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歸鄉(1+1/2)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玄鑒仙族

  洞府之中白光爍爍,清氣婉轉。

  坐在玉臺上的青年長發披散,潔白的眉心浮現著一點青痕,緩緩吐出口氣來,宛若隔世地睜開雙眼,見著眼前清氣晃動,久久不語。

  那枚青劍正放在膝上。

  李絳淳閉關已久,眼前卻仍然有些恍惚。

  他握起那把青劍之時,仿佛落到一話本之中,歷經了無數時光,研讀了種種典籍,驟然而悟,得此一劍,卻讓他覺得恍若隔世。

  他緩緩抬起手來,掌心一攤,亮出一點青色。

  這一點青色如同游魚,又如同清風,盤旋跳躍,在他手心來回波動,有如同月光照耀,隨時要消散不見。

  ‘劍意……’

  此意正是他一劍所悟———即曰青鄉!

  ‘修為上進展并不大…可再怎么樣也值了…’

  他李絳淳這輩子大半的心神都浸在劍里,劍意這等劍修畢生所求的最高道果,他自然是滿心渴求,可如今一夕證得,卻沒有想象之中的欣喜。

  ‘此劍雖源自月闕,結合我性情,為我所得,卻非我之功。

  他本身是劍道天才,修成劍元多年,距離劍意也不過一步而已,這一劍助他邁出了最后一步,卻叫他悵然若失——劍道是自身道,借助外力,終究截然不同。

  如今雖然還有些不穩固,卻也算成就了,可這劍意…終究與我本意有異,多有不同。’

如果將他一生劍道修為比作一靈根,如今的這道劍意雖為劍道之果,卻根植于握起那一劍時腦海中閃過的  無數經驗!固然是生根而結果,李絳淳卻仍然感受到意猶未盡…

  他沉默良久,翻手散去青鄉劍意,久久閉目,潔白的手心再度蕩漾出一點點白光,來回飄蕩,漸漸凝結。

  這點白光與青色頗有不同,靈動如月光,卻又化為鳥雀,飛舞翱翔,隱隱有些不穩固,甚至要被同化消散的模樣!

  正是他多年修行的弦月劍元!

  這青年盯著手中的劍元,心中竟然隱隱約約有了模糊的想法:

  ‘它們似乎同枝異果…倘若我繼續研修此道呢…有沒有可能……把弦月也證成劍意?!’

  望月湖。

  大雪方至,光彩熠熠的車駕在一片素白的天際飛馳,長旗飄飄,玄光照影,很快就在湖邊落下,驚起一片飛雀。

  紫簾搖曳,俊美儒雅的男子正了正銀白之冠,踏雪而下,黑白二色的靈靴踩在雪里,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

  李絳梁抬了抬眉,眉宇之間復雜且感慨:

  ‘望月湖……好多年了……’

  他領了妻子下來,便見著雪里候著一人,一身紅衣,配金銀之飾,腰間掛著一扇子,容顏光潤,身后牽著一人,柳眉微低,顯得溫婉可人。

  李絳梁忙低了身,道:

  “晚輩見過五叔……叔母!竟勞煩大駕……”

  “欸………”

  李周暝哈哈一笑,只是信手將他牽過來,道:

  “你在外頭混的好大名堂,今個兒也是奉真光云使、紫金殿持玄,怎么當不起…這是…這是長公主罷?”

  此言一出,身后的楊闐幽連忙一同拜了,說了些吉利話,李絳梁卻頗為神秘地一笑,微微側身,指給李周暝看:

  “叔父請看!”

