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章 神洲大陸巨變,崩潰的大唐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一人鎮守孤城,于人世間無敵

  初秋的長安,落葉開始片片飄零。

  皇廟,煙氣裊裊。

  殿內佇立著一個高貴典雅的女子,一身曳地鳳裙也遮掩不住豐腴身段,她容貌絕美出塵,肌膚雪白細膩,可眉眼格外憔悴。

  正是登基才三個月的新君李挽。

  歷史上第二個女帝,亦是大唐第二次女主乾坤。

  不同于開天辟地的則天大圣皇帝,她的上位沒有引發輿論風波,似乎是順理成章。

  五十年前天道巨變,靈氣復蘇,世間顛覆,各大勢力紛紛崛起,本就支離破碎的大唐徹底走向崩潰。

  作為李唐宗室武道天賦最卓越的族人,在七年十二任皇帝之后,她無畏發動宮廷兵諫,主政金鑾殿。

  她第一件事就是鏟除閹宦,持續二十年的太監主導朝政徹底煙消云散,安史之亂以來的頑疾被鏟除。

  但也僅僅如此。

  她能力再強,也無法應對即將崩盤的局面。

  外有鼎盛蠻國氣焰熏天,似受天道眷顧,占據靈氣最濃郁的疆土。

  神洲大地更慘烈不堪,短短幾十年,除大唐社稷,西蜀、南楚、北涼、幽燕、趙,東吳相繼稱帝。

  江湖作亂,以武犯禁,道德倫理在拳頭面前不值一兩重。

  “李挽,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朕努力了也做不到。”

  女帝紅唇輕啟,黯然神傷。

  即便她有力挽狂瀾之心,有振衰起弊之志,即便她擁有一個王朝拯救者所應具備的全部勇氣。

  但時代變了。

  其實朝堂袞袞諸公已經心如死灰了,早就開始擺爛,等待九州鼎花落誰家。

  誰贏了幫誰。

  安史之亂,大唐氣數已盡。

  她很可能是亡國之君。

  李挽不怕被后世口誅筆伐,不怕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她只怕盛世大唐成了泡影。

  女帝從窗口望出去,看見頭上的這方天空始終是黑灰色的,像是被誰罩上了一塊骯臟的抹布。

  怎么扯都扯不掉。

  曾經萬國來朝的大唐,如今民生凋敝,僅僅只能做到自保。

  女帝踱步到靈位,敬上幾柱香,而后靜靜凝視著畫像。

  第一位是高祖太武皇帝。

  他推翻了隋朝,建立了大唐。

  第二位是太宗。

  天可汗,在女帝心里只遜色于秦始皇,是中原歷史上唯二的千古帝王。

  第三位是高宗。

  真正的守成之君,盡管性格被民間多有議論,但他開創了永徽之治,滅高句麗,西突厥。

  女帝在第四個畫像前駐足很久。

  則天大圣女皇!

  開天辟地以來,唯一的女帝,她用一腔孤勇在史書上烙印不可磨滅的印記。

  她注定是一個傳奇,在位時濫殺,甚至丟失過疆土,可她也曾增兵安西四鎮,真正統治過西域。

  “安西……”李挽喃喃細語,表情很是苦澀。

  曾經的輝煌早已蕩然無存,連河西走廊都沒有了,怎么可能還有安西?

  那些戍邊將卒遠離中原故土,死后幾十年卻連尸骨都運不回來。

  “李氏皇族愧對你們,江山社稷辜負你們。”

  女帝略過唐中宗和唐睿宗的畫像,兩個先祖活在則天大圣女皇的陰影中,再怎么粉飾都是平庸無能的。

  她看向玄宗的畫像。

  “李隆基……”女帝在心中嘆息。

  現在的悲慘局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這個先祖造成的。

  安史之亂、分裂出藩鎮,徹底改變了開元盛世,讓大唐走向窮途末路。

  先祖玄宗無疑擁有非常華麗的封面和輝煌燦爛的正文,只可惜尾聲極其潦草,令李挽不忍卒讀,封底更是布滿了灰塵和污垢。

  翻遍史冊,似乎很少有哪一個皇帝像玄宗這樣,擁有落差如此巨大的一生——

  他所締造的開元盛世肯定會雄踞于歷史之巔,令后人嘆為觀止。

  可由他一手造成的安史之亂卻把帝國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一分功,九分過,這是朝堂私下對您的評價……”

  女帝停頓了很久,突然擲地有聲道:

  “我亦以為是!”

  后人如此批判先祖是不孝么?

  可李挽真的很難去歌頌玄宗,如今百姓的慘狀,如今被蠻國欺壓的神洲大地,如今道德敗壞、綱常不在的中原。

  很大部分原因是他!

  “太宗,您在世,能挽救局面否?”

  李挽沒再看其余畫像,而是盯著唐太宗李世民的畫像。

  沒人給她答復。

  真的能么?

  她不知道,答案或許太過殘忍。

  如今的大唐就像慢性死亡的病人,一定會死,只是時間問題,只是能支撐多久?

