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零一章溪蓀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學到了。”

  林奕倫忍不住點頭贊嘆:“我還是第一次知道豆豉的發酵菌居然也分這么多種。”

  直播間里,也是彈幕紛飛。

  “震驚!納豆老祖宗原來是貴省豆豉!”

  “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豆豉還有這么多種類。”

  “好家伙,原來逸哥平時給我們教的都是入門級的知識,和同行交流,聊的都是怎么做不同種類的豆豉。”

  “逸哥去哪兒和同行交流了?我怎么不知道?”

  “我只知道湘省這邊的豆豉,是用黑豆做的,但云貴川那邊都是用黃豆做的。”

  “貴省人作證,我們貴省的豆豉真的有一種特殊的香氣,外地的豆豉根本吃不到那種味道。”

  李逸已經把豆豉全部放進了鍋里,翻炒了起來。

  隨著他的翻炒,和豬油的炸制,那股豆豉的特殊香氣愈發清晰了。

  嗅到這股味道,就連被熏跑的劉藝菲和趙金麥都好奇的湊了回來,向著鍋里張望。

  李逸指了下鍋里的豆豉,解釋:“這種香氣,就是用枯草芽孢桿菌發酵的豆豉獨有的香氣,其他地區的豆豉是沒這個味兒的。

  但這種豆豉有個缺點,就是產量比較低,效率慢。

  它需要用當地的豆豉草葉子包起來發酵,這也是給它增加風味的必要過程。

  但這種豆豉草是野生的,沒有大規模栽種。

  所以這種相對苛刻的原材料標準就限制了它的產能,讓貴省的豆豉沒辦法像霉菌型豆豉一樣,直接放在發酵罐里發酵,大批量生產。

  于是,貴省當地的豆豉也就跟不上老干媽日益旺盛的原料需求了。

  現在老干媽用的豆豉,要么就是從山城豆豉廠進貨,要么就是用自家的醬廠生產的豆豉。

  但即便是它自家生產的豆豉,用的也是霉菌型的生產工藝,也沒有貴省本地豆豉的味道了。”

  聽到李逸的解釋,直播間觀眾恍然大悟,心頭疑惑頓消。

  “原來是豆豉的問題!”

  “我就說我的味覺沒出問題!明明以前的老干媽那么好吃,就算有童年濾鏡,也不可能差這么多!”

  “貴省人作證!逸哥說的真的!我奶奶做豆豉就會用一種豆豉葉!”

  “明白了!我就說以前的老干媽為什么那么好吃,越嚼越香,現在的就是一股咸豆豉味,根本沒法比!”

  林奕倫也被李逸的解釋刷新了認知,驚訝問:“還有豆豉葉這種東西?是什么的葉子啊?”

  翻炒著鍋中的豆豉,李逸解釋:“它學名叫溪蓀,是一種鳶尾科鳶尾屬的植物。

  它的根莖是一味中藥材,名字就叫豆豉草,可以消積行水,活血調經,所以也叫通經草。

  貴省當地一般叫它扁竹根,一般長在竹林邊上,還有比較陰的地方。

  它葉子看上去比較像放大的竹葉,還會開花,花色有白有紫,還是很好看的。”

  “吸孫?我記一下,哪個吸,哪個孫?”

  林奕倫拿出了手機,打開記事本記著。

  “溪水的溪,竹蓀的蓀。”

  李逸說著,一邊端過了炒好的糍粑辣椒,用炒勺舀起,倒進了油鍋里,一起翻炒了起來。

  “溪蓀,記住了。”

  林奕倫收起了手機,口中驚嘆:“真是活到老學到老,沒想到還有這種東西。”

  說著,他忽然想到了什么,好奇問:“誒?那如果這種豆豉葉做豆豉這么好用,那為什么不大規模種植呢?

  老干媽每年得買幾萬噸豆豉,得用多少豆豉葉子?

  要是在當地推廣種植,不是也能給農民創收嗎?”

  李逸翻炒著豆豉和辣椒,隨口解釋:“我剛就說了,這種豆豉產能不夠,沒辦法大規模生產。

  如果是霉菌型豆豉,制好曲之后,直接填進發酵罐里發酵就可以了,一個發酵罐十噸,期間什么都不用管。

  但要是用這種傳統做法,用豆豉葉包,就得保持通風,就沒辦法往發酵罐里放了,不然葉子捂爛了,豆豉就廢了。

  要是保持通風,那就得用傳統的架子來放,架子才能放多少豆豉?

  一個發酵罐就占地幾個平方,要是換成架子,得用幾百平米,成本得翻幾倍。

  成本高了,產品價格就得漲,但現在老干媽賣到十幾塊一瓶,就已經有很多消費者覺得貴了。

  老干媽換辣椒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本地的蝦子辣椒得十幾塊一斤,但用豫省或者西域省的辣椒,成本就能控制在七八塊一斤,能節省將近一半的成本。

  如果按照原來的配方做,老干媽的價格至少得賣到三十塊一瓶。

  三十塊一瓶的老干媽,消費者是要罵娘的。”

  聽到李逸的解釋,顯示屏上彈幕紛涌。

  “三十塊的老干媽!那真叫奢侈品了!”

  “當年老干媽都是賣五塊錢,我都覺得貴,三十塊那真吃不起了。”

  “好家伙,沒想到我居然有吃不起老干媽的一天。”

  “十幾塊一瓶的老干媽,真不經吃,我口重,拌一次面就得吃半瓶,吃得心疼。”

  “要是真賣三十塊,那我不如出去吃碗面得了,外面一碗面才十五,有菜有肉,吃得飽飽的。”

  “其實如果真能做出當年的味道,三十塊一瓶我也會買的,但肯定不會常吃,一個星期吃一瓶,也得一百二,夠交一個月電費了。”

  看著直播間的彈幕,林奕倫忍不住感慨:“還是成本問題啊!有好多好東西,就是因為成本原因消失的,真的很可惜……”

  說話間,鍋中混合著糍粑辣椒的豆豉香氣漸漸彌漫了開來。

  嗅到這股味道,林奕倫不由得湊近了些,仔細嗅了幾下,隨即就驚喜說道:“誒?你別說!是和當年的老干媽味兒有點像啊!但你這個醬里有豬油,比老干媽還香好多。”

  很快,香味漸漸彌漫開來,玲花也被香味吸引了過來。

  湊到鍋前,她嗅著鍋中豆豉鍋底的味道,贊嘆:“對!特別像!太有感覺了!我當年在商場賣電器的時候,中午吃炒面的時候,就喜歡拌著老干媽吃。

  哎呀!這個味道,一下讓我回到了當年啊!”

  聽到她的贊嘆,林奕倫忽然想到了什么,神色一動,就沖李逸問:“誒?李逸,要不咱們合伙搞一個辣椒豆豉的醬吧?我出資,你出技術,就賣這種味道的辣醬,你覺得怎么樣?”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