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六十九章 老朱問對劉伯溫,宰相之位落誰家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

  “陛下,老臣以為,若是蘇先生不想入仕,老臣去當說客也是沒用的。”

  劉伯溫緩緩說道。

  這面對的終究是朱元璋,說話還是要注意一點的。

  朱元璋說道:“伯溫,你這就是謙虛了,你青田先生的名號誰人不知誰人不曉,蘇璟那小子就再狂,總要給你點面子。”

  眼見誠意伯的身份劉伯溫變著法的推辭,朱元璋又換了個角度。

  青田先生劉伯溫。

  這在無數讀書人的心目中,那是相當尊崇的一個人物。

  連續推辭了兩次,劉伯溫看著朱元璋的臉,依舊是那副笑呵呵的模樣,似乎并沒有什么變化。

  但事實上,劉伯溫知道,現在的朱元璋怕是已經到極限了。

  現在的朱元璋,那可是九五至尊。

  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絕,已經不單單是這件事了,而是涉及到朱元璋的臉面。

  “那老臣只有盡力一試了,結果如何,老臣也不敢擔保。”

  劉伯溫拱手道。

  朱元璋的臉上露出了滿意之色,他點頭道:“這就對了,伯溫,朕相信你,此事也非你莫屬,不過倒也不用太著急,蘇璟那小子現在要改進火銃,正好也讓文武百官再猜一猜,著急著急。”

  蘇璟遲遲不正式現身,這朝堂上的動靜,就越發的小。

  朱元璋感覺現在的狀態很好,大家都知道收斂,許多事情也沒有什么臉面要顧忌,要為難。

  既然如此,那就多保持一會。

  “是,陛下,老臣明白了。”

  劉伯溫點頭道。

  對于蘇璟改進火銃,劉伯溫的感覺比起其他人聽到,明顯要淡定許多。

  畢竟,劉伯溫是真正理解了蘇璟那些理論的人,火銃的改進,只是一個武器的更迭而已,與整個世界的前進變化而言,根本算不了什么。

  這段日子,劉伯溫一直在研究蘇璟教導的社會形態變革,他對于大明的未來,已經有了簡單的預測。

  大明必亡!

  當然,這個預測,他也只能留在自己的腦海里,不會向任何人說起。

  同樣,他也相信,蘇璟一樣知道這個結果。

  所以在劉伯溫看來,得知大明結局的蘇璟不愿入仕,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不過是一個終將滅亡的王朝而已,當官不當官又能怎么樣呢?

  “伯溫,朕有時候想想,還是你在這府邸里養花種草舒服啊!朝廷的事情太多了,真是累的人心煩。”

  朱元璋看著劉伯溫的府邸,頗為感慨道。

  皇帝當的是真累!

  劉伯溫說道:“還是陛下體恤老臣,知道老臣年老體弱,老臣這才能天天養花種草。”

  如果說之前的劉伯溫對于在朝堂施展抱負還有不小的執念的話,那現在的劉伯溫,這份執念已經消去了不少了。

  相較于社會變革理論,世界的發展進步,區區大明王朝之中,自己能發揮的微薄力量,劉伯溫只覺得根本沒有可比性。

  只是,劉伯溫的想法,朱元璋并不清楚。

  他只是看著劉伯溫,似乎在猜測這句話到底是真是假。

  劉伯溫,是真的安心過著如田園歸隱的生活了嗎?

  還是說,這只是在說的一些套話,不過就是為了讓自己安心而已?

  朱元璋對于自己的這個老伙計,還真有些看不太懂了。

  “伯溫啊,朕時常想起以前你在身邊的時候,無論是大事小事,還有疑難雜癥,到你這里,都能有應對的良策,遇事不決就問你誠意伯,著實比現在輕松不少。”

  朱元璋又開始感慨了。

  劉伯溫聽到這話,立刻道:“陛下說笑了,老臣自請辭以來,大明的發展那是欣欣向榮,不斷前進,這不正說明了老臣對于大明而言,并不重要,陛下之才能,世間罕見!”

  也不管朱元璋到底是試探還是真有意讓自己付出,反正劉伯溫的態度很直接了。

  有我沒我這大明都一樣,那還是沒我好了。

  “伯溫,你這話可就不對了,你不在朝堂,那些人就開始亂起來了,沒有你誠意伯震著,大明就沒那么安穩啊!”

