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547章 仁義無雙林老師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1980我的文藝時代

  李新說道:“于秋雨打電話來,說想商量商量版稅的事。”

  李新說這話的時候表情有些猶豫。

  此前國文社出版于秋雨的《文化苦旅》,到現在已經四個多月時間。出版之初,國文社沒有人看好這部散文集。

  一來是因為作者于秋雨在國內文學界并沒有什么名聲,二來是于秋雨的散文風格有別于前人之作。

  但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部散文集,竟然在上市四個多月時間內狂銷五十萬冊,國文社緊急加印6次。

  在加印的過程中,《文化苦旅》一次又一次打破了國文社所有人對于散文集的認知。

  加印三萬冊、五萬冊、十萬冊、十五萬冊、十五萬冊……

  《文化苦旅》的讀者好像是無底洞,無論國文社加印多少,他們都能在短時間內就將這部散文集搶購一空。

  在國文社建社四十年歷史上,國文社就沒出現過這么妖孽的書。

  作者名氣不大,風格獨樹一幟就算了,體裁也不算大眾,究竟是怎么能夠做到四個月狂銷五十萬冊的呢?

  這個問題不僅是縈繞在國文社所有人頭上的疑問,同樣也是纏繞在全國所有出版人心頭的結。

  不是,它憑什么啊?

  不過,想不通歸想不通,這不妨礙大家跟風賺錢。

  自從《文化苦旅》火了之后,連國文社都要乘勢推出幾部散文集,更何況是外面那些出版社。

  短短兩個月時間之內,國內各大出版社的散文集出版量呈爆發之勢,一時間百花齊放,形成一股強大的潮流,讓讀者們目不暇接。

  不說《文化苦旅》所引發的散文潮流,單說于秋雨看到自己的散文集大賣之后,一開始他是高興。

  他本身是文化學者,以前雖然出過書,但都是學術作品,銷量就別想了。

  《文化苦旅》中的散文都是他多年以來在海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作品,也是他第一次出版文學作品,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這部散文集竟然會受到讀者們如此狂熱的歡迎。

  但高興了不長時間,他又開始郁悶起來,起因是他跟好友的一場談話。

  他的朋友是滬上一家出版社的編輯,當天傍晚兩人在一起吃飯,席間好友說起《文化苦旅》出版后熱銷的盛況,戳到了于秋雨的心頭,讓他得意萬分。

  可朋友在吹捧過他之后,又狀若無心的問了一句,“秋雨,國文社出版你這部書給他的稿費一定很高吧?”

  于秋雨笑道:“國文社做事很公道給了8的版稅。”

  好友道:“8啊,那是不少。不過……”

  好友說到這里故作猶豫,于秋雨忍不住問道:“不過什么?”

  “不過要是按照《文化苦旅》現在的銷量來看,國文社給你的這個版稅著實不高,至少也得10才行啊!”

  于秋雨聞言笑著擺擺手,“誰能知道書能賣的這么好?”

  朋友笑道:“也是,是我想的簡單了。”

  說完之后,于秋雨沒有把席間的這番談話當回事。

  可等回到了家,半夜于秋雨躺在床上,卻怎么也睡不著覺,翻來覆去,腦子里想的全是朋友的那句“至少也得10才行”。

  他的《文化苦旅》定價3.2元,五十萬冊就是一百六十萬碼洋,差了2的版稅就是三萬兩千塊的差距,三萬兩千塊,新房不能想了,但在滬上買套里弄房子沒問題,甚至還有剩。

  思前想后了好幾天,于秋雨終于沒忍住,給國文社打了個電話。

  他的電話是打給李新的,《文化苦旅》的編審是由當代文學一編室負責的。

  李新聽完于秋雨的想法也有些撓頭。

  以前作品賣得好的時候,國文社不是沒有給作者補稿費的事。光是在林老師的任上,就發生過好些起改合同,讓利給作家的事。

  可于秋雨這件事讓他撓頭之處在于,國文社給他的版稅分成其實不低,但于秋雨現在卻想要的更高,這就不太好搞了。

  李新有心想拒絕于秋雨,畢竟之前的版稅分成并不低,但《文化苦旅》現在畢竟是大賣,他也不好開口直接拒絕。

  他讓于秋雨等他的消息,他去跟領導商量一下,這個領導指的自然是林為民。

  林為民聽完了于秋雨的請求,又聽李新說完了自己的想法,神色輕松的說道:“我當什么事呢!答應他,給他10的版稅,不僅是這部書,下一部書也可以給他這個數。另外,再把上次加印的版稅差額給他補上。”

  李新聞言臉上滿是意外,“林老師……”

  “怎么了?”

