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零三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發展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

  “蘇師言過了,若是您,又怎么會有現在的朱標呢?”

  朱標相當誠懇的說道。

  蘇璟的師恩,也就僅次于父母養育之恩了。

  “太子,謙遜是好事,不過身為太子,還是不能過于謙遜的。”

  蘇璟笑著說道:“不過,既然你這般說了,那我身為老師,總得給你查漏補缺。有一樣的東西,太子你倒是漏掉了。”

  “學生愿聽蘇師教誨。”

  朱標當即洗耳恭聽,態度杠杠的。

  蘇璟淡淡道:“唐朝的文化,一樣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文化?

  朱標微微一愣,隨即想到了唐詩,大唐的詩詞的確是世之巔峰。

  但……

  “蘇師,文化不是因為政治平和,經濟發展迅速穩定才能興盛的嗎?”

  朱標朝著蘇璟說道:“我記得蘇師曾說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文化的繁榮離不開經濟的發展,學生以為,文化只是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應該算不得一個因素吧。”

  蘇璟看向朱標,露出了十分贊許的目光。

  朱標能說出這話,說明他不是沒想過文化的事情,只不過是因為覺得不算,這才沒提。

  “很好,太子,這這句話說的是對的。”

  蘇璟首先贊同了朱標的話,然后道:“但過于片面了。文化代表著的,可不僅僅是文學的創作,還有關于思想上的開放程度,唐朝的文化發展程度高,絕不僅僅是因為經濟的發展,更多的是思想的開放,統治者的支持,亦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原因。”

  “除了詩詞領域,在佛教、道教還有儒學都在唐朝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和創新。比如說佛教,唐朝時佛家分了南北兩宗,南宗以禪宗為主,強調頓悟和心性,北宗以法相宗和華嚴宗為主,強調經典和理論。這些都是發展。”

  “同時唐朝也是佛教傳入東瀛的重要時期,有很多著名的東瀛僧人東渡,空海、最澄、慈覺、道昭等等,他們東渡來到大唐學習佛法,然后回去傳播。”

  “另外,佛教藝術創造在唐朝也是異常的鼎盛,比如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等都有大量的唐代壁畫和雕塑。”

  大唐的強盛,那是刻在每一個華夏子民心中的驕傲。

  蘇璟上輩子自然也不例外。

  朱標認真的聽著,他沒有想到,這佛教的發展,在唐朝竟然能這般的繁盛。

  之前他可是一點都不知道。

  不過這也不能怪朱標,畢竟他父親朱元璋派遣了諸多名師教導,那是為了將朱標培養成皇帝。

  像是佛教的這些東西,沒人教他。

  “蘇師學識淵博,學生真是無比佩服。”

  朱標說道:“不過蘇師所言的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這些地方蘇師都去過嗎?學生怎么從未聽過。”

  額……

  蘇璟愣了一下,這才意識到自己自己說的時候有些隨便了。

  不過按理說,這些地名,從明朝到現代,幾百年的時間,應該不會變化的太大吧?

  “算是吧,有些去過有些聽過。”

  蘇璟隨口回答道。

  反正他知道朱標這小子,大概率是沒去過的,畢竟大明初創,國家還尚未徹底的穩定下來。

  太子責任重大,沒時間去這些地方也是正常的。

  “再說道教。”

  蘇璟見話題拉了回來:“道教在唐朝,同樣有著相當巨大的發展,比如由王重陽創立的全真教,以修煉內丹為主要方法,強調清心寡欲,戒殺生等。還有一些佛道融合的教派,比如祆教、摩尼教、景教等,這些都是來自比如西域或者波斯地區的教派。這些我就不展開了,東西很多,你若是有興趣,自己去翻翻書,還是能找到不少東西的。”

  其實不是蘇璟不想展開了,而是他知道的就這么多。

  畢竟他上輩子不是什么學者,許多知識也只是走馬觀花的看了看,并未往深了去研究。

  只不過,這話落在朱標的耳朵里,卻不是這么理解的。

  他堅信,蘇璟肯定是都知道,只不過知道自己聽不明白,所以沒多說。

  “學生知道了。”