  卻見后頭的車鸞里色彩沉沉,轎子一掀,亮出一位黑衣的中年人來。

  李周暝這么一看,倒是愣住了。

  此人長眉厲眼,雙眸狹長,側臉干練有力,掛著些淡淡的疤痕,寬肩膀,厚胸膛,手腕和腳腕如江湖散修般用黑色的布條纏結實了,顯得干練精明。

  他一只腳踏在雪里,另一只腳撐在車前,跺了跺雪,從容邁下來,李周暝這才發覺,他身后背著把金白弓。

  他竟然從此人身上看出個影子來————這副內斂兇險,從容不迫的模樣,竟然有幾分自家魏王的味道。

  ‘只是兄長穩且沉,險在心胸,他眉眼陰厲,雙眼有神,叫人望而生畏。’

  李絳梁眉宇帶笑,卻不開口介紹,先轉身道:

  “大人……”

  這讓黑衣男子抬眉向前,邁步而來,道:

  “國公折煞我了。”

  李周暝還未來得及開口,男子已經順勢望來,問道:

  “這位是……”

  李絳梁笑道:

  “是五叔,真人之孫!”

  縱使從未見過,李周暝豈能不明白眼前的人是誰,面上的審視一瞬間變成了驚喜,笑道:

  “原來是大人回來了…這下好了…這下老大人心愿滿了!”

  眼前的黑衣中年赫然就是李淵欽!

  面對這位離家多年的長輩,他腦海里的悲喜并不深刻,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李玄宣,因此而喜,顯現出急切之色來,道:

  “好極…好極了,來…諸位隨我來!”

  于是騰云駕霧,御光踏火,匆匆往那湖上的山峰中飛去,穿過了重重的宮闕,遂見一道金光閃爍、閣樓交疊的大殿。

  李周暝卻駐足了,一低眉,只道:

  “老人家年紀大了,身體不好,這幾日一直在服藥,不宜喧鬧,綬魚,你帶著兩位先去請見魏王,我領著大人拜見老祖宗。”

  一聽這話,李絳梁的神色凝重了,掐指算起來,嘆道:

  “是了…是我不懂事…這廂回去,一定著重找些靈物來。”

  夏綬魚在外人面前向來會給夫君留面子,乖巧溫順地點頭,領著兩人告退,李周暝便領了李淵欽上來,聽著長輩道:

  “我的義子還在后頭,領著那些朝廷賞賜給魏王的車隊,還應請一人過去,讓他來見見老人家。”

  “是……”

  兩人踏入大殿,老人早已經等在了庭中。

  李玄宣從東海回來,自覺精神身體都好了許多,那股精氣神也續起來了,又來研究家里頭的事情,那些病時落下的消息、來不及見的人,個個都補回來。

  聽聞李絳梁要回湖,本就對帝都的事情再三記掛的李玄宣……怎么能不見他呢,只急匆匆地轉著圈,見著有動靜,便從主位上跨步下來,哪曾想眼前的金殿一開,

  進來的卻不是李絳梁。

  此人中年模樣,黑衣干練,面色沉穩,眉眼卻含著兇厲,身后的那把弓在金白之光中顯得格外奪目。

  李淵欽是記得李玄宣的,當年他隨母親回湖,湖上的人個個親切,卻難免有疏離感,唯獨這位伯父抱起他便哭,憐他喪父,痛不欲生…

  故而在這物是人非的宗族之中,李淵欽最敬愛他,這一眼含笑,頗為熱烈。

  可這一眼望來,老人吸了口氣,心頭發堵,竟然失聲。

  ‘玄鋒……’

  可回蕩在殿里的是恭敬之聲:

  “侄兒見過伯父!”

  這一句讓老人的熱淚順著面孔下來了,他立刻意識到了眼前之人與二弟的不同,李玄鋒的兇厲是舊劍瀝血,殺傷性命,沉穩則是歷盡風霜,唯候一死,亮錚錚從血里照出來,眼前的人生得再像,終究少了那股殺性。

  他把李淵欽扶起來,含淚道:

  “可算見著你…弟妹呢?你…你妻子…”

  李淵欽低眉,澀聲道:

  “母親近年來深居簡出,不愿走動,只盼著我替她問一路好……晚輩之妻,突破身隕了。”