  李新欲言又止,最后還是忍不住說道:“您也太好說話了。”

  林為民笑了起來,問道:“你的意思是不答應于秋雨的請求?”

  李新猶豫了起來,他其實很清楚如果不答應于秋雨的請求可能會發生什么。

  如果這次不答應于秋雨的提版稅的請求,那么他下一部書很有可能是不會給國文社的。以《文化苦旅》的火熱程度和于秋雨現在的知名度,他的下一部作品、甚至是下幾部作品大賣都是板上釘釘的事。

  為了2的版稅分成,就有可能把這樣的作家拒之門外,顯然不是個劃算的買賣。

  可是,國文社明明對于秋雨不錯,散文集出版之初可沒人看好,是林老師主動發出了邀請,還給了他不錯的版稅分成。

  李新一想到這些,就感覺到一陣憋悶。

  林為民看著李新站在那里,臉色變幻,笑著問道:“想的怎么樣了?答應還是不答應?”

  李新艱難的開口道:“從社里的角度考慮,應該答應。”

  林為民微微頷首。

  “我們在出版社工作,不僅是搞文化工作,這同時也是一門生意。既然是生意,最重要的就是和氣生財。

  假設《文化苦旅》賣的不好,伱覺得他有底氣讓我們漲版稅嗎?

  版稅制度最大的好處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出版社與作家共擔風險,作品賣的少,作家拿得少,出版社賺得也少,反之亦然。

  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的地方在哪里,以前都是社里主動給作家們漲稿費、漲版稅,現在冷不丁有人主動提出來,你會覺得這人是不是有點太勢利了?

  可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其實以前的作家們并非沒有考慮過讓社里給他們漲價的事,只是很多人不好意思開口罷了。

  主動或者被動,這件事不重要,也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事。

  重要的是,我們把作家和作品資源握在手里。只要他作品賣得好,給高一點版稅又什么關系?又不是高到天上去,終究是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

  使一時之氣,人家下本書另投別的出版社,他的名氣已經闖出去了,作品不愁賣,對我們出版社又有什么好處呢?”

  林為民的語調不疾不徐,從容不迫,卻讓李新聽的心悅誠服。

  林為民所說的話他并非不知道,只是在他的心里對于于秋雨貪財勢利的氣憤要壓過了從出版社整體考慮的理智。

  這也是很多人在思考問題時最容易陷入的陷阱,被情緒左右,而非理智優先。

  李新又想到了林為民說要把上一次加印的版稅差額也一起補給于秋雨,他忍不住問道:“林老師,您覺得他這樣的人會被我們這樣的行為感動?”

  林為民反問道:“誰說我這是要感動他?”

  李新望著林為民一時之間沒有反應過來。

  林為民笑著問道:“在你心里,他是個什么樣的人?”

  李新的嘴唇囁嚅,沒有說出口。

  但林為民已經知道了他要說的是什么,繼續問道:“聽說過什么叫蠅頭小利嗎?”

  李新的腦海中豁然開朗,一下子就明白了林為民的用意。

  是啊,對于一個目光短淺、貪圖小利的人來說,還有什么比眼前的小便宜更吸引他的呢?

  于秋雨現在名氣大了,想要找他合作的出版社肯定不少,其中不乏會開出高價的出版社,而國文社又靠什么留住他這樣的人呢?

  靠的就是這種蠅頭小利。

  李新想到這里,又不禁冒出一個念頭。

  林老師這么做也不光是從生意的角度,同樣也占據了大義的角度。

  你看,你提改合同,我們同意了。不僅同意了還給你多補上了一點,可謂仁至義盡。

  這事傳出去了,誰不得夸一句國文社仁義無雙?

  以后于秋雨再想起幺蛾子,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

  林老師高啊!

  李新一頓腦補,看向林為民的眼神充滿了高山仰止的敬佩之情。

  “林老師,我明白了!”他激動的說道。

  林為民點點頭,“明白了就行。等會給于秋雨回電話,讓他進京來改合同,順便把下一部書的優先簽約權寫進合同里。”

  李新立刻露出一個默契的笑容,“是。”

  難怪林老師才花了一年時間就把通文社經營的有聲有色,瞧瞧人家這個腦子。

  “行了,去吧。”

  李新邁著大步虎虎生風的回到辦公室,回撥于秋雨的電話。

  “哎呀!老于,這回你可得請我吃頓飯!”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