  朱標認真回答道,之后有空的話,他真的準備去翻翻看。

  蘇璟繼續道:“這佛道兩家都說完了,還有儒家,儒家的變化,那就更大了,唐朝時期,儒家完成了從經學到理學的轉變。”

  “所謂儒家經學,那指的是對儒家經典的注釋和詮釋,你可以理解為對先賢著作的再理解,是將先賢放在了最前面。而理學的話,則是注重對于儒家思想本質的理解,是一種進步的思想,可以理解為向后的發展。兩者雖然都是儒家,但思想內核,已經發生了改變。”

  “從這佛教道教還有儒家的發展之中,便能看出唐朝思想的百花齊放,這說明當時的唐朝,乃是一種百舸爭流的狀態,不僅僅存在于這三個方面,還有生活上的方方面面。”

  “文化的強盛,帶來了社會各階層的改變,從而使唐朝變得更加的強大,這一點也很重要。”

  總算是說完了,蘇璟也是松了一口氣。

  對于大唐的這點理解,他算是分毫不差的全都交待給朱標了。

  朱標聽的認真,努力記憶著蘇璟所說的全部內容。

  “好了,就說這么多吧,渴死了。”

  蘇璟又打開水壺,咕嘟咕嘟的喝了好幾口。

  朱標朝著蘇璟認真行禮道:“學生多謝蘇師教誨!”

  蘇璟搖頭道:“我這算什么教誨,不會是將前人的經驗總結了一下,再說給你聽罷了。”

  “說白了,也不過就是從歷史經驗中總結教訓罷了,毫無意義。”

  朱標聞言立刻道:“蘇師此言差矣,今日之言,于學生如醍醐灌頂,怎么能說毫無意義呢?”

  朱標是真心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而且是很有用的。

  蘇璟淡淡道:“那我就再告訴你一個事,人類從歷史里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學不到任何教訓。”

  朱標懵了,一開始還沒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但重復了幾遍之后,他便明白了。

  其實道理并不復雜,只是乍一聽有些拗口罷了。

  “蘇師,學生不解,若真是如此,那為何您還要學生去看史書呢?”

  朱標看向蘇璟,臉上滿是疑惑之色。

  蘇璟笑道:“看看總歸是好的,至少能在以后,明白這件事為什么發生,不至于茫然。”

  “就好似我之前與你說過的王朝覆滅論,知道這件事,也能更好的坦然面對糟糕的結果。人生在世,總有些不可違之事,但這并不妨礙我們要求追去更好的東西。”

  華夏的歷史,分分合合,就像是一場不斷重復的電影。

  蘇璟對于人類在歷史里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學不到任何教訓這句話,那真是相當的贊同。

  “蘇師,學生以為您未免太過悲觀了,學生相信,人事并非天定,事在人為,只要我們不放棄,一直想辦法,總會找到那些無法解決問題的答案的。”

  朱標眼神堅定,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在他的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

  十幾歲的少年,可沒有蘇璟兩世為人的閱歷。

  同時大明現在所能搜集接觸到的信息,也遠沒有蘇璟上輩子的多。

  許多事,許多人,朱標根本不知道。

  “好,為師記住你這句話,為師很想看看,太子你到底能不能踐行下去。”

  蘇璟也沒有掃興,一臉贊賞的看著朱標。

  改變這個世界,蘇璟不覺得這是自己或者朱標可以做到的事情。

  但為這個世界,增添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那還是可以的。

  “學生一定會的!”

