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三十三章紅燜與隔水蒸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將鴨頭塞好,李逸就拿出了兩根蒲草。

  一根將套著鴨頭的鴨皮捆扎了起來,另一根則從腋下穿過,繞了一圈捆緊。

  看到呈現出的造型,蔣馨忍不住拍了下手,哈哈笑道:“哈哈!塞鴨頭這招絕了!看上去真的像葫蘆一樣!”

  盤子里的鴨子已經被腋下環繞的蒲草捆成了上小下大的葫蘆狀。

  而塞在胸腔處的鴨頭,則像是這個葫蘆的塞子一樣,塞在了葫蘆口處。

  被李逸擺好之后,整只鴨子就像是一只用鴨子做成的葫蘆一樣,惟妙惟肖。

  見蔣馨驚嘆,李逸笑道:“這還不算像,等定型以后更像。”

  說著,李逸就讓吳壘在灶臺上支起了兩口鍋。

  一口鍋里燒著熱水,另一口鍋里則燒起了一鍋油。

  “八寶葫蘆鴨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紅燜,一種是隔水蒸。”

  李逸在等待水開的空檔,繼續講著:“紅燜是最傳統的做法,也是蘇式的做法,其余三式都是隔水蒸。

  宮廷版的八寶葫蘆鴨,也是用紅燜來做,因為這道菜本身就是乾隆三十年,乾隆南巡的時候,在江寧織造府上吃到的菜,做法自然也是蘇式的做法。

  今天這兩只鴨子,咱們就一只紅燜,一只隔水蒸。”

  說著,李逸就拿起了裝滿了餡料的全鴨,來到了已經燒開了的開水鍋前。

  用笊籬盛著全鴨,放進了開水鍋中。

  在開水的焯燙下,很快鴨子全身的皮膚就開始收縮了。

  原本因為沒塞滿餡料而顯得軟塌塌的鴨身,也漸漸變得飽滿,圓潤,更有葫蘆的感覺了。

  看到在鍋中變得圓鼓鼓的鴨子,蔣馨指著它笑道:“這個像這個像!哈哈!形狀簡直一模一樣!絕了!”

  李逸笑了笑,隨即解釋:“八寶葫蘆鴨就是靠焯燙定型的,不過除了定型以外,焯燙也可以去掉表皮的油脂,更好掛色。”

  一邊說著,他一邊拿著牙簽,在鴨身上戳了幾個眼。

  “在焯燙的時候,要像我這樣,在鴨身上扎幾個眼兒,這樣可以排氣,不會把鴨子撐破。”

  李逸一邊焯燙,一邊解釋。

  “我知道!”

  一旁的趙金麥笑著開口說道:“我媽煮血腸的時候,就是這么弄的。”

  “煮什么腸都得這么弄。”

  李逸笑了笑,又拿過一個笊籬,讓另一只鴨子也下了鍋。

  很快,兩只鴨子都焯燙好了,被他撈了出來。

  經過焯燙后,兩只鴨子都已經變得渾圓。

  而一旁的油鍋也已經燒熱了。

  “不管是紅燜,還是隔水蒸,八寶葫蘆鴨都要先過油炸一遍。”

  李逸用廚房紙擦著鴨子身上的水漬,一邊解釋:“不過川式的做法是個例外,川式是先蒸再炸,所以皮是酥的。

  傳統做法是先炸后蒸,皮是糯的。”

  前方的彈幕顯示屏上,觀眾們感慨連連。

  “我已經迷糊了,怎么連做法都有這么多差別啊?”

  “我不管,我就盯著最傳統的做法學好了,反正我家在金陵,要學就學最正宗的。”

  “無非是先炸后蒸和先蒸后炸,逸哥講得挺清楚的啊?有什么搞不明白的?”

  “我學川式!樓上的兄弟學會了傳統做法,咱們溝通一下心得啊!”

  看著觀眾的彈幕,李逸笑著打趣:“好家伙,你們都研究出學習小組了?”

