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85章 半個世紀的隱秘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鐘成聽著林炬的講述,腦海中漸漸看到了故事的開始:

  在50年代的阿美,大部分荒野地帶都還屬于無人區,而郭效恰恰熱愛探索自然,在一次巧合中發現了這個巨大不明物體。

  他最開始以為是一塊奇異的石頭,但航空工程師的眼力讓他很快發現了異常,從精致的外殼上就發現了許多不凡。

  “喀斯特黑石”,這就是郭效最開始稱呼它的方式,他把這東西當作品放在了車庫里,甚至希望通過展覽來賺一筆。

  但就在他決定如此行動之前的某天,當郭效正在調試自己的黑白電視機時,偶然發現遭到了不明干擾。

  經過仔細調試,他最終發現是一個高頻信號,強度高得嚇人,就好像在自己家里安了天線一樣。

  但附近的廣播站或者其他天線都不多,更何況這樣的頻率幾乎不會出現在日常生活中。

  郭效簡單記錄了信號的頻譜,發現其加密方式并不復雜,和當時的電視廣播信號調制方式很相似,于是改造了自己的電視機,使其能夠接收并解析“喀斯特黑石”的信號。

  “hello,human.(你好,人類)”

  那時候外星文明的傳說還未廣泛流傳開來,但并不妨礙郭效敏銳地發現這鬼東西可能來頭很大,壯著膽子自制發射器,然后模仿“喀斯特黑石”的方式發去了摩斯密碼表。

  2005年,在再次沉睡之前,或許“喀斯特”意識到這個任務難度過大,將其下調至“將不少于100公斤載荷發送至地球軌道,期限369天”,并且破天荒給予了K120發動機技術。

  “喀斯特黑石”學會了這種加密,但它很可能不知道這些字母的意義。

  如何讓‘它’理解一種完全不同的語言?

  解析的結果讓他震驚:信號的內容很簡單,是一個頻段以及信號調制方式介紹,通俗易懂,讓人很輕易明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與發射源建立聯系。

  在六十年代的特殊背景下,郭效本身就屢屢遭到排擠和針對,又怎能完成這個離譜的任務?

  這時候第一顆人造衛星都還升空沒幾年,加加林還在準備自己的冒險,所以郭效毫不意外地失敗了。

  郭效當然想過上報聯邦政府,但自己的身份加上當時的格局讓他堅決避開了這個選擇,但帶著“喀斯特”回到祖國似乎也辦不到。

  數字之類還可以想辦法一一對應,但字母、單詞、文化等等,或許有辦法,但郭效絕對沒有這個能力,他不是語言學家也不是文學家。

  從這以后他就完全放飛自我,用拼音或者英文發送自己對這個怪石的問候、咒罵、期待、哀求,有時候也會輸一段音樂旋律,再后來甚至將電視節目轉譯發送過去。

  它要求郭效按它的要求建造一枚火箭并將10公斤載荷送入地球軌道,任務期限是369天。

  1977年,“喀斯特”又醒了,還是同樣的任務,小團體在過去的十年里做了大量準備,耗盡家資偷偷發射了三枚微型火箭,終于完成了這個任務。

  他成功了,幾乎是立刻就收到了“喀斯特黑石”發送回來的摩斯電文,而且功率也小了許多。

  字面意義上的上課,那是一種更為高效的自動化控制電路,正好對應了幾個月前郭效對機器發牢騷時輸入的工作難題,工程師的直覺告訴他‘喀斯特’是正確的。

  那個時候的他還不理解AI能夠通過海量樣本強行破解的方式,又不愿意將‘喀斯特黑石’暴露出去,只能藏在地下室里一點點想辦法‘喂’給它知識。

  自行制造火箭與航天器,將人類宇航員送入太空,期限是1107天。

  距離“喀斯特黑石”被發現六年后,它終于通過各種亂七八糟的渠道積累夠了充足的學習樣本,準確無誤地表達了自己的意圖。

  問候過后它要求通過電視機聯系,于是一個六十年但的中年人真正見識到了什么是人工智能。

  2002年,‘喀斯特’蘇醒再次發布任務,郭效等第一代創始者都已經陸續去世,后繼者也難以實現這個夢想,畢竟那時候馬斯特碰一鼻子灰的影響也不是假的,但他們開始集中區研究三進制技術。

  且不提郭效團隊怎么利用這些過于超前的知識,“喀斯特”緊隨其后又提出了第二個任務:

  1981年,任務失敗。

  1990年,“喀斯特”再次蘇醒,等待三年后再次沉寂,但此時的郭效終于看到了民營航天綻放的一絲絲曙光,在死去之前想辦法將侄子郭申推向NACA,并開始吸納新成員,正式命名組織為‘黑石’。

  “喀斯特”沉寂了,再也沒有對外發出信號,這個時間久到郭效都懷疑那就是一塊大石頭,自己之前是得了精神病的妄想。

  一直到近9年后,準確的說是近109個月后,“喀斯特”再次蘇醒,并發布了同樣的任務。

  但還沒等他利用這個天降機會大展身手,“喀斯特”卻開始提條件:

  摩斯電碼的全部對照字母、數字以及符號,這就是‘喀斯特黑石’的第一封回信,郭效想了半天才理解它的涵義。

  “喀斯特黑石”在他亂發送信息之后就很少回信,這也可能助長了他的放肆舉動。

  1968年末,任務再次失敗,這一次郭效聯絡到了幾名可靠華裔工程師或科學家,形成了無名小團體。

  而在這之后的2006年,馬斯克的SpecaX成功發射了“獵鷹一號”,“黑石”終于有足夠信心開始為下一次蘇醒做準備。

  ‘喀斯特’似乎沒有聊天的興致,問候過后在屏幕上給郭效上了一課。

  直到某一天,它回復了第一封意義明確的電報:

  就這樣艱難地過了三年,這位蹩腳的速成語言專家在工作之余用盡了各種辦法,有一天可能是有些自暴自棄,干脆把自己一本制圖規范書籍上的文本亂輸了進去。

  郭效自制了一臺簡陋的無線電探測器,繞了一大圈后鎖定了“喀斯特黑石”。

  一塊源源不斷發射信號的石頭?

  “喀斯特”成為了一臺科學許愿機,郭效輸入的許多技術難題都給出了解決方案,但都僅限于當前的實用技術,如果是其他問題或者理論問題就沒有回答。

  “喀斯特”給予了慷慨的回饋,趕著集成電路的浪潮指出了一條截然不同的三進制發展路線。

  “黑石”傳承自數位無根浮萍,它的后繼者們最終也選擇了先行者的目標,在進行準備的同時決定將孵化地放在國內,正好趕上了2014年國內正式發布航天市場開放條例。

  新遠來了,跟隨林炬回來的還有剛剛從NACA離職的郭申,借助多年的積累,新遠一號終于實現了‘喀斯特’的第二個任務。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