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530章 也就倚天屠龍記的水平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1980我的文藝時代

  七月中旬,這天一大早,王府井書店剛開門,等在書店門口的讀者們便一窩蜂的涌進了書店。

  這陣兒各個大中小學剛剛放假,也是燕京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王府井書店里面有空調,一年四季冬暖夏涼。所以每到這個時候,這里就會成為這些學生們在暑假當中每天消耗時間最多的地方。

  不光是在王府井書店,在很多大城市的新華書店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進到書店的讀者以學生為主,有些小學生還有家長陪同。

  大家一進書店,最顯眼的就是門口的報刊架,這里擺放的都是各類雜志刊物。

  今天的報刊架上,跟往常一樣擺了很多的雜志,其中有一份雜志底下特地貼了紅色的標簽,上面寫著“新刊上市”的字樣。

  進店的小學生們幾乎沒人關注書報架,一進來就一窩蜂的跑向了兒童讀物和科普讀物區域。

  只有一少部分大學生、高中生停留在了報刊架邊上,不少人都被報刊架上“新刊上市”的字樣吸引住了眼球。

  新刊上市指的不是刊物每個月的上市發售,而是新創立刊物的創刊號,每年國內成立的雜志刊物有很多,但能擺到新華書店里面的卻不多,能讓學生們趕上的時候就更少了。

  《九州英雄志》,這個名字很吸引眼球,更吸引人眼球的是雜志的封面。

  漫天黃沙下,俠客頭戴草帽,身披長袍,腰掛一柄長刀,胯下騎著青鬃馬,撲面而來的江湖氣息瞬間便讓看到封面的學生們無法挪開眼睛。

  “九州英雄志”這個名字,再配合上江湖味十足的封面,有個留著三七分發型的高中生忍不住將雜志拿起來。

  雜志封面的右下角還有一行小字,《天下第一》小鉆風。

  看過雜志的都知道,這應該是這一期雜志的頭條作品。

  翻過目錄,來到正文內容,第一頁便是封面上的頭條作品《天下第一》。

  “成化二十三年,明憲宗朱見深駕崩,第三子朱祐樘繼位大統,年號弘治。

  朱祐樘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女色,驅逐奸佞,大開言路,勤于政事,勵精圖治,史稱‘弘治中興’,史官有云:‘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弘治十八年,朱祐樘駕崩于乾清宮,謚號‘建天明道誠純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史稱明孝宗。其子朱厚照即位年號正德,正德帝寵信宦官,親近佞臣,耽于游樂,導致朝廷斗爭越趨激烈,百姓民不聊生。

  其時,憲宗皇帝留有一子朱無視,因是庶出,性情又桀驁不馴,不為先皇所喜,自年輕起便放棄榮華富貴,浪跡江湖,因其武功高絕,江湖人稱‘鐵膽神侯’……”

  后世的二十一世紀,武俠名家死的死、老的老,人才凋敝,再加上讀者對武俠產生了審美疲勞,所以武俠早已走向沒落。

  自梁羽生、金庸起,無論是內地、香江還是灣島,武俠改編影視作品是常態,其中有不少武俠也因為影視改編成為家喻戶曉的作品。

  但在2000年以后,武俠改編影視作品已經進入了死胡同,能拍的都拍了,能改的都改了,觀眾早已對武俠改編的影視作品感到了厭倦。

  就在這時,一部武俠電視劇的橫空出世,憑借一己之力再次將武俠這個題材拉入了觀眾的視線當中。

  這部電視劇便是《天下第一》。

  《天下第一》是純原創劇本,新鮮程度自然吊打那些已經被改編了不知道多少遍的金庸、古龍武俠作品,但它的成功并非只是因為它的新鮮。

  《天下第一》的故事架構宏大,以明朝中期為背景,廟堂與江湖各方勢力交織。

  群像人物塑造生動飽滿,大奸似忠的鐵膽神侯朱無視、重情重義的段天涯、沉默桀驁的歸海一刀、女扮男裝的上官海棠、古靈精怪的成是非……每一個角色的故事線都極為出彩。

  情節設計充實緊湊,鏟奸除惡、兄弟情義、男歡女愛、陰謀背叛……各種情節因素匯聚在一起,讓觀眾應接不暇。

  有人曾說,《天下第一》是國產武俠電視劇的分水嶺,在《天下第一》之后,再難找到一部作品能與之相媲美,甚至可以說這部電視劇是一首絕唱。

  林為民對于這種說法大部分是認同的,他當年看完這部電視劇,最大的感覺是,這部電視劇應該稱之為弱化版《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是金庸創作生涯的巔峰,金庸在中為讀者描繪了一個雄奇瑰麗的武俠世界,尤其是群像寫法極為出彩,這部同時也是中國武俠不可逾越的高峰。

  《天下第一》在世界觀架構、情節設計、人物塑造等諸多方面都堪稱優秀,但畢竟是爛片之王王晶攢的電視劇,他這個人有才是有才,但真不把拍電影、電視劇當成藝術。

  反應在《天下第一》上,缺少的就是一股精益求精的勁頭,略顯粗糙。

  林為民這次為了《九州英雄志》的創刊,決定開個小號寫一部武俠,第一個選擇便鎖定在了《天下第一》上。

  因為熟悉電視劇,他自然知道其中的優缺點,在創作當中盡可能的規避這部作品當中的一些缺點,再精雕細琢一番,成文質量對比電視劇更上一層樓。

  這個年代的武俠讀者,基本都是受盜版的香江、灣島武俠作品熏陶。

  近些年來雖然國內的武俠作品雖然層出不窮,但能讓這些讀者看了拍案叫好,與香江、灣島作家一較高下的卻少之又少。

  也是因為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粗制濫造的作品,讓不少武俠讀者對于內地的武俠很看不上眼。

