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上,又一輪祝圣活動,在鼓樂聲中,走向尾聲。
兩隊表演完畢的蹴鞠內臣,在內侍省的官員率領下,開始屈身后退。
恩……
和現代不同,大宋朝的蹴鞠運動,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
甚至可以說是全球第一!
恩……
沒有競爭者,也沒有對手!
盡管如此,大宋朝的蹴鞠氛圍,卻是相當火熱。
屬于是每年宮廷活動以及民間社戲中,雷打不動的節目。
其地位與雜居、戲法、相撲相當。
屬于是雅俗共賞,官民皆愛的活動。
但趙煦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直到蹴鞠表演結束,才終于提起了精神。
“六哥不喜歡蹴鞠?”在趙煦御座之后的帷幕中,向太后低聲問道。
趙煦嗯了一聲,眼睛卻在侍立在他御座之旁的燕援兄弟、苗履、劉允等衙內侍從們身上掃來掃去,聲音也微微的提高了一些:“蹴鞠者,優游之事,有玩物喪志之嫌,兒確實不大喜歡!”
向太后聽著,道:“既是如此,往后圣節,便命有司不必再安排蹴鞠表演了!”
“恩!”趙煦頷首。
母子兩人,簡單的三兩句對話,就這樣決定了,未來皇城司、入內內侍省中數以百計的,以蹴鞠維生的人的命運。
他們從此失業!
甚至,會波及到禁軍——大宋在京禁軍的丘八們,除了打仗,什么都會。
尤其是和賭博相關的事情,特別精通。
而蹴鞠和斗雞、斗狗、博戲一般,都是天然的賭博工具。
以趙煦在他的上上輩子所知——每年三月金明池中的競標活動,就是禁軍的丘八們的重要賭場!
那些混蛋,什么都賭。
所以,經常會出現,有人因為押注了別人贏,而放棄到手的勝利,在競賽中拖自己隊伍的事情。
但這還不是在京禁軍的谷底。
紹圣、元符時代的在京禁軍爛歸爛,起碼還有點軍人的樣子。
哪怕野戰稀爛,但只要賞錢到位,據城而守是沒有問題的。
趙煦在現代,看過趙佶時代的在京禁軍們的表演——根據東京夢華錄的記載。
趙佶時代,在京禁軍們是徹底不演了。
每年的金明池爭標競賽,完完全全的淪落成了一個雜技表演的舞臺。
幾乎都快能和現代的三哥閱兵的辣眼程度相比了——根據記載,每有爭標,開場必是:橫列四彩舟,上有諸軍百戲,如大旗、獅豹、棹刀、蠻牌、神鬼、雜劇之類。又列兩船,皆樂部。
競標開始,也是先從吹吹打打起手,競標過程中更是要玩諸如‘旋羅’、‘海眼’、‘交頭’一類的花活。
若再給他們配輛摩托車,毫不夸張的說,現代三哥也得甘拜下風。
這哪里還有什么軍隊的樣子?
戲班子,劇團估計都比趙佶時代的在京禁軍強。
至少,這些人有職業道德。
所以,也就難怪靖康時,趙佶父子會有那樣的下場。
就是連累了無辜百姓和軍民。
實在是可恨!
想到這里,趙煦就忍不住提高了些聲音的分貝:“母后,兒臣以為,所謂蹴鞠,乃是玩物喪志之事,民間以此為樂,倒也無礙!”
“但宮廷、官府還有軍中,不該有此玩物喪志之事!”
“此禮所謂:故教之化也微,其止邪于未形也!”
很政治正確的表態。
亦是當代士大夫們所倡導的——朝廷、國家和士人,必須以身作則,給天下百姓做榜樣。
只有這樣,百姓才會相信并且跟從士大夫們的指引,走上圣人的大道。
故此,宋儒之經義注疏與論著,都是針對士大夫、朝廷、大臣的。
那些在現代人眼中,看似很苛刻的禮教要求。
所針對的也是士大夫、官員。
比如程頤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從來針對的,都是士大夫、官員。
和平民百姓,沒有一毛錢關系!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趙煦的話,自然是站在了道德高地上。
所以,話音剛落,坐在丹陛左側,與御座最近的趙煦頭號捧哏,太師、平章軍國重事、潞國公文彥博就第一個起身,拜賀道:“官家德音,如甘霖下降,亦如雨露之潤!”
“老臣惶恐,乞朝廷降旨,明發德音,將官家圣意,布告天下,使天下州郡官府、有司、諸軍尊而行之!”
旋即,坐在文彥博對面的康國公韓絳,也立刻反應過來,起身拜道:“臣聞董仲舒曰:夫萬民之從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太學以教于國,設庠序以化于邑,漸民以仁,摩民以誼,節民以禮,故其刑罰甚輕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習俗美也……”
“誠哉斯言!”
“臣愚以為,陛下德音發省,已具先王之道!”
“故臣附議!”
