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三十章【咸蛋黃肉松青團】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在演示了兩遍獅子頭的炸制后,李逸就把炸制的工作交給了吳壘。

  他則來到了一旁,調配燉湯的湯底。

  “獅子頭屬于淮揚菜,淮揚菜紅燒一般也會用到糖色,也會用醬油來輔助,但糖色還是主料。”

  往鍋里加了點油,李逸用炒勺舀了勺白糖倒進鍋中,一邊翻炒一邊隨口問:“糖色你們應該都會炒吧?這個我就不細說了。”

  但聽到他的話,下方卻有不少攤主舉手示意:“我不會炒。”

  “我也不會。”

  “還有我。”

  聽到這么多人不會炒糖色,李逸不由愣了下。

  而直播間里已經有不少觀眾炫耀起來了。

  “哈哈!我會炒!”

  “這就是看逸哥時間長的好處了,我雖然還不怎么會做菜,但還真會炒糖色!”

  “直播間里有不會炒糖色的沒有?有的話直接開除!”

  “反對老觀眾歧視新觀眾!”

  李逸抬手示意攤主們把手放下,一邊讓鏡頭靠近了些,示意:“不會炒糖色的注意看顯示屏里的直播畫面,要是記不住可以回去搜我之前在節目里的切片視頻,網上都有完整版。”

  說話間,鍋里的白糖已經開始融化了。

  現場演示了一番炒制糖色后,李逸就把炒好的糖色盛了出來。

  重新起鍋,往鍋中倒了點底油,又切了些蔥段姜片放進鍋里爆香,李逸往鍋中填滿了水。

  等著鍋中水開,李逸沖攤主解釋:“這是用來燉獅子頭的湯,但它的調味和紅燒獅子頭的湯是不太一樣的。

  在調味料方面,兩種湯都是要用到鹽,黃酒,糖色,醬油,大料,胡椒粉。

  但紅燒是明火燉煮,容器直接接觸火焰,湯汁會蒸發,變得濃稠。

  而紅燉的做法是隔水蒸,它湯的總量不會變。

  湯汁濃稠,它的鹽分比例和各種調味品的比例都會增加。

  紅燉沒有這個收汁的過程,所以在湯底的調味上,就要給夠料才行。”

  灶臺的火力很猛,沒一會兒鍋中的水就燒熱了。

  李逸拿過幾種調味料,就往鍋中放了起來,一邊說道:“我們味覺對咸味濃度的感知范疇是在0.15.15之間。

  其中感覺最舒服的范疇是在0.82這個區間,低于0.8就會覺得淡,高于2就會覺得咸。

  這個比例拿捏要看具體做什么菜品,再來判斷。

  因為不同的菜品,鹽分所在的區域不一樣。

  比如炸制的菜,就像油炸小黃魚,炸蘑菇等等的菜,它的鹽一般是出鍋后撒的,大部分都會掛在菜上。

  所以鹽的用量就要適當減少,最好是在11.5之間,或者把椒鹽單獨放出來,讓客人根據自己的口味來蘸。

  像是蔬菜之類的炒菜,其實大部分的鹽分是會留在菜湯、菜汁里的,所以用鹽量就得稍微高一些,咸度要控制在1.52之間,味道也是比較合適的。

  而在制作湯類的時候,鹽分會溶解在湯里,湯是直接入口的,會完全包裹住味蕾,品嘗到的咸度會更明顯,所以湯品的咸度最好控制在0.81.2之間。

  紅燒的湯底,咸度的比例是在0.5左右的,但經過長時間的燉煮,水分蒸發,濃度增加以后,湯汁的咸度會達到1.21.5左右,這個咸度的口感是剛好的。

  但紅燉的湯底是隔水蒸,水分是不會蒸發的,所以在調味一開始,就要把濃度調到合適的區間。

  這里大概有十斤水,所以要放75克左右的鹽,糖色、醬油的用量也要翻倍,不然上色效果也會打折扣。

  不過你們在做紅燒獅子頭的時候,這些量就要相應減少到三分之一的用量,不然成品會很咸的。”

  說著,李逸把其他的調味料也依次加了進去,燒開后就關了火。

  “等到獅子頭都炸完,把它們放到這些湯底里,上鍋蒸一個小時就可以了。”

  灶臺另一邊,趙金麥她們正在團著獅子頭,操作熟練,玩得開心。

  李逸去到一旁,拿出了一袋艾草粉來。

  “接下來,咱們做咸蛋黃肉松青團。”

  李逸打開了艾草粉,倒進了盆中,添了些清水進去:“青團是很傳統的一款南方小吃了,它的做法和湯圓是很像的,都是用糯米皮包餡料來吃。

  只不過湯圓是煮的,青團是蒸的罷了。”

  青團是典型的南方小吃,江南地區比較常吃。

  尤其是蘇杭一帶,以及魔都周邊,每年清明前后,都會包青團吃,叫做“嘗春”。

  高郵當地偶爾也會吃,所以并不覺得有什么稀奇的。

  但對于直播間里不少北方觀眾而言,青團這種食物就很新奇了。

  一時間,彈幕里南北方觀眾都在發著彈幕聊著。

  “老實講,我還真沒吃過青團。”

  “我也沒吃過,只在電視上見過,看著圓圓鼓鼓的很好看,但還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唉,長這么大,連省都沒出過,也沒坐過飛機,感覺自己好土。”

  “我連高鐵都沒坐過…捂臉笑”

  “不是吧?飛機沒坐過還正常,高鐵應該都坐過的吧?”

  “我還真沒坐過,我家這邊還沒通高鐵,但已經在建了,說是明年通車。”

  “青團有點像湯圓,皮比較粘,但比湯圓皮稍微好一點,有點像超粘版的雪媚娘,這樣形容好像也不準確…”

  “艾瑪!我吃過一次,說白了就是南方版的粘豆包,哈哈哈!”

  看到直播間里聊得熱火朝天,李逸笑著說道:“青團很好做的,如果好奇它的味道,可以在家里試著做做,嘗嘗鮮。”

  說著,他已經把碗中的艾草粉用水和開了。

  泡了水的艾草粉,已經變成了一碗綠色漿糊。

  李逸拿過了大盆來,往盆里倒了些糯米粉,就把艾草粉倒了進去,一邊翻拌一邊提醒:“青團皮和湯圓皮的做法差不多,用水量也差不多,但算的時候要算上艾草粉和泡艾草粉的水的量。”

  很快,他就把糯米粉和艾草漿糊和成了一整團淡綠色的面團。

  “青團皮也是用半燙面做的,或者叫生熟面,如果燙面用水量掌握不好,就用我剛才說的那一招。”

  李逸說著,就從面團上揪下了一塊,用手掌按平,然后丟進了開水鍋里煮了一會兒。

  煮熟撈出后,李逸就把這團熟面包進了生面團里,揉搓了起來。

  沒一會兒,熟面就和生面混合在一起了,整個面團也變的光滑水潤,韌性十足。

  用保鮮膜包起后,李逸就從一旁的冷藏柜里拿出了一整條豬里脊來,放在了案臺上。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