  非得用一個詞語來形容的話,大概就是“屎里淘金”。

  但這些讀者同時又樂此不疲,他們的動力全是來自于對武俠的熱愛。

  “紅兵!李紅兵!”三七分發型的高中生看《九州英雄志》看入了迷,身邊同學連叫了他好幾聲都沒有反應,同學無奈的推了他一把他這才回過神來,看向同學。

  “你干嘛呢?怎么還看上雜志了?不是要買金庸作品集嗎?”

  金庸作品集上市已經兩三個月時間了,在國內的武俠愛好者群體當中引發了很大的熱潮,很多武俠愛好者紛紛涌進書店去搶購。

  但這次出版的是金庸作品集,一整套作品集36冊,包含了金庸創作的所有武俠,僅平裝版就定價49.8元。

  憑心而論,這樣的價格確實不貴,平均一本1.5元左右,比一些單行本的作品都要便宜不少。

  但問題是,李紅兵他們都是沒有收入的高中生,他們又不像那幫大學生,每個月手里都有可以支配的生活費,所以49.8元的價格對于他們來說,確實過于昂貴了。

  幾人攢了一個多月每人攢了十多塊錢,今天特意湊到了一起,打算四個人湊錢買一套金庸作品集,這個暑假就能暢讀金庸作品,想想都快樂無邊。

  從進了書店,其他幾人都奔向了放著金庸作品集的書架,看了一會兒書就準備掏錢付款了,結果卻發現少了個人。

  “和平,你快看!我發現一本武俠雜志!”李紅兵興奮的對同學說道。

  婁和平對雜志并不感興趣,“都是些粗制濫造的東西,能有金庸的好嗎?趕緊把錢給我,我去結賬。”

  “我覺得不比《神雕俠侶》差。”李紅兵說道。

  婁和平詫異的看了一眼李紅兵,“你小子知不知道伱在說什么?”

  “你不信自己看!”李紅兵將雜志遞給婁和平。

  婁和平看了一眼李紅兵,“我還就不信了……”

  “和平干嘛呢?叫紅兵來湊錢,怎么自己還在那看上了?”

  過了好一會兒,另外兩個同學不見婁和平回來,發現他跟李紅兵一樣正站在報刊架前看雜志看的聚精會神,不耐煩的走了過來。

  “我說你們倆怎么回事?還買不買書了?”

  四個人匯合,同學忍不住埋怨李紅兵和婁和平二人。

  可兩人就跟沒聽見一樣,手里一人捧著一本雜志,看得全情投入,絲毫沒有聽見同學的聲音。

  聽不見只能動手,兩人這才回過神來,李紅兵沒有理會叫他們的同學,而是先問婁和平,“怎么樣?我沒說錯吧?”

  婁和平嘴巴張了張,“跟《神雕俠侶》比稍微差了一點,也就《倚天屠龍記》的水平。”

  “你就嘴硬吧!”

  “什么叫我嘴硬……”

  兩人竟然拌起了嘴,來叫他們的兩個同學無奈打斷。

  “你們倆行了!還買不買書了?”一個同學打斷了二人的爭辯。

  李紅兵猶豫了一下,“買。”

  他又朝婁和平說道:“你兜里不是有十七塊錢嗎?先借我兩塊錢。”

  “借你兩塊錢?干嘛?”婁和平問道。

  “我買本雜志。”李紅兵道。

  婁和平立刻意識到李紅兵要買的正是兩人剛才看的《九州英雄志》,他猶豫了一下,“不借。”

  “為什么?”

  “我自己還要買呢!”

  “那你借我一塊五,也夠了。”

  “不行,借你一塊五,我買完書,再買完雜志沒有吃飯錢和坐車錢了。”

  “什么意思?這么多年兄弟,跟你借一塊五不借?”

  “兄弟能讓我餓肚子?”

  兩人吵吵鬧鬧又拌上了嘴,其他兩人氣憤又無奈,同時心里又有那么一點好奇,其中一人順手拿起來李紅兵剛放在的《九州英雄志》。

  一個多小時后四人從王府井書店走出來,手里一人一本《九州英雄志》。

  金庸作品集到終究是沒買成,四個人兜里加在一起總共五十四五塊錢,大家看了《天下第一》欲罷不能,都想買《九州英雄志》。

  而且在幾人爭辯的時候還有不少人也發現了這本剛剛上市的創刊號,眼見了賣一本少一本,幾人最后一致決定,先買《九州英雄志》,這玩意是雜志,過了這期就不好買了。

  至于金庸作品集,反正書店一直賣,等下個月攢夠了錢再來買也不遲。

  幾人從王府井出來正是中午,李紅兵問道:“這會兒干嘛去?”

  “吃爆肚去!”

  婁和平的建議獲得了幾人的一致認可,反正大家兜里都有錢,不買金庸作品集了,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