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5章 洪流勢不可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不讀北大去當兵,我卷成軍官

  李修看書自然不是從頭看。

  首先是最重要的風力修正法。

  耿軍和王鐵說的玄乎,但李修學習了一會兒,一點都不難。

  比如最常用的修正方法,肯塔基風力修正。

  計算變量有三個,風速,風向,距離。

  首先計算風偏角,也叫密位mil,密位是一種測量角度的單位。差不多就是兩條一千米的直線一端相交,另一端兩條線段的遠端相距一米時對應的夾角。在數量級上,1密位等于1毫弧度。

  風偏角,就是射程除以一百倍的風速。

  此時,計算出來的風偏角是假設風向與彈道垂直,但實際狙擊,需要考慮風向來進行修正,風從不同方向吹來,對子彈的影響也不同。

  需要根據風向角度乘以角度參數,角度參數需要記憶,就能計算出在射擊方向上的分密位,然后進行補償。

  當然,李修看到后面,就知道沒那么簡單了。

  風偏修正后,還有一大堆附加公式。

  溫度,濕度,空氣灰塵顆粒,甚至自然光測距也會欺騙你。

  需要根據復雜的實際狀況,進行選擇甄別。

  而射表,只是對普遍情況下各種狀況的線性概括。

  野戰軍狙擊路子,在之前都是實踐出真知。難怪即使是狙擊尖子王鐵,對這些公式也望而卻步。

  畢竟,大多數時候,常年狙擊累積的經驗與必須記憶的射表就能滿足絕大部分任務要求,只有極端情況情況下,才會用到這些公式,誰會愿意花心思去記這些?

  李修卻很有耐心,反正學習這些知識的時候,卷王值狂漲,在這個領域,他卷的異常出色。

  王鐵在下午九點左右來到了連隊圖書室,進門看到李修的書已經翻閱了一半,笑著問道:“看的這么快?”

  “看得懂嗎?”

  李修道:“這些公式好復雜。戰場上,不一定有時間計算。”

  王鐵笑道:“是這樣的,我聽說特種大隊的狙擊手外出,觀察員隨身佩戴計算器。”

  “不過,咱狙擊,玩的是射程,正面戰場咱們是沒啥辦法。但是隱藏起來,我們還有不少狙擊空間。”

  王鐵有一種狙擊手的驕傲,不過,說完他憨厚的撓了撓腦袋,道:“當然,我還是學不會,只用了最簡單的射表計算。”

  “這是我們的教材,正好是你看的這一本。”

  李修一看,一共兩本。

  一本狙擊技術手冊,另一本經典狙擊戰術理論案例。

  正好,一本講的是理論,另一本講的是戰術。

  不過,理論那一頁稍有磨損,戰術則是嶄新的。

  李修連忙道謝,小心的拿起,道:“我會馬上看完,然后還給你的。”

  “不用謝。等你以后下連隊,我教你我的那一招。”王鐵笑道,熱情的拍了拍李修的肩膀:“你天賦不錯。以后咱倆說不定就是競爭對手了。”

  “請多多指教”

  “請多多指教”

  ……………

  被耿軍從神槍手四連送回連隊,耿軍很放心,道:“感覺怎么樣?”

  “連隊很不錯。”

  吃人嘴短,拿人手軟。

  此時李修自己都感覺不去神槍手四連,不大好面對熱情的耿軍了。

  當然,李修不后悔。

  人需要正視自己的價值。

  不管怎么說,耿軍是表達了自己的誠意。

  這就是一個現實問題。

  “我見施劍雄了,那個老鬼,給我挖了不少坑。”

  “伱要是不反對。那就是我們神槍手四連的人了”

  “施老鬼還想跟我爭,我直接去上級要調令。施劍雄那臉皮薄,一開始嘴硬說要和我剛,后來我給他說了下障礙,他就放棄了。哈哈,笑死了。”

  耿軍渾然不提自己讓步的部分。

  “對了,李修,以后是進了軍校,想過什么專業嗎?”

  李修道:“想過,現在還不確定。”

  李修這幾天,看了那本軍事理論,對未來也有了一個模糊的方向。

  “哦?這么快就有目標了。說說?我也是軍校出來的,給你參謀參謀。”耿軍意外。

  “我想去通訊或者裝甲專業,最好是指揮類專業。”李修回答。

  通訊或者裝甲相關…

  耿軍頓了一下,很快道:“還挺巧,你選的這專業,咱們國家正重視。”

  “去軍校,就該學這種,尤其是前者,部隊正趕上信息化,咱聽個響也明白,那個通訊專業很不一般。”

  耿軍一邊說,一邊拿出來一顆煙點燃。

  煙頭火花紅光閃爍,亮堂堂的。

  說這句話的時候,耿軍似乎有些惆悵。

  想到身邊就是李修,又連忙將煙掐滅,道:“狙擊手不能抽煙。”

  李修突然有種感覺,耿軍有些不太開心,連忙道:“抱歉,連長…”

  “不用,我不是那意思。我們連要是能走出去軍官,我們肯定光榮。別想太多。一個狙擊手到頭,也就是狙擊手,你要是成為一個好軍官,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狙擊天賦,只是你的一部分。軍官,才能走更遠”耿軍將車停了下來,又從兜里掏出來一根煙來。

  “連長,怎么了…”李修感覺有些不太對。

  這時候,耿軍重新將煙點燃,狠狠的放在嘴里抽了一口。

  “操,有些話,還是不吐不快”

  “你知道我軍編制不?”

  “不是很懂。”李修立即回答。

  “懂不懂無所謂,不懂現在也不用懂了。”耿軍道:“放心,我說的這玩意不上細節,不計保密條例。”

  李修認真聽著,他有種感覺,耿軍說的部分,會非常沉重。

  “今年,咱們國家,要做一些大動作。”

  “外軍機械化部隊已經有了成熟模式,咱們總要繼續前進,摸著石頭過河。”

  “各地展開密集試點,各干部專業分流,裁撤了三個營,士官專業,編制優化,軍隊整合…”

  耿軍把握著分寸,只說了幾句話。

  “你機靈,這些應該聽得懂,知道什么意思嗎?”

  耿軍看著李修,目光銳利。

  李修腦袋里蹦出來一個詞,想了想,沒說出來。

  他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1998年,算是趕上了時候。

  裝備代差大,舊編制指揮臃腫,士官職能模糊,老部隊…

  部隊,需要改制。

  很多士官要被專業分流,不能繼續呆在部隊里。

  許多軍事體制編制,需要進行改革。

  一些連會消失。

  一些團會壓縮。

  一些師會建制轉業。

  一些軍會取消番號。

  許多連,都已經收到了強烈的信號。

  而且,從耿軍的反應來看,甚至有可能會波及到邊防連。

  但…要阻止嗎?誰能阻止?

  洪流,勢不可擋。

  只能順著時代,改變軍隊編制體制,適應信息化戰爭新形態。

  PS:相信一些讀者已經看出來了,主線是軍官,不是特種兵。

  是另一種現代戰爭形態。不是抗戰文那種武器火力壓制。。

  像是士兵突擊里面的老a,只是信息化部隊的初形態試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