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一十章你跟我說這是學生作品?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養成系男神:聽勸后,我成了頂流

  就在灼華社全員被死去的回憶爆殺,再一次品嘗到被群體N踢R的滋味同時。

  農大音樂廳,《典籍里的中國》第一幕已經結束。

  按照劇本《典籍》整體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幕“序章”,通過屠蘇蘇這個讀書人的介紹,以及袁隆平院士培育雜交水稻的場景,來引出《天工開物》這一部典籍。

  即將上演的第二幕“穿越時空見到您”,則是通過讀書人的視角穿越時空引出話劇的主角,也就是晚年時期隱居鄉野的宋應星。

  并通過晚年宋應星回憶的方式,來表現他少年,青年,中年三個階段的命運軌跡,以及《天工開物》這本書的成書過程。

  第一幕演完,音樂廳的大幕徐徐落下,給舞臺準備的時間。

  趁著這個功夫,陳德祿左右看了看一眾校領導和來客嘉賓。

  見眾人正在低聲議論,陳德祿不禁豎起了耳朵。

  “嘖……剛才這一段,感覺演袁隆平院士團隊的那幾個演員有點僵硬。臺詞說的倒是還行,肢體有點不自然。”

  “學生演的嘛,和正兒八經話劇演員肯定有差距。不過這個故事還挺有新意的,看請柬上說,好像是農大這邊話劇社自編自導的?”

  “先看看吧,一會兒我那邊還有個視頻會議得開。要是沒什么意思,一會兒我先回去,你留在這支應一下。”

  “嗯嗯,好。”

  聽到左后方幾個外校交流團隊領導的低聲交談,陳德祿不禁暗暗的攥緊了拳頭。

  幾個客人說的情況,他其實也看出來了。

  想到上午時李有志自信滿滿的邀請,陳德祿不禁捏了把汗。

  可千萬別演砸了,我這把客人和校領導都帶這兒來了,要是演的稀里糊涂,以后這臉可沒地方擱了!

  正當他這么想著的時候,舞臺前的大幕徐徐拉開。

  一個身著短褐,花白頭發挽成道髻,褲腿高高挽起赤著雙腳,正拿著鋤頭除草耕田的的老人,就出現在了所有觀眾的面前。

  他雙手持著鋤頭,弓著后背。

  那臺上明明沒有稻田稻苗,卻愣是讓他演出了一腳深一腳淺,在田間耕種的模樣!

  “宋先生,宋應星先生。”

  隨著穿越時空的讀書人手持典籍走到他的身邊,那老人將鋤頭杵在了田里,扶著腰緩緩的抬起了頭。

  那緩慢的,疑惑的,被老態和病態所占據的身影,看的臺下所有觀眾一愣!

  “陳院長,不是說全部由學生出演么?怎么還找了個這么大年齡的演員上臺?學院的教授也下場了?”

  陳德祿身旁,校長霍仁宏皺起了眉頭,側頭低聲詢問。

  瞇起眼睛,看著臺上的晚年宋應星,陳德祿也狐疑了起來。

  這又是誰家的部將?我們影視學院的老師里,好像也沒有這么個人啊?

  “啊……”

  陳德祿心里沒底,最后只能低聲支吾道;

  “霍校長接著看吧,都是學生們搞的,我這也是第一次看這個話劇,具體情況也不太清楚。”

  在霍仁宏的疑惑中,臺上的演出還在繼續。

  寫劇本的時候,這個部分李有志并沒有按照《典籍》的原版本來。

  在央視版的《典籍,天工開物》中,晚年宋應星的造型是清朝的辮子形象。但是根據史料記載,宋應星晚年一直都在為家國奔走,先是重振州府,建立書院。后來清軍入關,他的兄長宋應昇殉國,宋應星此后便隱居鄉野直至去世。

  所以在宋應星晚年的造型上,李有志選擇了更加符合歷史邏輯的明代發髻,而不是辮子頭。

  臺上。

  雙手拄著鋤頭,彎著腰瞇著睛的晚年宋應星,看到走到近前的讀書人不禁疑惑。

  一番交談后得知那手持《天工開物》的姑娘來自三百年后,權當是笑話的宋應星不禁回憶起了自己的年少時光。

  話劇在這里,就算是進入到了故事的正題——《天工開物》的成書過程。

  在一個簡短的落幕后,青年時期的宋應星,他的兄長宋應昇和摯友涂紹煃聯袂登場。

  隨著大幕拉起,看到那意氣飛揚的三位華服少年,在場的所有觀眾眼前一亮!

  而當身在碼頭的青年宋應星張嘴說出臺詞,前兩排的觀眾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少年宋應星,和剛才那老年宋應星……一個演員啊!

  好像就是上午過來送請帖那小子?!

  好家伙!

  看著臺上踏上萬里行程首次進京趕考,意氣風發,風華正茂的青年宋應星,霍仁宏笑呵呵的拍了拍一旁的陳德祿。

  “我就說這小子怎么有膽子搞上午那一出,原來是藝高人膽大呀!陳院長,看來你們影視學院,當真是出了人才呀。”

  聽到霍仁宏的以及周圍賓客極力壓低著聲音的贊譽,陳德祿使勁的吸了口氣。

  哎呦這感覺,太舒爽了。

  整個一天,都在看別人在自己面前天秀,這下……終于輪到老夫主場了!