  開了句玩笑,李逸將擦干了水分的鴨子放在案板上,繼續講解:“接下來,咱們要給鴨子油炸上色。

  傳統做法里,上色一般是用蜂蜜水或者醬油。

  醬油沒什么好說的,蜂蜜水的比例是1比12,記住這個比例就可以了。”

  說著,他就按照比例調了一碗蜂蜜水,給全鴨渾身上下都抹了一遍。

  而另外一只鴨子,則被他放了根蔥白,直接送進了蒸箱里。

  蜂蜜水連抹了兩遍后,李逸就用笊籬托著鴨子,放進了一旁的油鍋里浸炸了起來。

  一邊浸炸,李逸一邊用炒勺舀起油來,往鴨子身上澆著。

  很快,全鴨就被炸至通體棗紅色了。

  將鴨子撈出放在一旁,重新起鍋燒油:“接下來,就是紅燜了。”

  孫麗聽到他的話,好奇問:“紅燜和紅燒是一回事嗎?”

  “不是,不一樣的。”

  李逸解釋:“燜是從燒演化過來的,這兩種技法比較像,食材都要預先處理,都是武火燒開,文火燉爛。

  但燜法用到的食材,一般只會過油炸,頂多再飛遍水。

  而燒法用到的食材,可以炸,可以煎,可以煸,可以蒸,還可以煮。

  而且燒法一般要把湯汁收濃,或者干燒,燒到見油不見汁,但燜法一般會留不少湯汁。

  不過最主要的區別還是在于蓋子,燜法是一定要蓋蓋的,有蓋子才叫燜。

  燒法就不一定了,可以蓋,也可以不蓋。”

  孫麗略一思索,就找到了關鍵:“也就說,燜法就是湯汁比較多,蓋著蓋子燉的燒法,對吧?”

  “可以這么理解。”

  李逸說著,就用炒鍋炒了些糖色出來。

  添水加湯,把剛剛腌制鴨子時剩下的蔥姜也放進了鍋中,調鹽喂糖,又往里丟了兩片白芷和陳皮,李逸就把鴨子放進了鍋里。

  “可以了。”

  蓋上鍋蓋,李逸拍了拍手:“和燒菜一樣,先用武火燒開,然后用最小火燜煮,燜足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鴨子就徹底酥爛了,那時候就可以出鍋了。”

  看著鍋中漂浮的葫蘆鴨,蔣馨忍不住咽了口口水,吐槽:“還得一個多小時啊?”

  “一個多小時而已,很快就好了。”

  李逸笑了:“忙起來就察覺不到時間了,那里還有兩盆鴨子,等咱們把它們都處理好,這鍋里的也該好了。”

  “啊?怎么處理?”

  蔣馨愣了下:“跟你一樣剔骨?”

  “不然呢?讓我一個人剔嗎?”

  李逸笑著看了眼其他眾人,招呼:“你們也是,看了半天,都學會了吧?該實操了,一人一只,麻溜的!”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這么多人一起幫忙,哪怕每個人的速度都比他慢三倍,效率都能提升兩倍不止。

  在一旁看了半天,在場幾人還真有些躍躍欲試。

  于是,他們就在李逸的指點下,開始試著給鴨子剔起了全骨。

  他們都是第一次剔鴨骨,對于直播間觀眾而言,也是一次生動的示范。

  有李逸在一旁指點,在場幾人雖然磕磕絆絆,但最終卻都成功的剔下了鴨子的全骨,而且皮都沒破。

  一回生,兩回熟,在剔第二只的時候,幾人的速度明顯都快了不少。

  緊接著又是第三只。

  第三只剔完后,大家就都停了手。

  倒不是他們不想剔,而是沒那么多鴨子了。

  當他們把捆好的鴨子都放進鍋里后,李逸剛剛制作的那兩只鴨子也都出鍋了。

  李逸盛出了燜鍋里的湯汁,收濃勾芡,淋在了燜鴨上。

  隨后,他又將蒸鴨放進了油鍋里,反復淋油,炸至皮酥,呈現出棗紅色,才出鍋裝盤,和燜鴨放在了一起。

  “傳統蘇式八寶葫蘆鴨,釀魯式八寶。

  川式脆皮八寶葫蘆鴨,釀粵式八寶。”

  李逸簡單介紹了下,隨即笑著示意:“嘗嘗吧!”

  他的話音剛落,早已迫不及待的蔣馨和吳壘幾人,就已經拎著筷子沖上來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