  朱標承諾道。

  遠行的路上,時間總是過的飛快。

  不知不覺間,蘇璟和朱標出來,已經有七日了。

  從金陵出發,到溫州足足有接近一千兩百多里路。

  而明朝馬車的標準行進速度,大約是每小時二十公里,這還是路況較好的情況。

  若是遇上不好的路況,每小時十公里也是可能的。

  而正常馬匹,一天拉車的時間,也只有六個小時左右,時間太長,馬遭不住。

  加上每過一段時間,還得去補給。

  所以此次去溫州府,正常的預估的時間在二十多天。

  現在約莫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

  應天府內,仁遠伯府依舊是熱火朝天的修繕著。

  因為古代沒有那么多現代的機械,所以工程速度并不快。

  當然了,蘇璟本身要求的改造,也是在不破壞大體結構的基礎上,所以工人也就是三十多個。

  李管家和劉半仙兩個人一同盯著,李管家確定工程質量沒問題,而劉半仙確定這工程不會破壞風水。

  兩人都是識趣的人,并沒有什么互相插手的事情發生。

  盡職盡職,十分配合對方的工作。

  劉半仙是為了尾款,而李管家則是清楚蘇璟這個主子,有些事情自己做不得。

  “李管家,這里一定不能越過門框,否則的清氣就被擋住了,你可得和工人囑咐好。”

  劉半仙指著一處正在修繕的屋檐說道。

  李管家立刻點頭,然后查看了一眼圖紙:“好,我知道了,這里按照老爺的設計,是不會擋住的,我會和工人好好說的。”

  劉半仙點點頭,撫須道:“那這里老夫就放心了,今日應該是沒我什么事了。我先走了,李管家。”

  話音一落,這劉半仙就要離開。

  “等一下,劉半仙!”

  李管家突然出聲,喊住了劉半仙。

  劉半仙轉身問道:“怎么,今日的工程還有什么問題嗎?”

  李管家搖頭道:“不,劉半仙,不是工程上的事情。”

  劉半仙疑惑道:“那李管家這是?”

  李管家朝前一步,說道:“可否借一步說話。”

  劉半仙隨即便跟著李管家到了一處廊下,李管家開口道:“劉半仙,其實我是想找您幫我算一下。”

  算命?

  劉半仙先是一愣,然后反應了過來,笑道:“這幾天天天在這忙,我都差點忘了自己是算命的了,李管家若是想算,那自然是可以的。”

  李管家頓了頓,說道:“我知道劉半仙您老人家算命很厲害,不知道這資費如何?”

  劉半仙笑道:“既然是李管家你,免費算一卦也可以的,畢竟以后咱們還要在這府里多相處。”

  雖然劉半仙是個財迷,但他并很清楚,在這仁遠伯府內,交好管家肯定是沒錯的。

  免費算一次命,可以換取到的便利太多了。

  “那怎么好意思。”

  李管家立刻說道。

  劉半仙臉色一板道:“李管家你這話說的,我算命本身就講究緣分,收其他人錢無非是緣分不夠,你與我緣分可太足了!若是收你的錢,那我劉半仙成什么人了!”

  這一副義正言辭的模樣,看的李管家一愣一愣的。

  他和劉半仙也算是接觸了一些日子了,劉半仙還是這樣的?

  “好了,李管家,想算什么就直說吧,若是再提錢,那我就直接走人了。”

  劉半仙再加了一把火。

  李管家當即道:“那我就先謝過了,我想算的,其實很普通,就是我在這仁遠伯府內,到底能混成啥樣?”

  劉半仙一愣,第一時間有些不太明白:“李管家,你這話是什么意思?混成啥樣?現在你不就是仁遠伯府的大管家了嗎?還要混成什么樣子?”

  一個府邸內,下人之中,大管家已經是最大的了。

  劉半仙一時之間還真沒理解。

  李管家面色微變道:“劉半仙,我的意思吧,是老爺以后能不能再往上,這樣我這個管家是不是也能……”

  李管家可是見識到了蘇璟和皇上太子之間的關系,難免心中會有遐想。

  蘇璟得道,他勉強應該也能算是雞犬了,能不能升天。

  劉半仙這下算是明白了,原來是為了算蘇璟。

  略作思考之后,劉半仙說道:“李管家,這事呢,要算倒是不難,只不過在算之前,我還是有句話要和你說。”

  “請說!”

  李管家立刻道。

  劉半仙看著李管家道:“你家老爺呢,不是凡人,喜歡隨性而為,他的前途不等于你的前途,有些事情,不知道比知道好。”(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