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內心的那些想法,呂公著持芴而前,奏道:“臣公著,啟奏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
“元正節慶之日,交趾來寇,實是人神共憤!”
這些話他必須說!
不說的話,別說是宮里面,就是輿論方面的壓力,他也吃不住!
特別是太學生們的議論——那可是足足兩千四百個士大夫,其中有一百個準官員,三百個準進士,而剩下兩千人也全部有著可以參與禮部試資格!
這些人組成的輿論聲量,足以讓宮中都必須傾聽!
所以,呂公著必須先表明他的強硬態度。
搶占政治正確的高地!
不然,不要說天子面前了,就是輿論那一關他也過不了。
呂公著持芴躬身,繼續奏道:“然而交趾者,南方撮爾小國,偏僻之所而已,熙寧時,先帝伐之,得土千里,然而旋即便將廣源州、順州等地賜還交趾……”
“難道先帝是故意棄土?”
“不然!”呂公著抬起頭,正義凜然:“臣聞之,昔者先帝賜土交趾,時任廣西經略趙卨不安,上表乞留順州、思瑯州等……先帝圣旨教曰:今順州荒遠,瘴癘之地,朝廷得之未為利,交趾失之未為害,豈可以自驅戍兵投之瘴土!一夫不獲,朕尚閔焉,況使十損之五六耶?”
“此蓋順州等地荒遠、瘴癘,士卒多病且死!”
“我朝得之無益……不如賜還交趾,以安邊境……”
“伏乞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明察之!”
說著呂公著便深深拜服。
呂公著的話,聽在兩宮耳中,讓她們都從最初的憤怒之中清醒了一些。
兩宮對視一眼——是啊,交趾那邊比起西賊的不毛之地,更加荒蕪!
更嚴重的是——交趾還有瘴癘!
士卒多病、易死。
換而言之,就算打贏了,又能得到什么?
一大片叢林?
根本不適合人居住的荒地?
還有數不清的蚊子?
大宋要這樣的地方做什么?
就為了出口氣?
不適合吧!
但兩宮還沒有來得及表態,知樞密院事李清臣就已經出列:“啟奏兩宮慈圣、陛下……臣以為右相所言繆矣!”
“昔者先帝以圣德之心,以蒼生為念,顧全士卒,故而賜土交趾,然交趾賊不知感恩,反詛咒、詆毀、污蔑先帝……”
“子曰:是可忍,孰不可忍!”
“今若姑息交趾,臣恐交趾從此跋扈!將來恐為子孫禍!”
“何況,先帝寶訓于皇帝陛下曰:歸化州,系右江控扼咽喉之地,制御交趾、大理、九道白衣諸蠻之要路也!”
“先帝圣明!遠見卓識,超于天下也!”
“歸化州之于交趾,譬如瓜州、沙洲之于西賊!”
“若其陷落敵手,臣恐從此南疆不安,邕州、桂州乃至于廣州皆起烽煙,屆時悔之晚矣!”
李清臣的話,有理有利有節。
讓兩宮一下子又猶豫起來了。
特別是他暗中點出來的交趾人那句詩——因貪交趾象,卻失廣源金。
讓兩宮一下子就想起了儂智會的報告——廣源州昔年歲可采金數千兩,儂逆等曾仗此立國,反叛圣朝!
一年采金黃金數千兩的大金礦?
兩宮要說不心動,那就有鬼了。
畢竟,她們也聽政十個月了。
大宋財政是個什么樣子,她們心里面清楚。
若真的能得到一個年產黃金數千兩的大金庫,對于國庫而言,也算是個補充!
于是,兩宮在帷幕中,開始竊竊私語。
殿上的呂公著,見著帷幕中的動靜,頓時急了連忙出列奏道:“李樞密所言大繆!”
“交趾自熙寧以來,素來恭順我朝,國主歲歲遣使納貢……”
“安知交趾不是效昔年西賊李德明故智?”一個稚嫩的童聲響起來。
呂公著連忙低頭。
便聽著那位官家道:“故廣西走馬承受公事甘先仁等,自熙寧七年曾上奏……”
“言交趾歲歲攻占城,劫掠成性!”
“至皇考興兵懲戒,方才收斂……”
“今其再寇我朝,安知不是其已侵占占城,再無后顧之憂?”
“若如此,真李德明!”
對于現在的大宋來說,有兩個傷疤。
其一:北虜!
恐遼癥深入人心!特別是皇室之心!
其二,就是西賊李德明了!
