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四十章 銀礦?那是銀山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

  三策說完,蘇璟淡定的看著老朱,等待著他的反應。

  “蘇璟,這就是你的計策?”

  朱元璋眉頭緊鎖,只覺得蘇璟所說,實在是有些過于……

  蘇璟點頭道:“沒錯了,這就是我的上中下三策,陛下可根據自己所需,選擇合適的策略,當然,成功率陛下應該能看出來,我也不多廢話了。”

  此時劉伯溫說道:“陛下,蘇先生這三策,其實細細思索,倒也是三道不錯的策略。”

  “伯溫,那你給朕分析分析,這三策到底哪里不錯了?”

  朱元璋壓了壓火氣,朝著劉伯溫道。

  劉伯溫點點,又看向蘇璟道:“蘇先生,我冒昧分析一番,若有錯漏之處,還望蘇先生不要見怪。”

  “誠意伯說的這是什么話,盡管分析就好了,我的計策也不一定就是好的。”

  蘇璟立刻道。

  劉伯溫可不是一般人,蘇璟壓根不敢對他有任何的居高臨下之感。

  劉伯溫作揖之后,便說道:“陛下,蘇先生這上中下三策,在老臣看來,上策乃是王道,中正平和,陛下最需要采納的便是這上策。”

  朱元璋說道:“伯溫,蘇璟這上策,朕又豈能不知,但上策雖好,需要的時間卻是很多,大明現在的財政問題,靠這上策是無法解決的。”

  勵精圖治這事,但凡腦子正常點的皇帝都知道這是肯定對的事。

  雖然有些皇帝可能做不到百分百,但這其中肯定不包括朱元璋。

  對于自己親手創立的大明,老朱那是每日都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去對待的。

  但正如老朱自己說的,現在的大明財政困難,勵精圖治這件事,見效太慢了。

  劉伯溫說道:“陛下,此事蘇先生也清楚,故才有了這中下兩策。中策說白了,就是朝廷經商,開闊海外市場,此策老臣因不善經營之道,故也不清楚到底能有多大的成效,但無論是絲綢之路還是海外經商,都給當時的王朝帶來了大量的收入,這一點是有史可循的。”

  “而蘇先生的商業才能,老臣想陛下也當明白,此策若是采納,對于大明來說,想必是可以快速增加財政收入的。”

  劉伯溫經商不多,不過史書讀得多。

  國家經商對于財富的增值,那是比起個體戶來的有效的多。

  只不過,在大明,老朱對商人的看法始終不太好,哪怕是有著蘇璟這樣的商人例子在前,依舊不是那么容易被接受的。

  更不要說,海禁之策,是老朱親自確定的,現在開通海外商業行為,一來是推翻了之前的政令,二來老朱也會擔心被一些曾經的余孽擾亂邊境,破壞穩固的統治。

  “伯溫,這陸路上的通商,朕尚且可以接受,但這海外,朕絕不會同意!”

  果然,朱元璋直接表現出了相當堅定的態度。

  劉伯溫沒說話,目光望向了蘇璟。

  蘇璟擺手道:“陛下不愿意,那我沒有辦法,陸路雖然也可以,但海運和陸運可通商的規模天差地別,怕是也沒多大的效果。”

  大明現在的科技水平下,水路運輸是體量最大的,海運更不要說了。

  而在貿易中,交易的體量大小往往決定著利潤的多寡。

  老朱這海禁政策不解開,蘇璟的中策也只是空中閣樓而已。

  劉伯溫只能繼續道:“那么現在看來,能迅速解決大明財政問題的辦法,似乎就只有下策了。”

  “反攻倭寇,攻占倭國。只是,這下策吧,老臣也有些不太懂。”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伯溫,你就別給蘇璟留面子了,什么不太懂,這下策壓根就行不通。”

  “且不說倭寇乃是海上島國,善于海戰,游竄四散,攻打不易,就算是真打下了倭國,不過是彈丸之地罷了,又怎么能夠解決我大明的財政之危機?”

