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0章 諸葛村夫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孫權不克而還。

  龐統看著孔明輕笑:

  “這便是相忍為國的盟友。”

  孔明不說話,但張飛就非常不客氣了:

  “咱十萬大舅哥可真是打的好算盤!”

  “祁山石亭時候能撿便宜逼得軍師寒冬臘月去攻城!”

  “結果曹賊十五萬大軍伐蜀,他自己就帶著十萬人馬去合肥城下踏青。”

  魏延感覺有點沒法理解,小聲道:

  “張將軍,可能是那合肥城高池深……”

  “放屁!”

  張飛言簡意賅:

  “文長你今晚且在公安住下,讓季常給你一份逍遙津之戰的記錄,好好閱覽一番。”

  “文長謹記,用兵切不可學那江東碧眼賊!”

  魏延不太明白,但也只能點頭應下。

  關羽也忍不住搖頭長嘆。

  即使換關羽在孔明的位置,對江東亦無太好的方法。

  這位大舅哥可是有吳王之號這退路,逼急了再次直接投了曹賊。

  那到時候益州就真要用一州之地與天下相抗了,也就是光幕所說的“一礦打九礦。”

  但另一方面,關羽也贊同打的漂亮:

  “軍師用兵真是穩當!”

  “蜀道本就難走,還能在漢中修堅城御敵!”

  “即便無雨,曹真亦不得勝!”

  劉備不在意戰事,只在意光幕似乎不經意提到的孔明與李嚴不太愉快。

  光幕向來不會無的放矢,劉備不由得有點揪心。

  甘露殿中,君臣對于魏晉之史比較了解。

  “如此看,諸葛武侯竟還成對曹叡有恩!”

  李世民覺得后世這種看待角度還挺有意思:

  “若無北伐,則陳群司馬懿與曹真曹休,四輔政大臣盡在洛陽。”

  “曹叡已年過二十,洛陽五方爭權,如此便足以糜爛朝政。”

  “然兩線戰事再起,兩曹與司馬俱領兵離中樞,僅剩的陳群乃無能之輩。”

  “曹叡由此大權獨攬,魏朝乃定。”

  房杜不說話,或者說本身這種話題就不太好評價。

  長孫無忌則不在乎:

  “曹叡雖有手段,然采女昏聵,不及大家之萬一。”

  李世民擺擺手:

  “曹操之才亦不過爾爾,何況曹叡乎?”

  不過說到這里李世民也低頭沉思:

  “曹丕曹叡俱早喪,故有高平陵之禍。”

  “看來這鉆研這醫學之道,宜急不宜緩。”

  說著李世民還將目光放到了杜如晦身上。

  杜如晦的暗疾已被太醫令祓除,讓李世民后怕不已。

  還好有光幕提醒,不然悔之晚矣!

  一旁的房玄齡從善如流道:

  “國子監增設醫學乃善事,大家仁明。”

  李世民搖頭:

  “各州均宜增設醫學,集古今之藥方,受濟世安民之醫道。”

  “察百姓之疾,醫百姓之病。”

  不去管幾個臣子對此政策的贊揚與肯定。

  李世民只覺得自己離那千古一帝之名號更近了一點。

  孫權在合肥的“不克而還”,讓曹叡因為石亭之戰提起來的一點擔心重新放了下去。

  十萬哥,不愧是你!既如此,長江防線無憂矣!

  大魏吳王…哦不對,現在東吳大皇帝了,但沒啥區別。

  他但凡能有一點用,也不至于一點用都沒有。

  既如此,曹叡便做出了重要的調令:

  司馬懿從襄樊軍區調離,屯兵長安。

  都督張郃、費曜、戴陵、郭淮以抵御丞相。

  三國后期的兩位頂級人物,終于要在戰場上正面硬碰硬一次了。

  “晉宣帝……”孔明輕聲念出了此前看到的稱號。

  宣乃上謚,圣善周聞,善問周達,能布令德,力施四方等等都能曰宣。

  龐統笑容中帶著點可惜。

  既開心于自己的判斷沒錯:不僅在支援孔明上面拉胯,曹賊都看不上孫權。

  同時又遺憾于這個判斷:孔明苦心孤詣尋的這個盟友,并沒有發揮出來一個應有的效果。

  本來計劃中的二狼搏虎之局,變成了狼虎相爭,另一頭狼還想在一旁撿便宜。

  這不是腦袋有病是什么?

