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六十一章 報功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在現代留過學

  第一百六十一章報功第一百六十一章報功←→:最新網址:mayiwxw

  元豐八年五月癸丑(21)。

  禮部上奏,今科進士、特奏名進士以及武進士名單。

  雖因天子守孝,免殿試,直接以禮部試成績取用。

  但還是要上報兩宮,呈遞進士名單,并予諸進士釋褐。

  兩宮拿了名單,命人將趙煦請到保慈宮,也將名單給趙煦看。

  大宋從仁廟開始,進士數量連年新增。

  今科進士,便已經達到了五百七十五人,特奏名進士更是達到了八百四十七人,另有武舉進士三十九人。

  趙煦瞥了一眼名單,然后看到了一甲第一名省元加會元的名字:焦蹈。

  趙煦手指輕輕彈了彈,沒有說話。

  兩宮看著趙煦沒有意見就將相關名單交給粱惟簡:“拿去送都堂,張榜告示天下!”

  “唯!”

  趙煦卻是有些神游物外。

  他若沒有記錯,上上輩子今年科舉再考是在四月末五月初,然后于五月初六直接放榜。

  狀元、榜眼都和現在的名單上差不多。

  第一名焦蹈,第二名劉逵。

  然而,狀元焦蹈卻在放榜后的第六天,也就是五月十一離奇暴斃。

  于是,榜眼劉逵順理成章的接過了原屬于焦蹈的官職、待遇。

  現在,因為趙煦對李定的打擊科場再考延后了十余日。

  不意也讓這焦蹈活到了現在。

  就是不知道,他是否依舊會在回鄉途中,因為太過興奮,急于回到父老鄉親們面前炫耀,以至勞累過度而染病。

  進士張榜公示。

  汴京城自是又熱鬧了一天。

  進士游街,榜下捉婿等傳統娛樂項目次第上演。

  看的汴京城里的窮措大們羨慕不已,也看的那些今科落榜之人,咬牙切齒,發誓三年后,自己也要出現在這些簪花游街的進士群體中。

  因為沒有殿試,瓊林宴是沒了,殿中傳臚自也取消。

  只在第二天,新科進士們,被通見司的人領著,遠遠的在延和殿便殿外,拜了兩拜,喊了一聲:“圣躬萬福!”

  就算是把程序走完了。

  這些新科進士們,也算是走完了他們人生最關鍵的一步。

  可對趙煦而言,這只是小事罷了。

  元豐八年的科舉,是典型的科舉小年,沒幾個人才,也沒有值得關注的,不似慶歷二年、嘉佑二年這樣的科舉大年,不值得花費精力。

  對趙煦而言,他更關心,特奏名進士們有多少愿意主動自愿去熙河路的?

  兩天以后,趙煦知道了結果。

  一共只有二十三名特奏名進士,在吏部遞了帖子,主動自愿前往熙河路。

  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結果,趙煦也沒有感覺太意外。

  元豐八年五月丁巳(25)。

  沈括看著浸泡在水缸里的那一塊塊鐵片上,漸漸出現的紅色痕跡。

  他微微吁出一口氣。

  他知道的,成了!

  一直跟在他身邊的童貫,小心翼翼的伸出手,探入水缸里,在一塊鐵片上刮了一下。

  那赤紅色的金屬泥,便粘在了手指上。

  童貫咽了咽口水。

  把鐵放到膽礬水里就能鐵上長出銅!?

  這是什么法術?

  他不大明白。

  沈括卻皺起了眉頭來,他吩咐著左右:“先將鐵片上的赤泥刮下來……”

  “然后放入坩爐之中融煉,看看是不是真的銅!”

  “唯!”左右領命開始做事。

  沈括則閉上眼睛,開始思考,這是怎么回事?

  少主提醒過他的。

  格物致知!

  此圣人大道!

  若他可以用圣人經義道理來解釋,這膽礬水里泡鐵片,三日就能刮出銅泥的事情。

  沈括知道,他就會是新的儒學開創人!

  “童勾當!”沈括看向童貫,問道:“宮中可是圣旨?”

  童貫搖搖頭。

  沈括閉上眼睛,不再說話。

  半個時辰后,所有水缸中鐵片上的紅色金屬泥都被刮取下來。

  經過稱重,足足二十五斤斤!

  然后,這些金屬泥被送進了坩爐,在熊熊爐火的熔煉下,金色的銅水倒入磨具,然后送入冷水之中冷卻。

  一錠錠黃燦燦的黃銅,映入眼簾。

  童貫感覺自己的心臟要受不了了。

  他看向沈括:“提舉,可以寫奏疏請功了!”