當年李德明在位的時候,要多恭順有多恭順。
然而,當西賊攻滅一直在其側后的瓜州回鶻,立刻就對大宋翻臉。
于是,從此大宋充分吸取了李德明的教訓。
對其他一切外藩,特別是大理國、吐蕃,開始用有色眼鏡看待。
尤其是吐蕃!
從唃廝啰至今,代代吐蕃共主,拼命的向大宋拋媚眼、表決心。
但大宋充耳不聞,裝作沒有看見。
總覺得,這吐蕃人又是來忽悠我們的。
這種李德明綜合癥也同樣影響了大宋對儂智會兄弟還有廣源州的那些土人豪強的看法——你們怕不是又來忽悠我了吧?我這么好忽悠的嗎?
所以,熙寧八年的時候,交趾廣源州知州劉紀入寇歸化州,儂智會率部與之奮戰,擊退了劉紀的入寇 但在朝堂上,大宋君臣卻是用著有色眼鏡在看這場戰爭。
時任廣西經略使劉彝上奏說:智會能斷絕交趾買夷馬路,為邕州藩障,劉紀患其隔絕買馬路,故與之戰!
又說:智會亦不可保,使其兩相對,互有勝負,皆朝廷之利!
什么意思?
狗咬狗,讓他們咬,咱們保住儂智會,牽制住交趾就可以了。
而在朝堂上,就更有意思了。
趙煦的父皇和時任宰相王安石,針對此事專門開了個小會。
會上趙煦的父皇對王安石說道:彝既言智會能絕交趾買馬之路,為我藩障,而又以為勝負皆朝廷之利,何也?且人既歸順,為賊所攻,而兩任其勝敗則附我者不為用,叛我者得志,可謂措置乖方矣!
他雖然覺得劉彝是在胡作非為,認為這樣搞,會傷儂智會的心,所以后來下詔褒揚,升官,厚賞了儂智會。
但也沒有阻止劉彝的計劃。
因為,王安石看的更仔細。
“誠如圣諭,縱智會向化未純,尤宜因此結納,以堅其內附。且乾德幼弱,若劉紀既破智會,乘勝并交趾,必為中國之患,宜于此時助智會,以牽制劉紀,使不暇謀交趾,乃中國之利!”
在王安石眼里,看誰都像是又一個李德明!
又想白嫖我大宋的支持!
想都別想!
趁早死心!
也就是儂智會素來恭順,不然,早把他丟給交趾人了。
基于同樣的理由,在趙煦的父皇在位時期,大宋的交趾政策,始終是保住歸化州,牽制交趾。
歷任廣西經略使的主要任務就是這個!
如今,趙煦大打李德明牌,一下子就勾起了兩宮內心的恐懼和擔憂。
同時也讓宰執們激動了起來。
韓絳當即就出列,奏道:“陛下所言,確乃真知灼見!”
“交趾賊,畏威而不懷德!”
安燾也說道:“誠如陛下所言,交趾,確乃南方李德明也!”
“若其果已滅占城,便絕不能再縱容!”
“須以雷霆焚滅其野心,使其恭順!”
章惇馬上表態:“啟奏兩宮慈圣,皇帝陛下……”
“舊年郭、趙二大臣等南征,曾過邕州等地,見交趾賊焚害我朝官民之烈……”
“今之殿帥燕達,昔曾隨從出征,親見交趾賊人之禍……”
燕達當即拜道:“臣昔率軍從郭、趙二帥征討交趾,目睹交趾賊寇肆虐我朝山河之慘狀,實不忍卒睹!”
“昔南征大帥,逵如今待罪洛陽……慈圣及陛下可召其上殿,一問可知!”
一下子,就讓呂公著窒息起來。
東府、西府就連殿帥也都表態了。
加上天子打出李德明牌。
他知道,自己已經無能為力了。
只能做最后的掙扎持芴拜道:“奏知慈圣、陛下……”
“即使交趾有罪……然而我朝乃禮儀之邦……”
“若無故開啟戰端……”
“交趾入寇在先!”李清臣立刻反駁:“怎么能算無故開戰?”
安燾也跟著道:“交趾乃我朝藩屬,卻無故興兵,犯我疆土,殺我官民,已屬叛亂!”
“朝廷興師討伐,名正言順!”
西府兩位在這個事情上的積極,自然可以想象——他們無論是掛帥出征,還是坐鎮中樞調動。
只要打贏了,那么,就都有一份功勞。
而交趾能不能贏?
這不廢話嗎?