  “希望的曙光在哪里?”

  “誰告訴朕,世間還有大唐風骨么?還有多少兒郎愿為大唐而戰?”

  李挽抿了抿唇瓣,平復心中悲哀的情緒,緩緩離開皇廟。

  狂風馳騁呼嘯,濃云奔涌漫卷。

  遼闊蒼茫的沙漠,這座歷經劫難的龜茲城,看上去顯得無比的渺小和孤單。

  城中唯一還算威嚴的府衙,此刻人滿為患,皆是瘦骨嶙峋的婦人以及稚童,還有零星幾個殘廢的白發老人。

  氣氛很寂靜,乃至壓抑。

  一張輿圖被擺在桌上。

  六十年來,龜茲城在異族尸體上搜到過很多輿圖,但從未沒有如此清晰詳細。

  就在金發碧眼的首領身上,搜到帶血的輿圖。

  老嫗臉龐的笑容逐漸僵硬。

  能想象么?

  六十年的等待,她確定大唐還在,輿圖上的“唐”字,讓她移不開目光。

  可當她看到大唐疆土,感到了一種浸透骨髓的無奈和悲涼。

  “蒼天,怎么會這樣啊……”

  無數婦人痛哭流涕,難以接受大唐的落魄。

  昔日萬國來朝的煌煌盛唐,如今就龜縮三州之地,輿圖上面有“北涼”、“南楚”、“幽燕”等等國家。

  蠻國雄踞整個西域,疆土擴伸到漠北,一己之力對抗神洲大陸。

  在死寂的氣氛中,老嫗蠕動嘴唇,艱難開口:

  “大唐還在,六十年的堅守就有意義。”

  “可現在可憐成什么樣了!!”有婦人面紅耳赤,大聲道:

  “天底下還有什么事比我們堅守更加困難?”

  “六十年啊,沒有援軍,自己種糧食,沒吃過一塊糕點,沒穿過一塊錦繡衣裳!”

  “眼睜睜看著小孩長大,眼睜睜看他喪命城墻,親手將他埋進墳墓!”

  “六十年,累計兩萬二安西軍,可有一人投降,可有一人被俘虜?”

  “我們都不曾有一刻想過放棄,萬國來朝的大唐憑什么落魄至此?!”

  哽咽哭腔傳遍廳堂,那是黑暗絕望中最不甘的怒吼。

  她希望看到一個兵多將廣的盛唐,她希望將靈位帶回中原,她希望朝堂派兵援助安西!

  可一切幻想都被擊滅!

  顧長安站在墻角,默然無聲。

  前世歷史進程徹底改變,變得讓他無所適從。

  唯一不變的。

  曾經萬國來朝的唐朝已然罹患癌癥,癌細胞在瘋狂擴散,半只腳邁進棺材里。

  “長安,如今有了輿圖,你快去長安吧。”

  老嫗步履蹣跚,走到顧長安的身邊,緊緊攥著他的手。

  “不去。”顧長安否決。

  老嫗臉色發冷,顫顫巍巍道:

  “你要讓安西軍在天之靈不得安息么?安西,安息!!”

  “他們只想讓長安朝堂知道,安西六十年不曾退過,六十年不曾丟過龜茲城,大唐疆土還在!”

  顧長安喉嚨發緊,依舊拒絕:

  “人在城在,我一走,疆土丟了,你們……”

  他話說半截,可態度還是很強硬。

  不可能離開。

  他還能戰,他不容許自己沒有盡力,他害怕丟城,更害怕老弱婦孺慘遭異族屠殺。

  “走吧長安,唯有你才能走出漫無邊際的沙漠,唯獨伱才有本事抵達長安。”

  一個老婦人苦苦央求。

  她只想這個孩子活著。

  誰都清楚龜茲城絕對保不住,她不想這個前途無量的孩子喪命。

  “長安,走吧,替安西完成六十年的遺愿,讓中原知道安西軍的精神。”

  所有百姓陸續相勸,每個人都希望顧長安活下去,別再步白頭軍的后塵。

  六十年夠久了,再等多久援軍都不會來,安西對得起整個中原民族。

  顧長安環顧四周,誠懇地說道:

  “諸位爺爺奶奶,長安不會退,人在城在,守住這塊疆土就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生命的全部意義。”

  話音剛落。

  噗通!

  老嫗竟直直跪倒在地。

  她可是郭都護的遺孀,接近八十歲了,此刻卻跪地相求。

  “奶奶……”顧長安驚慌失措,攬住她肩膀將她強行扶起,罕見暴怒道:

  “逼我也不行,守著這座城是我十歲時的誓言,亦是二十歲,還是三十歲乃至八十歲!”

  “只要我沒死,就不可能放棄龜茲城,不可能放棄神洲中原在西域最后的一塊疆土!”

  尖銳的聲音響起,大廳一片死寂,老嫗悄悄咽下喉間苦澀。

  何苦來哉。

  “我去!”

  就在此時,廳外響起嘶啞的嗓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