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七十八章 百利而無一害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

  “朕知道了,宋濂,你先下去吧。”

  朱元璋朝著宋濂說道。

  宋濂的態度讓他很滿意,至少這位翰林院承旨沒有像那些地方貴族和官紳一樣,要抵制科舉。

  失責懲罰宋濂,那自然也是不可能的。

  “是,陛下。”

  宋濂點點頭,正欲轉身離開。

  “等等。”

  朱元璋卻是再度開口道:“把這個拿下去好好看看,之后朕會來問你一些問題的。”

  宋濂當即來到了朱元璋的面前,拿到了蘇璟給他的東西。

  正是那一首《念奴嬌·中秋對月》。

  “臣遵旨。”

  宋濂當即小心收了起來,然后轉身離開。

  奉先殿內,剩下的便只有朱元璋和劉伯溫了。

  和宋濂這種純粹的文臣不同,劉伯溫的能力,在整個大明朝堂都是獨一檔的。

  而且,蘇璟那些驚世駭俗之理論,劉伯溫知道不少。

  可以說,除了朱家人之外,劉伯溫是知道蘇璟事情最多的一個人了。

  “伯溫,你知道嗎,朕最近收到了不少關于推遲科舉的奏章,伱以為如何?”

  朱元璋朝著劉伯溫問道。

  自從劉伯溫主動請辭之后,這是朱元璋第一次正式朝劉伯溫問政。

  劉伯溫低頭道:“陛下,臣已經告老,這朝中之事,臣不便多言。”

  雖然是朱元璋親自問,但劉伯溫還是沒回答。

  他不確定老朱的想法到底是什么,興許是看看自己是真的辭官還是為了辭官而辭官。

  朱元璋笑道:“伯溫,你我君臣,朕只是想聽聽你的心里話,你隨意說說就好。”

  要說老朱的臉,那變起來真的相當的快。

  劉伯溫聽到這話,抬頭道:“臣明白,那臣就斗膽說上一說。”

  和老朱在一起,劉伯溫就秉承一個原則。

  不能犟。

  老朱的好話,一定要聽,給了臺階立馬下就行了。

  劉伯溫說道:“陛下,我在詢問蘇先生科舉一事時,提到了科舉會遭遇的阻力,也就是地方貴族和官紳,科舉會損害到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會阻攔。”

  “哦,蘇璟怎么說的。”

  朱元璋頓時來了興趣,本想著是問問劉博文的看法,沒想到劉伯溫直接問了蘇璟。

  這不是正好!

  蘇璟的想法,正是朱元璋想要了解的。

  劉伯溫回答道:“蘇先生說,如今大明內憂外患尚未解決,陛下只不過是暫時放他們猖獗而已,但待到事情解決,任憑他們如何阻攔,都無法阻止陛下的意志。”

  聽到這話,朱元璋直接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說道:“好!蘇璟說的不錯,朕想做的事情,沒人能阻擋!”

  蘇璟所言,正是朱元璋內心所想。

  對于那些地方貴族和官紳勢力,朱元璋早就有心去處理了。

  只不過事情有輕重緩急,得分主次。

  這元朝余孽還在肆虐,外面的征戰是一直都需要的。

  此時的大明內部,需要的是穩定。

  況且,這第一次科舉大概率是不盡如人意的,如此暫時停下,倒是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了。

  劉伯溫看著朱元璋興奮的表情,內心卻沒有絲毫的喜悅。

  看起來蘇璟是被朱元璋重視起來了,但實際上,這和當年的自己是多么的相似。

  自己為朱元璋出謀劃策,經常能說道朱元璋的心坎里去。

  當時的朱元璋有多興奮,現在就有多猜忌。

  有時候,太能揣摩皇帝的內心,并不是一件好事。

  “伯溫,那你有沒有問問蘇璟,科舉什么時候能再開呢?”

  朱元璋又朝著劉伯溫問道。

  既然蘇璟知道這次的科舉會停,那么是不是也能預測下什么時候科舉會再舉辦呢?

  劉伯溫搖頭道:“臣并未問過此事,請陛下責罰。”

  朱元璋稍稍有些失望,不過他倒也沒有要責怪劉伯溫的意思。

  “無事,是朕沒有囑咐你,此事與伯溫你無關。”

  朱元璋說道。

  “謝陛下。”

  劉伯溫恭敬道。

  朱元璋臉色嚴肅了一些,問道:“那伯溫,朕囑咐你的事情,現在有答案了嗎?”

