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13章 雪鵠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新一代空天戰斗機項目所賺的錢倒是其次,上級給這個計劃的總經費才200億元,這里面可是算上了造首批四架戰斗機錢的!

  利潤不錯,但對新遠最大的吸引力還是作為國防承包商后的優勢。

  新遠將獲得極大的航空航天許可,比一些國家單位還大,可以自行制造任意級別的飛行器航天器,無需手續在劃定的空域里隨便試飛。

  并且商業運營也可以走內部通道頒發牌照許可證,與國家人才體系建立連接,已經遠遠超過了普通企業的能力范圍。

  這就是參與尖端工程的回報,并沒有多少金錢,但比金錢更有用。

  林炬本人和新遠高層和神龍計劃的主要研發人員坐在一起,傾聽郭申帶來的想法。

  林炬注意到這些研發人員大多在三十多歲左右,顯然都是國家最優秀的科研人員,說不定都有系統A級。

  可惜系統商城里沒有A級技能卡,要是自己手下也能有A級以上工程師,估計都是國寶級別了。

  B工程師郭申此刻站在最前面,講述著他對神龍計劃的看法:

  “恕我直言,神龍計劃從最開始就是不合格的,體積重量過小,根本沒有實戰價值”

  這話說的很不客氣,但現場并沒有人起來反駁,僅僅也只是幾個人流露出幾分不滿而已。

  因為這是事實,神龍計劃其實沒有作戰能力。

  它那8噸重的機體只能執行一些偵察任務,如果要攜帶武器,那么尺寸和重量都很小,攜帶普通導彈壓根就配不上它的定位,而要用核彈,那為什么不直接用彈道導彈?

  但神龍計劃也不是沒有攻擊系統,它被設計可以用激光攻擊敵方衛星、航天器,不過所需功率很大,發射裝置根本塞不進狹窄的機體,電力系統更是都不知道該怎么解決……

  嚴格來講,神龍只是先驅者,這是所有人的共識。

  好在郭申也沒有喋喋不休地數落神龍計劃,轉身就貼出了自己的PPT:

  “‘雪鵠’有人駕駛臨近空間高超音速飛行器:

  長度42米、翼展19米,最大起飛重量74噸,采用四臺組合動力渦扇沖壓WCR09發動機,最高速度10馬赫,可飛抵臨近空間,作戰高度52000米,航程30000公里。

  載彈量12噸,可以攜帶高超音速導彈或者將彈艙改為供能設備,搭載激光武器,可攻擊近地軌道衛星!”

  郭申一口氣介紹完參數,放出了想象圖,最后還不忘補充一句:

  “你們不要覺得這很夸張,動力系統WCR09渦扇超燃發動機已經處于最后階段,很快就可以定型。”

  基地研究員:“……”

  竇平:“……”

  竇平看了看依然老神自在的林炬,輕咳兩聲對郭申說道:

  “郭總師,不是我們懷疑,而是雪鵠的指標是不是有些……太超前了?世界最高飛行高度是SR71黑鳥偵察機的26000米,雪鵠的數據是它的兩倍,而且竟然能達到10倍音速,這實在是難以置信。”

  另一個研究員也說話了:

  “你們也在研究組合動力發動機?還是超燃沖壓?推力多少千牛?”

  郭申:“可以持續輸出90KN,想要再擴大一點推力也問題不大,原始進度已經很高了,樣機已經制造完成,距離實用不遠,這本就是新遠未來空天飛機計劃的一部分。”

  自從商城開放,新遠公司就開展了多個項目的研究,其中之一就是空天飛機。

  不過這個計劃優先級并不高,畢竟可重復使用火箭已經降低了足夠多的成本,而且空天飛機的科幻程度也比不上NAPE飛船XN90。

  只是現在為了參與到軍方的計劃,重新往前提了提而已。

  竇平和基地研究員們倒吸一口涼氣,他們只知道新遠在航天上很厲害,沒想到大氣層內飛行器都走了這么遠。

  高超音速飛行器的三大難點:設計、材料、動力。

  設計好說,就算沒飛行器設計天才,靠風洞一點點吹也能優化出來;材料很多時候并不是沒有而是成本太高或者有其他問題,動力才一直是華國飛行器研究最大的問題。

  但偏偏新遠先告訴你,最難的動力部分我已經完成了……

  竇平和一眾研究員有了終于體會到了以前只有外國同行才有的待遇:先根據發動機設計飛機,而不是有了設計等發動機等到項目黃了都沒等到。

  好半天,終于有人說道:

  “設計部分我們來負責,這可以放心交給我們,機體材料就由雙方共同合作怎么樣?這個速度,只有特殊標號的鋼和鈦合金才能承受的住了。

  雪鵠……這個代號我們也用過,就當是一次重生吧,她的數據太優美了,讓我想起了曙光女神。”

  曙光女神,阿美曾經研發的,繼SR71以后的高超音速偵察機,號稱設計能飛到三萬米8馬赫,不過隨著聯盟的轟然倒下而沒了后續,只流露出來幾張想象圖。

  雪鵠的指標比曙光女神更高,但有后者在前反而顯得不是那么夸張,倒也符合對未來高速戰斗機的想象。

  戰斗機的發展就像是一個圈,最開始螺旋槳飛機競爭機動性,后來隨著能量空戰理論的出現開始向高空高速發展,在噴氣機時代達到頂峰。

  那些二代機、截擊機隨隨便便都能飛到兩倍音速、兩萬米以上,然而等到了三代機時代,因為導彈的成熟降低了對速度和高度的要求,開始強調機動性。

  等到了四代機、五代機、六代機,各國卻又不約而同的向高空高速發展,甚至角逐太空。

  “那近地軌道呢?雪鵠雖然理論上能激光攻擊衛星,但變數太大了,我們還是需要軌道飛行器。”

  郭申:“那就用H1的無人版吧,這么大的空間很充裕,在太空可以停留數年,還能借助空間站加注燃料和維修。

  對了,我們有一個條件。”

  坐著的林炬心里一驚,強忍住自己的疑惑不表達出震驚的表情,他可沒有和郭申談過什么條件。

  竇平:“不是過分條件我們都會滿足,這也是正常的商業行為。”

  郭申:“我們要激光技術。”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