇接的幾位公主,頭一次,李世民心中的恐懼壓倒了好奇。

  他不想了解!

  但隨后李世民就感覺這光幕好似如一柄千鈞巨錘,朝著他的腦袋狠狠砸了下來:

  長孫皇后,貞觀十年,病亡!

  李世民霎時間感覺頭昏目眩,耳中似有千人嚎雜,有哭有笑,恍然間似乎都能聽到自己胞兄胞弟那快意解氣的聲音。

  他情不自禁站起來往前走了兩步,但馬上便意識到光幕不過是宣告了這個消息,他的觀音婢并不在其中。

  心神稍微一松之后一股前所未有的虛弱感擄掠了他的身體。

  于是群臣便看到他們的陛下,大唐這年僅三十的烈日,前所未有的黯淡了下來。

  這具年輕而飽含活力的軀體,踉蹌著后退,直到扶住了椅子。

  眼眶發紅的長孫無忌扶了上去。

  “陛下……”

  “大家……”

  聲音嘈雜,但卻讓李世民莫名的心安,也讓他身體重新恢復了力氣。

  “朕要去見皇后……”

  李世民迫不及待,但很快醒悟過來光幕還在此,于是捂著腦袋改了命令:

  “速宣長孫皇后來甘露殿。”

  即使執拗如魏征此時也沒有跳出來說于禮不和,因為知道沒有用。

  龍有逆鱗,觸之必怒,而長孫皇后,絕對算得上陛下的逆鱗之一。

  被長孫無忌扶著虛弱的躺在榻上,李世民閉著眼睛被長孫無忌按摩頭部。

  尷尬的靜謐中最終還是李世民主動開口道:

  “貞觀二十年,皇子鬩禍,后宮篡權,真乃一事無成也。”

  苦笑一下,杜如晦勸道:

  “陛下何必自苦?那太玄盛世,那后世紀念,那后世之尊號又能如何作假?”

  這勸解倒也有點道理,李世民頭疼緩解少許,干脆看著甘露殿的穹頂道:

  “那武才人入的乃是朕的宮闈,如此總沒錯。”

  “這…”房玄齡斟酌了一下小心道:“既然能入宮,可見其名其貌其才皆一時之良選。”

  “以其尤勝呂后之手段,即便陛下視而不見,亦有能入宮之手段。”

  李世民剛想反駁,但想起來這唐朝的公主便一時語塞。

  即便不以才人之名入宮,擇一行事肆無忌憚之公主,說不定亦能覓得良機。

  另一邊長孫無忌已殺氣騰騰道:

  “下令,臣必掘地三尺尋此妖婦處死,消弭禍患!”

  “不可!”魏征跳了出來:“如此豈非以莫須有之名戮民?此非仁君所為!”

  群臣吵吵嚷嚷讓李世民生厭,于是干脆再閉上眼睛。

  而很快殿內便又靜了下來,一雙柔弱無骨稍顯冰涼的手覆上了他的額頭,隨即嫻熟的捏拿了起來,那股疼痛也開始慢慢消弭。

  “觀音婢…”

  李世民抓過這雙手覆到眼瞼上,隨即豆大的淚珠在眼角簌簌落了下來。

  成都府衙內的眾人看著唐朝公主事跡,目瞪口呆。

  龐統咽了口口水道:

  “這盛唐的此時此刻……”

  孔明接口道:

  “恰如我漢的彼時彼刻。”

  劉備不由得嘆服:

  “竟能如此相像?”

  兩位軍師一起搖頭驚嘆:

  “竟能如此相像!”

  一時間廳內的眾人都有點難以接受。

  說好的懲前毖后呢?說好的前車之覆后車之師呢?

  宦官當權,外戚干政。

  后宮攝政,公主造反。

  非得全部復刻一遍是吧?

  你這唐朝學我大漢優點就算了,怎么還能全盤給模仿過去的?

  張飛小聲逼逼賴賴:

  “咱大漢可比那大唐差遠了。”

  “高后可沒稱帝,而且鄂邑長公主那只是參與,可比不得這太平公主把持朝政還想奪位的。”

  劉備第一時間遞上死亡凝視:

  “三弟,那都江堰還缺……”

  “俺不說就是了。”張飛趕忙住嘴。

  孔明則是想起來了一個頗為現實的問題有點憂慮:

  “光幕此前曾說,這李世民與那曹賊一般都有頭風病。”

  “這如今驟然聽聞如此消息,恐……”

  頭風病…應該不會致人死亡吧?孔明也不太敢確定。

  張飛也有點想幸災樂禍:

  “說不定那唐皇正與武后如膠似漆呢……”

  孔明搖頭道:

  “此前光幕中唐皇曾有言語,西域未收,可見其時之早。”

  龐統眼睛一亮,隨即拍腿大憾:

  “恨不能親眼一觀那唐皇看到如此消息之景!!”