  朱元璋可是一代雄主,倭寇入侵山東邊境,他早就升起過攻打的想法。

  但在衡量利弊之后,他還是選擇了放棄。

  倭寇可以打,但真要是打上倭寇所在的琉球島,那需要的兵力太多,投入相當的巨大。

  真打下來了,也就是那么大點地方,資源也不多,老朱是真看不上。

  劉伯溫看著蘇璟,也在期待著蘇璟的答案。

  “看來陛下對于倭寇的了解非常,我想陛下也曾有過攻打倭國的想法吧。”

  蘇璟笑著說道:“真想要打下倭國,代價必然是不小的,或者說是慘重的,這也是我稱其為下策的原因。”

  “不過,既然能成為下策,那必然是可以解決當前大明的財政問題的。攻打倭國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銀礦,一個巨大的銀礦,以大明現在的開采技術推算的話,年產銀礦應該在數百萬兩白銀左右,若是能夠改進開采技術,年產量達到千萬兩也不是沒有可能。”

  蘇璟此言一出,直接將朱元璋還有劉伯溫給震住了。

  好家伙,倭國竟然還有這樣的銀礦。

  “蘇璟,你說的是真的?”

  朱元璋神色大變,立刻朝著蘇璟問道。

  蘇璟淡淡道:“陛下放心,我所說的保真,真要是能打下來將這銀礦開采的,大明的財政問題,瞬間可解。”

  這個銀礦么,正是日本的石見銀礦。

  石見銀礦位于日本山陰地區的島根縣。

  該礦床發現于16世紀,曾是十七八世紀世界上代表性銀礦床之一。

  現在這會,石見銀礦還安安穩穩的沉睡在日本的地下,靜靜等待著人們發現它。

  至于石見銀礦的產量,那是相當的恐怖,年產幾十噸,有記錄的巔峰年產量在四十噸。

  在當時,石見銀礦的銀產量占世界銀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石見銀山的開發時期與日本經濟史上的商業發展時期重疊,因此,這里冶煉加工的白銀當時不僅作為貨幣在日本國內流通,而且還支持著日本與葡萄牙、荷蘭東印度公司以及中國商人之間的貿易往來。

  所以,對于現在的大明來說,若是能夠開采石見銀礦,那解決財政問題,那絕對是綽綽有余了。

  至于說攻占日本的負罪感?

  這東西蘇璟壓根對日本就沒有過,沒辦法,上輩子他也是個應天人,骨子里的東西,可沒有隨著穿越重生而消失。

  “蘇先生,此事若為真,那攻打倭國一事,可為大明必須要做的事情。”

  劉伯溫直接了當的說道。

  正常情況下,沒有誰會想著吃力不討好的攻打一個小島國,又沒多少好處。

  但現在有了如此龐大的一個銀礦,事情就變得不一樣了。

  蘇璟淡淡道:“打仗的事情我不是很明白,不過想打下倭國,現在的大明,大概也難以做到吧。”

  劉伯溫點頭道:“不錯,倭寇難纏,若是主動出擊,必須以數倍兵力正面突進,但倭國乃是島國,長途航運,對于大明軍士來說一個挑戰,還要考慮到北方的元朝余孽,此事急不得。”

  “蘇先生將其列為下策,是沒有半點問題的。”

  劉伯溫真是蘇璟的完美嘴替,直接把蘇璟想說的說完了。

  蘇璟點了點頭,又看向朱元璋道:“陛下,這上中下三策誠意伯也分析完了,我是真沒欺騙陛下,我的辦法,其實也不是什么好辦法。”

  朱元璋面色微沉,腦海里還在思考著日本銀礦的事情。

  過了片刻后,朱元璋問道:“既然你說了這是下策,那現在倭寇那邊,應該是還沒發現這個銀礦的存在吧?”

  有銀礦和有銀礦是有區別的。

  蘇璟說道:“當然不知道,若是發現了這么一個大銀礦,就現在倭國的局勢,哪有時間出海劫掠我大明,都忙著內斗爭奪銀礦歸屬呢。”

  現在的大明才是十四世紀,距離石見銀礦被發現,足足還有兩百多年,一切還早。

  而在石見銀礦被發現之后,當時的日本為了其歸屬,也的確發生了不少戰爭。

  “蘇璟,銀礦一事,你可曾同其他人說起過?”

  朱元璋又問道。

  蘇璟搖頭道:“自然不曾,今日若不是陛下問起,蘇璟大概也不會想起還有這么一個銀礦在倭寇老家。”

  史書看了不少,亂七八糟的東西也有不少。

  雖然蘇璟有著過目不忘的本事,但要檢索出來,還是需要一些關鍵詞的。

  朱元璋立刻道:“此事為絕密,萬不可和任何人談起,朕的話,你明白嗎?”

