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耶律洪基朕要買空南朝商貨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在現代留過學

  當耶律洪基將來自南朝的情報,告知他的宰執們以后。

  群臣頓時歡呼雀躍。

  本來,他們訛詐脅迫西夏的計劃,最容易出問題的就是南邊的宋庭。

  因為一旦宋庭改變對西夏的態度,甚至轉而扶持黨項人,讓西夏和遼人對抗。

  那么,遼人的圖謀就有破產的風險。

  甚至,可能影響整個西北乃至于西域方向的遼國戰略。

  這也是一開始,很多遼國大臣都反對訛詐西夏的原因。

  在外交上,老辣且清醒的遼國精英們,都能很清楚的認知到——當前天下,宋遼夏三國之間的恐怖平衡。

  而西夏是這個平衡中最脆弱,但也最重要的一環。

  過去的遼國之所以能在宋遼夏的三國棋局之中,占據主動,并擁有極大的戰略優勢。

  正是因為它成功的使宋夏陷入戰爭泥潭,從而能夠在宋夏兩國都攫取到足夠的利益,并始終讓自身處于優勢。

  然而,一旦遼夏交惡,那就可能導致一切反轉。

  須知,西夏人的戰力,在宋遼夏三國中并不算弱。

  尤其是當逼入絕境的時候,平素一盤散沙的黨項各部,會迅速放下過去的紛爭,團結起來。

  而且,往往能爆發出超人的戰力!

  重熙十三年,興宗皇帝御駕親征,統數十萬精銳,深入黨項。

  卻為元昊奸計所敗,駙馬蕭胡睹等數十親貴被擒。

  興宗以為奇恥大辱,于是,回朝后整肅兵馬,更升云州為西京大同府,以備黨項。

  五年后,元昊暴卒,興宗皇帝又興師征討,以為能滅國。

  結果,南院樞密使蕭惠所統大軍為黨項埋伏,損失慘重。

  兼之又聞南朝已整軍,欲援黨項,興宗不得已只能帶著俘虜的黨項權貴班師回朝。

  大遼如此,南朝亦如此。

  數年前,南朝的老皇帝,分五路伐夏,欲滅此朝食。

  結果,五路進軍,四路慘敗。

  只熙河方向的大軍,取得了戰果,并凱旋回國。

  這都是教訓!

  故此,在一開始,耶律洪基提出要訛詐西夏,從黨項人嘴里,挖出河西瓜、沙二州。

  至少,也要讓此二州為阻卜西征之用。

  作為一個阻卜以及可能的遼軍西征之后勤/修整之地的時候。

  大多數遼國大臣都是反對的。

  奈何耶律洪基一意孤行,臣子們拗不過他,只能由著他胡來。

  哪成想,本來所有人最擔心的地方——南朝的宋庭小皇帝,居然愿意配合大遼行動!

  甚至,還沒等大遼這邊國書送抵,僅僅只是耶律琚、耶律永昌一通游說。

  他便主動的配合著大遼,制造聲勢,逼迫西夏!

  這完全超出了遼廷大臣們的預計!

  雖不知那南朝小皇帝葫蘆里究竟賣的什么藥?

  更不知南朝的宰執們,怎么就肯放手讓小皇帝瞎胡鬧?

  但是,不管怎么說,耶律洪基的戰略,在此刻真正具備了可行性。

  宋遼兩國,一起施壓、恫嚇西夏,不怕西夏人不就范!

  遼廷的老狐貍們,幾乎是立刻就想出了好幾個對西夏施壓的主意。

  正在眾人欲進言的時候,今年剛剛接替致仕的梁穎,成為遼北院樞密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蕭兀納,卻在這個時候開口了:“陛下,臣以為,對夏人不可過于苛待!”

  “即使陛下真欲并夏瓜、沙二州,也不能在現在就表露出來……”

  “還是須得以‘借道援回鶻’的名義,只尋求夏人放開瓜、沙二州之牧場、道路,與阻卜騎兵過境、休養……”

  耶律洪基對蕭兀納還是很尊重的——當年,耶律洪基平定耶律乙辛作亂后,曾當眾將蕭兀納比作唐之狄仁杰、遼之耶律屋質(遼初名臣)。

  還將太孫耶律延禧交給蕭兀納教導、照顧。

  對其信任,可見一斑!

  不夸張的說,以目前的遼國政治格局,一旦耶律洪基發現自己的身體可能要撐不住了。

  那么,托孤大臣的名單中,必有蕭兀納的名字!

  所以,在聽了蕭兀納的話后,耶律洪基并沒有不耐煩,反而看向蕭兀納,認真的問道:“相公緣何這般說?”

  蕭兀納拜道:“奏知陛下,臣擔心,南朝這般輕易的就答允了我朝所請……恐有算計……”

  說到這里,蕭兀納就垂下頭去:“陛下當知,南朝多文士!”

  “彼輩口舌與算計功夫,相當厲害!”

  “當年的富弼,如今在上京的林旦,皆乃人杰!”