  李玄宣這才驚醒,領他坐下,李淵欽卻不能背著先父遺物入座,將申白雙手平持了,交到李玄宣手中。

  老人久久不言,抱著法器又泣又念,供在主位上,在側邊坐了,這才收好情緒,看向李淵欽,再三問了近況,躊躇一陣,抬眉問道:

“我提了好幾次……說叔脈單薄,唯獨你父親一脈,年年記掛,幾乎成了我的心病…又不好去提,常往南疆去  信……”

  “不曾想你父親天賦好,你的天賦也不差,你父親也好,你也罷…都可以說是幾個同輩最好的,修為一個比一個快…沒能多分出幾脈來…好在你終于肯續一續了。”

  李淵欽默默點頭,答道:

  “勞煩長輩記掛!”

  李淵欽回來族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出挑過繼,聽了他的話,李玄宣嘆道:

  “這事情不急,你既然回來了,幾脈都認一認,見一見這些晚輩,也讓他們混個眼熟……總要挑個知根知底,你也喜歡的……”

  李淵欽只好點頭,卻見著殿門一響,上來一男子,生得身材高大,頗為英武,在跟前拜來,恭聲道:

  “見過父親、大人!”

  李淵欽這才正色道:

  “繼承之事,寧氏也極為看重,真人精挑細選,選了這一個孩子給我,如今叫李赴潮,這廂讓大人見一見。”

  李玄宣仔細看了幾眼,又讓他說了說話,再三問起來,李淵欽低聲道:

  “他是寧和遠一脈的,這位曾經來過湖上,一向與父親交好,清虹姐姐應當也認識他…”

  聽了這話,李玄宣才松了口,一同出了殿,到了宗祠之中。

  此地門殿極為幽靜,香火焚繞,金字光彩,大多的時候都是李玄宣親自打掃的,有六道高低有序,籠在深深的帷幕后邊。

  李淵欽隨著老人磕了頭,仔細一瞧,放在下頭的牌位之中自己父親的在第四排,昭昭地立在正中依舊是自己當年提的字,左側卻空了個位置,想必是老人留給他自己的。

他往下掃了一眼,第五排便能見到那位昭景真人的  父親李淵平,可只這么一眼,他心中卻升起些疑來:

  ‘父親膝下的位置有些寬了……’

  他沉默不語,李玄宣卻讓人提了朱筆,請了宗卷出來,卻用紅布遮了,老人似乎有了遲疑,并沒有把布掀開,而是將李赴潮領至身前,鄭重其事地道:

  “李氏自從黎涇整合至今,賜姓之人,獨你一個而已,盼望你守性情,持正道,切莫污了我家門…來…叩首!”

  跪在底下的男子面色微紅,頗為激動,拜倒在地,磕頭道:

  “晚輩定不叫大人失望。”

  天光燦燦。

  梔景山上白花飛舞,李周巍靜靜地坐在主位之上,望著拜倒在地的兩人,微微有了笑意,道:

  “起來罷…不必客氣。”

  李絳梁這才抬起頭,恭謹地起身,楊闐幽則輕抬螓首,到了桌邊,纖手執起玉壺,滿了一杯,恭恭敬敬端在手里,舉過眉來:

  “成婚當日,不曾請到父親,晚輩忐忑不安,兄長亦責我,只說君舅未至,如何約姻?今日補之…還請父親用茶!”

  李周巍并不為難她,信手接過,簡單全了個禮儀,稍稍一抿,道:

  “我當時閉關,諸事繁多,倒是耽擱了。”

  他抬了抬下巴,金眸沉靜,看向李絳梁,道:

  “諸兄弟之中,絳梁最守規矩、知好壞,一顆心比他幾個哥哥都要正,只怕他在南邊吃了虧。”

  楊闐幽恭身一拜,道:

  “父親放心,君上重用夫君,視他為股肱之臣…”

  她抬眉一笑,眼底多了幾份深意,道:

  “大人事事做得妥帖,我見了老祖,老人家也說大破釋道,極為威猛。”

  李周巍不置可否,并不去答她,李絳梁則低了眉,道:

  “幽兒…想著老大人那處也收拾好了,你先去見一見大人,我隨后便來。”

  楊闐幽斂色點頭,默默退下,山中漸漸寧靜下來,李絳梁久久未動,李周巍倒是難得笑起來:

  “怎么…什么事能動勞你親自來湖上?”