  “陛下放心,這其中利害,我也清楚的。”

  蘇璟當即回答道。

  現在的大明肯定是沒條件去打日本的,但知道日本有著這么大一個銀礦,打日本就成了必須要做的事情。

  只有銀礦一直都沒人知道,沒被開采,大明攻打日本,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

  劉伯溫在一旁道:“陛下,此事現在當謀劃起來了,大明海軍的訓練,還有倭國地勢的探查,這些都是需要時間準備的。”

  朱元璋點頭道:“伯溫說的對,此事當從現在開始計劃,一定要確保萬無一失。”

  這個時候,老朱壓根就沒再想什么財政緊缺的問題了。

  畢竟知道了這么一座大銀礦,第一時間肯定是想著據為己有了。

  更不要說這銀礦還是在倭寇的老巢,大明與倭寇之間,仇怨頗深,打的就是倭寇!

  “陛下,今日講課我也有些乏了,若是沒事的話,那我就先退下了。”

  蘇璟朝著朱元璋說道,講課可不是件輕松的事情,尤其是蘇璟還是上了這么一堂大課。

  朱元璋看了看蘇璟道:“行,那你先回去休息吧,若是想回家,隨時可以回去,朕保證沒人會攔你了。”

  自蘇璟出獄以來,這幾天的時間,已經帶給了朱元璋不少的震撼。

  現在的老朱是絕對不會再對蘇璟起殺心了,誰讓老婆和孩子的性命還維系在蘇璟的手里呢?

  這會又提到了一個大銀礦,老朱只想著把蘇璟供好了,有什么條件都滿足了才是。

  “多謝陛下。”

  蘇璟點點頭,隨即從太子府離開了。

  朱元璋看著蘇璟遠去的背影,說道:“伯溫,你說蘇璟這小子,還有多少好東西藏著呢?”

  日本有著這么大一個銀礦,老朱愣是到現在才聽到蘇璟提起。

  還有剛剛不久前在奉天殿上的那些消息。

  他現在的內心,那是真的五味雜陳。

  劉伯溫躬身道:“陛下,蘇先生所知甚多,但正是因為太多,所以不少事情,在我們看來重要,但在蘇先生眼里,或許就沒那么重要了。”

  劉伯溫好歹是聽蘇璟講過社會形態變遷的,在整個人類社會的變化面前,無論是皇帝還是王朝,其實也就那樣。

  朱元璋瞥了一眼劉伯溫:“伯溫,你現在幫著蘇璟說話連半點掩飾都沒了,可不像你。”

  劉伯溫回答道:“回陛下,臣只是說了些實話而已。”

  “行了,你也回去吧,突然把你叫過來,朕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朱元璋淡淡說了句。

  就現在,他的內心,其實依舊有些雜亂。

  “是,陛下,老臣告退。”

  劉伯溫隨即轉身離開。

  朱元璋輕吐了一口氣,調整了一下心情,又將朱標等五人喚到了自己的面前。

  “兒臣拜見父皇!”X5

  五人立刻朝著朱元璋行禮。

  朱元璋擺擺手:“起來吧,朕問你們,今日蘇璟教你們的課,都聽仔細了吧。”

  五人立刻點頭,現在他們全都是認真學習的崽,蘇璟的課可沒有半點遺漏。

  朱元璋說道:“一定要好好記牢,平時多思考思考,日后這大明能用得上的多了,知道嗎?”

  “是,父皇,兒臣知道了。”x5

  五人齊聲回答。

  朱元璋又看向了秦王朱樉道:“老二,咱剛才聽你說想和蘇璟學經商之道,在商業之道上鉆研是不是?”

  “是的,父皇,兒臣沒什么才能,也就感覺能在這方面多學學了。”

  朱樉回答道,眼神很堅定。

  朱元璋說道:“想學那就拿出自己的態度,朕不會幫你說話,你能從蘇璟身上學到多少,全靠你自己,若是你真能和自己說的一樣,那之后就藩,朕可以讓你早些去。”

  聽到這話,朱樉臉上頓時浮現出大喜的表情。

  就藩了,那他就是一方諸侯了,很多事情就能獨立自主的去做了。

  最關鍵的是,他得到了父親朱元璋的肯定!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