  耶律洪基聽到這里,目光閃爍起來。

  富弼,他沒見過,只聽說過名字。

  但那林旦,卻是如今上京城中的風云兒。

  其與耶律琚一般,是作為宋遼兄弟之邦‘情誼象征’,而長留彼此都城的使者。

  此人,自入上京后,便靠著超然的才學與不俗的相貌,引得上京內外,無數貴族、貴婦們趨之如騖。

  就連耶律洪基的女兒,宋國大長公主耶律特里,都聽說了他的名聲,因而尋上門去,與之相交。

  耶律洪基也經常召見他。

  有時候是了為了兩國貿易,但更多的時候,還是為了和他談論詩賦。

  不得不說,在詩賦一道上,北國之士,確實是遠不如南朝的。

  即使幽燕漢地,最優秀的文學之士,在這位南朝使臣面前,也被毫無懸念的秒成了渣。

  而,此人不僅詩賦才情極高。

  一張嘴巴,更是能口若懸河。

  連上京城的許多高僧,都說不過他!

  其自入上京以來,無論詩賦還是講經說禪,無有敵手!

  而這個林旦,耶律洪基已經查過了。

  其在南朝時,詩詞才情,都不算最頂級的。

  一個林旦尚且如此,南朝其他才學之士,又該何等驚才絕艷?

  “南國何多士?!”耶律洪基在心中悠悠一嘆。

  旋即神色開始嚴肅起來。

  他知道,蕭兀納說的對!

  南朝士人的心眼與算計,天下第一!

  如今,他們如此配合大遼,會不會有詐?

  還是小心一點比較好!

  便示意蕭兀納繼續。

  蕭兀納拱手再拜:“故此,以臣愚見,為今之計,還是當謹慎些為好!”

  “南朝既已開始配合,我朝便不必再咄咄逼人……”

  “相反,態度可以軟化一些……”

  “甚至于,只要夏人答允借瓜、沙二州與阻卜義從過境、休養……”

  “那么,其他條件,都不妨先答允夏人!”

  “使夏人對我朝感激涕零!”

  耶律洪基嗯了一聲,對蕭兀納的話很是贊同。

  他畢竟是君臨遼國數十年的老皇帝。

  可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國際視野和敏感卻是不缺。

  只是……

  耶律洪基看向蕭兀納:“若是這樣,一旦將來西域戰事結束,瓜、沙二州,夏人就可能要收回去了!”

  蕭兀納笑了:“到了彼時,即使陛下答允,阻卜義從們肯答允嗎?”

  耶律洪基也笑了起來:“這倒也是!”

  瓜、沙等州,漢時曾是匈奴重地,塞上牧場。

  便是如今,也是天下有數的優良牧場。

  阻卜人,若有機會,可以在彼處立足。

  黨項人,再想讓他們走,可能嗎?

  最妙的是——到了那個時候,說不定,大遼就可以阻卜和黨項之間,充當裁判。

  如此,阻卜與黨項交惡。

  大遼的北方草原,將穩若泰山。

  再也不用擔心,黨項人和阻卜人合流了——即使阻卜和黨項,愿意和平解決。

  耶律洪基也絕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

  挑唆、慫恿、誘使、鼓動……

  這可是遼人的拿手好戲!

  當年,遼人就是靠著這些手段,在西北數十年如一日的鼓動、挑唆、慫恿黨項人起事。

  最終成功的在元昊身上結出來碩果!

  盡管,最后被元昊反咬一口,元氣大傷。

  但,誰也不否認,遼人在這方面的特長!

  于是,耶律洪基點頭道:“善!”

  “特免(蕭兀納表字)真朕之狄仁杰也!”

  “此事便全權交給特免主持!”

  耶律洪基站起身來,結束了這次議事。

  等到走出宮帳,耶律洪基就命人把晁信喊了過來,然后給他了一個任務——傳召宋使林旦。

  嗯……

  國事已經忙完了!

  他要把精力集中到外交上——特別是采購上!

  他已經厭倦了,每次不過一百萬貫的采購方式了。

  太小家子氣了!

  他又不是沒錢!

  蕭不噠野,現在每個月都能穩定的送回來十幾萬兩白銀!

  有了日本的金山銀山,他自然是要豪橫的買買買!

  不把南朝的商貨買空,誓不罷休!

  說不定……

  耶律洪基舔了舔嘴唇,一個陰暗的想法在他心中萌發:“說不定,南朝的商貨,被朕買空后,南朝國中無有商貨,物價高企,民怨沸騰……”

  “屆時,朕再以義師南下,南朝百姓,或許就能簞食壺漿了……”

  當年,遼太宗耶律德光南下滅晉后,被中原的民兵和軍閥們給打跑的事情,是所有遼主心中的刺。

  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嘗試南下。以完成耶律德光當年未盡之事。

  當然了,耶律洪基也知道,自己這個想法有些可笑。

  但他還是無法按捺自己內心的狂野念頭!

  “興復漢室,還于舊都!”耶律洪基輕輕念著,這句從南朝的汴京新報上連載的《三國演義》故事中,諸葛武侯一生都在吶喊的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