  這才是重頭戲,是這一次朱元璋讓劉伯溫直接去找蘇璟最重要的原因。

  劉伯溫沉默了一會,這次抬頭看向朱元璋道:

  “回稟陛下,臣以為蘇先生對大明,百利而無一害!”

  沒錯,朱元璋囑咐劉伯溫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觀察蘇璟,然后判斷蘇璟對于大明的利弊。

  或者說,對于朱家的利弊。

  劉伯溫說出這話,也是帶著相當大的勇氣。

  他知道最好的回答是什么,但他依舊選擇遵從本心。

  “哦,你是這么看的嗎,伯溫。”

  聽到劉伯溫的回答,朱元璋的臉上并未有太大的變化。

  劉伯溫當即點頭道:“臣的看法就是如此,也不會再更改了。”

  盡管這么說,有種為蘇璟開脫的嫌疑,甚至以朱元璋猜忌的性格,還可能懷疑是蘇璟和劉伯溫竄通一氣。

  朱元璋沒說話,起身緩步來到了劉伯溫的面前。

  他的眼神無比的銳利,直勾勾的看著劉伯溫。

  什么話也沒有說,就是看著劉伯溫,然后緩緩的踱步繞圈。

  劉伯溫站在原地,也沒有畏縮,也沒有低頭。

  就這么讓朱元璋審視著。

  劉伯溫已經學到了自己想要“道”,如今的劉伯溫連畏懼都不曾生出。

  奉先殿內一片寂靜,只有朱元璋輕輕的腳步聲。

  “說說,你和蘇璟都聊了些什么。”

  過了不知多久,朱元璋突然開口問道。

  “是,陛下。”

  劉伯溫點頭,然后開始講述自己和蘇璟在這兩天不到的時間里,都談了些什么。

  事無巨細,從一開始的飯桌氣候學開始論起。

  這是朱元璋早就聽過的內容,他也沒有出言打斷。

  然后就是重頭戲,社會形態的變化。

  劉伯溫說的不快,也很詳細,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他一樣。

  朱元璋一開始還能聽聽,聽著聽著就開始犯迷糊了。

  “這些有什么用?”

  在講到奴隸社會的時候,朱元璋開口的打斷了劉伯溫的描述。

  他聽了好半天,實在是不知道劉伯溫說的這些,到底有什么意義。

  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不知道在講些什么。

  劉伯溫回答道:“回稟陛下,若是以現在的大明來看,這毫無用處,不過若是看歷史變化,社會變遷,便是大大的用處。”

  朱元璋聽到這個回答,頓時失去了不少興趣。

  他本人是個實用主義者,說的再好聽,現在用不上也是白搭。

  “那還有沒有什么談到其他的東西呢?”

  朱元璋問道。

  讓他在這里一直聽劉伯溫講社會變遷,確實是不太可能的。

  聽劉伯溫說要時間,理解也要時間。

  老朱可是很忙的,哪有這么多時間浪費在這無用的事情上。

  “回稟陛下,自然是有的。”

  劉伯溫點點頭道:“蘇先生給臣傳授了一套飲食延壽之法,臣本沒有很在意,但太子殿下特意囑咐臣一定照做,臣以為此法或許真的有用。”

  飲食延壽?

  朱元璋一下子來了興趣。

  延壽!

  這可是任何一個帝王都無法拒絕的誘惑。

  甚至不少帝王為了長生,不惜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尋找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朱元璋雖然不會去做這種事,但聽到是蘇璟的有延壽之法,自然是想知道詳細內容。

  “蘇璟說的延壽之法是什么?”

  朱元璋問道。

  劉伯溫毫不意外,立刻就將蘇璟當時跟他講的飲食方式方法原原本本的和朱元璋講述了一遍。

  “飲食上要注意……多吃……少吃……”

  也就幾句話的內容,劉伯溫便將蘇璟的囑托全部說完了。

  “蘇先生和我講的飲食延壽之法就這些了,陛下。”

  劉伯溫說完恭敬的站著。

  朱元璋聽完,眉頭卻是緊緊地蹙了起來,因為這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樣。

  “只有這些嗎?”