  朱元璋又換了個角度說道,也是現在大明朝堂最現實的問題。

  浙東集團沒了劉伯溫,在朝堂上的話語權大大減少,現在淮西集團已經是無人可制的狀態了。

  要不是蘇璟的事情,怕是會出現更多的亂局。

  即便如此,還是有馬致遠的事情出現了。

  朱元璋知道,這就是缺乏壓制的后果。

  所以,他才那么著急要將蘇璟給推出來,盡快的朝局重新穩定。

  淮西集團依舊是朱元璋最倚重的主力,守衛邊疆治理大明都需要他們,但越是倚重他們,他們就容易驕橫恣意。

  本人尚且好些,畢竟是自己努力拼搏,甚至是用命才換來的榮華富貴。

  但他們的子孫后輩,就沒有這樣的覺悟了。

  一個個都是功臣二代,憑借著父輩的功蔭恣意妄為,犯了事朱元璋還不好處理。

  因為整個大明王朝的統治階層,包含朱家在內,有著無數錯綜復雜的姻親關系,朱元璋用姻親血緣為紐帶,將自己和大明的頂層牢牢的綁定在一起。

  好處顯而易見,一家人,力往一處使。

  但壞處也很明顯,這天下是朱家的,除了他們,還有無數的百姓。

  朱元璋作為一個農民起義奪取天下的皇帝,自然也清楚百姓的力量,必須要顧好百姓。

  這樣一來,矛盾就出現了。

  功臣二代們恣意之后,倒霉的往往都是百姓。

  處理吧,他們長輩的面子得看。

  不處理吧,百姓那邊說不過去。

  雖然說次數少沒關系,但這種事,誰也不知道累積了多久之后會突然爆發。

  要說為了這些人不能和朱元璋一樣想著顧上百姓,而不是只顧自己,那原因也很簡單,他們又不是皇帝。

  說到底,還是屁股決定腦袋。

  “陛下說笑了,老臣算得了什么,哪有如此之大的作用,不過就是耿直了一些而已,當不起陛下如此的評價。”

  劉伯溫立刻撇干凈自己身上的事,穩定朝局,制衡淮西集團這樣的重擔,自己不行。

  朱元璋笑笑道:“伯溫啊,你還是一如既往的謙虛,咱不說這個了,最近李善長也有意請辭了,你怎么看?”

  李善長雖然沒有明說過,但最近的表現,朱元璋都是看在眼里的。

  主動游離在朝堂之外,不過分插手太多的事情。

  這些朱元璋都看在眼里,也很滿意。

  君臣之間的默契,這一點上,朱元璋對李善長相當的滿意。

  “韓國公丞相做的很好,老臣以為,沒必要。”

  劉伯溫朝著朱元璋說道。

  朱元璋眉頭微蹙,笑道:“伯溫,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劉伯溫回答道:“老臣只是就事論事,這丞相之位,韓國公做的最好,自然是沒有必要換的。”

  朱元璋淡淡道:“可是李善長已經好幾次向朕透露要辭官的意思,也給我推薦了繼任的人選,朕若不放他,是不是有些太嚴苛了。”

  不放就是嚴苛,說話還是朱元璋會說。

  劉伯溫低頭道:“陛下此言差矣,大明宰相,非韓國公莫屬。”

  朱元璋淡淡道:“朕呢,心里有兩人屬意接了李善長的左丞相之位,一個是右丞相汪廣洋,李善長若是退了,他這個右丞相順理成章接受最為合適。”

  “至于另一個,則是中書左丞胡惟庸,他一直表現不錯,也是李善長力薦的人選。伯溫,你以為這兩人如何?”

  汪廣洋和胡惟庸。

  這是朱元璋挑選的左丞相繼位之人,同時也是蘇璟將來的對手。

  “老臣已經歸隱,此事還是不便談論了,無論老臣選誰,都是得罪另一個,陛下還是放過老臣吧。”

  劉伯溫朝著朱元璋拱手道。

  這話說的是實話,這左丞相是什么位置?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做臣子的能到這個位置,那就是位極人臣了。

  劉伯溫一個請辭的誠意伯來給朱元璋挑選左丞相的人選,根本就是兩頭不討好的活。

  “哈哈哈哈!”