  他的聲音都在顫抖!

  以水煉銅,這是什么神仙手段啊!

  沈括看著那些銅錠,點點頭:“是該上章請功了!”

  無論如何,他上任一個多月,就有這樣的功勞朝野上下都會側目,兩宮也會青眼。

  但少主呢?

  沈括想著,他知道的,他需要再次求對!

  沈括的奏疏,直入通見司,然后被宋用臣直接拿到了趙煦面前。

  趙煦看完,一點也不意外。

  化學反應是這個世界的運行基礎。

  膽水遇到生鐵,就一定能置換出銅。

  不需要技術,也不需要前置科技。

  只有有膽水和生鐵,就一定能實現!

  倒是沈括再次求對以及他在請功奏疏之中,將全部功勞,都歸于‘兩宮慈圣,恩加于臣;皇帝陛下,神圣睿知,親賜臣先人典籍,以圣人圣訓教誨……’,而他‘臣仰仗兩宮慈圣蔭庇,皇帝陛下神圣賜告,僥幸功成而已’。

  是事實,態度也不錯。

  趙煦想了想,就和宋用臣道:“命沈括明日下午入宮,依舊在崇政殿陛見!”

  “是……”

  趙煦拿起沈括的奏疏,直奔坤寧殿。

  進了坤寧殿,他就歡歡喜喜的拿著奏疏,和向太后炫耀起來:“母后!母后!”

  “父皇給兒選的這個大臣沈括,可真厲害!”

  “我前些時日,只和他說了一句:圣人格物致知!他就用了心了,今日奏報說,其從我賜給他的那些古書之中,找到了一條先賢格物格出來的道理,用這個道理,便用鐵從膽水里煉出銅來了!”

  向太后聽著,起初只是微笑,旋即變成大喜。

  “果真?”她有些不敢相信!

  大宋缺錢的事情,即使是她深居深宮也是知道的。

  而錢的多少,和銅的產量是正相關的。

  大行皇帝在世時為了能多鑄錢,可是披肝瀝膽,日思夜想,什么辦法都用過了。

  更是屢下詔旨,親自獎勵那些能多貢銅的礦監!

  不獨如此,大行皇帝這么愛財的人,為了能讓銅的產量多一點,甚至聽從了舊黨元老的意見,恢復仁廟時代的天下礦冶政策——官民二八抽分!

  以官取兩分,余者以市價和買五分,剩下的礦產,則聽民自便。

  哪怕這樣,銅還是不夠用!

  而且遠遠不夠用!

  現在,有了新辦法了?

  向太后心里自然開心。

  尤其是她看沈括奏疏,看著沈括將所有功勞歸于兩宮慈圣,尤其是六哥賜教后。

  她就更開心了。

  “這個大臣,大行皇帝果然選的好!”向太后開心的說:“是個忠臣!”

  在向太后心里面,她是沒有信沈括說的‘皇帝陛下,神圣睿知,親賜先賢典籍,以圣人圣訓教之’的話。

  向太后知道,這是托詞。

  那個沈括是在用這樣的方式表忠心!

  她和太皇太后也聽政兩個多月了,這樣的事情見多了!

  許多大臣上書論事,都會將大部分功勞,認為是‘兩宮慈圣、皇帝陛下神圣’所致。

  他們想方設法的找理由找借口,來論證確實如此。

  最開始,向太后其實是很享受的。

  可現在都過去兩個多月了,早習慣了,閾值也降下來了。

  所以,沈括的文字,她沒放在心上。

  就是對沈括將功勞推到六哥賜書和告誡上,讓向太后很滿意。

  這是一種新型的吹捧方式!

  說出去也好聽多了。

  于是,放下奏疏,向太后和趙煦道:“走,六哥,去保慈宮里把這個好消息也告知太皇太后!”

  “讓太皇太后也高興高興!”

  趙煦用力的點點頭:“正該如此!”

今天下午寫的東西和科舉有關,我寫完了才發現,和正文沒有任何關系,對現在和以后的情節也沒任何推動作用,發出來大抵又要被批評水,就全部刪了  嗯,其實最重要的還是,以后有一個科舉類似的情節是主線!

  就是主角親政的前兆,也就是再過三年的新君第一次科舉,龍飛榜!

  要是現在寫了,以后難免會重復相同情節!

  (本章完)

  最新網址:mayiwxw←→新書推薦:(明智屋中文沒有,更新及時)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