于是,馮京、張方平還有剛剛回京的蔡確等人,紛紛附和。
很快的,左相呂公著、右相蒲宗孟等宰執大臣,在聽說了事情的詳略后,也都持芴上殿拜賀。
這很正常。
本來,天子圣節就是大臣們拍馬屁的最佳時候——這個時候拍馬阿諛,連臺諫都不會說什么,更不會有人指斥。
畢竟,誰家慶生不說幾句好話呢?
何況,趙煦說的完全符合士大夫們的訴求。
至于,從此以后禁了這蹴鞠在宮廷、軍隊以及官府的表演,會不會傷害到人?
那和他們有什么關系?
士大夫官員,若連個蹴鞠都戒不掉,那趁早辭官回家去吧!
至于軍隊的想法?
士大夫們從來不在乎!
向太后聽著群臣的恭維,與坐在簾中與她再次同時出現在群臣面前的太皇太后對視了一眼,然后問道:“娘娘以為呢?”
在今天這樣的場合,向太后還是愿意給這位姑后幾分面子,尊重一下后者的。
太皇太后卻是高興起來,道:“老身以為,官家與群臣所言,甚為有理!”
“當初仁廟,禁了那相撲入宮,從那以后這宮中風氣便大為改觀,小人退去,賢臣得進,國事日昌!”
“今官家退蹴鞠,想來也定能如仁廟一般,正宮中、朝廷之風氣!”
趙煦聽著,只是在心中笑了笑。
相撲是仁廟自己主動禁的嗎?
還不是被臺諫把口水噴到臉上后才不得不裝個樣子下詔禁止?
后來,仁廟也不是沒想過,偷偷在宮中叫人表演相撲。
他甚至命人在宮中訓練過女相撲。
奈何內侍省訓練的女相撲,還沒來得及表演,仁廟就已經中風臥床。
之后就因為糖尿病、高血壓,變成了長期病人。
別說看相撲了,就連情緒稍有波動,都可能爆掉一條血管。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相撲比賽在宮中絕跡。
不過無所謂了,趙煦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禁掉蹴鞠在宮廷和官府表演,只是個幌子。
他真正的目的,是要斬斷賭博對軍隊的侵蝕——雖然,趙煦知道這是做不到的。
對大宋軍隊,趙煦可太了解了——趙官家若是發賞,那些混賬,自然是山呼萬歲,贏糧景從。
可趙官家,若是叫他們不要賭了。
那不好意思——你誰啊?
別說那些天高皇帝遠的州郡廂軍和駐泊禁軍了。
就算是在京禁軍,也不會有人聽他的。
該賭還是賭,該浪還是浪。
除非,趙煦現在能立刻召喚岳飛和他的岳家軍,然后以此為基礎推到重建整個大宋軍隊。
不然,大宋的軍中賭博之風,就不可能禁絕。
所以,趙煦的目的,并不是在軍隊里禁賭。
而是要在小使臣以上的將校,以及御龍第一將中禁賭。
這很好理解。
趙官家治不了每個月軍餉五百文到一貫多的丘八門。
難道還治不了,吃他俸祿,拿他賞賜,歲俸數百貫、數千貫的高級將校?
至于御龍第一將也是同樣的道理——御龍第一將的戰兵,每個月軍餉五貫起,還按月發米、面、炭、衣料、鹽醋等物。
四季賞賜和節慶賜物,更是都按照上西軍選鋒的待遇給。
這么高的軍餉和待遇,若還養出一群賭棍。
趙煦也不怕他們鬧事。
因為,宋用臣今年奉詔去了一趟兩浙路。
從兩浙的山區、礦場里招募了三千多名,吃苦耐勞,身高體壯的礦工。
這些人現在都已經編入了御龍第一將,開始了隨軍訓練。
所以,若有人犯禁,直接逐出御龍第一將就是了。
無論如何,御龍第一將,趙煦都不會看著他們在汴京腐朽、墮落的。
這個插曲之后,興龍節的祝圣活動繼續進行。
禮部開始引著一班又一班的在京文武官員入覲拜賀、祝壽。
說是入覲,其實只是領著到殿上,拜上四拜,說一句:興龍節令,臣等不勝大慶,謹上千萬歲壽!
趙煦則回一句:與卿等同慶,就算完事,趕緊換下一個班次。
因為他趕時間——在京文武官員、勛貴外戚宗室,有資格在今天來祝壽,至少有一千來號人。
每班文武五十,都要輪上二十幾輪。
在這個過程中,每隔一個時辰,就會進入中場休息。
有歌舞、雜技、戲曲、小唱等表演,表演一般持續一刻鐘,以便給趙煦休息的時間。
就這樣,到了中午時分,在京文武官員、勛貴外戚宗室的祝圣環節終于結束。
趙煦下詔,在紫宸殿賜宴群臣。
當然了,有資格入殿與帝后同飲的,只有待制以上的文臣、遙郡以上的武臣以及臺諫、戶部、開封府的有司官員。
其他人,都是在殿外的殿蕪、回廊甚至閣門通道中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