  朱元璋笑道:“伯溫,這里是你的府上,現在也只有你我君臣二人,就當是為了大明,你說說看你的想法。”

  即便是劉伯溫選擇了退讓,朱元璋依舊沒有要放過他的意思。

  這左丞相的位置,依舊要讓劉伯溫去挑選。

  至于得罪人,那朱元璋就是讓劉伯溫干的得罪人的活。

  劉伯溫得罪了人,將來蘇璟入仕,這份因果,不自然要轉嫁到蘇璟的身上了。

  朱元璋也擔心蘇璟這小子,根本不會按照自己擬定的路子走,直接和淮西集團走到一起,那平衡朝局,豈不是成了笑話了。

  劉伯溫何等聰明,朱元璋的心思,他已然猜到。

  今天這仇恨,是非拉不可了。

  劉伯溫朝著朱元璋跪了下來,說道:“老臣斗膽,還請陛下莫怪。”

  “唉,伯溫,你這話還沒說,怎么就跪下了,快起來,朕恕你無罪。”

  朱元璋立刻將劉伯溫給攙扶了起來。

  劉伯溫這才說道:“這右丞相汪廣洋,志小才疏,右丞相之職已經是高攀,左丞相他是做不了的,至于中書左丞胡惟庸,此人眼界胸襟皆是不夠,不足以擔當左丞相大任。”

  既然朱元璋要問,劉伯溫也是給了個回答。

  只不過,這回答,顯然朱元璋是不會滿意的。

  兩個候選人,在劉伯溫的口中,全都是不堪大用之人,這給朱元璋的臉打的是啪啪響。

  無論是汪廣洋還是胡惟庸,能在這個時候被朱元璋提出來,說明兩人朱元璋都覺得還行。

  但劉伯溫卻如此直接了當的批評,直接了當的表明了朱元璋的眼光不行。

  而且他還同時得罪了兩位宰相候選人,可謂是真真把仇恨拉滿了。

  聽到這話,朱元璋的臉上卻是沒有半分的惱怒,只是說道:“伯溫,既然這兩人都如此不堪,李善長又要請辭,那這宰相之位,似乎就非你莫屬了。”

  一記重磅炸彈由此而出。

  劉伯溫當宰相!

  “陛下說笑了,老臣年邁昏聵,這宰相之位,實在是不適合。”

  劉伯溫再度下跪,無比的迅速。

  要說劉伯溫對宰相之位有沒有想法,那肯定是有過的。

  當年他意氣風發,幫助朱元璋奪取天下,建立大明,怎么可能沒想過自己當上宰相,繼續為大明奉獻自己的一份力。

  但現在的劉伯溫知道,自己和宰相注定是無緣的。

  朱元璋現在說的好聽,不過也就是在試探自己罷了。

  “伯溫,朕可是說真的,你老說李善長做的不錯,應該繼續當宰相,但你知道,他在朕面前的時候,是如何說你的嗎?”

  朱元璋朝著劉伯溫問道。

  李善長和劉伯溫,是老對頭了。

  準確的說,李善長對劉伯溫的敵意一直都很大。

  無他,劉伯溫這位青田先生,委實太過厲害了。

  神機妙算,算無遺策。

  大明的建立,劉伯溫的功勞,當真是不低的。

  要不是自己有著起義之初就跟隨朱元璋的從龍之功,又是同鄉,恐怕一切都不好說。

  所以,李善長在朱元璋背后,劉伯溫的壞話那是沒少說的。

  “知道。”

  劉伯溫點頭道。

  朱元璋奇怪了,他問道:“既然你知道李善長背后都說你什么,你為何還要讓他當丞相呢?”

  李善長和劉伯溫的對立,那是朱元璋樂意見到的。

  李善長在背后說劉伯溫的壞話,他一直聽著,但基本沒當過真,但同時也沒有處理警告過劉伯溫。

  這就是他想要見到的情況。

  只是現在,劉伯溫竟然在幫著李善長說話,朱元璋屬實有些不太懂。

  “陛下剛才說,讓臣為了大明,臣此番言論,正是為了大明才會說的。”

  劉伯溫看向朱元璋,目光中滿是堅定。

  大明雖然是朱元璋建立的,但劉伯溫也在其中貢獻了許多的力量。

  他對大明,一樣是有著非常深厚感情的。

  即便知道大明最終的結局,但他依舊希望現在的大明,能夠更好。

  朱元璋沉默不語,又仔細的看了看面前的劉伯溫,這位自己的劉子房,或許自己真的做錯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