  龐統再次搖頭,愈發為孔明感到不值得。

  武將們無不正襟危坐,光幕的一次次完善的戰爭講解,對他們來說受益匪淺。

  長安甘露殿傳來一聲悠悠嘆息:

  “不能親眼觀看,定是藥師之憾。”

  隨即這個聲音叮囑道:

  “克明玄齡,細心抄錄,輔機也去幫忙。”

  還是與此前一般,先說背景,畢竟實際上的戰爭并不是回合制游戲。

  此前曹真伐蜀時,東路司馬懿敗給漢水,主路曹真困于子午道。

  而西線則是有一場夾在史書縫隙里的大勝:陽溪大捷。

  同樣是因為大雨,魏軍當時已經全線撤退,但是鑒于隴右的重要性,以及當時在漢中積蓄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丞相命魏延吳懿領軍入西羌涼州地區追擊。

  魏延領軍先行,出祁山,至陽溪一帶,遇到了正在往家趕的后將軍費曜和雍州刺史郭淮。

  因為魏延后來復雜的身份以及史書的惜字如金,因此這場戰役的描繪并不多,僅有一個詞形容:

  “大破”

  這個詞一般都是用來形容壓倒性的勝利。

  除了這兩個字之外還能從封賞上來一窺戰功:

  戰前魏延是丞相司馬,涼州刺史,爵位是都亭侯。

  戰后魏延獲封南鄭縣侯,升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并假節。

  吳懿也蹭到了戰功,升左將軍,封高陽鄉侯。

  季漢承漢制,爵位依次是都亭侯、亭侯、都鄉侯、鄉侯、縣侯。

  魏延爵位連跳四級,并成為丞相主政時期唯一有假節之榮的將軍。

  從中可窺陽溪之戰是何等大勝。

  縣侯!簡簡單單兩個字就引得眾人心神浮動遐想連篇。

  主角魏延更是臉色酡紅的仿佛喝醉酒一樣,身體都有些搖搖晃晃了。

  努力穩定心神,魏延起身便拜:

  “延,定不負漢恩!!”

  關羽臉色奇怪,龐統孔明神色微妙。

  劉備則是很是真誠的將魏延扶了起來:

  “今日方知,文長亦乃猛將也!”

  魏延興沖沖的重新跪坐下,便聽到張飛幽幽道:

  “說不得魏延之死也有蹊蹺?”

  魏延臉色白了三分。

  他知曉光幕有文字記錄留存,但因軍職不高,故而每次都是默默來默默走。

  難道此前光幕有透露自己結局?

  劉備對魏延安慰的笑笑,關羽則是拍拍魏延肩膀:

  “勿想太多,二十年后之事,思之無益。”

  魏延強壓下亂糟糟的想法點了點頭。

  然后馬謖的樣子忽的就蹦到了魏延腦海中。

  但很快魏延就安慰自己:

  我有如此功勞,何至于與那廢物一般?

  另一邊角落里簡雍將杯子中的梅煎一口飲盡,輕輕打了個嗝兒。

  “未能窺見如何大勝,可惜!”

  糜竺開玩笑道:“既后世總缺史料,憲和何不自己修書一部?”

  “記這些年經歷,敘這亂世風土人情。”

  “攬憲和伱自己的詼諧之言,勘風聞傳言之誤。”

  簡雍越想越動心,這些年他為主公跑東跑西,河北到交州,江東到涼州都去過。

  但只靠自己還不夠,簡雍用熱切的眼光看向了糜竺:

  “子仲亦見多識廣,如今好紙廉價,何不同修?”

  糜竺一時間也頗為動心。

  “容我思考一二。”

  魏延的追擊打崩了隴右的士氣。

而天氣也變得奇怪了起來,史書記載  “去冬十月至三月,不雨。”旱災已經在慢慢抬頭了。

  人心浮動之下,丞相亦是敏銳的抓住了這個機會。

  公元231年,曹真伐蜀之后的次年,丞相率軍,圍祁山。

  古人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咱們講:戰爭,打的就是后勤。

  丞相北伐被蜀道折磨過無數次,對這種道理自是清楚。

  因此木牛流馬第一次登上歷史舞臺。

  沒辦法,司馬懿屯兵長安,根本不用考慮后勤問題,丞相不搞點發明的話根本沒得打。

  已經歷經戰事的丞相這次的手法云淡風輕:大軍圍祁山城,于祁山城東北修鹵城,靜待司馬懿。

  “圍點打援!”張飛脫口而出。

  最近張飛有空就會看看兵書,因此對這情況看的也清楚。

  關羽則有不同看法:

  “看似圍點打援,實則后發制人,靜時以待勝勢,頗合以正和、以奇勝之道。”

  張飛瞬間感覺自己的書又再次白看了。

  二哥說的話都聽得懂,組合在一起怎么就看不出來其中意思了?

  “張將軍,既修鹵城,便意在先穩于不敗之地,再伺機攻敵要害。”

  魏延好心解釋道。

  關羽搖搖頭,只覺得這些都是白說,實際上更在意的是前面的:

  “后世之言,頗為高屋建瓴。”

  “后勤,真乃雙方兵爭之要害也!”

  劉備笑道:

  “難怪后世對孔明用兵之道亦多推崇。”

  “光幕中漢中之戰的后勤,如今想來依是印象深刻!”

  劉備自己都想不明白,孔明身在成都,怎么把軍糧給自己送到定軍山的?

  如果不是孔明這般后勤手段,他劉備跑定軍山那就真的取死之道了。

  孔明搖搖羽扇笑而不語:這些很難懂嗎?

  這些對諸葛孔明來說只是最基礎的常識罷了。

  只是……孔明看著光幕,這被稱作自己一生對手的司馬懿,要如何應對呢?

  而且雖然光幕沒說,但孔明亦還記得。

  曹真伐蜀,時間又過去了一年。

  丞相諸葛亮,壽命僅余四年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