  甘露殿中。

  長孫皇后正端坐榻上,一邊給枕在她膝上的李世民按摩腦袋,一邊凝神聽著杜如晦的說明。

  杜如晦言語簡練精準,寥寥數語便讓長孫皇后對如今情況有了個大概的了解。

  也讓長孫皇后解開了心中的一個疑惑:為何此前大家偶爾會興奮異常,但問起來卻又不說。

  如果不是深信其秉性,長孫皇后差點都以為李世民偷偷服用了五石散。

  如今知曉其憂慮之后,長孫皇后倒是笑瞇瞇對著膝上的李世民道:

  “既能承陛下貞觀之盛世,想來這武才人亦是巾幗豪杰,恰巧妾身身邊缺一位機靈可兒之人。”

  這便是要李世民提前將那武才人召入宮了。

  李世民有點猶疑,長孫皇后巧笑道:

  “如今召見,如何處置盡在陛下一念之間,大唐的千古一帝李世民陛下有何好懼?”

  李世民騰的坐起來,這個稱號此前還是喜歡的,但不知怎地被自己皇后大聲念出來卻有了一種羞恥之感。

  于是只得連忙喊道:“那依觀音婢便是。”

  恰巧此時光幕繼續徐徐滾動,李世民忙討饒道:

  “先看光幕。”

  五姓七望是唐初的說法,借著貞觀的興盛,以及如魏征、房玄齡、李勣等勛貴罔顧二鳳警告爭相與山東士族通婚。

  士族大姓也迅速恢復元氣,到高宗時五姓七望已經變成了七姓十家,當時寒門宰相李義府與山東士族攀婚遭拒,于是上告高宗。

  &天才一住言情小說s23usnbsp;高宗于是下令禁止七姓十家互相通婚,也就是俗稱的禁婚家的由來。

  一紙禁令反而抬高了山東士族身價,七姓十家以稱禁婚家為榮,而且禁令也沒什么用,偷偷結婚就是了。

  文宗時皇帝親自向宰相鄭覃求婚,希望太子能娶鄭覃孫女,鄭覃不允并將孫女嫁給僅為九品官的崔皋。

  唐文宗“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的感嘆由此成了禁婚家的金字招牌,山東士族聲威益重。

  而李世民修《氏族志》的作用背后有個很無奈的事實:唐朝的科舉相較南北朝和隋朝確實是進步,但對唐朝來說作用不大。

  太宗貞觀二十年,二鳳巡查并州,遣派大理寺卿等二十二人巡查四方,但巡查使們很快發現并州的吏治異常敗壞,二鳳震怒,隨即處死或免官者達近千人,這僅是并州一地。

  而翻開史冊,貞觀二十年科舉取士四人,次年七人,合計起來僅有并州官職空缺的百分之一。

  根據目前搜集到的資料看,唐朝科舉始于622年,終于904年,282年間科舉開科273次,合計取士8455人,平均每年不過23人。

  那么是大唐的官員人數很少嗎?顯然不是的,同樣以早期舉例:

  高宗顯慶二年,入流為官有一千四百人,同年科舉取士僅二十二人,而顯慶二年的官職空缺有多少?將近五百之數。

  事實上唐朝時入仕之路五花八門,制舉、恩蔭、察舉、辟舉、冬薦、捉錢,軍功,這些都是入仕途徑。

  其中制舉、察舉、辟舉、冬薦四項雖然最終測試形式不同,但起點是一樣的:需要當地官員推薦才能獲得資格。

  恩蔭制度雖然歷朝都有所改動,但從未廢除,而唐朝是恩蔭最盛的朝代,唐的絕大部分官員都是來自于此。

  捉錢則是一種變相賣官制度,有捉錢令史、胥士、品子等,這個職位約等于用朝廷的錢放高利貸,每年需要給朝廷繳納一定的錢財,到了一定年限之后就可以授官。

  因為手段太多,所以導致唐朝根本不差科舉的仨瓜倆棗,實際上高宗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冗官問題。

  依然還是顯慶二年,空缺官職不足五百,入仕合計一千四百人,而吏部等待考試入流的恩蔭、軍功等子弟還有七千余人,整個唐朝冗官最嚴重時吏部有七萬余人等待考核,最久者可能要等十年。

  而在恩蔭、流外入流(外包轉正)的這個過程中,才是《氏族志》發揮作用的地方,根據姓氏等級限制死了五姓七望蔭補弟子的為官上限。

  而被限制的士族們也很快發現了他們的新去處:科舉才是最好的搖籃。

  寫著寫著給忘了時間。

  (本章完)

  最新網址:ixsw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