  朱元璋看向劉伯溫問道。

  他的直覺告訴自己,這延壽的辦法,不應該這么簡單。

  劉伯溫回答道:“是的,陛下,蘇先生與我說的,就是這些。”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氣,他倒沒有懷疑劉伯溫會欺騙他。

  因為這事是可以驗證的。

  但這樣就能延壽,屬實讓朱元璋無法相信。

  劉伯溫說道:“陛下,臣當時也以為此事有些荒謬,但太子殿下特意囑咐臣,臣以為或許陛下可以問問太子殿下。”

  讓劉伯溫重視這個飲食延壽辦法的,是朱標的認真告誡。

  朱標跟隨在蘇璟身邊的時間最長,他都如此認真,那這事大概率就是真的了。

  “好,朕知道了。”

  朱元璋點點頭。

  劉伯溫卻是說道:“臣有句話,還請陛下允許臣冒昧。”

  朱元璋說道:“準了,說吧。”

  劉伯溫立刻道:“蘇先生在與臣說著飲食延壽之法時提到了,這是針對臣的狀況提供的,所謂臣猜測,蘇先生這飲食延壽之法,對于每個人來說應當是不同的。”

  “若是陛下要用的話,最好讓蘇先生親自告知。”

  延壽這種事,太具備吸引力了。

  劉伯溫生怕朱元璋照著蘇璟給自己的飲食規劃操作一波,這要是出了問題,怕是蘇璟和自己都會倒霉。

  朱元璋看了劉伯溫一眼,說道:“朕明白,蘇璟還有什么其他的話沒有?”

  此時劉伯溫直接從懷中取出了一副眼鏡道:“陛下,這是蘇先生為臣做的眼鏡,可讓臣看得更清楚些。”

  “眼鏡?”

  朱元璋眼神一動,蘇璟怎么又搞出來了新奇的玩意。

  他來到劉伯溫的面前,接過了眼鏡看了看。

  “這眼鏡如何使用?”

  朱元璋看了看,朝著劉伯溫問道。

  劉伯溫說道:“將其置于眼前,兩邊的架子架在耳朵上就行了。”

  朱元璋立刻聽著劉伯溫的辦法將眼鏡戴上了,但剛一戴上,他便感覺到眼睛酸脹,立刻又取了下來:

  “這眼鏡能讓你看的更清楚?為何朕看的卻是十分的模糊?”

  劉伯溫學了光的傳播,立刻解釋道:“這眼鏡是針對臣這樣看不清的人做的,對于本身就看的清的,比如陛下這種,便無用了。”

  “就好像藥石可以將病人治好,若是常人吃了反而會不適一樣。”

  聽完劉伯溫的解釋,朱元璋立刻就明白了。

  他將眼鏡遞給劉伯溫道:“這是蘇璟給你的,你就好好收著吧。”

  “謝陛下。”

  劉伯溫接過眼鏡,說道:“蘇先生與臣說的就這些了,不知陛下還有什么吩咐。”

  該說的劉伯溫都說完了,那些社會形態轉變的內容朱元璋又聽不懂也不想聽。

  這會,劉伯溫還真沒什么可說了。

  沒東西了?

  朱元璋再度看向劉伯溫,稍稍沉默了一會,說道:“那就到這里,伯溫,你可以回去了,舟車勞頓,好好休息一下,身體還是得注意的。”

  “多謝陛下關心,臣告退。”

  劉伯溫點頭謝過朱元璋之后便轉身離開了。

  奉先殿外,劉伯溫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要說沒壓力,那是沒可能的。

  對于蘇璟的評價,他很認真,但他也不清楚,自己的評價到底能不能影響到朱元璋。

  蘇先生,我能做的只有這么多了。

  劉伯溫在內心說道,然后便離開了皇宮。

  奉先殿內,朱元璋的手里多了一份密報。

  這正是劉伯溫這兩天以來的所有行蹤記錄,事無巨細,全部都詳細記錄在冊。

  雖然劉伯溫和蘇璟具體談話的內容朱元璋并不清楚,但劉伯溫做了什么,他還是清楚的。

  而且,朱標也在旁邊。

  真要驗證,并不難。

  至少目前來說,劉伯溫所言詳細之內容,并沒有太多的問題。

  只是,對于劉伯溫評價蘇璟的話,朱元璋這心里,并沒有完全的相信。

  “百利而無一害。”

  朱元璋口中喃喃重復了一句。

  他的腦海中想到的是自與蘇璟有交集以來,所有經歷的一切。

  蘇璟對于大明,倒是真的已經做出了相當多的貢獻。

  無論是皇家宗室供奉,還是反貪,又或者是望遠鏡,還有土豆紅薯等等等等。

  不管別人怎么想,蘇璟已經切切實實的在該擺弄著大明了。

  而且還是把大明往好的方向在改變著。

  至于危害么,現在還沒有看到。

  但這絕不等于蘇璟就沒有危害。

  朱元璋將密報收起,目光微動,誰也知道他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