從西軍那邊隨便調幾個大將,譬如說彭孫、王文郁這樣的悍勇大將。
再抽調幾個將,直接就可以浩浩蕩蕩殺過去。
極有可能,大軍還未跨越邊境,交趾人就已經請降了。
他們若不識趣,那就打幾仗好了。
正好,也讓交趾見識一下,大宋在西北錘煉出來的精兵猛將!
呂公著無奈,只能再拜懇求道:“慈圣、陛下……”
“至少也該遣使先行訓斥……給一個辯解的機會……”
熙、豐執政的好戰,呂公著今天總算是領教了!
看看那幾個人吧!
根本就沒有將戰爭看的有多么了不起。
一個個都是躍躍欲試,仿佛交趾唾手可得!
可他們到底有沒有想過,大軍出征,從沿邊抽調兵馬,再送去廣西,然后跨越邊境,要多少錢帛,又得有多少將士,病死在那南方荒蕪瘴癘之地?
于是,呂公著深深伏地:“此乃禮也,圣人之道!”
“伏乞陛下、慈圣明察!”
旋即,他聽到了一個宛如天使一般的聲音:“相公所言,確有道理!”
“兵者兇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確該先禮后兵!”
呂公著抬起頭,狂喜不已。
因為說話的人是官家!
其他宰執,也都是心里一動。
韓絳和章惇對視了一眼,都在心里面冒出一個念頭:難道,我們錯怪了官家?
怎么會!?
旋即,他們就聽著官家繼續道:“只是,卻也不可不以熙寧八年為戒!”
“須得防止,交趾人如熙寧八年一般,大舉興兵來犯!”
“一面遣使,前往交趾,訓斥其國主,命其交出犯我邊境,殺我官吏之兇手,并將那兩首詆毀、污蔑皇考的逆詩之人,交與我朝處置!”
“另一邊,則當遣大臣、大將,統兵先往邕州駐防,以防萬一!”
“正好,前時朕因為天旱不雨,恐有兵禍,奏請太皇太后、皇太后,以狄詠為御龍第一將,整兵五千,以備非常!”
“如今,正好用在此時!”
“先以御龍第一將,往邕州駐防!”
“如此靡費不多,也可有備無患!”
帷幕之中的兩宮,在沉默了許久后,也都紛紛說話了。
“官家所言甚妙!”這是太皇太后在說。
“本宮亦以為善!”這是向太后在贊同。
其他宰執大臣和大將們,當即拜道:“陛下圣明!”
呂公著看著這個情況,無奈的嘆息一聲,他知道,這其實已經是開戰了!
五千在京禁軍精銳南下。
這些丘八到了廣西,交趾人低頭,他們就會乖乖撤回來?
笑話!
灑家跋涉幾千里,就為了來廣西旅游一趟?
來都來了,不砍幾個首級換賞賜,怎么說得過去?
何況,官家的要求,實在太苛刻了!
交趾人根本不可能答應!
能答應第一條就不錯了!
可他能有什么辦法?
殿上孤立無援,所有人都在想著邊功。
根本沒有人關心戰事一起,會有多少傷亡?又該有多少黎民涂炭!
對呂公著來說,現在唯一的好消息是——官家只遣五千禁軍南下。
五千人……
耗費不算大。
而且,說不定真的能讓交趾低頭。
說不定,交趾人會答應懲戒入寇之人。
這樣,他在努力努力,和司馬光一起,勸說官家和兩宮——以和為貴!
這樣,大宋得些面子,交趾服軟一下。
他和司馬光在和一下稀泥,糊弄糊弄。
了不起,多給那些禁軍發點賞錢,約束住那些武夫。
想到這里,呂公著就看向狄詠。
心中又舒服了一些。
狄詠他是知道的,這個狄青之子,素來是軍中儒將,應該可以約束住禁軍。
于是,他也只能跟著持芴而拜:“陛下圣明!”
只能先這樣了。
注:熙寧興學,在中央以太學三舍法為核心。
三舍法將太學生分成三個不同等級:上舍、內舍、外舍。
最初一千五百人,元豐擴大為兩千四百人。
其中有一百個上舍生、三百個內舍生,剩下的都是外舍生。
升舍方法,以考試為主,結合行為考察。
按照熙寧、元豐陸續頒布的太學學令。
上舍學習兩年,考核優異,經太學正等推薦,可以跳過殿試,直接授官。
內舍生可以跳過禮部試,直接參與殿試。
外舍生可以跳過發解試,直接參與禮部試。
太學除了升舍,自然有相關紀律約束。
同時一般一個太學生,學習五年,還沒有升到上舍就可能被開革。
太學學生除了學習經義,還要學習時政、事務。
基本上,這就是一個儒家大學。
培養官員的地方!
(本章完)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