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布用著激動的手,從老宗元處,接過了那從帷幕后的高太后手里遞來的薄薄書冊。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將手中玉芴,放到一旁,然后恭敬的翻開書冊。
滿篇文字,映入眼簾。
一個個墨筆圈注起來的文字,一條條貼在字句之間的字條,讓曾布眼睛跳了一下。
雖然,皇太后說,皇子延安郡王已經十歲了。
但誰都知道,那是虛歲。
延安郡王是熙寧九年十二月初七,生于大內皇城朱才人閣中。
這種大事,是寫在朝報上,通傳天下的。
且,因為延安郡王出生之前,官家的五子都已經先后夭折,故而,皇六子一出生就是皇長子!
待其順利成長到三歲,官家就迫不及待的,封均國公,加檢校太尉、太平軍節度使。
六歲,進彰武軍節度使,加封延安郡王,開府儀同三司。
去年,天子集英殿中燕,召集天下重臣,延安郡王在旁侍俸,群臣共賀之。
這些,都是朝報上的內容。
曾布雖處江湖,卻也重點關注著這些信息,并牢牢記在心中。
所以,曾布知道,那位皇子,今年其實將將八歲零三個月。
只是因為他是熙寧九年十二月出生,所以,不滿一個月就被人視作一歲零一個月,再算上虛歲,在襁褓里連眼睛都沒有睜開,就已經被人認為是兩歲了。
而八歲多的郡王殿下,居然真的在讀春秋?
不僅僅在讀,看這位殿下圈注的文字,以及那些字條上發出的疑問和自己的解讀。
他甚至可能已經能理解春秋了!
哪怕,有些文字,看著幼稚,即使有些疑問,天真至極。
可是……可是……這叫赤子之心,純潔無瑕啊!
于是,曾布畢恭畢敬的對著帷幕內的高太后拜道:“皇太后殿下,臣觀延安郡王所注字句,赤子之心,發于肺腑,叫臣實在是誠惶誠恐,此真天下幸事也!”
高太后喜歡聽這樣的話,當即歡喜道:“此正是老身請學士來此的目的!”
“老身婦孺之輩,雖慕圣人道德,終究難近圣賢之道,便只能求助于學士!”
“臣不敢!”曾布大禮而拜:“唯盡死以忠于官家、皇太后殿下、延安郡王殿下!”
高太后聽著,在心中悠悠一嘆:“果然,六哥已得天下之望!”
曾布,只是一個剛剛除服,從地方歸來的翰林學士。
但他卻依舊認定,唯一皇嗣繼承人,只有皇帝長子!
連曾布都是這樣。
其他人就更用不說了。
新黨、舊黨,都只會認皇帝的長子!
就像是治平年間,即使先帝有三子,但朝野都只認大哥穎王。
至于二哥、四哥?
韓琦、文彥博,哪怕在禁中見到了,也跟沒有見到一樣。
這就是禮法,這就是綱常!
再想如太宗故事,只能是天下共擊之!
好在,如今的六哥,確實是聰俊、孝順、懂事。
立這個孩子,既是眾望所歸,也讓高太后歡喜。
便對曾布道:“老身在此,替六哥謝過學士了!”
“還請學士,在此為老身草春秋之義,答皇子之疑!”
曾布再拜:“唯!”
于是,便有內臣,取來文案、筆墨紙硯。
曾布當殿席地而坐,鋪紙而書。
當然了,曾布是什么人?
國朝頂尖的聰明人、儒學宗師!
更是曾鞏曾南豐的親弟弟!
曾鞏一生,都在推崇復古,提倡文以衛道,繼承并發揚光大歐陽修、范仲淹的古文運動。
而在大宋,儒生們嘴里的所謂‘復古’、‘崇古’是個什么玩意?
明白人都知道,就是打著復古的幌子,將六經的解釋權,據為己有。
三蘇如此,二程如此,張載亦如此,王安石更是如此。
再往前,胡媛、周敦頤、邵雍也是如此。
反正,孔子、孟子、荀子,又不會從地下跳出來打他們!
所以,和其他所有文臣士大夫一樣,曾布也是一個擅長于塞私貨的人。
而且,曾布塞私貨的技術,還非常高超。
熙寧變法時,曾布就一度,被王安石、呂惠卿引為知己。
等到市易法時,才發現原來大家根本不是一路人。
王安石、呂惠卿,想要做的是開源,尤其是呂惠卿,急于求成,追求簡單粗暴的短期財政盈利,以求在短期內作出成效,堵住其他人的嘴!
但曾布呢?
他受到乃兄曾鞏和老師胡媛的影響,實際主張的是開源節流,以節流為主,市易法在他看來,實在是粗暴了些,也實在是短視的過分!
如今,被他得到了機會,自然要悄咪咪的塞些他的個人見解進去。
于是,不過一個時辰,曾布就已經揮毫而就,寫出了洋洋灑灑數千言。
皆是針對于延安郡王在那春秋谷梁傳上,所圈注的字句的見解和提出的疑問的回答。
為了照顧那位小皇子,也為了照顧高太后。
曾布在很多地方,都說的很直白、簡潔,沒有用太多華麗的詞匯和堆疊的文字。
待到書成,曾布檢查了一遍,發現沒有遺漏和錯字,也沒有犯忌諱的文字后,才對帷幕后的高太后奏道:“臣布謹奏皇太后殿下:皇子延安郡王,所圈注之春秋谷梁傳及其貼條文字,臣已謹注條目,乞皇太后殿下過目!”
高太后當即命人取來曾布所書文字。
然后對照著延安郡王的書冊,一一閱讀。
只是看了一遍,高太后就已經大喜:“學士學問,果真淵博,老身敬服!”
曾布所寫的文字,直白且簡單。
至少,高太后是看懂了,而且,高太后還覺得很有道理。
事實上,其實,曾布若將王安石對春秋的見解,掩去署名,拿來給高太后看,結果也是一樣。
儒學就是這樣的。
大體脈絡,一脈相承,只在細節上有所不同,只在道義上,見解不同。
最好的例子,就是春秋三傳。
谷梁、公羊、左傳,皆是解孔子春秋之經,也皆為對孔子所著春秋的再注釋、再解釋和再闡發。
可這系出同源的三傳,在道義和立場上,卻幾乎是三本書。
不是專門研究這方面的人,根本不清楚,這里面到底有多少彎彎繞,更加不會知道,在過去,為了這些細節的差別,儒生們幾乎打出了狗腦子。
祖師爺都已經打好樣了,徒子徒孫們,那里不會學?
自慶歷興學運動后,大宋文壇,迎來了百花齊放的局面。
思想碰撞的激烈程度,絲毫不遜色于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
只不過,這一次,所有人都在打著孔子孟子荀子賈誼楊雄的旗號,來為自己張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