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40章 等離子之鏡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說的再直白一些,就是華國航天產業已經有了初步通用化、標準化的雛形。

  這有多重要,歷史已經證明過無數次了。

  就比如聯盟與西方的坦克研發體系,其中最大的差異就是零部件的通用化和標準化程度。

  西方需要一種新坦克,設計師會在市場上到處尋找成熟的發動機、變速箱等各種零件,組合起來后再進行優化以及深度設計。

  聯盟坦克設計師則是先定下坦克基本技術要求,然后再去要求各個機械廠提供符合標準的零部件,如果沒有就得專門立項研發。

  特事特辦的好處是設計出的產品往往整體性能優越,能夠很好達到技術要求,缺點就是代價太高,各個子系統廠都需要為了技術指標建設生產線,在找不到其他使用對象的情況下,產量低自然就意味著成本極高。

  同時由于存量小、通用性小,備件價格也會更加高昂,維修起來也需要特殊培訓,需要整個軍隊去適應新裝備。

  西方設計思路則完全不同,成熟子系統雖然可靠且價格低一些,但卻無法百分百契合要求,最后的設計一定需要做出妥協,不是超重就是某些技術指標必須降低。

  好處是子系統通用性好,多種裝備全都可以互通互換,維修保養也更加容易,備件量大且便宜,軍方上手掌握也算快。

  一種是性能優先,但總體投入較高;一種是稍微湊合點,但能兼容現有的大部分體系且壓低成本。

  搞航天不是打仗,略微超重一些、體積大一些、耗電高一些不要緊,需要的是加大規模,盡快脫離小而精的現狀。

  依托日漸成熟的產業鏈,航天器工程動輒數年研究周期的時代就將一去不復返,到處都是現成的子系統,再也不需要投入巨資去專項研發。

  不過實際上這在去年就已經體現過了,好幾家民營航天就是靠著買現成發動機和回收系統造火箭,不但成本低周期短,還紛紛實現了逆天的成功率,已經算是成功典例。

  現在送上來的雖然只有一輛T7,但實際上地面隨時都能再組裝好兩輛,只不過在等待宇航員的使用反饋再進行改進而已。

  大量的新裝備讓四名宇航員都感受到了壓力,不過好在接下來他們都有幫手。

  在玉樹基地的著陸地點旁,四臺人形機器人已經從溶洞回到地面。

  相比于嬌貴的人類宇航員,他們只要有電就能活動,按計劃每次能持續工作16小時,幾乎是4名人類效率的四到五倍,也正是有他們的幫助,才有可能在春節前布設好居住艙安心過年。

  B級基地。

  兩架C810前后降落在基地跑道上,一架下來的是航發委的頭部領導,另一架下來的是五名技術專家以及三名肩膀上閃爍著星星光芒的軍官。

  他們無一不表情嚴肅,但眼底卻又充斥著驚愕、緊張、茫然與激動。

  與之相反的是率先踏上地面的林炬,向著空氣擁抱了一下以證明自己回到“家”的喜悅,同時滿意地看著停機坪上的機架C810。

  在阿美終于開放超音速飛行管制后,國內原先隱隱的壓制也蕩然無存,C810在兩個國家的訂單突然暴漲,已簽訂的就有110架,意向訂單更是多達230架。

  除了很多富豪想體驗超音速旅行外,還有就是某些航司,他們和星辰航空溝通后要求增加座位數,安德羅夫硬是把交錯的兩列座位變成同等的兩列,載客量增加到16人,結構只是稍作修改。

  C810也能飛5000多公里呢,一般的支線客機都沒這個航程,幾乎可以滿足絕大部分出行需求,而這個距離也是有人追求時效的!

  六個小時的旅行時間瞬間縮短至2個小時,兩個小時縮短到30分鐘,起飛前買一杯咖啡到地方都還是燙的,大城市坐公交車時間都比這多。

  要不是波音和洛馬反應過來暗中抵制,準備也開發對應機型,按安德羅夫估計阿美最終能吃下500架以上。

  光是憑借著超音速客機業務,星辰航空今年就有把握給基地上交100億以上利潤,等C1000以及宜州基地開始生產,以后航空業就將成為基地最大的錢袋子。

  見林炬看著飛機露出傻笑,鐘成忍不住攬過他的肩膀,以他一貫的形象來說可是十分罕見。

  “老弟,快帶我們去看看,我們這么多人可是被你一句話弄過來了啊。”

  “啊……好,好,跟我來吧。”

  林炬這才招呼眾人一一坐上了場地內電動車,來到了一處較為偏僻的倉庫。

  門口有四名安保,他們認真地檢視了所有人并要求進行物品安檢,然后才打開了庫門。

  進去以后再打開兩道大門,人們才見到了此行的目標:

  在密閉不透光的高大庫房中間,一個最大直徑約4.5米、長度約15米的六角形柱體放置在專用高臺上,周身可以看見密密麻麻的管線纏繞,最前面是一個2.5米直徑的圓形開口,以曲線過度逐漸向內收縮直到看不見。

  喇叭形的狹長管道內壁向四周都散發著聚集的光芒,看上去竟然有些刺眼,但眼尖的人卻發現外圈部分像鏡子一樣光滑且倒映著周圍的一切,肉眼就能發現其發射率非常高。

  倉庫里還有五名工程師,其中一人見狀馬上用紅布包裹的塞子堵住開口,然后示意眾人不要越過地上劃的白線。

  已經快要踏進來的技術專家尷尬地收回腳,但還是帶著渴求的眼光探索著面前的一切,充滿面對先進技術時科研人特有的虔誠。

  林炬這時終于干咳一聲走上前,自豪地介紹道:

  “鐘局可能不清楚,不過其他人應該知道6月的時候我給你們透露了一項研究的猜想,8個月后,我們把它變成了現實。”

  “不,我有印象,是葉總裁寫的那一篇對吧。”

  鐘成接手之前,可是巨細無比地查閱了近乎所有相關事件資料,技術方面更是極其重視。

  “你們說操控氣態等離子體,在特定的頻率上對特定激光形成百分百反射,并從等離子體中獲取能量,多重反射的同時不斷提高能級,最終將激光光源的功率提升上百倍,對嗎?”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