  李絳梁低他一階,側身立著,鄭重其事地下拜,恭聲道:

  “兒子有要事稟報!”

  此言一出,李周巍也收了神色,聽著李絳梁面色復雜地道:

  “父親西海誅敵,名聲愈大,可那靈物并不簡單…我聽了只言片語,有些猜測,急切地來報父親了。”

  李周巍心中本有判斷皺了皺眉,道:

  “是少陽之事?”

  李絳梁沉沉點頭,道:

  “那妖物所得之物,是從一位通玄正統的修士手中得續,道統名為希陽觀…”

  “這位希陽觀的祖師,本是一位少陽余位的修士,出自通玄首徒、第一位少陽主人的門下,故而認他為祖師,希陽觀在人間的道統,就是紫臺玄榭宗!”

  李周巍其實有所預料,不動聲色,道:

  “我只問你一句,陰衿是不是通玄的人?!”

  李絳梁呆了一瞬,低眉道:

  “父親敏銳……此人雖然背后沒有什么大人物,可究其淵源,亦是他們的人間道統。”

  李周巍神色凝重起來,聽著李絳梁匆匆地道:

  “那枚小葉顯岸仙株,是梁帝所賜,是少陽圓滿之物,雖然沒有什么異樣,可等到少陽墜落,好些大人都以為……這東西……和少陽魔君的后手有關。”

  “后手?”

  李周巍不置可否,在仙鑒探查之下沒什么反應,必然也算不上什么大后手…真要說后手,他反而想起一個更令人懷疑的…

  ‘那附身于復勛的妖邪……極有可能是西晏的手段,欲要脫困而出……’

  他面上皺眉起來,低聲道:

  “既然是后手,通玄這是做什么?自家的真君也見不得好?”

  李絳梁浮現出忌憚之色整理了言語,低聲道:

  “大梁的少陽魔君蒯離,本是紫臺玄榭宗的修士,卻得了魔道傳承,謀劃多時,趁著當年的少陽仙君飛舉紫榭宮離世,果位空空落落,一口氣越過希陽觀,登至果位…”

  “當時整個希陽觀又驚又怒,不可置信,可祂雖然出身低微,怎么也算得上通玄修士,加之久夙惡道也是通玄修士所立,既然已經登了果位,也只能叫他們捏著鼻子認了…”

  “而后這位魔君更是在幾次大變局中屢屢得了利益,修為大進……一度橫壓諸修,通玄修士自然是漸漸轉變態度,把祂立起來當招牌了…”

  他澀聲道:

  “只是……聽他們說,祂應該與其他幾位大人…關系不佳。”

“這事情已經告一段落,可孩兒心中始終不安,生怕  家中見了小葉顯岸仙株,還有別的安排……結果插手到里頭去了…”

  他這話已經說的極為含蓄,李周巍沉默片刻,沒有立刻回答,而是馬上抓起另一處疑點,道:

  “既然如此,通玄當年何必替妖物收拾,順水推舟,讓那靈物自然消滅即可,如此翻來覆去,豈不是折騰?”