  嘴角勾起45°,風輕云淡的呵呵一笑,陳德祿將身子靠在了椅背上,抬手輕輕一擺。

  “當初這小子搞這個話劇社,名字還是我給取的。同塵社嘛,取和光同塵之意,就是想著一群學生有個施展興趣愛好的地方,玩一玩鬧一鬧。沒想到這回突然說要搞個演出,上午還弄了這么一出。哎呀,馬馬虎虎吧。不成器,不成器。我們影視學院里,他這樣的……也就中上游吧。”

  好家伙!

  聽到陳德祿的說法,幾個主力院系的院長主任砸了咂嘴。

  這味兒,這套路,嘖……略有些熟悉啊!

  能不熟悉嗎。

  陳德祿瞥了瞥眾人,心里默念了一句。

  中午那會兒,你們就是這么裝的!

  與此同時。

  相比于音樂廳觀眾席上的暗流涌動,李有志的直播間里,已經是炸成了一片!

  話劇開場之前,李有志便將自己的手機交給了莊宏斌。讓其負責操作高清設備,幫自己直播進行話劇的整場直播。

  此時,話劇剛剛上演到第三幕,直播間里面的在線人數,就已經達到了1W!

  雖然感受到不到現場氣氛,無法和感知到演員的現場表演細節,可是對于網友們來說,直播看話劇的好處也不是沒有。

  至少不用遵守現場紀律啊!

  看到李有志前一幕演老人,后一幕直接化身華服少年,互動區彈幕瞬間沸騰!

  “臥槽,臥槽,臥槽!這演技沒誰了啊!”

  “我特么剛才第二幕的時候一眼沒認出來,還以為演老年宋應星的演員是誰,直到小哥換了套衣服出來才發現是一個人。演的太像了啊!”

  “我的媽呀,一身雞皮疙瘩。剛才第二幕拄著鋤頭那一段,就真跟個風燭殘年的老頭似的。直播鏡頭懟的這么近,我都愣是沒意識到那是小哥!我爺看著都沒他真!”

  “爆殺啊臥槽,伱告訴我這是校園話劇?”

  收到驚艷值,8019點!

  臺上。

  聽到耳旁傳來的一聲輕鳴,正準備結束第三幕的李有志眉頭一挑。

  很好,韭菜們的情緒已經飽滿。

  前三幕都是鋪墊,真正的劇情從第四幕就開始展開。

  驚艷值……拿來吧你!

  帶著身著華服,扮作青年宋應昇,青年涂紹煃的劉猛和周原二人,李有志哼哼一笑。

  按照話劇的劇情,宋應星少年時期便沉迷于田間坊市,對手工農業興趣頗深,立志想要編撰一套記錄實用之學問,實用之技能的實用之書。

  又有過目不忘之才,飽讀詩書,少年便通過鄉試成為舉人。

  但是他的科舉仕途,卻是一路坎坷。首次進京趕考,便遇到了科舉替考舞弊案,一同進京趕考的三人全都名落孫山。

  在一場會元被抓,復試交了白卷的鬧劇中,李有志,劉猛,周原三人站到了臺前。

  “我兄弟三人首次赴京趕考,便遇到了這樣的鬧劇,全部名落孫山。”

  “三年后,我兄弟三人再來趕考。伯聚兄高中二甲第四十五名。”

  “我宋家兄弟科場不順,再度名落孫山。”

  “恭喜伯聚兄。”

  “二位不必介懷,以你兄弟二人的才學,下次必能高中!”

  以臺詞的方式,迅速介紹完了宋應星首次科考失利的背景,臺上的李有志和劉猛轉過身子。

  和高中了的涂伯聚,對施一禮后,緩緩的轉過了身去,背對著臺下的觀眾,緩緩向那巍峨的京師方向走去。

  “此后,我兄弟二人,又去趕考。”

  “天啟二年,我兄弟二人,三次科考,不第。”

  “天啟五年,我兄弟二人,第四次科考,不第。”

  “崇禎元年,我兄弟二人第五次科考,不第。”

  “崇禎四年,第六次,不第。”

  每走一步,臺上的李有志便沉重的說一句。

  每一句不第,他的雙肩便下垂一分,步履便沉重一分。

  明明只是一句簡單的臺詞介紹,但是坐在臺下的觀眾和直播間里的網友,卻仿佛真的看到了每一次科舉不順后,黯然返鄉的,越來越憔悴失意的背影!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默默為自己貼上了一抹胡須的李有志,轉過了身來。

  此時他的身上,他的目光里,已再沒有了那少年的意氣風發,蓬勃朝氣。

  只剩下疲憊,憔悴,與迷茫。

  看到這短短十幾秒的轉場,這幾乎頃刻之間的人物狀態轉換。

  看到舞臺上上一幕還意氣風發,錦瑟年華的少年,轉身的功夫便已成垂著雙肩,目光深沉,仿佛肩頭扛著生活和歲月,不知前路何去何從的中年……

  直播間和現場……炸了!

  (本章完)

  地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