  李絳梁顯然來時沒想過這個問題,仔細思考了一陣,躊躇道:

  “通玄一道的事情…便識不得這么細了,古代一條道軌只要出了兩位真君,立刻就要分流,同一個道統也有沖突,更別說通玄之下有多少人物…”

  “再者,通玄一向遵循山上不沾仙事的道理,如果要計較起來,那位屈道人的事情并不合規矩…”

  李周巍卻未掉以輕心,思慮沉沉。

  ‘從頭到尾,那陰枔嘴上都是在勸我不要伐,似乎心情極為沉痛,偏偏又在臨走之時干脆利落地,毀掉那處寶地…’

  既然不伐此物并不符合他的利益,那么一定符合別的東西。

  ‘情面。’

  他心中豁然開朗,已經有了幾分推測。

  ‘如果絳梁說得不錯,再結合蒯離所建立的大梁并不符合通玄的觀念……就代表著祂們之間的確有矛盾,那么即使同為通玄,天上的幾位大人未必希望看到少陽歸來。

  ‘偏偏這時候…疑似有了少陽后手,他們一定希望能除去。

  可為難在何處?

  從屈道人的舉動來看,至少希陽觀最后已經站到了少陽魔君這一邊,一位修行多年的少陽魔君不可能掌控不了他的道統,這些人都要看著蒯離的臉色修行,

  最后留下來的必然是擁躉!

  這些人背后有沒有真君不好說,可多半還在落霞山,即使沒有這些人,蒯離也是通玄承認的、自家道統之中的魔君,這位大人高高在上,卻不能做得這么難看。

  所以他們需要人替他們來伐去此木,這個人還是沾染了所謂仙事,不能隨意阻止的人…甚至陰杪接到的命令可能就是極力保護此物,可他知道上面的心意,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已經為難多年…’

  ‘正是如此,陰衿才會看上去極不情愿…實則心里已經樂極了,回去一報:魏王固要伐樹!’

  可僅此而已么?

  李周巍的思緒很快回轉來,停留在自家身上。

  ‘而遂寧那里的消息是要除去此靈根…這是他特意提過的…這事情不是他們主動借刀,恐怕是‘我’主動表態!’

  ‘表態我李周巍背后的人物同樣不愿意少陽魔君有可能歸來!’

  于是一切呼之欲出了。

  ‘正是因為我代表的是元府一脈的殘余力量,在我背后落子下注的是青諭遣背后的人!’

  ‘少陽魔君隕落在那位盈昃大人手中…偏偏這位大人又失蹤多年,極有可能已經去了天外,哪怕余下的太陽道統又分崩離析,各自為戰,也絕對不會希望少陽魔君重新有什么動靜!

  他眼中的金色逐漸沉郁:

  ‘原來如此,我砍去此物,沒人覺得有什么,可我不砍去這靈根,這意思就復雜了。

  他抬了抬眉,笑著答道:

  “這是怕我合到通玄一塊去了?”

  李絳梁只避席來拜,低眉告罪,沉默不語。

  不錯。

  通玄不喜蒯離重新歸來,插手世間,可陰司能不提防嗎?這位魔君實力極高,倘若通玄面上一套,私底下一套,實則始終在準備復興少陽之事,一旦成功,兩者之間的實力平衡就有可能被打破!

  ‘楊闐幽入山句句稱我父親,唯獨最后提了一句,大人事事做得妥帖,偏偏又要提到楊天衙,這句大人……指的果真是我么?

  ‘如若大人指的是我背后之人,那就代表著,這次伐取靈根的事情,陰司也是極為滿意的…可祂們中有人仍然保留著我李周巍與落霞暗中勾結的懷疑!

  蒯離此人,通玄是不喜,而陰司是警惕!

  ‘其實如若這一天真的到來,陰司也并非沒有準備…陰司偌大的江南之地,為何通通讓給了太陽道統?會不會本是一種默契?一旦通玄動用蒯離,太益、太越、太青、太祝四位當即就會倒向陰司!

  ‘可陰司仍然極不喜祂歸來…是覺得道統有別,還是覺得橫生事端,再或者…’

  他心中浮現出另一個恐怖的答案:

  ‘祂們覺得重明殿的這四位真君、四位持了法寶的青玄金丹聯手…仍不能擋住被肢解了千年的少陽魔君——蒯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